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总) 镇西安北
第四部
第三十四章(总第一百七十章)、镇西安北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十二月十五日,长安城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马宇开创了一个震惊长安、也是令世人打破脑袋都没有想到的、在后来一直影响着汉族传统婚礼的模式——集体婚礼。马文和卫觊的女儿;郭嘉和董昭的女儿;孙吉和马宇的妹妹方萍;方顺和杨玉;李登和马兰,马禾和韩玉,同日、同时、同一地点——在长安大酒店举办了盛大、隆重的集体婚礼。六位新郎和六位蒙着红盖头的新娘,站在搭设的婚礼台上,在长安的官员和各部将领等,约七百人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婚礼,还有很多老百姓都来看热闹,几乎是人山人海。连汉献帝刘协都特派伏完作为他的代表参加了婚礼,而刘协身边的近臣则有十多人来参加了婚礼。
搭设的婚礼台的两边,贴着一副楷书对联“花好月圆夜,珠联璧合时”,当中是“天赐良缘”四个大字,每个字比斗还大,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钟繇的书法。门口的签到席围的是水泄不通,一大群人围在这里看来宾签到,而且还要签六次。欢笑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十来个七八岁的淘气小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嬉笑打闹,跑个不停。
按照马宇亲自编制的婚礼程序,幽默风趣的主持人陈木把婚礼主持的高潮迭起,整个过程乐声婉转,琴瑟悠扬。随着程序的进行,台下数百嘉宾笑声不断,让新人牵手环节,尤其是新人喝交杯酒的环节,有的端起就喝,有的新娘扭捏,有的新娘推辞,嘉宾们和围观的百姓几乎都笑翻了。陈木又依次请了各位新郎和新娘的父亲上台讲话,又请了新郎的代表郭嘉讲话,然后是汉献帝的代表伏完致祝词,最后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马宇上台致贺词。马宇首先祝贺六对新人:“新婚幸福、白头到老,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又依次简单的讲述了六位新郎的优点,最后开心的说道:“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我不能说太多,占用了新郎太多的宝贵时间,新郎内心一定是不满意的。但是我还是要再说一句,你们明年都要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大胖宝宝。”
在大家的欢呼和爆笑声中,六对新人坐上了精心装扮的六辆大马车,从长安大酒店出发,在舞狮队和舞龙队欢快的表演引导下,震天的锣鼓引得满城百姓都来观看,整个长安城都如同过年一般热闹,大车在城中绕了一圈,新人们才各自回到自己家中装扮一新的洞房。
在长安大酒店的贵宾室里,意犹未尽的伏完对马宇说道:“德远,这个婚礼太好了,很新颖也很有意义,太令人难忘啊。以后是不是可以推广到皇家啊?”
马宇高兴的说道:“当然可以了,只要喜欢这种形式,谁都可以啊,皇家也可以,百姓也可以,若皇家采用的话,这个形式有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含义呢。”
“想不到婚礼形式还可以这么办,太别出心裁了,要早知道这么热闹,我就请天子也来看看了。”董承过来道。
“好啊,以后再有类似的活动,圣上来看看也是体验一下民间生活。”马宇对伏完和董承道:“咱们入席吧,今天喜酒大家可以放开喝一点,只要不过量就行。”
“这么好的酒,很难不过量呢。”董承笑道。
。。。。。 Www ☢ttκǎ n ☢¢O
接到柯山的快马急报,羌胡鲜卑匈奴联合西域数万人马侵犯凉州,进攻甚急,请求支援。马宇与贾诩、郭嘉、卫觊、钟繇、华歆、田豫等等商议,不把西部北部彻底安定下来,而且北部还有骚扰的情况,若不彻底清除,必然会牵扯东进的后腿。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三月二十日,马宇告别怀孕的平雪、和刚刚生子的吴瑕,并为吴瑕的第一个儿子、也是马宇第二个儿子起名为马进。率贾诩、田豫、陈木、赵伍、马超、周仓、庞德、周刻和沈先等四万多人马西征。马宇令马进张其、高匀、在陈平和黄龙的配合下,深入草原腹地继续追击,要敢于穷追猛打,务必彻底安定北部边境。
郭嘉不满的对马宇道:“主公,这次西征为什么不让我去啊?”
