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愿以区区当芹献

这是昨天的第二更。

——

接下来的两天,荀贞果然一步没有出府,除带着赵云等去了趟兵营之外,连着两天邀赵云、严猛来后宅畅叙别情,虽说因为赵云的婉拒没有大摆酒宴,却也小小地摆了两晚的家宴,乃是陈芷、唐儿亲自下厨、素手调羹,场面上固然远不及正式的筵席,而在情谊上却远重之了。

董植这是头次与荀贞见面,完全被荀贞的开襟下士、平易近人征服了,他私下里对赵云说道:“荀君真英雄也!身为名族子弟,银印青绶,居国中尉之高位,帐中虎狼成群,府内人才济济,年少得志,功名赫赫,然却不自矜伐,贵人贱己。这样的人物,是我生平仅见!”

莫说比二千石的国中尉了,便是董植以往见过的那些百石县吏,如论谦恭下士,也是没有一个能和荀贞相比的。当今之世,连同为读书人的士族与寒士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遑论士族与最底层的市井轻侠之间了,如董植这类的市井轻侠,纵是有些武力,被贵族豪门看中,收为门客,于贵族豪门而言之,也只不过是如同豢养了一只猛犬罢了,根本不会给予相应的尊重,即便给点尊重,也是那种带着优越感、高高在上、故作姿态的“尊重”。

荀贞不然。

首先,他是从后世来,本身就不看重身份上的差别;其次,他又知乱世将到,“求贤若渴”,对勇士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当然就更能够放低姿态。两者结合,在他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与市井豪杰、寒门士子交往时,给人的感觉就不但谦恭,而且自然与真诚。

西乡的轻侠们大多是这样被他招揽到手下的,乐进也是这样被他招揽到手下的,董植虽然才与他见了两天,可也为之心折了。

赵云早就见识过荀贞的卑体下士、谦光自抑了,心道:“若非荀君鸣谦接下、宽大平和,我又怎会过我常山的郡治元氏不入,不辞路远,来赵郡相投?”

从真定到赵郡,常山的郡治元氏是必经之地。

他心中这么想着,嘴上答道:“荀君虽是名门出身,然其入仕、发迹却是靠自身之能。上次与荀君相见时,我还不知,后来从夏侯子芳的信中才知,原来荀君是以亭长起家的,从野亭亭长到乡有秩蔷夫,再到郡北部督邮,复为郡兵曹掾,乃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后从皇甫将军征讨黄巾,又以军功得以擢升,三迁为赵国中尉,可谓是起于乡野、发于卒伍。”

荀贞是从最基层做起的,接人待物的态度肯定会与那些“何不食肉糜”、不知民间疾苦的贵族、大家子弟不同。

董植一副惊叹佩服的模样,说道:“原来如此!”叹了口气,说道,“子龙,想我冀州、常山也有不少的名士英杰,可与荀君一比却多半相形失色啊。……,你有什么打算?”

他本是在夸荀贞,后边却突然转折,问赵云有何打算。此一问问得突兀,不过赵云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这是在问自己有无投到荀贞府中为吏的打算。

赵云沉吟片刻,沉稳地说道:“你我的家乡而今陷落贼手,父老乡亲日夜受褚贼毒害,我实无心考虑别的事情。关于日后的打算,且等收复了真定再说吧。”

“荀君已经上书刺史,也不知刺史的檄文何日下来?”

“我听说朝廷新拜的这位刺史王公是党人的‘八厨’之一,名闻海内,是个清直耿介的名士,虽受褚飞燕兵锋所逼,可至今坐镇高邑,不肯撤移,他这样有胆勇,想来是断不会坐视吾乡、吾郡沉沦贼手,为贼所害的,荀君今既主动上书请战,那么他的檄令应该很快就会传来。”

王芬的檄文没有传到,先来了一则有关皇甫嵩的消息。

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杨入侵三辅,皇甫嵩、董卓与之交战,不克,——董卓是与皇甫嵩同时被征诏的,去年代卢植击张角,董卓战不利,军败抵罪,被撤了东中郎将之职,为抵御北宫伯玉,朝廷于本月初又重拜他为中郎将,诏为皇甫嵩的副手。

