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军官候补生

浙江巡抚为啥这么热心,那是因为浙江这地方,经济发展的并不均衡。

对于浙江来说,浙北地区那是经济富裕地区,因为这一片,是属于广义上的江南。

江南的定义,虽然字面意思是指长江以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长江以南地区都是江南地区,基本上围绕着太湖,有承天府(包括金陵城)、皖南道的东南部区域、江南道全部、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两府。

上述地区,都算是江南,而并仅仅只是说江南道而已。

属于江南地区的部分浙北地区,自然是民生经济比较良好的,而中部地区也是有着宁波、杭州两府支撑着,也还过得去。

但是浙南可就一般了,浙南属于山地丘陵地带,也是属于人多地少的地方,可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鱼米之乡。

既然上海那边的企业们要招人,那么可以啊,你们去浙南招啊,那里的人多的是,你们要是能够把当地的多余劳动力招募去做工,当地官员也是乐于见成,但是如果你能够直接在当地设立企业,当地官员那更是欢迎至极!

只是投资这种事,强求不来,那些投资商连浙北都不愿意去,更别说浙南了,如今他们宁愿在上海里扎堆竞争,也不愿意跑到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地方投资建厂。

不过到浙南去招募工人,却还是可以的。

面对浙江那边主动出面,说是邀请企业直接去浙南招募工人的时候,冯倪心中的担忧也是放了下来,只要企业能够招募到工人,他才不管这些人是浙北还是浙南的呢。

至于说企业会为此多付出一些成本,其实也没多少,相反到经济更加落后一些的地区去招募工人,给出的薪资还要更低一些呢,而且还能够让当地的官府欠下一个人情。

浙江那边在企业招募工人这一块上,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全列,但是其他地方也是不敢落后,当帝国中央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后,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又人多地少,连荒地都没有多少可供开发的地区,其相关官员们就是起了心思。

把辖区内的多余劳动力弄到城市里做工,这不仅仅能够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也能够让辖区的百姓能够多一条活路,多赚一点钱。

而到最后,这些工人们赚取的薪资,相当一部分还是流回到当地的。

因华夏人自古就有浓厚的故乡情节,外出做当官也好,做生意也好,普通打工也好,很多人到最后还是会回到家乡的。

更何况,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不太可能是拖家带口的,往往都是孤身一人前往,身后还有妻女父母,这在上海赚钱了,还是要寄回家人的。

所以不用上头敦促,很多地方的官员们就是自己干了起来!

尤其是临近工业城市的经济落后地区,就是有官员开始大规模的组织劳动力去其他地方打工,当然了,官府的出面组织,也只是牵个头而已,是不可能搞什么劳务派遣之类的。

一般而言,都是官府出面和企业联系,邀请他们过来雇佣工人之类的。

至于官府直接搞劳务派遣,甚至还想要从中吃一道回扣之类的,人家企业又不傻,是不会轻易的和官府打交道的,从古至今,商人和官府直接打交道,那下场一般都不太好。

所以商人们宁愿自己跑去雇工,这个地方不行,就到其他地方,反正帝国大了去,人口中多,哪都可以招工。

这种情况下,也算是初步缓解了上海周边地区和广州周边地区为代表的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造成工业和农业争夺人口以及土地的冲突。

不过这种开始大规模到外地招募工人,也是让企业获得了压低工人薪资的手段。

以往的时候,他们都是直接在工业区里直接招募,而不是主动出击,这样就需要和其他企业竞争,导致工人的薪资逐步上涨。

而过高的薪资,就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加大,进而限制商人的投资热情,减缓工业的发展,如今有了他们主动走了出去,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就会压低薪资空间,如此也是导致了工人的待遇非但没有随着帝国工商业的发展而提高,反而是出现了降低的情况。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

哪怕是上海这边的普通工人薪资,在全国范围来说已经是最高的,但实际上普通的工人们过的日子依旧是非常苦逼的。

除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苦日子和他们没啥关系,但是这样的人在整个上海地区里,所占据的只是极少数而已。

大部分的人还是那些普通工人,他们的薪资普遍在一元五角到两元之间,但是他们还得用这些钱来吃饭,穿衣,住房。

如今的上海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农产品消费城市,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物资,甭管是粮食还是蔬菜,又或者是肉类什么的,基本都是需要外部输入,这价格肯定也是比其他地方要高一些。

基本上,普通工人的薪资也就刚好养活自己而已,如果还想要养一家子就比较很勉强了。

所以这个钱乍一看似乎比部分大唐军方的普通士兵所拿的补贴还多一些,但实际上整体待遇远远不如参军当兵。

根据目前大唐军方最新的补贴方案,一名二等兵步兵,其每月补贴是八角,一元都还不到呢。

但是,这种补贴只是日常补贴,并不包括战时补贴,如果参战的话,还会有战时补贴,如果前往海外驻扎的话,也会有海外补贴。

此外更重要的是,大唐的军人们所获得的补贴,那是纯补贴,在军队里吃穿等等一切花销那可都是免费的。

如果把吃饭穿衣这些费用也加起来,那这个钱可就多了!

