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终到陈留

陈留城在一千九百多年之后,只是河南省开封市中的一个小城镇,但是在此时,陈留却是一个大城,而在更早之前,即春秋战国之时,更是七雄之一魏国的都城。

来到了陈留,这个相当于是自家人地盘的曹操,终于松了一口气,说起来曹操的这一段逃亡之路,还真是充满了坎坷,每一条路上甚至是小道上,都布满了西凉士兵的身影,好几次要不是靠着典韦的武力,强行冲破西凉士兵的阻拦,曹操早就被抓住了。

进入陈留之后,曹操带着身后的陈宫和典韦二人,来到了曹府之前,上前来到大门处,敲打了起来。

“来了来了,谁呀?!”

吱呀一声,封闭的大门被从里面打开,一位下人从门中探出头来,待看到曹操之后,一下子瞪大了双眼,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脸喜色的道:“公子你终于回来了,老爷已经等你很久了。”

在下人打开了大门,就走入了曹府的曹操,听闻此言,在稍稍的呆愣了一下之后,随即边走边问道:“父亲现在人在何处?”

“老爷现在在书房等待着公子。”

曹操停下了脚步,看了身旁那满脸都是恭敬之色的下人,稍稍沉吟了一下道:“你带我身后的这两位兄台去寻一个客房,接下来的路我自己走就行了。”

“是。”对于曹操的吩咐,下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异意了,除非他不想在曹府干下去了。

在下人答应下来之后,曹操看向了身后的陈宫和典韦道:“公台、典韦,你们先下去歇息一番,等我见完了我父之后,再去寻你们。”

“既如此我等就下去了。”

陈宫和典韦跟随着曹操逃亡的这一路程之后,可谓是精疲力尽了,因此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十分顺从的跟随着下人下去了,而曹操则是转身走向了书房。

步入眼前这个大的有些离谱的书房,曹操第一眼就看到了那身穿着华服,端正的跪坐在案几之前的老人,上前一步弯腰拜道:“不孝儿曹操,见过父亲。”

能让曹操说出这一番话的,面前的老人除了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解释了。

“阿瞒你还知道回来,我还以为你这个不孝子就会这样死在了外面了!”

曹操的行礼就像是按了某个开关一样,一下子让原本静坐的曹嵩暴怒了起来,手掌狠狠的拍着眼前的案几。

看着眼前暴怒的曹嵩,曹操却是不慌不忙,同样在案几旁,跪坐下说道:“父亲暂且息怒,请听儿一言。”

“哼,你这个不孝子还有什么好说的!?”

看着曹嵩还是满脸怒火的样子,曹操说道:“父亲,刺杀董卓一事,不管后果如何,最终都已经成为了事实,此时在如何愤怒和担忧都无济于事了。”

没错,曹操从刚刚曹嵩那愤怒的表情之中,同时也看到了曹嵩的担忧,而继承了原本曹操记忆的曹操,心中十分的确定,这一份担忧的目标是自己。

虽然在记忆之中,曹嵩好像是不太重视曹操,但是那只是呈现在表面之上,其实在暗地里,曹嵩还是重视曹操的,有一diǎn,那就是要是没有曹嵩似有似无的暗示,早期和一个小混混没有什么区别的曹操,能被举为孝廉,入京师洛阳面君就奇怪了。

曹嵩有些诡异的看着曹操,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曹操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曹嵩还不了解,按照他的设想,此时的曹操就算不会直接的dǐng撞自己,但是也不可能会这样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自己说话。

看着曹嵩那有些诡异的眼神,曹操心中暗道不妙,心念急转之间,曹操的脸上却是一脸严肃的道:“父亲,眼下已是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乱,京师之中董卓祸乱朝廷,屠戮忠良,擅行废立,亵渎朝纲,京师之外,各路诸侯、刺史、将军眼看着董卓独霸京师,权倾天下,哪一个不是又气又怒又嫉妒,而乱世正是英雄辈出之时,所谓时势造英雄,儿想举义起兵成就一番大业。”

曹操说出来对于曹嵩来说不亚于惊雷的话语,让曹嵩立刻就忘记了刚刚的疑惑,反问质疑说道:“阿瞒你应该知道,董贼势大,岂是你所能匹敌的,一旦你举义兵,那么杀身之祸就会立刻来到眼前!”

