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总) 兵发汉中
第四部
第三章(总第一百三十九章)、兵发汉中
原本各方争斗已有所减缓,趋于较小规模的摩擦和打闹了。此时,朝廷新任命的青州牧袁绍在和公孙瓒从摩擦不断发展到大打出手,打的公孙瓒大败,马宇暗中紧急支援公孙瓒,提供刀枪粮草和银两,使其尽快恢复兵力。同时袁绍又与曹操从口角也发展到了争斗,整得曹操想要独吞青州成为梦想。刘备与陶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激烈的徐州争夺中,也插入了较为有利的一腿。因陶谦部将杀了曹操父亲,曹操和陶谦斗成一团、又和朝廷新任命的徐州牧吕布打个不停。刘备又率部支援陶谦,各路豪杰都来算计徐州,把真正的徐州牧陶谦尴尬的气个半死。吕布和刘备都得到了马宇暗中粮草兵器相助,士气及战斗力都有所提高,与曹操打的有来有往,各有胜负。袁术和刘表也明枪暗箭你来我往,一时间各路豪强闹的热火朝天。为了躲避战火,老百姓纷纷逃至洛阳、长安,使得洛阳的人口逐渐得以恢复。
。。。。。
汉献帝初平五年(194年)二月,马宇告别平雪和小马政,留卫觊、华歆、平宁和田豫等守长安,率贾诩、郭嘉、董昭等,以朝廷名义兵分五路讨伐汉中。这次讨伐行动上表朝廷,也许是马宇再三强调张鲁杀汉中太守苏固和别部司马张修,自领汉中,藐视朝廷,竟意外的得到了汉献帝口头上真心支持。
马宇和贾诩、郭嘉、董昭率昭义将军李登一千二百亲兵、游击将军陈木一千二百探马、骁骑将军赵伍八千人马、秉忠将军沈先五百人马、助军将军周刻四千八百人马,共一万五千七百人马走子午道;建义将军陶升为主将和奋威将军马超共一万六千人马走傥骆道;振威将军张绣率八千人马走褒斜道;扬威将军周仓率八千人马走陈仓道;柯山手下中郎将王绪率五千人马走祁山道;五路大军对汉中发起全面进攻。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备战,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又安排的大量的奸细进入各城镇和关卡,用马宇的话说:“有个伟大的圣人说过,不打无把握之仗。孙子则说过,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直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开始行动。”为此,经过了精心准备后,马宇才下令讨伐杀害朝廷大臣和使者的汉中军阀张鲁。
。。。。。
子午道上,军旗猎猎,马蹄声声。
陈木率一千二百人马作为先锋很快就到了子午关,在守关的陶升的司马陶霖率八百人的接应下,顺利的过了子午关,过了子午关就不是靖勇军掌控的地方了。陈木令快马向马宇报告,率军继续前行。一直走到七里沟口和月河坪。七里沟口和月河坪原本是在张鲁的控制下,但因地面狭窄,无法过多的驻军,大部队无法展开,考虑到补给等问题,所以张鲁将守卫部队直接撤到了腰岭关。沿途道路多有破损毁坏,有的路段堆满了乱石,陈木令一边对道路进行修整加固及清理,大军直到腰岭关前停下。
张鲁手下校尉张靖率二千人马守卫腰岭关已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事。早已闻知近期马宇要率大军来攻打,遂加强了训练,严加看守,对来往行人客商也加强了检查和盘问。这日,忽来报马宇大军到了,张靖披挂好率众左右登上关楼一看,只见关下有五百多骑兵,一面大旗上写先锋陈,当先一大汉正对着关楼破口大骂,骂了一阵,多半士兵下马坐在地上休息。张靖道:“马宇打了几个胜仗,部下骄狂的不得了,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应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了。”遂吩咐司马张克道:“我留给你一千步兵守关,待我率一千骑兵准备好后,你率人在关楼上放箭射退这个姓陈的,我趁其溃退时开关杀出,杀一个冷不防立马回关。若他们追过来,你们放箭射退他们即可。”
