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乌桓

bookmark

“有问题!很有可能有埋伏!至少有上百人,很有可能是乌桓人!”

当老秦家最优秀的斥候秦刚骑马跑回来的时候,秦谊正在那里腹诽自己的便宜老爹是不是有些过敏了。

而从黑大个秦刚口中听到这个消息后,秦谊整个人马上便是一惊。秦刚可以说是他们原平秦家,甚至整个原平最好的斥候之一,他的判断基本上是不会错的。

今年三十八岁的秦刚,可以说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刚刚成年的秦刚便遇到了檀石槐领导的鲜卑联盟的大举入侵,从此一直到光和四年(181年)鲜卑一代雄主檀石槐去世,每年檀石槐都要带兵入侵并州,秦刚就这样和鲜卑人以及他们的仆从军打了整整十四年。

这十四年的过程里,秦刚当过雁门郡兵,也曾经入伍做过正式边军,当然主要还是作为秦家私兵存在的,但是为了给老秦家换一个举孝廉的名额,秦家私兵也是在抗击鲜卑人的过程中出过死力的,秦谊光亲叔叔就死了俩。

这个秦刚能从这么漫长的战争中毫发无伤的存活下来,足见他的本事。而且不只是自身的能力,就连运气也要是最顶尖的。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这个时候的乌桓人还没有来到并州,主要是在幽州活动。

王莽代汉,命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又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王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又把乌桓逼降匈奴。这件事情也不能说王莽做的错,但是实际操作手段很有问题,就像是王莽做的其他改革一样,或许是好意,但最后全搞砸了。

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汉将马援率军往讨,不胜。次年,匈奴内乱,且遭旱灾蝗祸,乌桓又乘机攻击之,匈奴转徙漠北。汉光武帝刘秀乃以金、帛贿赂乌桓大人。二十五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降汉,贡奴婢、牛马及虎豹、貂皮等。汉乃封其渠帅、大人共八十一人为王侯、君长,许其内迁,使驻牧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十郡鄣塞之内。

就在这个时候,乌桓人终于来到雁门郡,成了秦谊祖先的邻居,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百多年。

这一百年的时间里,雁门乌桓人总体来说和雁门人比较和睦,不过在东汉顺帝阳嘉四年(135年)及永和五年(140年)也是先后叛乱过两次。这两次叛乱很快便被东汉政府所平息,然后乌桓人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由于长期住在汉王朝的统治地区,与汉族农民接触频繁,经济文化俱受影响,因而有一部分人逐渐抛弃了游牧生活,改为从事农耕,与当地汉族农民一样,每年向政府交纳封建性的租调(租为田赋,调为户税),雁门乌桓中已有一部分人成为州郡的编户齐民。

即便是在雁门郡内部,乌桓人的差别也是颇大,像是原平和广武这样的农耕大区,乌桓人的汉化程度也要比北部诸县的同胞要高上不少。

雁门郡的乌桓人总体上来说是忠于东汉朝廷的,尤其是檀石槐作乱幽并那十几年,雁门的乌桓人多跟随州郡抗击鲜卑、匈奴、以及作为鲜卑仆从军的塞外乌桓。

不过大节虽然没啥大问题,但小问题也是不少,抢劫杀人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也是够让雁门郡的各级政府头痛的。

而在本来的历史上,雁门乌桓也是掺和进了群雄争霸,在公元193年袁绍与黑山军张燕的常山决战之中,张燕军中就出现了“四营屠各(即休屠,匈奴部落名)、雁门乌桓”。

如果不是今天的突发意外,秦谊差点儿都忘了原平乃至雁门,还有着乌桓这么一个势力。

“怎么办?”秦谊突然间发现他有些瞧不上的便宜亲爹,好像还是有点儿用的,至少原平这一亩三分地非常熟悉,说不准能当好他的县丞。

“跑呗!这县丞暂时不去当也没什么问题!”而秦腾也是非常明确得说道。对面如果有上百人的话,他们这二十来人是绝对打不过的。

虽然大汉将士号称“一汉当五胡”,但这所谓的一汉可是穿上甲胄全副武装的一汉。现在秦谊他们虽然带着武器,但是却只带了一些简单的自卫武器,令胡人丧胆的甲胄和大黄弩都不可能带着。虽然有典韦和黄忠两大牛人,但秦腾不知道,怎么想都打不过这一百多人,所以选择了毙敌锋芒。

