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人谋不藏实堪浩叹

“人谋不臧,实堪浩叹!”

已经入了徐州地界,荀贞却仍忍不住一再地如此慨叹。

在颍川时与荀贞会合的姚升问道:“君侯还在惋惜么?”

“是啊!我怎能不惋惜!时机一瞬,稍纵即逝,今不能消弭祸患于萌芽,必将留大害于将来。”

“说来我也是奇怪,董卓跋扈之形已然尽露,却不知京城诸公是怎么想的?就是不肯起兵讨之!”

程嘉接口说道:“往昔我以为天下英雄尽在洛阳,于今观之,洛阳诸公却亦不过如此!满朝公卿,竟无一人敢有决断;汝南袁本初,赫赫大名,而却多疑寡断。”

荀攸的性子较为稳当内敛,不愿在背后说“尊长”、“贵人”的坏话,徐徐说道:“朝中诸公料来应有他们的想法;袁本初素有侠气,绝非胆弱之人,他不肯听从君侯的建议,想必亦应是有他自己的顾虑。”

“公达,你当时不在洛阳,没有能亲眼见到董卓的跋扈,也没有能亲眼见到天子的无助,设若你在当场……。”

不等程嘉说完,荀攸笑着打断了他,笑道:“君昌,董卓之跋扈、天子之‘无助’,你不也没有亲眼见到么?”

“我虽没有亲睹,后来却听君侯给我细细讲过啊!”

荀贞、姚升、程嘉、荀攸等人所议论者,却不是别事,正是荀贞在洛阳时,荀贞虽再三进言,而袁绍却仍不肯松口同意起兵击讨董卓之事。

在那天入宫陛见过今天子后,荀贞当天便出京来赴徐州广陵上任了。

在来的路上,赵云、荀攸等相继归来,又在路过颍川颍阴时,会合了姚升等人,并带上了陈芷诸女。

此时虽已出了豫州地界,入了徐州境内,掐指算来,荀贞已经离开洛阳小一个月了,可每当想起在洛阳时的见闻,尤其是董卓的跋扈,和那天陛见天子时所见之天子之“无助”,荀贞却仍忍不住常常为之扼腕喟叹。

他刚才所说的“人谋不藏”四个字,“人谋”者,人的谋划,“藏”者,善,四个字连到一起,意思就是在说:事情之所以不成,是由于人没有谋划好,与天时、地利无关。

放到眼下的这个语境,意思自然就是在说:之所以没有能把董卓这个祸患消弭于无形,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地利不行,而是因为“人谋”的原因,也即是在说是因为袁绍不能接受荀贞、鲍信等人的正确意见。

将董卓的这个事放到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来看,他带兵上洛可能是无法阻止的,袁绍血洗了北宫、董卓手底下有虎狼之众、兼之董卓本人的性格也是“胆大妄为”,那么他带兵入洛大概可称之为“事情发展的必然”,可他到了洛阳之后,袁绍占着地利之便,手上有荀贞、鲍信、何颙、曹操、伍琼等部下的兵士,背后又有袁隗等朝中的众多公卿做为后盾,本来是有机会再把他赶出去的,当然,也有可能赶不出去,反而兵败,可不论如何,总要试一试才能知道,然而袁绍却因为畏惧董卓之“凶名”、兵威,压根就不敢去试,这就不能不说是“人谋不藏”,与“天运”无关了。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荀贞的一个极大的长处便是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地位,他现今虽说因为诛邺赵、阳翟张氏而有了很大的名声,可归根到底,他在朝中也好、在士林也罢,根基都弱,与袁绍这样根深叶茂的世家公子相比,他是远远比不上的。

因此之故,在洛阳时,他虽然三次劝谏袁绍,——在他临走时,离开洛阳前,他又向袁绍进言了一次,加上前两次,总共是三次劝谏袁绍,可在都被袁绍拒绝后,他亦无可奈何,只能闭口不再复言。

三次进言都没有能被袁绍接纳,因为有“自知之明”,他在袁绍面前的时候,并未因此而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可在离开洛阳后,这份“不满”和“失望”却是无法再被控制住了。

“人谋不藏,实堪浩叹!”