消息传来,国相刘衡忧心忡忡,急把荀贞请来相府。

“中尉,皇甫将军竟然兵败了。……,唉,唉,我本还想着皇甫将军如能将北宫伯玉等剿灭,也许朝廷就能腾出手来,再遣皇甫将军入冀,击讨张牛角、褚飞燕了!而今看来,却是万难了。真没想到,这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杨居然如此骁勇剽悍?”

对皇甫嵩不克北宫伯玉等叛军一事,荀贞初听闻时也很惊讶,但是细想之下,却也不奇怪。

北宫伯玉等统带的叛军均是边地之民,多骑兵,此次他们入寇三辅,足有数万骑之多,战斗力比黄巾军强得太多了,而皇甫嵩麾下的兵马却大多解散,远不及征讨张角时兵多,彼涨我消,一时不敌亦属正常,饶是如此,皇甫嵩也只是“不克”,没有“大败”,无愧名将之称。

“皇甫将军只是不克,算是和叛羌打了个平手吧。皇甫将军乃是当世名将,董中郎亦骁悍善战,有他两人在长安,谅叛羌难入山东半步。”此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即中原、冀州等地。

“话虽如此说,张牛角、褚飞燕却怎么办?”刘衡从案上的文牍里抽出几页公文,由相府功曹魏畅递给荀贞,他说道,“张牛角、褚飞燕这才作乱了不到一个月,博陵全郡已失,常山、中山、魏、巨鹿诸郡国亦接连丢城市地,冀州半壁乱成了一团,郡县求援告急之书不绝于道,如不尽早、尽快地将张牛角、褚飞燕剿灭之,假以时日,恐不可收拾。”

荀贞接过那几页公文,粗略地看了看,都是从州治发来的各郡战报。

这几份战报他也接到了,早已看过,将之放到案上,对刘衡说道:“方伯王公是当代名士,胸有韬略,定有平贼之策。”

“王公便是腹有锦绣良谋,奈何州中兵少,诸郡之兵自保尚不足,何以平贼灭寇?”刘衡忍不住又唉声叹气起来,说道,“唉,唉,唉……,中尉,虽赖君之功,州内诸郡纷乱,唯我赵郡独安,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张牛角、褚飞燕、于毒诸贼早晚会来攻我赵郡,你我亦难独善其身也。”

“相君勿忧,我已上书州府,询问方伯平贼方略,并主动请战了。”

荀贞这句话不说还好,话方吐口,音未落地,刘衡大惊失色,一下没坐好,险些歪倒席上:“啊?中尉上书州府,主动请战了?”

“然也。”

“何时上的书?”

“有两三天了。”

“你、你、你,唉,上书前为何不先与我商议商议?”

荀贞明知故问,说道:“相君此话何意?”

“而今我郡北有褚飞燕,南有于毒,西边巨鹿郡又有张牛角,这是三面受敌啊!中尉确是知兵善战,帐下亦皆熊罴之士,可保我一郡已是不易,又哪来的兵马去救别郡呢?”

“相君,诚如公所言,现而今我郡三面受敌,正因为此,所以我郡才该主动出击啊!”

“此话怎讲?”

“贞以为,我郡该当趁褚飞燕、张牛角、于毒三面合围之势尚且未成之际,当先击出,不求尽将三巨贼剿灭,只求破其一路,打开一面。只有如此,我郡才能起死回生。否则,待褚飞燕、张牛角、于毒诸贼的合围之势一成,我郡就如瓮中之鳖,此为必死之局。”

陪坐下席的相府功曹魏畅闻言说道:“相君,中尉言之甚是。”

陪坐的相府主簿乐彪也道:“确然如此。”

刘衡不是笨人,适才只是因为害怕褚飞燕等入侵赵郡,故此方才失态,这会儿听了荀贞的分析,亦以为然,觉得荀贞说得对,低头想了会儿,抬头问荀贞:“不知中尉想先击破那一路?”