“大人,这伙人是干什么的?”秦谊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向秦腾问道。

“谁知道啊!原平境内的乌桓人还算是比较老实,这些人不知道从那里来的,有可能从北面那些县跑过来杀人越货的,每年不发生几次那就不正常了。这帮子家伙穷横穷横的,干点儿这种事一点儿都不奇怪!”

“不对!这帮子乌桓人是冲着我们来的!”只是就在秦谊等人调转马头准备撤回的时候,秦刚却是凝重得说道。

秦谊回头望去,却发现有一队队乌桓人正从埋伏的那个山谷之中疾驰出来,朝着秦谊这边跑来,似乎是想要追杀秦谊他们。

——我是被追杀的分界线——

“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乌桓)虽时颇钞盗,不能复相扇动矣。”——《季汉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第一百零六章 不见当年强项令第五十九章 盛世将至第十六章 开学了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六十六章 同学第五十二章 忘了第四十六章 司马仲谋第九章 倒履相迎第三章 打完这一仗回家春耕去第九十四章 我真是忠臣第七十五章 三国配角演义——曹操篇第二十九章 众望所归第五十二章 颍川四长第一百二十一章 董卓的新马骨第四十五章 议和第六十二章 家门不幸第三十三章 杀虎口第六十七章 胜负之势相易第七十一章 夷陵第十四章 出使第四章 自己人第十章 洋垃圾第五十九章 误会第八十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一章 马虎第三十二章 牵招的选择第七十八章 心腹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八十一章 转进第九十六章 传国玉玺第十九章 一定要让原平百姓吃上放心盐第四十三章 虐菜第四十五章 输不起第六十七章 董昭投效第三十五章 陆逊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叔侄第十二章 英雄第二十章 网破第九十三章 内部矛盾第五十二章 颍川四长第六十五章 家庭会议第四十一章 我是谁?第一百零五章 这不是搜牢第八十八章 挖掘人才第九十五章 太监的宝藏第四十八章 做我儿子吧第二十七章 蔡琰的谜语第四十九章 控制使用第二十二章 统一战线1第十章 卖国无门第六十二章 家门不幸第二十一章 小诸葛第十二章 吕布和项羽第四十七章 晋人治晋第六十九章 江东第五纵队第十六章 羊吃人第四章 百科秦谊词条2第八十章 我真的没戴帽子第八十六章 停滞第四章 我这是在救人第四十七章 生子当如秦文合第二十六章 雪中送炭2第二十六章 孝感动天数韩超第十八章 夺城第六十八章 走东城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约第五十二章 叛徒第十一章 宝刀赠美人第七十章 拜会老领导第二十九章 秦太尉乱点鸳鸯谱第七十章 救父第三章 入伙第五十一章 背水一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见不平看热闹第一百零九章 考古小队在行动第十二章 小霸王的野望第三十四章 王泽季道的忧虑第七十二章 百万新娘第五十九章 打死友军除内患第六十一章 送瘟神第十七章 进击的孙十万第三十一章 定远侯第九十章 大将军要落草第四十章 称象第二十九章 秦太尉乱点鸳鸯谱第十五章 曹贼第七十四章 三国配角演义——刘备篇第三十六章 大敌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四章 我这是在救人第十二章 走马荐郭嘉第四十八章 做我儿子吧第八十七章 童谣第五十五章 做好事要留名第六十六章 秦体字 (第四更共万一字)第五十三章 封建迷信要不得第七十五章 贾文和第八十一章 转进第三十五章 给袁绍的礼物第二十三章 马镫和高桥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