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

刘晔、蒋干、周泰奉召相继而至,荀谌、荀贞等人详问九江形势,刘晔等据实相告。

荀贞说道:“朝廷授我镇东将军印绶,拜吾兄为九江太守,我意请君等从吾兄之郡,君等意下可否?”

刘晔三人下拜,俱道:“殚精竭力,敢请为将军效命。”

荀贞民事上的官职是“徐州牧”,管不到九江,所以他不说民官职,说军官职,刘晔三人听懂了他的意思,因而不说“为荀谌效命”,而说“为将军效命”。

坐谈许久,荀谌有些疲累,荀贞叫他回他在梧桐里中的住所休息,又叫周泰等也回去,做去九江的准备,令荀彧、戏志才、荀攸分别以两府的名义给荀祈、刘晔等人下调动的檄书。

等他们都奉令离开后,荀贞又亲给刘邓和徐荣写调令。

刘邓现驻兵东海,由荀贞直接统带;文聘现驻兵广陵,归徐荣管辖。

写完调令,镇东将军的印绶就在手边,落印盖好,荀贞着人立即送出。

荀贞心道:“先是遣四千余兵去了兖州,又遣五千兵将要去九江,州中所余步骑只有两万多了,不足用矣。”起了募兵扩军的心思。

目前制约荀贞扩充部队的主要因素不是军械,荀贞征战南北,往日的缴获丰多,打下徐州,又得到了陶谦的库藏,如马铠、精甲之类虽然不多,但皮甲、矛刀等物却不缺,之所以他到现在才只有三万余步骑,乃是因为养兵的日常粮耗太大,为使徐州百姓能够得到休养,故此在占领徐州后,他没有大规模地扩军,反而把俘虏的陶谦部曲们多数放之为民、或转为屯田。

现而今,在兖州的四千余部曲,其粮秣供应泰半由东平、任城本地担负,——任城当然不是愿意给陈褒部提供军资的,但陈褒部可以在控制的范围内自己征收,任城也没办法管;将要跟从荀谌去九江的五千兵卒,其日常所耗亦将由九江负责,——九江虽小,可从其辖县的密集程度即可看出,却不贫困,是个颇富的郡,兖州、九江之兵皆可大致就地养之,这就意味着荀贞可以在不增加太多现有军粮征收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募兵扩军了。

刘岱亲击兖北黄巾,战事马上就要起,荀贞料刘岱即使不会落败,也断然可以速胜,青兖黄巾号称百万,转掠青兖数年,粮秣、军械多,农用物资不少,劳动力充足,是个巨大的“宝库”,荀贞是一定要伺机从中分杯羹的,而要想获利,就得有战力为支持,从此一客观要求来看,荀贞也确是到该扩一次军的时候了。至于具体扩军多少,荀贞决定以万人为数。

当然,万人是个约数,多点、少点都可以。

荀贞心中想着这件事,收拾了下案上的印绶、纸笔,抬起头,打算唤门外吏进来,把印绶拿去给现兼责掌印的宣康,却看到了刘晔还在堂上没走。

“子扬,你刚才不是下堂了么?”

“晔下堂后,想起有一要事未曾禀与将军,因又折回。见将军方才如有思,故不敢打扰。”

荀贞笑道:“你什么时候回到堂上的?我居然没听见。”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适才是在想些事情。……你说有一要事未禀与我?何事也?”

刘晔刚才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堂中离荀贞较远的地方,这时往前走了几步,正要说话,荀贞示意他道:“天热,你不要站着说话,坐下,坐下。”招了招手,叫他到近处来坐。

刘晔应诺,近前落座。

坐下后,他挺直身子,目向荀贞,说道:“将军,方才太守诸君所问多九江、阜陵及陈刺史事,以晔愚见,能否收九江为己用,要不在九江、阜陵,也不在陈扬州,在于庐江与吴也。”

“在于庐江与吴?”

“庐江、吴皆与九江比邻。庐江既接壤九江,太守陆季宁,族为州冠姓,其族中子弟出仕者,何止于吴,遍及扬域,故九江都尉陆季才、今会稽丞陆昭,俱其族人。如能得与他为盟,陈元悌虽牧扬州,何足道哉?”