由程嘉、荀攸的话头,荀贞不觉又想起了那天陛见天子时的情景。

今天子说来也是一个可怜人。

他是灵帝与何皇后之子,因为灵帝之前的诸子皆早夭,所以在他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而是养在了据说有“道术”的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他贵为皇子,人不敢称其名,故称他为“史侯”。一个婴儿,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就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在一个道人家中长大,尽管说他即使留在宫里,也不可能天天见到他的父母,可较之来说,却总是令人不禁生起怜惜的。

他既是长在道人之家,换而言之,也即是说,他是长在平民百姓家中的,那么在日常举止上,难免就会有平民化的一面,对老百姓来说,市井、平民的气息是正常的,可对一个皇子来说,这却就成了他的“缺点”,灵帝因而不喜欢他,认为他“轻佻无威仪”,于是想立次子刘协为皇太子。

可以想象,他一个小孩子,可能不知道太子与非太子之间的不同,不知道这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差别和意义,可他身边的人却必然知道,比如他的母亲何太后,比如他的舅舅何进、何苗,比如他的属吏,而这些人不用说,肯定会时时给他压力。

好不容易灵帝驾崩,在何太后、何进等的拥护下,他当上了天子,结果没几天就碰上了袁绍血洗北宫,以致他被宦官们挟持,被迫出宫,兵乱中流落野外,又不久,又碰上了跋扈犯上的董卓。

要知道,直到现在为止,他也不过才是一个十三四年的少年。

那天在宫中见到他时,虽然恪于礼节,荀贞没有能直视,没能细细地打量他,可却也发现了他神色中的惶恐、不安,乃至惧怕。

空落落的大殿里,他一个瘦小的身子坐在与他的身形绝然不相配的巨大的龙椅之上,怎么看都不能让人感受到一个九五之尊的威仪,而只有扑面而来的一个小小少年的惶恐和无助。

何进、何苗已死,没有了朝中的外援,何皇后亦不复再有权势。

而没有了何进、何苗、何皇后的拥护与支持,这个小小的少年又怎可能支撑得起大汉岌岌可危的天下?他支撑不起。非但如此,说句诛心之言,这朝堂之上、天下诸州,而今又有几人真正地把他当做天子看待?就不说董卓,便是袁隗、袁绍等朝中的公卿士人们,他们又真的把他当做天子看待了么?比起自己的权势、利益,他这个天子重要么?有几人会为捍卫他而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便不说生命,恐怕便是连一点小小的利益,也不会有几人愿为他舍弃。

荀贞本非是多愁善感之人,经过这些年的疆场浴血、明法治郡,他的心肠更是远比昔日为硬,他亦早就明悟了政治的血腥和肮脏,可却不知怎的,在那天的宫中,在看到宽大的龙袍里裹着的那个瘦小的身躯后,他虽是跪拜在地,明为这个少年的臣子,却是不禁地为这个小小的少年浮起了怜悯之意。

人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男人,大多对孩子没有什么过多的喜爱,不但没有喜爱,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孩子很烦,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换言之,亦可将此喜爱之情称之为“父爱”,便会在有些人的感情中慢慢地出现、增多。

荀贞已而立之年,成婚多年,至今膝下无子,而与他年龄相仿的时下之人,不少人的子女都已十四五岁了,看着别人父子之间,他有时难免也会“羡慕”,所以他扪心自问,对今天子的这份“怜悯”之情,他扪心自问:“莫不是与此有关?”

这个念头,他也只能想想,说,是万万不能说的。

事实上,即使不说,他只自己想一想,也觉得颇是可笑。

收起了这点“可笑”的念头,他不觉又是喟叹一声:“人谋不藏,实堪浩叹!”

前头开路的江禽兜马过来,跳下禀报:“君侯,前头便是淮陵了,是在城外扎营,还是再往前走些?”