这年头,吃饭可是很贵的,更别说天天还是白米饭面包管饱,三天两头还有肉吃,要不然,大唐的军人们,为什么一个个都是精壮无比呢,为什么那么多贫寒之家的子弟都想要参军当兵呢。

有意思是,军人吃的米和肉,大多也都是他们自己屯垦所获以及养的猪鸡鸭等,还是那句话,这年头吃饭太贵,而军方的军费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说全部都是拿出军费去购买粮食。

所以自从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军方内部就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力更生,部队驻军自行种植各种粮食,养殖猪羊鸡鸭等。

同时为了避免部队在长时间的屯垦中,战斗力变弱,然后变成前明卫所兵,军方对屯垦养殖以及训练都是做出了严格的严格,要求部队保证训练量。

此外,大唐军方的屯垦政策,和前明的卫所制度不一样,卫所制度的最大特征是世袭制度,当兵的儿子也得当兵,而且是一辈子当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同时还不能脱离。

使得普通士兵被困缚在卫所,继而演变为世袭军官们的农奴。

但是大唐军方目前实行的是募兵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限只有四年,因此每年都会轮换一大批的士兵,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士兵服役到了都是不愿意退役的,都想要想办法留在军队里,他们想要留在军队里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成为士官了。

根据大唐军制,所有士官均从士兵中选拔,一旦成为了士官,那么就能够把服役期限延长到八年。

八年后还是得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么就要自己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争取考上武学堂了。

每年,武学堂那边都会给现役士兵(士兵以及士官)一定的名额,并且是鼓励士兵学习并考虑武学堂,当然了,能够考进去的很少就是了。

目前武学堂那边,每年招生不过四百余人,而且为了进一步培养更高素质的军官,大唐帝国早就已经是展开了军官候补生计划。

这个所谓的军官候补生计划,其实就是自幼开始培养职业军官!

在各地设立幼年军校,招生年满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学业为三年制,学满三年后,择优选拔部分人升入皇家青年军校。

改制后的皇家青年军校,其实挂着军校的名头,但实际上严格上来说,这是一所偏向于基础军事教育的预科学校,他的课程设置除了普通预科学校的所有课程外,还会有大量基础军事教育,甚至还有外语,礼仪方面的培养。

学满三年后即可报考陆军武学堂或者是海军海学堂。

虽然理论上,各预科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报告上述两所军校,但是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各预科学校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能够考入这两所正式军校的学生,还是青年军校出身的学子。

军方甚至都还在考虑,以后干脆就不从普通预科学校、师范学校里招生了,直接从青年军校里招生,而青年军校又只从各地幼年军校里选拔。

如此可以确保每一个军官,都是受到了最正规的九年军事教育,同时自幼培养,也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对帝国的忠诚。

毕竟洗脑这东西,从小开始洗脑的效果最好,等到他们二十岁左右再去洗脑,效果很难说。

第六百九十六章 进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团第七百八十二章 迟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双赢的好事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无一合之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斗角,你们差远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号首航第二百二十九章 让人看不懂的明军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车行业大爆发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买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四百七十六章 伪唐不可力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还是我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征,尊贵的体现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决战方案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还不如直接烧木材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属美洲转让协议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遗产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陈立夫述职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谁都没用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罚金狂欢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师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马上皇帝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二千四十六章 没啥可追求的圣天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干,死就死了!第八百八十章 胜利属于大唐王师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两条腿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动第五十一章 珠儿望风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宫廷:狼多肉少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场面有场面要感动有感动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北美是好是坏?第两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来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产第一百五十九章 战争机器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轮船时代来了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装甲车测试第六百九十六章 进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团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横扫半岛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鸟枪换炮的南越人第九十七章 不许乱动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后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总攻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残暴的鞑靼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冯倪的烦心事第七十四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战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开发美洲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烦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称臣纳贡?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吗是贪官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无古人圣天子第两百零一章 他们想要做什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锁金陵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说的都不是人话(月票加更)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亲大会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齐备刀枪随时杀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陆奴儿干城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顺义王大唐见闻(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两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两百四十二章 制定军衔和军服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国公路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国领土:屋久岛(开疆扩土求订阅)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马六甲号战列舰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为李轩不愿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个屁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兴农村经济计划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鞑靼定都欧洲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礼群买车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体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冯氏公司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办企业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欧洲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逻舰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满嘴流油第两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来第六百零九章 全线进攻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轰巴库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擅长外交的大唐:能打就 不逼逼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谦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为收费站,请减速慢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动乱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军还值钱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贩私盐你也得交税!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陈立夫面圣述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国家不算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