“姚叔潜为我家子弟聘吴大姓家女,应者唯全、沈而已。与陆将军盟固为上策,奈何扬士自高,恐其不从。”

陆季宁即是陆康,吴郡人,今天子即位初,他蒙险遣孝廉、计吏奉贡朝廷,诏书策劳,加授他忠义将军,并和荀贞一样,也是秩中二千石。刘晔提到的陆季才是陆骏,陆康的从子、陆逊的父亲,曾任九江都尉,已经去世了。陆昭是吴郡陆家的子弟,如今仕在会稽,为郡丞。

“如此,将军可盟与吴郡。”

荀贞沉吟了下,说道:“盛孝章的话,倒是可以试试。”

吴郡沈氏之所以会应荀贞的聘女,靠的是盛宪之力。盛宪的女婿沈直是沈家的人,也即沈家是盛宪的外亲,所以他能影响到沈氏的决定。从他劝沈氏应荀贞之聘可以看出他对荀贞的能力至少是看好的,那么荀贞如果遣人去与他定盟,他十有**不会反对。

扬州六郡里边,不管文化、经济,抑或户口数目等各方面都是吴郡最道:“早前讨董,以及在广陵时,为募精兵,我尝遣人赴丹阳招揽徒众,陈元悌颇多相助,而今吾兄将掌九江,为吾兄计,也是为吾州计,却不得不与陈元悌争权,或许甚而会因此闹翻,兴起战端,此实非我所愿,却又不得不为啊。”

刘晔说道:“刺史监郡,陈元悌一刺史耳,职在刺举,本就不该侵夺九江郡的权,做的不对的是他,不是将军。他如肯还权,万事俱好,他如不肯,汉家自有制度,却也不能任他违坏。”

荀贞看了眼刘晔,心道:“刘子扬真是个会说话的人。”

刺史监郡,这是太平时期的制度,现今战乱,刺史俱被赋予了领兵之权,有了兵,随之而来的就是野心,看海内诸州的刺史,又有哪一个是肯老老实实只担刺举之任的?比起陶谦此前在徐州的作为,陈温仅仅是在九江暂时无主时才动手侵夺郡权,这已是十分温和的做法了。

他帮过荀贞,荀贞现如与吴郡结盟,和他争权,本该是荀贞于情有愧,可被刘晔这么一说,却反成了陈温的不对,荀贞竟是“大义凛然”了。

荀贞拈了拈颔下的短须,说道:“卿所言亦有理。”

他又心中想道:“可惜丹阳周昂交好的是孟德,不是我,要不然,倒也可以试试与他结盟。”又心道,“文若成婚以来,与他的外亲少有过往,方才议九江事时,他也未曾提及会稽,他既不说,我当然不能强令他,但遣一使去见一见唐瑁,应还是可以的吧?”

荀彧的外亲是颍川郾县的唐家,其妻唐氏是桓帝时“五侯”之一唐衡的女儿,这门亲事是他父亲荀绲因畏唐衡权势,为不给宗族招祸而不得不同意唐衡的提亲,在他孩童时就给他定下了的,及其长大,他与唐氏结成婚姻,夫妻间虽相敬如宾,然因洁身自好,不愿被人误以为他趋附唐家的权势,所以除了唐氏的直系亲属外,他与唐家的其他族人却甚少有来往。

现任会稽太守的唐瑁即是出自郾县的唐家。

他的女儿唐氏是弘农王的妃子,前年,弘农王被李儒毒死后,唐氏还家,唐瑁想要他改嫁,唐氏抵死不从,唐瑁无可奈何,也只得罢了。夫死守节,在荀贞看来,这不是可以鼓励的事情,但唐瑁强迫唐氏改嫁、唐氏抵死不从放在“弘农王被毒死”这件具体的事例上,却有了政治上的涵义,唐氏或许是为弘农王守节,唐瑁则明显是因畏董卓之势,无有尽忠汉室之心。

