第349章 司马懿

庞统道:“主公,召我等前来是否商议该不该留下曹操?”

张浪道:“正是!召诸位前来,正是商议是否留下曹操此人。”

郭家道:“曹操乃曹营统帅,即称曹营之虎。然司马懿此人岁不显山露水,但怀县一战也初显锋芒,假以时日也是一虎,虽然身在曹营但此人城府颇深,心计极强。正如主公所言,极有可能在曹操死后控制曹营。”

庞统却不以为然道:“司马懿纵然有如此心机,但想控制曹营手下千军万马,可能也是难如登天吧?何况他只是曹操手下一员大将,而且并无实权,奉孝所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

张浪见两人又起了不同意见,也没有阻止。郭嘉见张浪并没有说话的意思,便继续道:“士元,有所不知,司马懿此人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不得不防啊!”

庞统却想“自己从未听说过此人名号,若不是怀县领军攻城,查点生擒张浪,还真不知道司马懿的存在,但庞统见郭嘉如此推崇司马懿,而且郭嘉平时绝随便夸奖一个人,这司马懿究竟何许人也?”这时他才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便接着道:“奉孝所言之人,统确实不知。”

郭嘉道:“士元,喜隐居山林、求学四海。而此人虽在曹营,却一直未得重用,因无战功又无人举荐所以只好默默的等待机会的来临,能在曹营潜伏这么久,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司马懿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周朝,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以为家。自仰八世,至东汉安帝时,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司马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司马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司马防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之;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庞统道:“如此说来,司马懿此人绝非泛泛之辈,虽是如此统还是认为以司马懿现在的官职想要控制曹营,也绝非易事!”

张浪惊道:“奉孝,对司马懿的分析还是很透彻的嘛!司马懿此人绝非泛泛之辈”张浪之所以会帮郭嘉说是因为他想到一些更可怕的事,他记得“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司马懿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关系一直很好。司马懿还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

同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乘此机会,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魏荆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阳郡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时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曹仁决心奋勇抵御。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此时,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

当时都城在许昌,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被其俘杀。

此战的胜利,曹操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徐晃击退关羽后,曹操嫌恶荆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们都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曹操从之,没有移民。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时孙权率军向西。朝臣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认为不该放弃二城:“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曹丕未依其言,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有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后,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辞让,曹丕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临行,下诏书给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后曹丕由广陵回师洛阳,又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

第413章 震慑第407章 大战在即第239章 开始了第89章 坐下和谈(二)第184章 吕布(二)第117章 落魄刘备(二)第28章 宿愿得偿第264章 乌林争夺战第85章 龙现鬼魂(二第72章 江津小城第247章 黄忠之危第317章 陷阵营(上)第435章 慕容平的到来第58章 铁甲连环马第162章 劫后余生第361章 谁入曹营(三)第75章 奇兵牛渚第292章 风萧水寒第290章 颖上之战第78章 吴中四姓第208章 立威第394章 逊VS司马懿第225章第205章 暗会刘备第261章 蜀中行第390章 河北名将第220章 赵云盯着并没有说话,但是内心越发沉重起来。第390章 河北名将第296章 绝地突破(下)第22章 见文姬第347章 深入秣陵第157章 风云忽变(一)第441章 曹军撤退第420章 曹彰授命第92章 大汉黄忠第221章第26章 论势第144章 喜从天降第455章 (完结篇) 收服马超第176章 另一个战场(一)第404章 联刘与否?(二)第136章 反击第103章 宴会(四)第225章第273章 挑逗第420章 曹彰授命第298章 身是胆(下)第357章 催命符第206章 暗会刘备(二)第351章 曹操之子第424章 太原之变第425章 司马懿败逃第301章 北伐跳板(下)第329章 太行道(二)第302章 绝计第454章 (完结篇) 马超造反第164章 辟刀第229章 顾茅庐第138章 攻坚战第209章 魏延第423章 司马懿起兵第62章 真正的汉子第164章 辟刀第418章 刘备的抉择第253章 连环设套第130章 颠峰会议第126章 为你一战第249章 长沙之变第109章 血战大李庄(二)第227章 孙策归降第63章 传国玉玺第136章 反击第55章 黑鹰卫第293章 毛遂自荐第261章 蜀中行第91章 意外之事第358章 傀儡第34章 陶谦之意第203章 无中生有第71章 改良战船第184章 吕布(二)第220章 赵云盯着并没有说话,但是内心越发沉重起来。第298章 身是胆(下)第28章 宿愿得偿第98章 蕴酿第126章 为你一战第297章 身是胆(上)第214章 随州之战(二)第1章 流星风暴第15章 蔡文姬第291章 赵云VS夏侯惇第365章 逊(三)第38章 小沛初战第223章 周瑜的扶择第205章 暗会刘备第316章 兵临历下城第188章 如果意外?第164章 辟刀第393章 曹丕秉权第289章 淮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