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领导讲几句吧

“这水可真是甘甜!日后再也不用远行七里去挑水了!”

初平元年的冬天并不冷,而初平二年的春天也来得非常快,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挖河渠的工程进度也是有了很大提高。

再加上除夕大吃了一顿,又告了多种多样娱乐活动的原平民夫也是干劲十足,又想着早些回家与家人团聚,准备春耕,这工程速度加快,被秦谊初步命名为广武渠的河道也是比秦谊预料得早了四天完工,哪怕是因为秦谊改变了想法,将这条饮水渠扩建成一条集防御与灌溉一体的大河渠。

新挖的广武渠边上,一位老者也是跪在河渠边上,捧起河渠里的水喝了一口。这水是从七里外的河中引来的,水质其实只能算是一般,但是在这个每日都要行走七里路去挑水喝的老者口中,却是异常的甘甜。

“老头子,你忘了秦公所说的了嘛,不要喝生水,喝生水容易生病的!”而看了这个老者的行动,身旁的一位老妪也是赶紧提醒道。

老妪所说的秦公其实就是秦谊,这段时间秦谊除了在广武替人挖河渠,还让手下的李非帮着广武这边的乡人治病。

这个年代的医疗条件实在太过落后,连李非这种蒙古大夫都没有多少,这种免费的看病,自然是引得广武百姓纷至沓来。

虽然最终没治好的要远远多于治好了的病,但是秦谊的这个行动也是博得了广武百姓的一致认可拥戴,毕竟对很多穷苦之人来说,能够有个“名医”免费看病,还有什么抱怨的,年纪轻轻的秦谊已经得了一个“秦公”的称号。

而趁着这次的义诊,秦谊还在着力推广一些简单的卫生知识,至少不少广武人都知道喝开水的重要作用。

“没事!这条河渠里的水我都喝了五十年了,都是喝的生水,也没有什么问题!”而听了老婆的话后,老头子也是得意洋洋得说道。这个老头之所以还是喝生水,一方面是因为穷,另外一方面就是懒了。

“你这老东西,自己喝就行了,可比给我家孙儿喝!”

“知道知道!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这生水平日里喝喝还行,但是小孩子,还有那些病人,以及到了外地或是瘟疫时节,是一定要喝开水的!”而秦谊的科普还算不错,也是知道有些穷苦人家的条件达不到,也是放宽了标准。

像这个老人,已经喝河渠的生水喝了几十年,早就习惯里面的细菌,没有什么意外继续喝着也无妨。

“你这老东西,真是懒啊!把原先挑水的时间拿出来捡柴火,多少柴火捡不到。最好还是喝开水,这水中的外邪可是真得能要人命,你要是不愿意拾柴火,这些事情我全干了!”而看着老公如此说道,老妪也是郑重说道,为了家人健康,累点儿又何妨。

“快来看啊!是翻车啊!”也就在这个时候,几个广武少年也是从这对老夫妻身边跑过,并且朝着远处跑去。

而这对老夫妻也是顺着这群少年朝着远处望去,在不远处的河渠旁边,已经立起了一台巨大的翻车,无数的广武人正在旁边指指点点,像是看什么稀罕事一样。

翻车这种东西,在原平已经非常常见,自从秦谊离开原平前往定襄之后,陈群一直在有条不紊得推行翻车的推广,现在基本上在原平的几处河道边,都有这样的翻车在搭建运行。

不过这东西在广武还是头一次搭建,而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秦谊把这东西搭在了自家老丈人家的田边,而且挖掘的广武渠也是有意无意从老杜家的田地旁边路过,方便杜家进行灌溉。

“好东西啊!不知道我们家那边能不能弄一个!”而看着这座翻车,过来观看河渠的一名老农也是忍不住说道。

“应该能,秦明廷说了,尽量给我们广武附近的河道上都弄上一个!”另外一个广武百姓也是对着这个老农说道。

“那就好了,就是花钱也是值得的!”而之前的老农也是颔首道。

“明廷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之中突然间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呼喊着,这些河边看热闹的百姓也是纷纷向着那边人群中望去,只见一名三十岁出头,佩戴着铜印黑绶的中年男子也是来到这新挖的河渠旁边,赫然是广武令耿和。

广武令耿和可是大有背景的世家子弟,其祖耿弇可是协助大魔导师刘秀建立东汉帝国的功臣,名列云台二十八将。

此后二百年茂陵耿氏也是非常牛逼,一共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

直到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少府耿纪和金祎、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耿家才被曹操给诛族。

对耿和来说,他到广武来做县令,只不过是一次镀金之旅。要不是董卓之乱把中枢弄得乱七八糟,耿和早已经更进一步,说不准已经调到一个大郡做郡守,继续延续先辈的辉煌。

“是耿明廷啊!”

