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太谷甲士逆战败 前头报来吕奉先

孙坚扫清了梁县到太谷、伊阙一线内的董兵,给自己和荀贞营造出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后方,然后遣一偏师,佯取伊阙,待吸引住了胡轸的注意力后,遂纵兵大进,直取太谷。⊙顶⊙点⊙小⊙说,

太谷守将也上了孙坚的当,明明看着孙坚的一路攻势,是往伊阙去的,却浑未料到孙坚矛头一转,却竟是直扑太谷而来了,这时再去求援,已是来不及。

先到关下的黄盖、孙贲没有在关前扎营,而是把军营屯在了关西,扼住了太谷到广成、伊阙的要隘,随之,孙坚统主力来到,驻兵关前。

黄盖、孙坚这两部兵马一配合,对太谷关就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关门打狗之态势。

有黄盖、孙贲在关西扼守要隘,伊阙、广成的董兵难以来援,而没有了伊阙、广成的援兵,太谷所能指望的也就只剩轘辕、虎牢、洛阳这边的援兵了。

轘辕关的董兵肯定是不敢动的。

因为轘辕挨着颍川,离阳翟只百里之远,关中的董兵如敢分援太谷,那么留在颍川的孙坚、荀贞部兵马就极有可能会趁机攻袭轘辕,而轘辕如果一破,首先一个,洛阳的东大门即开,那么就算守住了太谷也无用了,其次一个,事实上,轘辕如破,那么荀、孙之兵必定会抄太谷的后路,与荀贞、孙坚两面夹击,也就是说,太谷也绝对是保不住的。

因而,轘辕关的援兵实际上也是不能指望的。

这就只剩下了董卓从洛阳调兵来援,或者徐荣、吕布从虎牢来援。

虎牢来太谷远,一百多里地,中间还有山河为阻,路途不畅,只从这点来看,应该是董卓从洛阳调兵来援更为便利,可事实上却非如此。为何?原因很简单:黄河北边有袁绍虎视眈眈,不错,这次袁绍还是只派了五千人临河,看起来不像是要与董卓大战的,可如果董卓把洛阳的兵马调去南线,来阻荀贞、孙坚,那么谁又能确定袁绍不会看出便宜来占?故此,洛阳的援兵也是不能指望的。

这就只剩下了虎牢的援兵。

可如前所述,虎牢路远,其间又有山、有水,道不好走,万一他们稍一延迟?太谷守将自问之:太谷恐就将难保。

当此危难之时,这太谷守将却也是个勇猛的人。

他登关远望,见关外西边、正面,旌旗遍野,步骑如云,闻左右来报:“孙坚兵马号称十万,半围我关;荀贞部在后,亦号称十万,至多三四日内,即可来到。”

这守将观望良久,对左右说道:“颍川虽富,然而地狭,岂能养二十万之卒?以我度之,孙、荀部至多四五万人罢了,又要留些守境,能带来攻我关的恐怕最多三四万人,而至于孙坚部,最多只有两万来人,‘十万’云云,不过是唬人!”

荀贞、孙坚吞并了孔伷的一部人马,此事早已传开,太谷关的董军也知此事,对荀贞、孙坚的部曲人马总数,他们是早有预料的,孙坚的号称“十万”最多也就是吓唬吓唬董营中的底层兵士,却是唬不住上边的将校的。

因是,闻了这个守将此话,他左右皆以为然。

这守将遥指关外,又说道:“守城必守野,守关亦然!孙兵连胜,士气正高,而我援兵路远,数日内恐将难到,当此之时,我等决不可坐守关中。”

对现在的太谷关董军来说,他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可以选择闭关固守,等待援兵,一个是可以选择出关迎之,与孙坚逆战。

这两个选择各有好处,也各有坏处。

首先说第一个选择,如选择闭关自守,这看起来当然是最稳妥的,可问题却是:孙坚部连战连胜,而董军却是连败,连败不提,还被孙坚部天降神兵一样地突然出现在了太谷关前,还截掉了太谷到伊阙、广成的道路,可以想见,本来就士气低落的董军守兵目睹此状,肯定就会是军心更乱,这个时候,万一有个什么突发情况,关中的守军极有可能就会哗变大乱,那关卡自然便守不住了。

再说第二个选择,如出关逆战,这看起来是冒险的,可好处却在:如果能胜一仗,不需大胜,只要小胜,或退一步言之,即使连小胜都没有,可只要能挡住孙坚部的进攻,那对稳定军心来说,却就是成功了,不用在再担忧士气低落、可能生变等等这些问题了。

所以说这个董军守将是个有胆气的,他选择了第二个选择。

他左右诸人闻之,有的不同意,但更多的是赞同。

ωwш ⊙Tтka n ⊙¢O

于是,在孙坚部抵达关下的头一日,太谷关门大开,这个守将亲带两千甲士,出关逆战。

……

孙坚进至太谷关下时,荀贞部方过梁县。

太谷守将出关逆迎,与孙坚鏖战关外的战果,荀贞在次日早上才接到。

戏志才看完军报,赞叹说道:“孙侯真如出柙之虎,势不可挡!只惜乎未能趁胜取关。”