“父亲,就算儿不举兵,杀身之祸也近在眼前!”

看着一下子无话可说的曹嵩,曹操继续的说到:“儿在京师之时曾经屈身事于董贼,据我观察,董贼所依仗者就是其麾下的西凉军,而西凉军虽然骁勇,贼首董卓却是并无远见与卓识,此人独霸洛阳,手握朝纲,却只懂得**、烧杀、掠夺,胸中并无大志。”

这就是曹操身为穿越者的好处,作为一个完全知道了之后历史发展的曹操,他在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十分之自信,同时的,通晓了未来,知道董卓最终的下场的曹操,在此时大部分都心惊、恐惧与董卓的赫赫威视之时,曹操却能以一种十分冷静的心态来看待董卓。

看着满脸都是坚定之色的曹操,曹嵩突然感觉到,那曾经在沛国谯县街头之上到处混搭的孩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曹嵩的嘴角扬起一抹夹杂一种欣慰和苦涩的笑容说道:“既然阿瞒你意已决,那么我会立刻托人把曹氏的家产全部变卖,想来差不多最终应该可以得金两万五千,你可用它招募兵勇,打造战甲旗幡。”

曹嵩之所以支持曹操举兵,除了是因为曹操之前对董卓的那一番话之外,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就如同曹操所说,即使他不举兵,杀身之祸也是近在眼前。

可以说此时整个大汉,除了沛国谯县和陈留,整个大汉十三州,再也没有他曹孟德一丝一毫的容身之处,既然如此的话,何不就让曹操拼上一把,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过是一死罢了。

还不明白曹嵩心中想法的曹操,在曹嵩刚刚说完之后,就接口道:“不够,远远不够,成大事者不可无钱,却又不完全在于钱,首先是人,得一英雄豪杰胜过十万金银!”

第1298章 强悍无匹第327章 君子六艺第1079章 天灾、流言第998章 风卷残云(二)第189章 糜环的心意第832章 死伤惨重第336章 祭天大典第1496章 阵前不留活口第314章 礼经书籍第1000章 半途而废(二)第793章 仰慕中原第542章 胡昭失踪!第110章 刘岱投降第522章 联合蛮夷!?第134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1294章 乐极生悲第1457章 斯巴达与重装骑兵第967章 要求割地(一)第1018章 成立傀儡国(二)第456章 成为大单于第1432章 夏侯请战第241章 白衣少年第726章 夜话第899章 北方风云第183章 刑场处死第989章 乌鸦山之战(一)第890章 晓勇马超第1360章 王国建立第94章 濮阳攻略(完)第705章 武将制度第650章 交州(二)第126章 天子诏书第1008章 惨重代价第1012章 暗地交锋(一)第448章 魏军!冲锋!第976章 世事无常(二)第908章 兵临王城第71章 平淡中的危险第1086章 不同的幸福(二)第121章 天子东归第148章 双手戟第693章 陌刀之威第661章 火烧刘营(二)第1007章 赵云重伤第670章 两年沉淀第356章 锦马超第759章 扶桑女王第1393章 席卷诸行省第101章 救援濮阳第168章 陶谦“让”徐州第706章 铁血无敌第669章 乌孙的武则天?第940章 移民(一)第744章 神亭岭第709章 放弃与否第903章 皮山灭国第1457章 斯巴达与重装骑兵第517章 战后余波!第592章 千钧一发!第1280章 身份第363章 防止瘟疫第392章 不可弃第983章 声东击西(一)第438章 解决步度根第767章 海军扩充第1444章 宣布复国第130章 忠肝义胆第677章 攻陷第362章 人心惶惶第164章 如玉君子第1494章 为了权力第896章 将军百战死第1367章 扬军威与域外第839章 玄甲之威第1502章 只是个凡人第354章 围而不攻第299章 退兵第158章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第1134章 长远利益第1412章 询问第947章 财帛动人心(一)第87章 攻城第82章 天策军第53章 追击董卓(9)第722章 利益分配第323章 河北世家的贪婪第1318章 两国屈服(一)第258章 两脚羊第607章 不自量力!第381章 三推第1201章 倾国之兵第388章 临徐州第903章 皮山灭国第601章 扶余使者(下)第1041章 出人意料(一)第947章 财帛动人心(一)第669章 乌孙的武则天?第1120章 贵霜欲称臣第675章 世界大战第1288章 驱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