随着有些人的指引,人群之中也是有些人窃窃私语起来,这段时间广武可是有两个明廷,沾县县令秦谊也一直在广武。

一直没去沾县上任的秦谊也是舔着脸让别人叫他明廷,弄得一些广武百姓以为是秦谊来了。

没办法,比起只是偶尔到工地现场过来的耿和,一直吃住干在工地上的秦谊更让施工的广武人熟悉。

而耿和也是微笑着来到众人之间,今天是秦谊主动把他邀请过来的。对于年纪轻轻便已经成为县令的秦谊,耿和也是有点儿轻微的嫉妒,不过也没有表现出来。秦谊这种出身的,还不值得让耿和表现出来。

这次修好河渠,秦谊主动邀请耿和过来,也是给足了耿和面子,耿和也是准备把修河渠这件事当做自己的功绩,以便在自己的为官资历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耿明廷!”

而随着耿和来到河渠旁边,早已经等候在这里的秦谊,也是领着自己的手下,以及广武本地的一群豪强迎了上去。耿和也是非常有风度得向着诸人一一问好。

“也是多亏了文合,要不然广武百姓的吃水问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辛苦你吃,荣誉我拿,所以耿和也是对秦谊笑道。

“如果不是耿明廷居中调度,这条河渠必然修不起来。”

“文合过谦了!不只是我,还有这参加工程的广武百姓和原平民夫的功劳!”秦谊如此上道,也是让耿和非常高兴,也是越发觉得秦谊此子有前途,也是客套了几句。

“对了,今天也是一个好日子,明廷也向着百姓们说些话吧!”秦谊也是向耿和笑道。

“那我就讲几句吧!”被秦谊这么一说,耿和也是当仁不让得准备讲上一段,也就是这个时代没有剪彩,要不然耿和也是一个爱好剪彩题字的领导。不只如此,耿和心中更是酝酿了一篇绝妙好辞,准备写出来,说不准百年之后仍能被人铭记。

然后耿和便站上了旁边搭好的一处高台,准备就广武县的这番盛事,讲几句话。

——我是笑里藏刀的分界线——

“民赖其利,所谓秦公渠者也。”——《季汉书·秦谊传》

第五十一章 玩票大的第十七章 饥荒的机遇第五十七章 听诊器第九章 王八之气第七十九章 代汉者当涂高第五十六章 赌钱第五十三章 同行是冤家第八十九章 河东儿声第二十六章 董军异动第六十四章 衣带诏第十二章 移镇第五章 百科秦谊词条3第二十三章 运河第四十八章 眭固白兔的忧虑第一章 奴隶贩子第四十三章 猎头孙资第二十九章 孟德,你全家好吗?第六十九章 拦路虎第三十章 文合,你为什么跪着走?第四十一章 合作第二十七章 人中的卢第九十六章 盖棺定论第三章 力士第十九章 杀人第五十二章 颍川四长第四章 书市1第七十五章 兵临城下第六十五章 教育竞赛第三十一章 袁绍的任命第二十一章 名臣之风第七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四章 自己人第五十六章 得见孝直第七十七章 我还是太年轻了第六章 爸爸再爱我一次第六十四章 该撤了第六十六章 职业道德第一百一十二章 杀人灭口第二十二章 蔡邕的朋友圈第二十三章 义阳王,你怎么死了?第五章 高明廷第十章 杀全家第十八章 中计了第三十一章 布置2第二十七章 人中的卢第五十七章 找场子第十九章 杀人第五十章 私货第八十五章 进进出出第十八章 天下第一名士第九章 塑料兄弟第十章 卖国无门第五十五章 埋钉子第三章 元直,你怎么看?第五十三章 阵前数语第十章 幸福的烦恼第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领导最大第七十章 崩盘第九章 对质第三十二章 张天师第五十九章 不要乱立FLAG第二十五章 郿县鲁氏第二十七章 融合第二十八章 历史挂第三章 力士第八十二章 成语守护者第四十一章 五星术爸第五章 刺董第七十八章 文合遗书第七十七章 我太受欢迎了怎么办?第六十四章 中央化第二十章 内迁第四十三章 收编河内第三十三章 和谐的兵与贼第三十六章 大敌第九章 对质第七十六章 借汝头一用2第十三章 荀利字趋之第四十六章 绝处逢生第五十一章 安置第二十八章 历史挂第七十章 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第五十章 雪夜袭虎牢第二十八章 贾诩的要求第一百二十三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第三十一章 何进遂高的忧郁第三十七章 托孤第三十五章 心机BOY第五十五章 荀彧荐才第十二章 自古弓兵多挂逼第八十六章 一州之智第六十三章 折中第五十四章 拜访廷尉大人第九十一章 中正第七十章 联盟第二十七章 鞠躬尽瘁贾文和第四十八章 招安第五十九章 误会第二十六章 盘问第九十一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