太谷守将虽勇,可他的对手却是连战连胜、士气如虹的孙坚,那一场关外之战,不用说,当然是太谷兵败。当太谷守将趁孙坚安营扎寨之机,率兵冲出,欲乱其军时,孙坚甚至都没有上阵,他一面继续指挥若定地安排各部安营,一面只遣了程普、徐绲率三千兵士迎之,即将太谷兵击溃。

太谷的守将倒也是早有了如果兵败的安排,兵败后,他果断地壮士断腕,舍弃了数百在前阻挡程普、徐绲冲势的精卒,自带余下部众逃入关中,随后便关上了关门,从而使得程普、徐绲未能扩大战果,趁势冲入关内。

荀攸也看了一遍军报,说道:“孙侯固如虎也,只是杀伐未免稍重。”

被太谷守将舍弃在外的那数百董兵精卒,除战死掉的外,被程普、徐绲俘虏了约三百多人,孙坚一令之下,命将之系数枭首,在关下竖起了数十个高竿,把砍下的这些人头,连带之前战死的那些董军精卒的首级,都挂在了竿上,几百个人头挂在几十个竿子上,只想想那场景,就很有威慑力。

对孙坚的“杀伐稍重”,戏志才却是毫不介意,他说道:“今取太谷,贵在兵速,万一稍微拖延,待得虎牢援兵至,吕布、徐荣皆悍将也,关定难夺,孙侯杀伐稍重,想来也是迫不得已。”

只能以此凌冽的杀气,大约才只能最大程度地打击关中守军,从而使攻卡的难度降低,最终才有赶在虎牢援军到来前、夺下太谷的可能性。

乐进带着本部的颍川兵跟从在荀贞的中军。

他这时请战说道:“正如戏校尉所言:而今兵贵神速。孙将军既已至太谷,我军不可延晚,进愿先提本部兵,前与君卿合,急赴太谷,与孙侯联兵攻关,为君侯开道!”

荀贞当即应许,即给军令,命乐进带本部兵马先行,与前部校尉许仲合兵,先赴太谷。

军令方下,道前有一骑疾驰而来,观其来的方向,是从太谷来的。

荀贞、乐进等人遂等这一骑来到。

这一骑奔至近前,马上骑士滚落下马,拜倒地上,奉一军报在手,报道:“孙侯急报:程普营遇吕布骑,激战,我军稍挫。”

荀贞、乐进、戏志才、荀攸诸人闻之,彼此面顾,皆现骇然之色。

乐进失声说道:“吕布已至?”

37 起行26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七)17 无赖69 乐文谦领兵北上49 登门56 允诚书从济北来63 荀贞之两问治郡事 张孟高席间相托私212 幽兵临冀可谋兖128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三)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10 洛阳图穷将匕见195 周幼平如熊举将(上)117 袁本初议废天子 戏志才笑其无谋221 孙文台传请击鲁219 再选英俊固徐方62 五角鼓声声悲壮(下)21 今有颍阴乳虎(中)47 董卓难断凉并事 吕布驰兵入荥阳79 冠军将呼太史慈(一)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5 天寒遥寄冬衣去106 岁岁年年人不同56 我为君取彼良驹(二)7 夜眠营中叙旧情 郭嘉不辞尊者赐40 雄豪满座乳虎声(中)6 本初何如伯珪强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13 典韦11 回天转地将军手 身轻名士一文钱71 擒得郑相逃吕尉15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115 孙文台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气吞声36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七)8 朱门酒肉路边骨3 董卓兵掠颍川地 孔伷借兵陈国中9 计吏郭图(上)15 出城激战23 劫人83 袭阵兵退夏侯惇(一)21 辛瑷(下)286 彰廉礼贤下邳行(中)64 难居人下刘玄德 文动天下陈孔璋202 议得良策增民户69 跻身才俊(上)65 归来解甲抵足眠18 一赌约定先锋注 两骑策行入孔营101 两军对阵烟尘起121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50 吕奉先攻胜李通(下)74 程刘自请见臧薛 三陈领命讨郡贼142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九)25 郡府回文274 夏侯渊传捷坎谷(中)31 唐儿18 捕人31 督邮一怒(上)105 许显截击济水岸88 袭阵兵退夏侯惇(六)117 刘备轻色赠猛士21 赏钱55 我为君取彼良驹(彼一)55 两千兵足灭獠寇 智浅何如相国高256 两中郎唇枪舌剑295 陈国相襄军第一(四)1 上任109 无情未必真豪杰 争徐需重争臧霸46 治平天下舍我其谁80 帐下授任四司马 道前空候无功回153 沙丘台上旧时月(八)47 武贵立功30 朱阳第三130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五)4 风雪夜刺(上)79 冠军将呼太史慈(一)10 搜山千骑入深幽(一)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140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六)31 名重徐州陈元龙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46 恩威并施264 军旗纷至聚昌邑161 一将功成万骨枯(上)57 早晚灭此竖子大贼5 且以盗贼付太守143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九)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17 身负海内盛名望 云起河内亦如龙127 孔明欢喜情窦开37 无礼赔罪172 许显临机能应变(下)297 陈国相襄军第一(六)3 谁人不知荀贞之55 我为君取彼良驹(彼一)89 从征汝南(中)124 三战尽复东郡地(九)116 陶恭祖荏不可轻 荀友若敢问争徐37 士疲不宜再强进 骑往东北问袁曹22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三)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13 孔德再献明良策 江东猛虎孙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