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几天的来回往返山上与家里,郭飞实在是疲于奔波。而且,秋天的山里还很冷,早出晚归的,也确实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回家跟父母商量之后,就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山上,住在父母为他临时搭建的草棚。虽然不避风、但是挡雨,简单的起居是满足了。
接下来就得靠他自己了。
他得自己在山上给鸡搭个圈舍。这里,我们可以想得到,山上的野生动物比较多,如果鸡舍是直接落地的,那很难保证不受损失。郭飞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和鸡粪便容易清除,把圈舍建的高于地面一米多,还在一个斜坡上、便于排水。但是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加大了。
独自一人整整忙了一周,还只是搞好了一半。
这天中午隔壁大姐过来看看。见他一脸疲惫,就提议来帮他一下。郭飞思索了一会,还是没说话,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大姐说了:“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咱们先前不是说了嘛、我们一起干嘛。而且,两个人一起干,成功的可能性大得多呢。”
“那好吧。”
“以后不要叫大姐了,显得多生份。叫我玲姐吧。”大姐正面望着郭飞。
“好的,玲姐。”
这声玲姐,叫得大姐顿时内心舒畅、脸上乐开了花。
于是,一周之后,他们的鸡舍建好了。可是更大的活还在后面。我们知道,山一般都很大,做养殖的话只能圈起来一部分面积、防止鸡到处跑,还要用高高的铁丝网进行围。方圆几十里地的山,围起来确实很需要时间。而且,马上入冬了,就不管去干这样的活了。
他们一起讨论了很久,终于还是玲姐提出了一个加快进度的办法:她在旁边搭个草棚,住在山上,在山上做饭。这就省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其实,我们看出来,玲姐也是很能豁得出来,不怕别人说瞎话:与一个小伙子在山上住。就是一往无前的,说干就干,大有梁山好汉的风度。也有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很能豁得出去的,至少不惧流言,坚持己见。
寒露的时候,他们的养殖场算是完工了。就等鸡苗来了。买鸡苗对于他们来说比建鸡舍要难得多。因为他们都没有接触过这个。做过养殖的朋友都知道,批发鸡苗的人就喜欢那些不懂道的、什么次苗都给他。
这次,郭飞去找了舅舅帮忙看看,哪的鸡苗好一点。
舅舅家住在镇上。原本也是住村里的,后来在镇街道上班、找了镇上的姑娘结婚,就搬到镇上了。这姑娘就是现在的舅妈。那个时候,城里人有不少是看不上农村的穷亲戚的。舅妈就是这其中之一。每次来的时候,你要是不带很重的礼品,甭想进家门。要是那天舅舅不在家,你也别想吃她一口饭。
因此,郭飞跑了不下十次,才找到舅舅帮忙。最终,在舅舅的安排下,他们买到五百只壮实的鸡苗。他们就像自己家孩子一样,每天细心的呵护这些鸡苗。防疫什么的,郭飞就买书来补课,看看怎么防病。玲姐与郭飞的关系也就更近了一步。有时候,两人相视一笑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这种默契很难得。
山里的雪来的比较早,下的也多。大雪来临前,郭飞的父母给他们送了很多菜和粮食。玲姐则专门去集市买了很多猪肉腌制。还有几十斤糯米、酒曲,她准备利用冬季不忙的时候做一些自酿甜酒来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