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为李轩不愿意

目前大唐帝国一共有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这九名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选,都是已经形成了惯例,那就是军方两人,翰林院一人,内阁方面四人,督察院一人,大法院一人。

内阁方面分别是柳八苟、税部尚书、商部尚书、吏部尚书。

上述的九人大体上也可以这么简单的划分,那就是柳八苟以及其他八名军政部门的首脑,因为最近七八年里,御书房值班大臣的人选,除了柳八苟了,都是出自上述机构的负责人。

这九名内阁大臣里,实际上大法院的院长存在感一直都是非常的薄弱,而且基本也不掺和普通的军政事务,他的御书房值班大臣身份,更多的还是一个象征而已。

但是石吴岩作为督察院左都御史,督察院的最高负责人,同时又因为督察院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力,所以石吴岩的权力,要比大法院的院长大的多。

这也是李轩为什么要让石吴岩掌控司法人事局的原因,因为这个机构过于重要,是不可能随便任命一个普通的高级官员来掌管的,而御书房的众多值班大臣里,也就只有石吴岩比较适合了。

有了这个司法人事局之后,司法改革章程还规定各地方的督察院、法院将会由上级督察院、法院直接管辖,不再是和以往那样受到地方的双重管辖,这也就意味着,巡抚、知府等地方一把手官员,不会再拥有司法权力。

地方一把手都没这个权力了,地方的其他官员自然也就不能再进行干涉了。

除了人事上进行调整外,在财政上,上述三个机构的经费,将不会和往年那样,直接和内阁各部门一起分配,而是独立为司法经费。

从明年开始,财政支出预算里,并不会把司法经费并入行政经费,而是会单独列出,和行政经费、陆军军费、海军军费、皇室经费、税务经费并列讨论并分配。

从人事上和财务上进行彻底的分割,这是司法独立性的重大举措,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上百条的措施,足以让司法体系彻底从行政体系里独立出来!

李轩希望通过这样,能够让司法机构彻底避免受到行政部门的干涉!

不过这也只是李轩自己的愿望而已,至于具体施行之后效果如何,那还得再看!

这一套司法独立体系,其实也是李轩自己根据前世的诸多见闻,再结合大唐帝国自身弄出来的,整个过程里,他也是听取了诸多大臣们的意见。

这样一套制度,肯定也是有着缺陷的,比如说司法独立,权限大大增加之后,司法体系是否会反过来干涉行政部门?

同样的,司法体系里的督察院,是监察百官的,但是督察院里的又该让什么机构去监管呢?

督察院内部虽然有内务机构,但是是否能够有效的完成司法机构内部的反贪腐行为,这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不过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不可能完美的,总会有着诸多的缺陷,很多事情,李轩也只能是两害取其轻,然后和后世的各种改革一样,摸着石头过河。

尽可能的找出来一条适合大唐帝国的改革之路来。

他很清楚,大唐帝国的各项制度,不能效仿前明等封建朝代,但是同样也是不能够直接照搬后世的现代国家制度。

大唐帝国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来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这条道路到底是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大唐帝国的情况。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那应当是发展具有大唐特色的中央集权君主制。

而大唐帝国的诸多现有政策以及改革,其实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为服务的,其中的诸多政策,甚至用后世的目光来看都是非常的不合理的。

比如说教育制度!

这种教育制度如果放在后世,肯定是要被人骂死的,因为官方刻意的控制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数,这意味着封锁民智,和普及教育那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李轩却是坚持要这么做,他主导下的大唐教育制度,是要把教育变成是一种工具,维护大唐帝国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什么福利。

所以在大唐里,教育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高等的教育成本非常的高昂,这就是为了控制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这是因为大唐帝国需要每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都为己所用,不至于流落在外,进而对帝国的统治产生威胁。

要拉拢高等教育群体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给予他们金钱,权力等各方面的福利,说白了就是把这些群变成统治阶层。

而大唐帝国显然是不可能让太多人成为统治阶层的。

大唐帝国不需要太多的统治阶层,先不论生产力等因素,最关键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的权力,那不叫特权。

因此只需要一小部分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统治阶层就可以了,其他的普通人老老实实的种田工作,成为被统治阶层就可以了。

在这种的制度下,为了避免真正的人才因为教育成本而被埋没,大唐的教育制度却是同时又实行了大规模的奖学金计划,从最基础的小学再到大学,都有完善的奖学金计划!

只要你是真正的天才,比其他人更加优秀,那么教育成本将不会成为障碍!

一边是高昂的教育成本,认为制造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的障碍,而另外一边却是实行大规模的奖学金计划,为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

这种制度看上去似乎很奇葩,比较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后世美利坚的教育制度,那么就会发现美利坚的教育制度和大唐的教育制度在本质上比较相似。

美利坚那边能够上高等学府的学生,只有两种群体,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业优秀的学生!

