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术为王的时代

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之路,也是最近几年新崛起的一些大公司的普遍成功之路了,在做好行政生产管理等方面,极端重视技术研发。

国企部的诸多企业,一开始就是非常这种技术研发的,所以才能够在前期的发展中无比迅速,而民营资本所投资的企业,一开始只是想着赚快钱,所以就可以看见诸多的民间资本一股脑的涌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追求的是投资小,回报快。

所以在宣平十五年以前,虽然说国内的民间资本普遍参与了帝国的各行各业,也是为了帝国的工商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民间资本所投资的企业,其影响力却是始终都不大,赚钱的公司不少,但是上得了台面,被官方所关注的,却是始终没几个。

但是这种情况在宣平十五后逐步得到了改变。

最先出现改变的是航运相关行业,包括造船、航运,因为国内的航运一直都是保持着高速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极大,但同时各大航运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船只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并推动了各大造船厂更加重视技术,研发更加先进的船只。

同时国企部控制的几个大型造船厂以及皇室资产科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也是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庞大的船只需求的,实际上,国企部控制的造船厂以及香港鼎盛造船厂,因为产能也是有限,同时技术水平普遍比较高,所以它们以建造各类军舰以及远洋商船为主,此外则是承接部分官方公务船只、执法船只、特种船只等等。

而庞大的普通航运市场,只要是内河运输船只以及沿海运输船只,其实国企部所属船厂以及鼎盛造船厂,是没有插足的。

这一庞大的领域,向来都是民营造船厂的蛋糕!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块庞大无比的蛋糕,才是刺激了国内的民营资本踊跃投入造船行业,但是投入的资本多了,各种乱七八糟的造船厂也就多了。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大唐帝国里注册登记的造船厂大大小小有数千家之多,虽然说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各种小型甚至是作坊式的微型造船厂,制造的都是一些小舢板,但是能够建造百吨以上的船只的中等船厂,却是也有好几百多家呢。

而能够建造五百吨新式商船的大型造船厂,加起来也有好几十家呢。

而能够建造千吨级别船只的造船厂,如今也是有了五家了,其中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一直都是走在技术的最前沿,早就能够量产千吨级船只了。

而现在的干船坞规模以及相关的建造设备,已经是能够生产两千吨以下的船只了。

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鼎盛造船厂为海军施工建造的江南级战列舰,已经不是单纯的木质风帆战舰了,而是机帆动力,木制铁壳,部分核心零部件还是用了钢材的新型战列舰,这种新型战列舰对造船厂的技术能力要求更高,目前除了鼎盛造船厂外,也就只有为了战舰性能,而不惜资金投入的青岛海军造船厂了。

此外香港鼎盛造船厂,还正在建设新的船坞,这一批新的船坞加起来一共有八座之多,可是五千吨起步的,最大的一座船坞,甚至是达到了一万吨。

换句话说,当其他大型造船厂刚刚迈过千吨船只的门槛时,香港鼎盛造船厂已经是能够生产两千吨级的船只,并向五千吨时代迈入,同时开始做万吨船只的技术储备了。

鼎盛造船厂虽然牛逼,但是再牛逼产能也是有限啊,并不影响到国内大量的民间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

民间造船厂最大的敌人,还是众多民营造船厂本身,所以为了竞争,他们也是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和造船厂相关的还有各大航运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各大航运公司对船只的技术要求是越来越高,要不然的话,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得发展的。

航运公司之间,竞争最大的当属长江航运公司和冯氏航运公司了,这两家航运公司的体量都是非常的庞大,而且主业业务都是内河、沿海的货运以及客运。

至于说远洋运输,这个倒是和各大航运公司没啥关系,因为如今的远洋运输通常都是各大贸易公司自行组织船只运输物资。

以国企部控股或者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大唐南洋贸易公司、大唐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家比较典型的贸易公司为例子,它们自身是有着远洋船队的,并不需要向那些航运公司雇佣船只。

因为这个年头的远洋贸易非常的复杂,出海贸易并不是单纯的货物运输,还得和海盗,和土著政权、部落打交道,去南洋贸易如果不带上几十门火炮和几百杆火枪,别说赚钱了,这能不能平安回来都是未知数。

这种情况下,纯粹的航运公司是不可能冒着极大的风险,只赚取些许运费的。

至于说直接用船队贩卖货物,然后赚取庞大的利润,那么这就不是什么纯粹的航运公司,而是贸易公司的模式了。

众多的远洋贸易公司虽然不可能和的大唐西洋贸易公司一样,有着规模庞大,大小各类战舰都有几十艘的公司舰队,但是每一家贸易公司的商船,那都是清一色的武装商船,带枪带炮的那种,跑到扶桑去都是有实力干掉当地的一些实力普通的大名的。

为注册贸易公司,并且注册能够装备武装商船,携带武装人员的远洋贸易公司,现在也是不容易了,如今现有的大小一百多家远洋贸易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早期抢占了机会注册的,只有少数几家是后来注册的。