“上策当然是击破张牛角,保住巨鹿,不过……。”

巨鹿在冀州的战略地位是很重要的。

这一点只从先有张角屯聚重兵盘踞巨鹿、后有张牛角一起事就进击巨鹿便可看出。

此郡地处冀州腹地,占据了此地后,向西可以席卷赵、魏、常山诸郡,直达太行山东麓;向东可以进击安平、甘陵诸郡,从安平向东,又可击取河间、渤海,直达海边,由甘陵向东,则可继击青州之平原、兖州之东郡,进取青、兖之地;而如果从此地南下,可以进入司隶校尉部,直接威胁京都,想当年光武中兴帝业就是肇于高邑,高邑虽非巨鹿郡地,但紧挨巨鹿,离巨鹿的州治瘿陶只有二三十里地。

这个郡如果落入张牛角、褚飞燕的手里,那么以冀州现如今缺兵少将的情况来说,冀州的汉兵就将会彻底陷入被动,形成张牛角、褚飞燕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的不利局面。

这是对冀州的全局来说,对赵郡来说,巨鹿的归属更是攸关赵郡的生死。

赵郡西边是太行山,北边是常山郡,南边是魏郡,东边是巨鹿郡。常山、魏两郡分别有褚飞燕、于毒,若是巨鹿郡再被张牛角、褚飞燕彻底占据,那就等同是彻底关上了赵郡与外界联系的大门,赵郡就会完全陷入黑山军的包围之中,也即形成了荀贞所说的“褚飞燕、张牛角、于毒诸贼的合围之势”,——事实上,对州治高邑来说,巨鹿的归属也同样攸关生死,高邑在常山郡的最东南角,离巨鹿的郡治瘿陶不远,如果巨鹿一丢,高邑的下场与赵郡无异。

因而,如要带兵出郡,荀贞首选进击巨鹿。

“不过什么?”

“不过,以我与公达、志才的分析,褚飞燕恐怕很快就会东进到巨鹿与张牛角会合,他两人一旦会合,声势必然大涨,我郡只能暂避其锋,退而求其次,北击常山。”

首选是击巨鹿,次选是击常山。

“北进常山?为何不南下魏郡?”

相比常山,南下魏郡在表面上看来是个更好的选择。

因为常山再往北是幽、并二州,往东是中山郡,幽、并二州贫瘠之地,中山郡现也有贼兵活跃,怎么看都不是一个上好的选择。

魏郡就不同了,魏郡东边是兖州的东郡,南边是司隶校尉部的河内郡,不但离京都不远,而且相邻的俱是富庶之地,把魏郡控制在手,可以得到外界的支援和物资的补充。

“有两个原因。”

“噢?愿闻其详。”

“其一,据军报,魏郡南边的河内郡亦有乱贼,其帅名为眭固,眭固、于毒两部合兵不下两万人,要想击溃他们,最少需三千步骑,而我郡目前只有五千兵马,也就是说,只能留下两千人守境,如此一来,万一褚飞燕、张牛角趁机来击我赵郡,则我赵郡难保,此是为何不南下魏郡;其二,常山是褚飞燕的根本,如他果我之所料,东进巨鹿与张牛角会合的话,那么这就反过来给了我郡趁虚击之的机会,此是为何北击常山。”

“中尉真知兵者也!”刘衡赞了荀贞几句,想起了一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转而蹙眉,问道,“如是北击常山,不知中尉需要多少人马?”

“千人足以。”

“一千步骑就够了?”刘衡大为惊奇。

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忽然想到褚飞燕、张牛角既然有可能会趁荀贞南下魏郡的机会来击取赵郡,那么自然也有可能会趁荀贞北击常山时来攻赵郡,却不料荀贞居然只需千人,这也就是说,赵郡还能留下四千步骑,足够守卫赵地了。

“然也。”

魏畅迷惑不解,说道:“我闻褚飞燕眼下已有部众数万,纵是他东进巨鹿与张牛角会合,留在常山的人马怕也不会太少,区区千人如何破敌?”