淮陵是下邳的一个县,也是荀贞等人入到徐州后将要到达的第一个县城。

徐州目前的局势还算安稳,可荀贞一来知道日后青、徐黄巾的威势,二则用不了多久便是诸侯讨董,广陵应该就算是他的起家地了,所以荀贞此来广陵,把他的部曲全都带来了,以是江禽有“扎营”一问。

荀贞举目望望天色,已近黄昏,因令道:“便在城外扎营罢。”

“诺。”

“传我军令下去,营地不要离城太近、兵士无令不得入城,以免惊扰到城中百姓。……公达,你替我走一趟,去见见淮陵令,告之他一声,就说我路过贵地,宿营一夜便走。”

江禽、荀攸应诺,各骑马而去。

闻得马蹄声响,荀贞等回首顾望,见却是赵云策马奔来。

荀贞这次行军,家眷随行,不但他的家眷,戏志才等人的家眷也都跟来了,所以特地组了一个家眷所在的营,跟在部曲的最后边,赵云是负责此营警卫的队长。

见他策马奔来,诸人都是心头一跳,不知是否是家眷中有谁出了什么事体。

赵云奔马而至,跳下来,疾步至荀贞马前,神色凝重,来不及行礼,匆声说道:“君侯,不知是否因车辆颠簸之故,夫人忽发呕吐。”

85 袭阵兵退夏侯惇(三)141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七)79 闻听道上辱郡丞(下)86 戏志才谋划粮械 程君昌察漏补缺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84 袭阵兵退夏侯惇(二)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6 招人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63 不朽曰三次为功88 徐荣久观疑云起 荀贞静候将欲击88 风卷雷动诛邺赵(四)72 诸荀居家交豪俊 长文将至更添才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55 此子乃忠直奇节士109 父子两路齐上阵10 边文礼攘臂不齿4 冀州牧迎节以征17 搜山千骑入深幽(八)43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四)1 上任4 初雪12 琴心剑胆164 常山中军真倜傥(中)10 搜山千骑入深幽(一)19 血雨腥风洛阳城(上)69 孔公绪郁积染病 荀贞之喜得麟儿40 蹴鞠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41 荆州刺史武陵守 鲁阳袁术望南阳30 将战18 西乡蔷夫99 做下何事引敌惊乱15 阳城治吏(下)41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二)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82 光阴似苒流如箭75 爆竹声里辞旧岁(下)9 邯郸陌上九月秋(九)18 第一天(下)69 志怀霜雪曹孟德(下)33 战罢将军色不改 愿以剩勇取全功290 王太守课政州最(三)111 朝中争斗起风波(下)24 文聘(下)12 道是襄阳德珪来45 取天下唯造时势 图兵胜当行正奇100 荀友若奉使离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25 豪强应曹为投机286 彰廉礼贤下邳行(中)31 督邮一怒(上)5 江禽11 陈琳表令诸荀怒70 陶谦虽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8 朱门酒肉路边骨83 战尚未起勾心角 久别且以雄兵谈84 废汉帝陈留登基 察云气程嘉附会132 圣旨一下赴冀州(二)203 当治上田粮产丰13 典韦51 佳客翩翩洛阳来(上)115 张益德轻取定陶268 诏拜镇东得两郡4 留钱78 唯先顺势能造势57 市恩121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3 杀人252 曹孟德私意图北24 太守骊马从白驹53 劝降非是一路使 临敌当有攻守备254 飞檄八郡召兵至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94 会师城下(上)23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四)100 弃郡而走袁伯业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261 重儒引风导以良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115 且行且战五百里(下)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归乡15 李孟续仗剑榻前 荀公达夜还如意35 褒贬由人80 帐下授任四司马 道前空候无功回12 仲仁迫凌去檄书102 殊死鏖战破敌营(上)33 鸾凤择良木而栖14 臧霸风从元直言30 回家108 转战十县归平舆(中)113 诏讨东郡出汝南(下)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71 宽仁信义刘玄德(上)3 习射24 太守骊马从白驹118 欲进故退曹孟德102 会猎书来满城惊61 曹刺史安定济北68 志怀霜雪曹孟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