要知,弘农王不管怎么说也曾是汉家天子,董卓先废了他,又叫李儒毒死他,端得“大逆不道”,唐瑁如是忠臣的话,必憎恨董卓所为,那么为表忠心,他百分百是不会要唐氏改嫁的。而他却这么做了,其“不忠”可见一斑。

他这样的品性,也难怪荀彧不屑与交,方才议事时,只字不提会稽。

荀贞斟酌片刻,最终还是放弃了遣使去见唐瑁的打算。

他想道:“我如遣使去见唐瑁,文若纵不言,心中必不喜。再则说了,唐瑁如此德行,料他在会稽也定难得士心,只一空头太守,我实也无需与之结盟。”

这些想法在荀贞的心中如电掠过,他口中对刘晔说道:“盛孝章有高名于世,卿以为我当择何人为使,去与他盟?”

“子翼辩才无双,独步江淮,与吴士相熟,可以使之。”

蒋干是九江人,和吴郡的士人多熟,用他出使,可谓适当。

荀贞允之,说道:“好,便叫子翼去。”

刘晔说道:“晔还有一策,献给明将军。”

95 徐荣单骑入太谷 胆勇兼备得雄关99 做下何事引敌惊乱83 威震阳翟(上)26 决胜119 三战尽复东郡地(四)25 郡府回文28 君子报仇40 铁营90 胡徐吕内斗兵乱 甘潘凌初战先功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63 滍水星河影动摇50 排场89 陈荀分被董卓征 兵编别部号安郡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80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下)121 三战尽复东郡地(六)12 一檄引得泰山惊16 虎狼之威(上)2 由许仲复仇试看两汉复仇之风132 圣旨一下赴冀州(二)12 一檄引得泰山惊60 五更鼓角声悲壮(上)127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六)18 第一天(下)8 清洗颍阴(下)42 三见迟婢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32 许显奉令提兵援31 督邮一怒(上)59 轺车从事雷霆来6 压豫州取占先机 猛刘邓拒领校尉25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六)59 文若誓愿扶汉室 贞之笑辱董仲颖72 初见一龙(下)133 圣旨一下赴冀州(三)263 袁子远掌筹舟师31 唐儿93 惊闻曹操豫州亡 从来英雄重英雄294 陈国相襄军第一(三)77 演武荐贤(下)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18 诛灭沈家(上)87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一)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36 争锋唯数刘邓劲 夸功最推高素雄13 志才出山73 健儿战死谁封侯(下)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6 天下之中洛之阳130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五)26 贞之得陇苦不足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77 布植党羽养虎豹287 彰廉礼贤下邳行(下)8 推衣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58 胡轸奔袭鲁阳城 王匡兵败小平津106 岁岁年年人不同89 智勇兼备褚飞燕75 爆竹声里辞旧岁(下)90 从征汝南(下)86 名出郡外州中闻(上)51 兵前先有礼臣至 软在硬后声威夺魂70 孙曹通脱荀慎行58 曹子孝奉令趋行41 效果3 道左遇贵20 牵挂者何126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一)5 冀董幽田两名俊92 北海郡邑黄巾满 孔融襟抱称名儒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131 圣旨一下赴冀州(一)26 乡中四姓19 闯中军咄咄逼粮 到帅帐讶见有客18 西乡蔷夫6 寻贤不遇(下)94 感故念旧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23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二)264 军旗纷至聚昌邑72 宽仁信义刘玄德(下)76 聚於今宵兮欢乐极20 校尉效从麾下战 将军谋议分进兵71 董仲颖操立天子 袁本初离洛奔冀35 潜光为养羽翼成91 卸甲擦伤慰功绩 大树司马人口传5 三县吏士迎满道 闭门谢客因兄伤83 了却山中寇贼事(七)95 冀州北望气如何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78 唯先顺势能造势6 东汉诸侯王85 威震阳翟(下)151 沙丘台上旧时月(六)123 三战尽复东郡地(八)183 商应拜奉州印绶72 诸荀居家交豪俊 长文将至更添才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63 叕儿乃有大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