至于普通人,普遍都是上完高中就去打打工或者去读什么社区大学了,常青藤学校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这种教育制度,其实也是和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大同小异,就连我们的一群精英阶层也是有样学样,搞什么素质教育。

为了让民众们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们宣扬素质教育:看人家美国人的孩子,人家上学天天开趴体打炮,过的多幸福啊。

所以啊,你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也太辛苦了,该玩就玩,让书本见鬼去,你们该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只努力读书,上名校,学有所成后为国为民族奉献的这种脏活累活,有我们精英阶层的孩子就行了。

你们普通人的孩子,吃喝玩乐,以后进工厂打工就行了。

毕竟革命不分贵贱,不管是我们当官当老板,还是你们当工人当服务员都是为祖国做贡献嘛。

除了这些,再宣扬孩子不能死读书,该让他们去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音乐之类的才艺,嗯,最好是以后开放学校自主招生,把什么社会实践,才艺之类的也加入考评。

然后让穷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比钢琴,舞蹈什么的才艺和社会实践之类的事,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够比得过精英阶层的孩子,这才见鬼了。

再搞一搞教育资源集中化之类的,多方面集中围剿,老子就不信那些穷逼屌丝的孩子能够冲破这个牢笼。

最近几年,这种事被宣扬的比较多,偏偏还有一群傻货相信,请允许我为他们的孩子默哀三秒钟!

不过好在这些傻货还是不多,如果都是傻子全部去信这些玩意。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完高中,中专,乃至初中都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运气好点兴许还能够上个二本野鸡大学。

至于985,211,不好意思,那不是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准备的!

当然了,这是对未来情况恶化后的假设!

幸运的是,如今我们华夏民族的人大部分还是不傻的,所以几千年来一直坚定不移的实施科举政策,极大的避免了这种极端情况的出现。

此外这些自诩精英的人目前只从美利坚人身上学了一招半式,只学了垄断教育资源,还不懂利用奖学金制度把天才给招揽进来,然后持续提高统治阶层的实力,这么搞的他们,要么是傻叉要么是狂傲到没把太天下人放在眼里。

不要脸如美利坚人,人家都那么赤裸裸的搞精英教育了,但依旧没敢彻底关上大门,他们垄断教育资源之余还会用各种奖学金把寒门的天才给招揽进来,放开一个小口子,让普通人心怀希望的同时,还在源源不断的补充统治阶层的力量。

封建时代的王朝,都知道弄一个科举制度,源源不断的吸纳中低层的人才用于补充上层。

把下层群体的人才吸纳进入统治阶层,让人才成为统治阶层的一份子,这都是人类社会玩了几千年的老套路了,可惜后世的一群傻叉还想要逆行倒施,甚至想要玩素质教育,废除科举,玩自主招生,最后搞成寒门无法出贵子的极端局面。

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幸运的是,大华夏聪明人还是不少的,所以科举制度依旧是坚定不移的执行了下来,坚持统考统招,守住了最后的底线。

感谢科举,让我等普通人还有一个往上爬的机会!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鲁番设省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复杂的美洲第九百五十五章 风暴的旋涡中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几个,反正也不值几个钱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银行家真黑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迟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并就吞并,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规划中’的美好未来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枪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虽广,然寸土不让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决心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并,那只是顺带的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核承袭制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占科伦坡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电报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谱的计划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报刊行天下震动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尔摩综合征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鞑靼人的嚣张气焰第二千零七章 坐拥半个美洲的美洲矿务公司第两百四十二章 制定军衔和军服第六十三章 这是朕的国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万金油西北马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战地指挥车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望的杜丹清第九百五十二章 陈立夫的软禁生涯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扬州吃晚饭!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号首航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来了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经济绑定第二百二十九章 让人看不懂的明军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国的真正危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这不是机器,而是艺术品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划时代的豪华客轮:太平洋号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亲征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这他妈不合理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广告效应第两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税给交了第九百八十章 陈立夫的孤独和骄傲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游肇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壮丁更好用的俘虏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兴市场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圣驾抵达上海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军,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群赴红海第三百零一章 阴沟里翻船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狱并存的城市第三百一十五章 占领正泰县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无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核承袭制第八百九十三章 纳税守法的良民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伪唐贼军杀过来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澜江东岸美景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迁国非洲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临衡阳城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为庞大的船队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业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决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万大军兵发河套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战列舰:江南号!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国府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万雄狮第两百三十六章 老乡开门,我们是大唐王师第七百一十二章 岳州困局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经济(三章连更)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迟则生变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觉告诉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尔的贸易区见闻第两百零一章 他们想要做什么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团战只抢人头番外:李轩游秦淮(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胆大包天的华亭县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复杂的美洲第两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五百零七章 胜利大转进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实的大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旧船当新船卖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霉的南林堡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热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经济一体化的初步成果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鞑靼人来了怎么办?该干嘛干嘛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厉第两百五十三章 抢占澜江渡口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开科举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吗是贪官第八百八十章 胜利属于大唐王师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军前沿战略第三百八十五章 给老子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