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诡异的个税改革

纺织产业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更多各种各样的工业制品不断出现在市面上,让人们可以享受到工业化时代的各种产品之外,也是让大唐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呈现了极为良好的发展势头。

宣平二十二年冬,商部提交的报告里说,宣平二十二年的工商业产值,比宣平二十二年提高了足足二十三个百分点!

同时税部也是递交了税务报告,报告称因为国内工商业的澎湃发展,来自工商业的税收也是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而这个上涨幅度至少得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而且这个涨幅,并没有完全的挖掘出来了工商业发展所带来的潜力,税部方面的官员已经是拍着胸脯进行保证,等到宣平二十三年的时候,工商业的税收增福,定然能够追上工商业产值上涨到增福,甚至是超过。

对此,李轩感到非常的欣慰,不过他也不忘记指示税部,这收税啊,也不能只盯着那些企业这边,还要多关注其他的税种,比如说个人所得税。

这个人所得税,大唐都是推行了十几年来,但是一直以来成效都是不大,完全根据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也就只有官府雇员以及国企部所属企业以及其他少数大规模的民营企业里的少数员工而已。

但是,也只局限于此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是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按照目前大唐帝国的总人口而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只有百分之零点二左右。

这里头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引起民间的普遍反贪,大唐所规定的个人所得税其征收起点是非常高的,月收入超过三元才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而这也就个数字,基本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无法达到,三元的月收入,这基本上也就宣告了绝大部分的普通劳动者不用交纳个税,需要交纳个税的只有薪资比较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官府雇员等高收入群体。

同时,起征点的税率也是非常低,不过区区五个百分点而已,虽然说采取阶梯式征收,但是到了十元收入才是第二阶梯,税率不过七个百分点,等到了五十元月薪后,其税率才达到了十五个百分点。

而十五个百分点就是最高的个税税率了。

过高的征税起点,导致了纳税的人比较少,而且税率比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征收上来的个税实际上是已经非常小的数字。

而李轩对此是有些不满意的,要知道在现代国家里,个人所得税可是非常重要的税收,哪怕是在近代国家里,个人所得税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头不仅仅说能够征收多少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税乃是一种平衡贫富差距差距的重要手段。

贫富差距,这种问题不仅仅是在现代国家里,哪怕是在大唐帝国这样一个初步迈入工业化的近代国家,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李轩是打算未雨绸缪,提前采取措施。

个税,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后续李轩还打算开征更多用来平衡贫富差距的税收,比如说遗产税。

历史上,欧洲的诸多贵族们哪怕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时代,依旧活的的很滋润,但是为何到了二十世纪后,一个个就是成为了破落户呢,这就是因为遗产税。

继承人要想继承遗产,就需要缴纳高昂的遗产税,缴纳了遗产税后,其家产不得避免的获得缩水,嘴边变成空有头衔的贵族。

不过呢,遗产税这东西杀伤力过于强悍,饶是李轩如今威望很高,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打算开征什么遗产税,这要搞出来遗产税,恐怕全国的中高层都会强烈反对的。

所以李轩还是得寻找一个合适的实际来搞,现在嘛,早了点,先搞个税就行了。

而且个税这东西嘛,现在税部那边做的还是有些谨慎,只对薪资征收个税。

但是不管是什么时代,纯粹拿工资的人都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别说是在大唐帝国这个国家里了,更多人的收入并不是来自于工资,而是来自于其他方方面面,比如说做生意赚的钱,投资股票赚的钱。

基于现实困难,对于众多的现金交易税部基本上是很难进行监管的,要不然税部也不会是非得定死了任何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商铺,都必须开设公用账户,资金流动都必须走公用账户了。

但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比如说诸多商铺,甭管是餐馆还是小店铺之类的,人家老板收现金,并且不把收入和主持记账,他们税部就算手段通天,也是很难查出来啊。

所以对于小商家的现金交易的监管和征税,这个超级难题一时半会的无法解决,但是对于其他很多方面,尤其是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交易的诸多交易,收起税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李轩就指示了税部,这个税啊,不应该只局限于薪资收入,其他的个人收入也得算上啊,比如说投资股票赚钱了,开公司赚钱了,甚至是赌博赚钱了,这些都是属于个人收入嘛,既然是个人收入,那就应该收取个人所得税啊!

至于怎么收,税率多少,李轩就不指手画脚了,税部里一大票专家们天天算计着怎么收税。

收税可是们艺术活!

收的少了,民众高兴了,但是官府财政就没钱了!

