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个上海半个江南

宣平十五年的时候,康妃宋氏回苏州省亲,皇室产业科为此花费了十几万,而这还不是全部呢,人家宋氏自己还掏了好几万的私房钱。

此外苏州宋家为了迎接康妃回家省亲,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花费巨资新修建了规模宏大,奢华的宅院以供宋康妃省亲时居住。

同时苏州当地的官府也是大张旗鼓,做了不小安排。

宋康妃回家省亲一趟,各方提前一年准备,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各方花费加起来绝对超过三十万。

回一趟娘家就花几十万,李轩这个皇帝都看不过去,他一直以为红楼梦里元春省亲的场景只是小说家言,但是身为当事人,他才知道真正的妃子省亲比小说里描述的还要麻烦。

所以后来他特地下旨,但凡妃子省亲,一律不得铺张、扰民、扰官。

简单直白来说,别把省亲变成政治事件,回去看看两老而已,别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老子有钱也经不过你们这些女人这么花啊。

不是李轩小气,而是他的女人太多!

一个女人回趟娘家就花几十万,十个就是几百万,一百个就是几千万,而他的妃子绝对不止一百个!

唉,李轩时常感叹,女人多就是麻烦,辛苦劳累不说,而且还太花钱!

下来禁制铺张浪费的命令,让省亲回归本质,不和政治扯上关系后,加上火车和轮船出现了,李轩也就是比较大规模的放行了。

只要不是什么特殊情况,交通便利的话,妃子一年都可以回家一次小住几天,甚至那些老家在铁路沿线城市的嫔妃,距离近一些的甚至能够当天来回,或者是今天去明天回。

等到了这两年,甚至部分宠妃想要去上海购物,只要撒撒娇,李轩一般也就准了。

不就是购物嘛,朕有的是钱,爱妃你顺便花!

嗯,有这待遇的嫔妃自然是不多的,因为你能够到李轩面前撒娇才能获批!

连李轩的面都见不着的妃子,自然是别指望了。

上海行宫,自从建成十多年来,也就这几年有少许嫔妃和公主住过,不仅仅是上海行宫,实际上皇室产业科在全国各地的其他行宫基本也是一样,李轩没去住过,他的皇子们也是没有去住过,顶多就是有一些妃嫔回家省亲的时候住而已。

但是现在,上海行宫却是将会迎来它的真正主人,圣天子李轩!

为了让上海行宫保持在最好的状态,不仅仅皇室产业科花费了不菲的资金进行了重修,就连上海特设县的财政也是拿出了一笔钱。

不过上海方面花钱的大头,并不是修缮区区这么一座上海行宫,这上海行宫本来就是维护的非常好,每年也都会嫔妃或者公主下榻,修缮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毕竟不是大规模的重建或者新建。

上海方面更多的花费,主要是在市容市貌以及交通建设上!

去年秋天开始,松江府知府衙门以及上海特设县衙门,两级机构的地方财政就是联合出资,用以对整个上海市区,包括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老城区、商贸区、北岸工业区、西城区一共六大城区进行全城范围内的交通建设。

主要工作就是对城区内的各主干道的水泥路进行修缮、维护,同时对尚未铺设水泥的道路铺设水泥。整个目标就是要让城区的主要道路,全部完成水泥化。

上海方面要确保,让圣天子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上海,一个在帝国其他地方,哪怕是金陵城都看不到的城市。

同时还要求在部分主干道的房屋主人,对破损、老旧的建筑外墙进行修缮,财政将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上海方面,是准备对大部分的上海城区都进行修缮,这所需的花费可海了去。

也就是只有财大气粗的上海能够承受。

人家上海一个县,每年上缴国库的中央财政收入,比寻常的一个省财政收入都多,这说的还是普通的省,可不是说东北省、甘肃省、河套省、云南省等偏远,经济落后的省,而是说的山东河南这些中等省份。

别惊讶,上海一个县的所贡献的中央财政收入,的确是比他们一个省都多。

宣平二十六年,大唐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是两亿四千多万元,其中,上海特设县上缴的财政收入就是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万,占据比例将近百分之十!

而整个松江府所贡献的中央财政收入,也不过三千多万而已。

哪怕是整个江南道上缴国库的财政收入,也就五千多万而已。

一个上海,就是半个江南!

这对于当代的上海而言,丝毫不夸张!

为了迎接圣巡,对整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返修,甚至是全面铺设水泥路,以彻底实现城区道路全面水泥硬化,让泥土路彻底消失的的举动,也就只有上海才能这么干了。

就算是有着国库养着的金陵城,都不敢这么干。

花费这么多经费,对上海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都是为了让圣天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上海,甚至不少当地官员们都是期待着,上海的市容市貌能够让圣天子震惊一把,然后自己升官发财!

