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无下限的百官

“想当年,那西凉匹夫董卓,还把自己封了个什么相国,甚至还给自己上尊号尚父,曹尚书好歹将天子从李郭二贼的手中救出来,为何就不给自己请旨加封呢?”

笑里藏刀,暗藏祸心,说得就是此时的董承了,看起来好像董承对曹操没有得到封赏抱不平,但是其实仔细的回味一下就能回味出来,这董承话里暗藏的意思,就等于说,你曹操能够用天子封赏天下诸侯了,怎么就不封赏你自己了,甚至还把曹操和董卓相比,就是在说,你曹操和董卓是一路人了。

汉室权威不管如何的衰弱,但是只要一天没有改朝换代,那么天子始终就还是天子,是至高无上的,利用天子的名声一旦坐定了,那么后果可谓是严重的,更何况,后面那和董卓相似的名声坐定了,鬼知道天下诸侯介不介意组建一次讨曹联盟。

“董将军,难道不知,董卓如此,正是说明了他的愚蠢、狂妄和无知,更何况,曹某不是董卓!”

曹操看了一眼董承,手持玉圭,面向汉献帝道:“臣曹操,世受国恩,知恩图报,世人皆知,臣曹操,只想为陛下尽忠,为大汉尽忠,人生匆匆数十载,名声不过过眼云烟尔,臣只想有生之年振兴大汉,为天下百姓的太平盛世,出一份力!”

“曹尚书,说得好啊,有曹尚书带领我等,何愁大汉不兴啊。”

“是啊,是啊。”

看着群臣附和,交口称赞曹操,董承的脸色变了变,最终定在了笑脸之上,对着曹操笑着说道:“却是在下误会曹尚书了,原来曹尚书,是务实不务虚啊。”

对于董承一而再再而三的明里暗里的讽刺自己挟持天子,曹操心中也感到不耐,但是偏偏却没有办法拿他怎么样。

真的要杀掉董承,凭借曹操现在的地位、权利、实力,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爽是爽了,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成为了如董卓一样的人。

政治家永远不可能成为游侠、豪侠那样,快意恩仇,可以一怒杀人,不过虽然不能够粗暴的杀掉,但是找一个借口将其杀掉却是可以的。

看着重新回到了自己座位之上的董承,曹操眼中闪过了一道暗光,曹操和董承暗中的交锋落下了大幕之后,上方的汉献帝也是看完了曹操的三分奏章,开口道:“曹爱卿,你的三份奏章,朕都一一的看过了,朕一一照准。”

“臣谢恩!”

三份奏章既然成功了,那么曹操就不在想呆在这里了,要知道在新建的兖州州牧或者说是尚书府之中,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着他处理。

不过就在曹操准备带领群臣叩拜而去的时候,一名大臣突然站起来,来到大殿中央,手持玉圭,面向汉献帝道:“臣有本启奏!”

“爱卿请讲。”

上首的汉献帝在听到此话之后,不知为何,竟然下意识的看了曹操一眼,在发现其微微点头之后,就开口对着那名大臣说道。

“谢陛下!”

得到恩准的那名大臣,带着谄媚的看了一眼曹操之后,就对着汉献帝大义凛然的说道:“陛下,方才董将军言之有理,曹尚书,不但身负救驾大功,更是振兴我大汉,忠心我大汉的在世周公,臣请陛下降下恩旨,封曹尚书为丞相,假节,入朝不拜,带剑上朝!”

我去,好一个马屁精!

大殿群臣心中虽然暗暗讽刺了一句,但是也是大感不妙,这个献忠心的事情可不能晚啊,抱着这种想法的群臣,纷纷一一出列,面向汉献帝,双膝跪拜下来,叩首道:“臣等请陛下降旨,加封曹尚书为丞相,假节,入朝不拜,带剑上朝!”

群臣的呼声,似乎撼动了整个崇德殿,大殿之内,回荡的都是群臣的大呼之声,汉献帝脸色煞白,惶惶不安,董承更是气的说不出话来,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自己先前原来讽刺曹操的话语,竟然变成了群臣要求汉献帝封赏曹操的借口。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臣之心愿已经明了,只想助陛下振兴大汉,振兴之后,臣只想一尺布衣,一亩田地,逍遥于山水间,丞相之职,臣万万不敢接受!”