收的多了,民众不用说了,肯定会有很大的意见,意见大到一定程度,也是会闹出大麻烦来了。

所以任何一种税种的税收比例,那都是经过反复计算和考虑的,绝对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下来的。

至于怎么收,这就更是一门技巧了,你税部要收税,这是要从人们的口袋里掏钱,说一千道一万,人们都不愿意把钱乖乖的交出去。

纵然大唐的税法非常的严苛,偷税漏税的下场非常的严重,但是前提也得是让税部抓到证据才行啊。

而且目前大唐的税法虽然繁杂无比,但是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多的是,人家总会有各种合法的手段进行偷税漏税,而这偷税漏税虽然让税部恨得牙痒痒,但是也不是说每一个偷税漏税的人都会去调查的。

因为这有一个执法成本的问题,偷税漏税的人多了去,尤其是那些小商家们,没几个老老实实交税的,但是税部要是真的全部严格执法,这调查成本可是大了去,税部可没这么多的执法人员。

而且大唐的法律制度里,给予了法官一定的综合考量权,因此在针对一些小商家等弱势群体的时候,法官往往是会偏向于他们的,除非你税部拿出实打实的证据来,不然的话人家法官根本不会判这些商家有罪,即便是有证据了,,但是一般也只是判补上税款即可,不会做出太严厉的惩罚。

因为这要考虑社会影响,这些小商家本来就不容易,很多商家乃至小企业如果不避个税,那真没办法活了,所以法官往往会倾向于这些小商家,税部针对小商家的起诉,一百件里顶多就定罪个十来件,其他的全都是被驳回,就算是定罪的那些绝大部分也只是补缴税款即可。

当然了,这种事一般也只能是小商家干,如果是大商家,大企业敢偷税漏税,税部就分分钟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对付偷税漏税,税部表示有一百种办法,这查不查,无外乎就是一个执法成本问题。

对付小商家这么大动干戈不值当,还容易惹上麻烦,被民众骂吸血鬼之类的,但是对大企业那就不一样啊,要是办成一个案件,那就是大案子,收获的税款和罚金众多不说,而且民众普遍也会叫好,他们自己也会因此获得更大的名望。

就连那些督察院的御史们,乃至法院里的法官们往往也是更加倾向于打击这些大企业,为自己博取名望!

打击弱小,这种事会败坏名声,继而影响仕途。

但是如果打击的是大企业,那又不一样了,说出去谁不竖一根大拇指说一声你牛逼,是个好官啊!

所以偷税漏税这种事,虽然目前还非常多,但是只局限于普通个人以及小商铺,以及部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里头,中大企业是不敢这么干的!

纵览目前大唐的税收制度,相对于后世的现代国家而言,其实依旧是非常不完善的,哪怕是对于近代大部分国家,也是有些不如,但是在目前你十六世纪中期而言,却是属于划时代的产物。

要不然,大唐的财政收入为什么能够达到一年两个亿,就是因为税部够给力!

如今税部方面接到了李轩的最新指示,让他们未来几年重点研究个税问题,这税部里的一大票专家们也是开始埋头工作起来了。

虽然整体的个税改进方案,一时半会的搞不出来,但是为了让圣天子看到他们的工作成效,他们短期内还是拿出了一个小改进方案。

那就是小范围扩大了个税的征收范围,把以往的只局限于薪资,扩大到投资收益,包括投资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投资企业等各种投资行为所获得的收益,这些都是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之内。

当然了,税率方面也是进行了重新的制定,以往最高只有百分之十五,现在嘛,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全新的个税方案,预定在宣平二十三年开始施行,只是这个新的个税方案,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反响,而且相当诡异的是,各方对此都是表示了满意!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战舰大型化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两百五十二章 信心满满的宋知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标的冲锋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识趣的瑞典人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杀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诺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坏(第四更)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继承人第两百一十四章 明军的反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胆大包天的华亭县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九百二十一章 临高要办工业区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阶层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时候修铁路了第一千零六章 慧尘大婚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仅限于理论上的自愿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组团去印度淘金第一千零八十章 阴险的大唐骑兵第二十三章 抢粮抢女人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训令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战:怀远第九百二十九章 换不到马匹就去抢啊!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烂在锅里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虚假宣传:有黄金有石油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望的杜丹清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围或死守都不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尘公主长大了第二十七章 黄竹山的哀嚎第二千七十六章 结婚难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来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来的军阀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约就是草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报复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内陆进发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大隅县筹备特使第二千四十五章 无法理解的爱德华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师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开科举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鞑靼人的嚣张气焰第六百零二章 炮声隆隆第四百六十八章 头号明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们的镜子爆炸了……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圣天子崩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处多多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决定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锡华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经济绑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明军第五百七十一章 养家压力大啊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择:战还是逃?第四百三十一章 银子和女人都是我们的!第二千七十五章 说媒第五百九十五章 扩旅为师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于联姻的应易康第六十三章 这是朕的国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诡异的个税改革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们的未来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骑兵:死都不用火枪!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敌骑来袭第八百七十九章 陈屠夫开炮第两百七十四章 血战——死寂河滩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三百零九章 击鼓进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脱产职业军队第七百二十七章 当缩头乌龟的伪唐贼军第八百二十五章 腾飞的肇庆机械公司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万年未有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鞑靼定都欧洲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东非局势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难以置信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军医院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线膛时代的到来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里注定的对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驾亲征广州第十一章 深夜逃离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宫廷:狼多肉少第两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发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八百九十七章 陈立夫是个人才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于西太平洋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将风范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进北上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亚历港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黄河改道计划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战炮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军事贵族:毕家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内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车市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谁说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