如今想要注册远洋贸易公司,注册资本就得五十万起步,同时还需要获得陆海军以及近卫军联合成立的‘联合后勤委员会’的枪炮装备许可,然后还要获得商部的正式批准,同时还要获得内阁以及海军和陆军以及近卫军等多个机构联合成立的‘进出口委员会’的进出口许可,然后还要向中央银行下属的保险部缴纳根据船队规模大小不等的抚恤保险金。

前面的几条不说,后面的一条押金,其实是为了保障出海船员的利益,因为这年头的远洋贸易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过去多年来,很多贸易公司出海后,遇上了各种事故,甭管是被海盗灭了,还是遇上风暴了,但是都是船毁人亡的结局,这种情况下,贸易公司往往会损失惨重,一个搞不好就会彻底破产。

公司都破产了,出海遇上事故的船员们的抚恤金有极大的可能根本就拿不到。

毕竟不是每家贸易公司都是大型贸易公司,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也就那么两三条,甚至只有孤零零一条商船而已。

但是别以为一条商船就少了,这一条商船上,满载出海的话,装载的货物价值少则十余万,多则数十万,这沉掉一艘,庞大的损失根本不是外人所能够想象的。

因为沉船而导致看似有钱又风光的远洋贸易公司破产清算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那么抚恤几次。

后来为了保障贸易公司员工利益。

官方已经是开始强制性的执行保险制度,要求远洋贸易公司为每一位出海的员工购买保险,没有购买相关的不允许从事远洋贸易业务。

没出事还好,出了事,中央银行保险部负责赔偿员工的抚恤金!

这种抚恤保险制度,也是李轩在大唐帝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多年后,所做的一个新的尝试,看看能不能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搞保险行业,毕竟保险行业对于工商业的经济稳定还是有比较大的作用的。

不过李轩还是比较谨慎,只是针对远洋贸易公司搞抚恤保险,而其他行业的则是没有开展。

现在李轩做事情,已经是比较理智了,没有和前些年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李轩做事情,会考虑的更多,不会盲目的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因为制度是要和生产力所匹配的,生产力达不到一定的层次,硬上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所带来的就不是好处,反而是坏处。

远洋贸易的发展以及国内航运业的发展,对造船业的刺激是巨大的,对造船技术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同样的,类似的情况也是发生在天津友邦机器公司,友邦公司发展时间其实也没有多久,但是却是迅速抢占了众多市场份额,成为了敢和肇庆机械公司打擂台的机械制造企业。

其所生产的纺织类机械尤其是毛呢制造设备以及生丝制造设备,都已经是把肇庆机械公司给干趴下了,最近两年又是进军蒸汽机制造领域,并在高压蒸汽机领域里发展良好,如今在民用蒸汽机领域,和肇庆机械公司基本上是半斤八两的水准。

民用高压蒸汽机,可不仅仅是舰载蒸汽机和火车蒸汽机,更庞大的市场其实还是众多工厂里所用的蒸汽机。

在工业高压蒸汽机市场里,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可谓是非常的激烈,提高产品性能,降价,市场营销乃至拉关系,走官方渠道等各种手段,但凡能够用上的手段基本都是用上了。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钱多任性第三百零五章 掉头就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动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体面第两百七十七章 数量惊人的俘虏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选择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从三品知府第九百五十一章 惊天大案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险方案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两百九十七章 澜江堡垒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宫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才是核心战力第九百六十四章 宁投降不入川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烦恼的炮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许!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无际的农田第七百二十二章 鸡飞狗跳的第一军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严不容冒犯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怜的副总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扩军四旅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们的成家立业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亲大会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圣君的丑态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读书人讲究的是风雅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补救?迟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鞑靼人第六十六章 大唐兴废,在此一战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钱好借难还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种田养猪第八百九十八章 读书人就要有一身正气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们海军也是要脸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来的军阀第八百一十五章 陆军舰队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远大的陈立夫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骑兵,一往无前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么复杂干嘛直接平推过去就完事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坚持移民一百年不动摇!第五百零二章 督师四省军务第七百二十八章 强攻!车轮战!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们疯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扩旅为师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们的选择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强军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热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后再说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毁协议直接打啊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陆军也穷第九百七十七章 费勤祥的艰难选择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万金油西北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第七百八十二章 迟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五百零六章 坚守到最后一刻的武宣第二千五十三章 卖的不是车而是面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选择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奥斯曼的反攻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贼饷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钱祧里的危机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谱的计划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气熏天的加迪斯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当个大唐人岂不美哉?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奥斯曼六国迁非洲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胆国贼老夫抽死你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凶猛的王文华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万明军来袭第六百九十章 攻敌所必救第五百三十三章 吃的满嘴流油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军动风云起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国的钱,岂是你能够随便烧的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轰开封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苏伊士运河开通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员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苏伊士小规模武装冲突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勋爵和封地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禅让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陈立夫第五百一十五章 国朝兴废在此一战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惨烈的价格厮杀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里有大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许开炮,那都是战利品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胆贼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扩旅为师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等什么,撤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学士第二千六十九章 鞑靼金国和大唐帝国的战略合作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劳工处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属印度戈河州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骑出动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战局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群赴红海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