荀贞笑而不言。

魏畅猜测说道:“高邑、常山郡治元氏现共驻有皇甫将军留下的三千步骑,虽说前些日因为与褚飞燕交战之故,这三千步骑颇有折损,可留下的怎么着也还得有两千步骑,中尉是想问方伯借兵,与这两千步骑合兵共进?……,可这两千步骑肩负守卫高邑、元氏之责,方伯是不会答应借给中尉的吧?”

荀贞仍是笑而不言。

魏畅脑中灵光一闪,顿时醒悟,拍案叫绝,说道:“是了!中尉是在声东击西!”

荀贞哈哈一笑。

刘衡、乐彪不通兵事,没听懂。

刘衡问道:“什么声东击西?”

魏畅说道:“如中尉所言:常山是褚飞燕的根本。中尉如果北击常山,褚飞燕必会从巨鹿回师,返入常山……。”

刘衡听懂了,恍然大悟:“说来说去,中尉还是想打巨鹿!”

“不错。”

“褚飞燕如不与张牛角会师,则中尉直接东入巨鹿,击讨张牛角,褚飞燕如与张牛角会师,则中尉先分兵千人北入常山,待把褚飞燕调回去后再击巨鹿。……,此诚妙策也!中尉,在给方伯的上书里你可有献上此策?”

“献上了。”

“如此妙策,方伯定然采纳。”

48 惟是小人最难养63 不朽曰三次为功83 了却山中寇贼事(七)230 兖州刺史左右难18 诛灭沈家(上)52 围魏救赵乱其阵51 得领汝南意不足36 第三兄弟49 郭公则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22 三战尽复东郡地(七)55 两千兵足灭獠寇 智浅何如相国高37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八)46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七)215 十年树得梧桐栽57 无信不立丈夫举 围而不击事可疑5 江禽38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九)20 屯田从来积粮策79 冠军将呼太史慈(一)6 秦项建言取济南(中)57 程仲德画策狠辣15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288 王太守课政州最(一)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40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六)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4 阳城治吏(上)16 子长忿仇求为应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100 将军百战以奇胜283 西邻北接豫与兖3 先表北海刺青州68 凤集西乡(下)47 将军何尝真无情18 捕人8 清洗颍阴(下)84 威震阳翟(中)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3 光和七年65 邀得念旧仁厚名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37 士疲不宜再强进 骑往东北问袁曹14 守城初战86 名出郡外州中闻(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3 自古兴亡百姓苦 天子西迁民何辜21 赏钱59 刚孝好义朱公伟(下)93 孙文台一战破营 荀贞之喜得徐荣29 志高行健皓月明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33 程偃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19 辛瑷(上)30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一)118 欲进故退曹孟德29 乐进归来4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三)78 唯先顺势能造势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归乡5 当民兵预备役遇到野战军,后者华丽败退了83 袭阵兵退夏侯惇(一)8 朱门酒肉路边骨25 孟德智略真天授75 许县陈氏70 土为季夏序主养 将临战至纷请前228 琅琊盐乱不足定15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93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一)34 大胜(上)14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二)4 将近临湘桃花盛37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八)15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160 笮融急求东海府160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五)67 志怀霜雪曹孟德(上)63 田边断案(下)1 飞书问君何所欲72 宽仁信义刘玄德(下)10 边文礼攘臂不齿81 漫笑将军弱无胆 当斩青绶以励气68 司空病薨长安里 相国倒行洛阳城7 清洗颍阴(上)45 虎胆奸雄43 李通难择良木栖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15 阳城治吏(下)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92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159 赵子龙三捷击相61 最令人惧是毒计8 朱门酒肉路边骨51 谋算将战60 文直132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五)5 言而有信荀贞之81 漫笑将军弱无胆 当斩青绶以励气32 荀衢8 收得颍川吏士在 酸枣有信急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