但是,这些人指望着让李轩震惊,这恐怕是要失望了。

当李轩乘坐着御用专列抵达上海城区的时候,透过车窗,他第一次看见了外面的上海城区。

这上海的确是和帝国的其他地方不一样,这一路走来,李轩虽然只是在火车上看,但是依旧能够看到铁路沿线的城市和乡村。

和他他猜测的差不多,在广阔的乡村地区依旧是非常的原始落后,虽然有些地方会有地方官员,故意安排一些穿着不错,身体健壮的农民,在铁路沿线上装作劳作,把一些普通的普通农民临时赶走,但是这种事也不是每个地方的官员都会这么干的。

时值春天,农民们正在田地里劳作,除草翻地等等,为播种做准备。

所以一路上,李轩所看到的乡村地区是三个极端,就没多少是正常的乡村景象。

一种是啥人也看不到,这是地方官府为了安全,或者是稳妥起见,禁制所有人出现在铁路沿线,这也是普遍状况,圣驾经过的铁路沿线,基本上都是被彻底封锁了起来,有的地方甚至连两边数百米的都是封锁了起来,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还有一种是铁路沿线的农田上,有着农民进行劳作,而且都是衣不遮体,看似瘦弱,全家老小一起上阵,小孩子都是光着屁股努力的挥着锄头翻地。

这些地方的地方官员基本都上了不少折子请求京畿给予资金扶持的,所以李轩一看就知道这些地方官员故意这么干的,他们在哭诉呢!

而且李轩也知道,他们这还不是装穷,故意让穿着破烂的农民来伪装,因为不用装,现实里的乡村地区大多就是真的这么穷。

还有一种是农民们普遍穿着上好的衣裳,家家户户耕地的时候都有牛犁地,有些还会席地而坐看似吃着丰盛的饭菜。

看起来,应该就是文人笔下最完美的乡村画卷了。

但是每当李轩看到这种地方,都会让随行秘书记下这个地方的名字!

等他回京了,就第一时间把这些正事不干,就知道弄虚作假的地方官员通通流放到南洋去。

除了能够看到原野乡村地区外,看到的城市自然也是不少的!

但是,却是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和上海这个城市一!

首先是高楼!

御用专列驶入了上海城区后,铁路两旁就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楼房,普遍都是有好几层,甚至有一些还是五六层甚至七八层的高楼。

虽然说众多的楼房无法说明太多,但是只有有一点可以说明的,那就是这个城市的人口足够多!

人口稀少的城市,是用不着这些七八层的高楼的,因为人口少,有大量的地方可以建房子。

唯独上海这个地方,常住人口已经是突破了百万,而且这还不包括这些行踪不定的临时居住人口呢,至于临时居住人口有多少,上海地方自身都难以统计,但是保守估计也是有几十万人的。

人多,但是上海的城区也就这么大一点,同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水平,人们的工作和居住的地点,是不可能间隔太远的。

在后世,两者的间隔能够在十多公里甚至更多,因为十多公里开车或者乘坐地铁的话,也用不了多久。

但是在现在的上海,哪怕是你乘坐公共轨道马车,走走停停得一个多小时呢,当然了,你有自己的私人马车或者干脆骑马又不一样。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都用得起私人马车了,直接在市中心购置或者租用一套房子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人多,楼房多,这是上海给李轩的第一影响!

怎么说了,有种七八十年代的城市的感觉,又有一种近代老上海的感觉,但是又像是古代影视剧里的近代的伦敦等西方城市。

有点奇怪,这就是一个大杂烩!

嗯,李轩的第一感觉是奇怪,绝对不是什么震惊。

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产品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换回来那么多黄金干嘛用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将迎来汽车时代第两百三十一章 王志叹的决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军出击南澳岛第六十七章 非战之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见过傻的,没见过怎么傻的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堕落的海军第二十九章 备战第两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两百万大军第五百九十章 陆海之争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农场主何锡华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满地黄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劳工招募队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庞大的西海舰队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诡异的发展第五百零一章 烦恼多多的正德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电池第一百二十章 近卫军战无不胜(求订阅)第六百四十七章 残酷的作战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冯氏公司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马六甲号战列舰第四百二十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这城,没法守第四百三十一章 银子和女人都是我们的!第八百零八章 奢华高调有内涵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黄河三大方案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枪骑兵团第四百七十八章 为了荣福富贵冲啊!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为了人类早婚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顺义王大唐见闻(一)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贵险中求,去琉球算个屁第七章 这是要私定终身!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协议第一百九十三章 这又一场倾国之战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宁可信其有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陈立夫第四百六十七章 乱军攻城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达也不好混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开海旨第九百九十二章 张岳血书控诉伪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种牵绊第八十章 显摆优越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见了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国第一名臣:陈立夫番外:李轩游秦淮(一)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两百三十七章 扩军扩军!第八百五十三章 换装燧发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团赴唐记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复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时代好商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赐官和赐毒酒第两百三十一章 王志叹的决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运输:新金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战斗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机构:税部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乱的黎平府第六百九十章 攻敌所必救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张岳的果断第九百三十九章 军中轿子第四章 抢来的皇后第九十七章 不许乱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鞑靼人来了怎么办?该干嘛干嘛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谁都没用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册封第二十八章 危机依旧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点也不体面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业标准化第二十六章 近卫军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掷弹兵死战不退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铁路沿线局部本土化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电池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杀贪官,啥时候才是头啊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规模杀伤武器禁令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鲁番设省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机第两百七十六章 大获全胜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统鹰犬回金陵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里有大海第一百八十九章 伪唐贼军杀过来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学而优则仕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二千零二章 圣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国领土:屋久岛(开疆扩土求订阅)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学士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鸟粪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