“遵令。”张克答道。
陈木令一队长正在关楼下大骂叫关,看到守敌不为所动,感觉没有什么希望了,准备通知后面埋伏的五百人马退后扎营,以便继续骂阵。忽然关门大开,上千骑兵冲出直杀过来,陈木大喝一声:“上马。”随即就和张靖搅杀在一起了。张靖催马横冲直撞异常凶猛,把陈木的队形一下子就冲乱了,陈木和各司马以及队长一边对杀一边大声呼喊,招呼士兵们稳定下来了,与张靖展开了对杀。后面埋伏的郭通率五百骑也冲杀了过来,对张靖军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提升了己方的士气。这时马镫的优势也显露出来了,甚至两马一撞就能把张靖的将士撞下马去,非死即伤,有马镫的可以稳稳的坐在马上或刺杀或防守躲避等,每个人都成了马上的功夫高手,相互的配合也逐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快张靖的一千人马被切割成了几块。张靖看大势不好,高喊:“撤退,撤退。”亲兵们护着张靖往关门退去。陈木见状高呼“追上去,缠住他们,跟着进关。”立刻就有数百骑追了上去,关楼上箭如雨下,但是陈木他们很快就和张靖搅合在一起了,关上只好射后面的靖勇军。当张靖冲进关门时,守门士兵根本无法关门,陈木他们跟着冲了过来,将守门士兵杀的七零八落,后面的靖勇军源源不断的冲了进来。
司马张克组织关内的防守人马杀了过来,张靖也率退回关内的人马返身回杀,陈木他们顽强的抵挡着,双方激烈拼杀中,从关后冲出一支小部队,约二十多人,斜刺里杀入了张克的队伍中,张克部一阵慌乱,缓解了陈木的压力,这正是潜入关内的特工队人员。这时陈木派去请求支援的队长张涵和赵伍赶来时,陈木他们仅剩下六百多人了。赵伍大喝一声:“杀。”在中郎将许承和中郎将牛怀的率领下,立即将张靖包围了起来。张靖见势不好,催马欲逃,被队长神箭手许明一箭射翻落马,张克在慌张中却被陈木一枪挑翻。崩溃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在投降不杀的喊声中,纷纷放弃厮杀跪地投降。
赵伍立即安排牛怀守卫腰岭关,在关内外布置岗哨,让许承集中俘虏,安置已方伤亡人员,清理关里的物资,派人向马宇汇报。此役,敌方被杀死一千三百四十九人,俘虏六百五十一人,缴获战马三百七十匹,军械粮草堆积如小山。已方阵亡四百二十二人,伤四十七人,损失战马一百一十五匹。
。。。。。
傥骆道上,在傥骆道狭窄处修建了牢固的营寨,大将杨合率一千二百人马,利用险峻的地形,堵住了陶升和马超的去路。营寨两侧山高坡陡,营寨前却是鹿柴、沟壕、阻马桩,形成了道道防线,寨门又伏有弓箭手,人一靠近,箭矢如雨般射来,攻击几次都不奏效。马超见状,挥枪跃马欲率部猛冲过去。陶升劝道:“马将军且慢,我看这山谷中风势不小,我们可顺风点火,烧其营寨,却不是事半功倍嘛。若是不成,到时候咱们再猛攻不迟。”
马超观看风向,果然如此,喜道:“陶将军说的是,我听你的,就如此办。”二人令士兵准备易燃之物,又四处收集干柴,准备好后,以盾兵掩护,将数辆大车装满干柴推至靠近营寨,又令士兵准备布条浸湿以用于掩住口鼻,防止烟雾。
见冒着烟雾的大车靠近营寨,守将司马杨合高呼:“放箭,放箭。”躲在大车后面的靖勇军士兵,虽然有人受伤,也有人倒下,但是大车还是很快就靠近了营寨,随着火势,很快就冒起了浓浓的烟雾,在山谷中的风势催动下直扑营寨。开始烟雾不大,守寨士兵还能坚持,但是很快就浓烟滚滚了,咳嗽声此起彼伏,鼻涕眼泪也下来了,有的士兵喊道:“熏的受不了了。”有的士兵喊道:“都快成了熏肉了。”开始仅是三五士兵退了下来,杨合大声呵斥士兵守住,随着烟雾越来越大,对下来的士兵越来越多,见后退的太多,杨合挥刀砍翻了一个,可是仍然拦不住被烟雾熏的遭不住的士兵,溃败如潮水一般。见时机已到,陶升大喝道:“杀进去。”马超早已纵马冲了出了,直奔寨门,急的中郎将庞德和马信急唤亲兵跟上,护在左右。见马超已冲入守敌大寨之中,陶升又令灭火灭烟。
