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世家门阀

洛阳皇宫,金碧辉煌而又庄严肃穆的崇德殿大堂之上,董卓身披铠甲,手按着腰间长剑的剑柄,在他的身后,是身穿着黑色的帝王衮服,头戴十二旒冠冕,还只是一个孩童的汉献帝刘协。

直接就站在帝王御座之前的董卓,出声带着愤怒的说道:“曹操那个杂种,狗胆包天,竟敢行刺咱家!咱家是什么人,咱家是上天遣下来的丞相,是来中兴大汉王朝的,何人能刺杀的了咱家!”

看着殿下群臣皆埋首无言的样子,董卓哼了一声,在御座之上来回走动的说道:“这些个贼子,咱家打眼瞧就能瞧出来,抽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

剑音长鸣,董卓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浑然不顾后方被骇了一跳的汉献帝,直接指向了殿下群臣,用剑代指,来回摆动:“你们当中,就有曹操的主使,咱家恨不得把你们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都给我砍了,砍了!”

持剑挥舞了几下的董卓,垂下了持剑的手,继续来回走动,用一直平静到让人心寒的语气说道:“然后咱家就把他们这些肉,拿来炖汤喝,有人说这肉酸······”

董卓把剑用力狠狠的插入了御座前的地上,剑音长鸣,在再次狠狠的吓了汉献帝一跳之后说道:“可咱家就在这里说了,咱家不怕酸,不怕!”

下首的王允,抬头悄悄观察了一下了董卓之后,脸上带着一种不知如何言语的表情,小幅度的摇头道:“相国言过了,皇宫里没有贼子。”

将剑拔出的董卓,不理会王允的话,带着丝怒极而笑的道:“没有?咱家只是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你们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一个个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像你们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如何能中兴大汉王朝,来人!”

董卓一声令下之后,守卫在崇德殿外的西凉士兵鱼贯而入,一声声的刀剑出鞘之声,不但汉献帝惊骇不已,更是让下方的百官感到深深的恐惧。

“太常卿、廷尉、太仆、大鸿胪、少府、宗正、大司农,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将从李儒那得知有异动的官员的名字都念了出来之后,董卓怒声道:“将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给咱家拖下去全族处死,随后将他们的肉熬成汤,送于百官品尝!”

“诺!”

如狼似虎的西凉士兵,纷纷上前把被董卓念到的官员,如同死狗一般的拖了出来,而这些原本一心想着搬到董卓的官员们,也纷纷在这崇德殿上,上演了一番人间百态,或是求饶,或是沉默不语,或是视死如归,当然还有一些更大胆的为了活命,直接说出了愿奉董卓为帝的话。

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事情很荒唐,东汉末年的朝堂如同王允这样一心为了振兴大汉的官员不是没有,但是他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墙头草,那边风吹那边倒,之所以同样一心想要搬到董卓,不过是因为一旦董卓倒下了,那么他们获得的利益将会更多。

说道汉,其实有一样东西,绝对是后世所有人都会知道的,那就是世家门阀政治,而这种政治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方,那就是身居高位的官员,往往会大力提携自家的后辈以及关系亲密者。

而他们之所以想要搬到董卓,为的就是获得被董卓拿在手里的那些官职,只有有了官职,他们才能提携自家人,只有提携自家人,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势力,他们的家族才能更上一层楼,而借着朝堂之上的势力,又可以再次的大幅度提携后辈,如此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袁家的四世三公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如此来的吗。

下方群臣的姿态都被上方的汉献帝刘协看在眼中,年纪还小的汉献帝虽然被董卓那杀气腾腾的举动给吓的不轻,但是还是第一次深刻的认知道了,那些口中大喊着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臣子们的模样到底是什么样的,这让还身为孩童的汉献帝,第一次对这些名义上还属于自己的群臣,心中出现了厌恶。

当然要是曹操在此的话,一定会惊讶的叹道:“历史的改变逐渐的变多了。”

却是如此,先不说曹操刺杀董卓之后那一系列和历史记录根本不同的场景,就是此时董卓血洗朝堂的事,在原本的历史之上根本都没有发生过,曹操这只从后世而来的蝴蝶,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越来越大了,至于是好还是坏,那就只有让时间来验证了。

在把那些官员拖下去之后,整个崇德殿表面之上,除了那些突然空出来的座位之外,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事,但那只是表面之上,董卓刚刚的那一番杀伐,已经让绝大多数群臣都吓破了胆。

缓步走下台阶的董卓道:“司徒何在?”