对于丞相,曹操确实是不怎么看重的,但是入朝不拜,曹操认为还是可以的,虽然曹操不介意向人跪拜,但是如果可以不跪拜的话,曹操也是不介意的,不过虽然心中想要接受,但是表现上就不能太过焦急了,必须要三推,最后众望所归,不得不如此才行。

对于三次推让,自从老刘家的祖宗刘邦、刘恒、刘启这些皇帝一一玩了一生之后,早就成为了每个官员都必须要有的常识了,因此董承是气的又要晕倒过去了,汉献帝则是越发的惶惶不安和绝望了,而百官们则是上表的更加激烈了。

一句句令人肉麻的话语从百官的口中说出来,在百官们的口中,曹操简直就是一个再世圣人,周公在世,那什么姜子牙、孙子什么的,连给曹操提鞋都不配,而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当丞相的话,他们可谓是活的没有一丝丝动力了,振兴大汉什么的,也没有动力,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曹操必须要当丞相,不当他们罢工。

那些肉麻还有无语的话,可谓是再次的刷新了曹操对于百官下限的认知,不过不得不说,对于百官如此的表态,曹操心理还是很满意的,没下限就没下限,只要不给自己添乱,曹操还是不介意让他们在这个名存实亡的朝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曹爱情,既然群臣皆是希望曹爱卿,担任丞相,还望爱卿万务推辞,助朕振兴大汉。”

大势不可违,相比另外时空已经成年,心中对于权力的**浓重的汉献帝,这个时代的汉献帝还只是一个幼小的孩童。

而经历了董承乱政,看过百官丑态,经历了战场厮杀,体验过生死的汉献帝来说,虽然失去了天子的权力和威望,让他本能的心中不舒服,但是更重要的,他想要安安稳稳的活下去,而要想达成这个心愿,就必须依仗曹操才行了。

第757章 储君制度(下)第979章 西方来人第1038章 天然呆第4章 逃脱相国府第209章 道庙之前第974章 围城打援(二)第1098章 三国争霸(二)第810章 陈登赶到第175章 逃离德阳殿第280章 欲哭无泪第1274章 放弃第615章 插曲(上)第644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二)第35章 使者李肃第609章 大决战(二)第603章 作死的高句丽和公孙恭第1501章 来晚了第836章 国运之战第189章 糜环的心意第1041章 出人意料(一)第1279章 寻求帮助第890章 晓勇马超第1059章 人心思动(一)第182章 曹宪第683章 西域诸国的异动第1111章 恐怖的威力第1224章 骑兵碰撞第1226章 斗将第40章 大争之世第1415章 捡便宜第7章 招揽典韦第一步第749章 末路第1033章 他山之石可攻玉第717章 尸山血海第932章 尸骨如山第1051章 可惜了(一)第691章 初交锋(六)第185章 举重若轻第967章 要求割地(一)第1095章 上京之乱(一)第779章 后手第299章 退兵第73张 兖州第128章 交锋第1359章 强攻(二)第467章 爆开的隐患第1198章 宛如孩童第967章 要求割地(一)第801章 及时赶到!第1297章 关门打狗第82章 天策军第1059章 人心思动(一)第860章 打土豪第699章 康居王城之战(三)第564章 蜀汉的战略目标第1379章 霸业之战(五)第328章 五礼、六乐、五射第462章 四大帝国第1235章 遭遇不测第71章 平淡中的危险第989章 乌鸦山之战(一)第806章 铁骑冲阵第781章 王宫陷第1469章 条件第46章 追击董卓(4)第1412章 询问第96章 顶尖谋士的碰撞第950章 混乱无比(二)第143章 徐州第1172章 结盟第1294章 乐极生悲第205章 曹袁决战之序幕第1434章 上京攻防战(二)第855章 巧遇第995章 各有胜负(一)第1471章 亚述和会第1320章 水患第142章 祭天出师第1412章 询问第402章 大捷第354章 围而不攻第467章 爆开的隐患第672章 水陆大战(三)第一千两五十四章 巡视第76章 初平二年第283章 双喜临门第516章 准备科举!?第468章 大清洗第1191章 狂傲的马超第474章 蔡瑁来投第376章 江东争执第1111章 恐怖的威力第139章 魏文帝曹丕第98章 临近的危机第1381章 四面楚歌第953章 魏军入侵(一)第1311章 天意第1480章 重骑冲阵第1175章 全军覆没第1261章 罗马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