马超自从兰州回来,又有多日没上战场厮杀了。自打给马超配上马镫后,马超在马背上更是行动自如,战马飞驰如履平地,出枪放箭更是轻松,甚至把敌将擒拿过来都轻松平常了。听到陶升出击的命令后,如同久锁笼中的老虎出笼一般,瞬间就冲了出去,一杆大枪左刺右挑,很快就杀出来一条血路,只见尸体不停的倒在他的马后,一直冲入到中军杨合的大旗下。
杨合见一骑从烟雾中杀出,如同魔鬼般冲了过来,急令放箭,亲兵刚射出第一轮箭,马超拨打着箭矢已到了跟前,大枪横扫,当即倒地四五个士兵。有三个骑兵见马超勇武,一起围了上来,成左中右围攻马超。马超催马直冲左侧,一枪将左边的大汉挑翻,回手用大枪的枪柄尾刺将当中的大汉捅落马下,右边的大汉一愣,被冲上来的马信一枪刺落。马超不停,直冲到大旗下,杨合大怒挥枪冲了扑了上来,马超与杨合两枪一拨,战马刚一错蹬,杨合还没转身过来,马超侧身就是一回马枪,将杨合刺落于马下,亲兵马晶上来又补了一枪。马超在前面如同杀人机器一般,后面波涛般冲上来的靖勇军士兵高喊着:“杨合已死,投降不杀!”在靖勇军的追杀下,守敌被杀的落花流水,纷纷投降的投降,乱跑的乱跑,杨合的营寨很快就被陶升和马超占领了。陶升一边留下副将邓迅打扫战场,安置伤员,一边派人向马宇报告,随即和马超迅速赶往洋县。
。。。。。
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是古代,特别是汉、唐朝代以来,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全长约1000里。子午道与子午谷的得名,是因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的走向基本取南北方向有关。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南北走向的大道就被称为子午道。但就子午道全线而言,并非正南正北,而是由长安到秦岭正脊就稍折西南,其后又转为由东南向西北,最后一段基本上转为东西方向。但据《汉书》和《资治通鉴》:“莽以皇后有司孙瑞,通子午道”。说明通子午道与皇后有子孙瑞是有重大关系的。因为皇后有子孙瑞,故而才通子午道。“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子午道历代都有修缮和线路变化。东汉及唐时期,均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派张良烧了子午栈道之后,到汉平帝元始五年时,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此后,子午道经常被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也经常被以南方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攻打北方长安的通道。唐代对子午道不断修治,行人日增。唐代诗人杨凝在《送客人蜀》诗中云:“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说明客人是由子午道入蜀。唐代名僧玄奘也是由子午道入汉中去四川的。天宝年间又置驿,主要是因杨贵妃嗜吃鲜荔枝,荔枝产于四川涪州,因而开辟“荔枝道”由涪州经镇巴、西乡、南子午镇沿汉子午道新路运往长安。荔枝娇嫩,不易保鲜,故在荔枝收获季节,驿马飞驰急运,诗圣杜甫即有“奔腾献荔枝”之句。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名句。此为子午道的最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荔枝道逐渐衰落,而行旅仍较多。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