马宇安慰道:“奉孝,留你在家和卫觊守护长安,也很重要。再说了,马文还有事情要与你配合。”说到这,马宇话锋一转道:“你要多注意休息,多吃点好的,但不要喝酒啊。我大约一年半载的就回来了,那时候张仲景先生给你开的药应该结束了,还有好多大事等着咱们一起去做,你也休息一段时间等我回来再说吧。”马宇又笑道:“你留守长安除了协助守城看家,还有其他的有任务。待我和文和回来的时候,你一定要生一个大胖小子。”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马宇率大军一路西行到鄯善和柯山大军汇合后,根据柯山的汇报以及探马报来的敌情,靖勇军分为两路,一路马宇亲自率领贾诩、陈木、赵伍、庞德,周仓、三万三千人马,周刻、沈先约二千五百人马;另一路由田豫率柯山、马超大约三万五千人马,朝羌胡鲜卑匈奴的老巢进发。大约距离其老巢还有三百里时,根据贾诩的建议,马宇令赵伍、庞德和周仓的骑兵;右路柯山的骑兵和马超的骑兵分左右两路轻装奔袭车师国淤赖城(今乌鲁木齐南郊),大军随后赶上。
赵伍和柯山两路铁骑各二万多,到达淤赖城时正是晚饭时分,趁其不备,赵伍从左、柯山从右,两路大军直接冲进城中,给正在准备晚饭的敌军来了一个再也没有第二次的措手不及,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围杀,共杀敌三万四千七百四十九人,俘虏六千八百九十九人,战马九千六百二十二匹,大马车八千五百辆,粮草军械不计其数,待马宇和田豫赶到时,只能帮着抓俘虏了。
按照老办法老规矩,经过反复宣传咱们大中华民族都是好兄弟,好兄弟一起过日子要团结,家和万事兴,要一致对外保卫大汉,保卫自己的领土,转化后将这六千八百九十九人就地转化为靖勇军后,马宇和田豫又分两路扫平了南疆的葱岭(今帕米尔,分属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乌孙(今分属中国的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包括今日的阿图什、乌恰、莎车一带,兵峰直达大宛国、巴尔喀什湖,并驻军牢固的守住。每到一地马宇都刻石立碑,同时在巨石上,或在山崖上,刻写下“大汉疆土”四个特大字,下面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八个大字,以及“汉献帝兴平二年”七个大字。
马宇当即提拔柯山部作战勇敢、立下战功的司马甚至队长作为驻守将军,任命姜行为疏勒将军,罗霖为赤谷将军(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宋护为高昌将军,章珍为于阗将军,各领一千人马驻守,配备大马车一千辆。西域长史府则任命柯山的智勇双全的司马胡实为平西将军,领二千人马驻守,大马车二千辆;任命胡垒为敦煌将军率二千人马、大马车二千辆,作为上述各地的基地。鼓励士兵和当地居民通婚,将羌胡匈奴等女子婚配给士兵,让她们说汉话,穿汉服,按汉族的方式生活。各处分散的居民牧民尽量集中,按照大汉的模式,在各地设置了亭村乡县基层政权,大胆启用当地人做基层管理,让他们按照大汉的模式进行城市建设,并开办小学和开展屯田,要尽快使边疆安定下来,把领土不但要守住,还要守好。
。。。。。
安定南疆后,马宇率大军北上,在淤赖城经过了修整、给养补充后,大军横扫北疆,兵锋跃过今日阿尔特山、燕然山,终于在乌布苏诺尔湖(今俄蒙边界处)追上了侵入凉州多次的匈奴鲜卑羌胡余部,共杀敌一万四千九百五十八人,俘虏二千六百三十五人,缴获战马八千九百六十匹,大马车三千三百辆。每到一地马宇依然刻石立碑,写下“大汉疆土”四个特大字,下面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八个大字,以及“汉献帝兴平二年”七个大字。
马宇就地任命赵横为燕然将军,率二千人马驻守燕然一带,配备大马车二千辆。马宇依然将俘获的羌胡匈奴等女子婚配给士兵,让她们说汉话,穿汉服,将分散的居民牧民集中建村生活,按照大汉的模式,在各地设置了亭村乡县基层政权,大胆启用当地人做基层管理,使边疆安定下来。
马宇任命柯山镇西将军,率一万五千人马,大马车二千五百辆驻守兰州。经过这两场大规模的战役,西部至少可以安定五十年不会再有战争了,到时候,根据情况再适当减少一些驻军的人数,减轻压力。
战事结束后,各部人马分别为,李登和陈木均为二千人马。赵伍部为一万二千人马。马超、周仓、庞德三部均为一万二千人,其中各有骑兵八千人。沈先来时为四百人,增补了能工巧匠和羌胡郎中,现在则为六百人,并均配备战马。周刻人员为二千三百四十人,战马为一千五百八十匹。大马车三千五百辆。
。。。。。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九月二十三日,马宇收到张其、高匀的快报,张其、高匀、黄龙和陈平四部三万七千大军,在瀚海,即北海西边安加拉河流域(今贝加尔湖西伊尔库茨克一带),追击上匈奴鲜卑主力,趁拂晓时分攻入其营地,共杀敌一万七千三百四十人,俘虏六千六百一十人,缴获战马六千八百五十匹,大马车三千六百辆。在北海一带设置“大汉疆土”大石碑,下面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八个大字,以及“汉献帝兴平二年”七个大字。
张其报告说,按主公的命令,将分散的居民牧民集中,按大汉的模式建城建村,同时在各地成立村乡县基层政权,大胆启用当地人做基层管理。按主公的要求,任命张其的司马梁铁为北海将军,率二千人马驻守安加拉河一带,配备大马车一千辆。在安习水东南建库伦城(今乌兰巴托),任命张其的司马奉茂为库伦将军,率二千人马驻守,配备大马车一千辆。将俘获的羌胡匈奴等女子婚配给士兵。目前,张其和高匀仍为一万二千人马,各有骑兵九千人、大车一千三百辆。黄龙为八千人马,陈平为七千六百一十人马。
张其、高匀报告说有一个叫蔡琰蔡文姬的人,自称是陈留郡圉县人氏,蔡邕之女,在董卓之乱时被匈奴掳走,被左贤王纳为妻。因匈奴挟持逃至甚远,大军难以追击。据俘虏交代,蔡文姬父原为朝中大臣,与朝中多位大臣为至交,得知长安的情况,日夜期盼着大军能解救她回长安。考虑到这个特殊情况,也是为了探查匈奴的最后藏身之地,我们派人与左贤王协商后,在大军威胁下,又加上马匹、粮草和千金赎回。通过这次赎回,我们获悉了残余匈奴藏身之地,经千里奔袭,尽歼匈奴和鲜卑残余。现在我们商议后决定派人将蔡琰送回长安。马宇闻之立即派专人将蔡文姬接回长安并安排住下。
马宇任命高匀为左安北将军,张其为右安北将军,并重奖安定北边之战功。
南边萨伦来的报告则显示交州收复比较顺利,交州刺史士夑组织的抵抗正在逐渐被摧毁,已交战三次,共斩敌四千七百九十三人,俘虏一千零五十五人,缴获战马四百一十五匹,缴获大马车五百辆,交州仍在平定之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