王允从自己的座位之上起身,来到殿中央,举手躬身道:“臣在。”

正在缓步而下的董卓,看着王允说道:“你暂代太常卿一职,即刻用天子的玉玺发布诏令,火速传到各个郡、州、县,就说太常卿、廷尉、太仆、大鸿胪······还有曹操,大逆不道,弑主背君,除了曹操逃亡在外,其余的已被天子下令灭九族,因此让各地军民人等抓博曹操,如果谁能把曹操的首级献上京师,那么朝廷将会赏千金,封万户侯!”

在解决了王允这些人之后,董卓重新想起了曹操,可以说对于曹操,董卓原先有多么的信任,此时就有多么的恨,为了快速的追捕道曹操,董卓不但把奖赏提升了不止一倍,更是通过朝廷的名义,让全天下都追捕曹操。

另一边,即使感受到了那从身后传来的一阵阵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都是怀疑和仇恨的目光,王允心中即使再苦,也不得不独自咽下这个苦果,应道:“臣即刻拟旨。”

当董卓在朝廷之上的这个举动被李儒得知之后,李儒还以为董卓心中早就明白了自己不让杀他王允的深意,因此才会做出如此的举动,好让王允的威望彻底大跌,这让原本因为董卓的变化,而有些心灰意冷,只想着怎么样维持好现今这样状态的李儒,感到激动不已。

只不过不知道,当有朝一日李儒彻底的弄明白,董卓如此做,完全就是为了报复和恶心一下王允,至于让王允威望大跌什么的,董卓从来就没有想到这一方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第404章 仁君曹操!?第1241章 士气低落第833章 两面战场第611章 大决战(完)第409章 大军云聚第1230章 两国斗将第1101章 两国开战,魏国看戏(一)第1416章 斯巴达第139章 魏文帝曹丕第383章 称帝称王第1406章 铁尔马第497章 火海连天!第1059章 人心思动(一)第171章 回师兖州第929章 帝王心术第680章 最后一搏(一)第1119章 吃瘪的脱脱不花第369章 最后一步第462章 四大帝国第1391章 攻守双方第813章 有动力才有进步第366章 司马之策第1105章 纳入体系第744章 神亭岭第310章 印刷术第516章 准备科举!?第1194章 雨临第625章 灭蜀(二)第525章 攻长沙!第250章 建安五年 乌桓入关第1136章 无人寨第647章 刘琦(一)第1302章 大火滔天第787章 检阅海军第144章 计划改变第1256章 走私活动第一千两五十四章 巡视第1361章 暗道袭城第984章 声东击西(二)第180章 大肆封赏第494章 双方计!第792章 邪马台的请求第428章 大势第1001章 噩耗(一)第406章 输在庙堂第1243章 讲和第131章 身死第1305章 真正的罗马城第244章 君臣双簧第198章 纪灵的小心思第648章 刘琦(二)第1409章 骄兵第138章 初见第582章 攻打贾龙!第673章 水陆大战(四)第608章 大决战(一)第138章 初见第332章 华夏的拓张史第842章 狗奴撤退第368章 诸葛和司马的暗中交锋第1312章 金国朝廷的恐惧第223章 曹操与司马懿第439章 实力暴涨?第240章 繁华的陈都第1002章 噩耗(二)第1083章 回回炮第1355章 人心惶惶第663章 赤壁大营(一)第932章 尸骨如山第670章 两年沉淀第491章 激战正酣!第789章 钟繇第52章 追击董卓(8)第131章 身死第1467章 欲擒故纵第333章 风雨欲来第370章 兵败如山倒第221章 狠辣第463章 美好蓝第1344章 异动第1001章 噩耗(一)第965章 贵霜政变(一)第428章 大势第580章 大败严颜第418章 赵云受伤第79章 暗卫第718章 乌孙将军第1474章 新大陆的困难第822章 战场观察者王文安第149章 急袭襄贲第281章 儒家还是百家争鸣?第54章 追击董卓(10)第929章 帝王心术第1495章 可怕武器第1090章 摧枯拉朽(二)第355章 阳谋第1383章 解决内奸第323章 河北世家的贪婪第946章 操控物价(二)第1418章 试探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