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扬大唐国威

李轩对徐晨兵的这个城区铁路计划很有兴趣。

随着上海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出行,商品的运输都是需要强力的交通运输力量来支撑的。

在后世,一般这种短途交通都是由汽车解决。

但是在这年头,短时间内指望把汽车搞出来不现实,即便是搞出来了,运输成本也会非常高,所以短时间内,马车,尤其是轨道马车,依旧会是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主力。

但是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光靠马车就行不通了。

上海的城区面积越来越大,南北距离数十公里,而以后东西距离也会有十几二十公里。

不过这种轨道马车的运输量还是比较小,同时成本也不低,这个时候,徐晨兵能够想要用火车来解决二三十公里的中途运输,在李轩看来还是有极大的可行性的。

在之前,他已经是铁路司和交通司的官员们聊过,建造铁路的成本虽然高,但是如果这种中途铁路,运输肯定会非常的频繁,所以收回成本是肯定的,而且维持运营的成本也不会太高,至少比用马车便宜的多。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城区铁路,也就是后世的轻轨,能够有效的解决当代的城区远距离交通问题。

如果上海那边能够把城区铁路给建设起来,那么困扰目前上海沿江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将会瞬间解决,因为在上海的西部地区,有着大量的可供开发的土地。

同时,还可以直接和江南铁路网连接起来,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这对于工商业发展将会是至关重要的。

城区铁路有这么大的好处,同时在技术上也不存在太多的问题,成本上也能够接受,那么就没有道理不这么去做。

如今大唐帝国的铁路网已经是运营好几年了,自从宣平十九年江南大铁路京镇段率先通车,至今已经是过去了八年,火车运输的相关技术已经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早期火车的众多重大缺陷,如今基本上已经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一找到,并解决。

宣平二十七年的火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宣平十九年的火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已经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了。

当年所生产的早期蒸汽机车以及车厢,如今基本上已经是退出了一线运营,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火车头以及车厢。

现在的蒸汽列车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车厢也是从早期的规格不一木制车厢,变成了现在几乎统一规格的第二代客运车厢,而铁路的轨道,也是变成了清一色的钢轨。

最早期运营在京镇铁路上的原始蒸汽机车,重量不过五吨左右,能够牵引大约二十吨的车厢,当然了,实际上最早期的这些机车并没有投入运营,只是充当试验品而已。

不过在这些原始的蒸汽列车上不断的改进,提升功率和稳定性,最后才是出现了目前的一系列蒸汽机车和火车车厢。

目前运行在江南大铁路以及其他铁路干线上的大部分都是属于大唐铁路总公司下属的相关工厂和各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第二代火车。

其中蒸汽机车就有经济运营成本低廉,专门执行短途运输任务,马力不算大大的低端型号,然后还有专门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标准型号,还有专门运输超重货物的重载型号等等。

通常情况上,一台标准的第二代蒸汽列车能够拉动十六节的第二代钢制客运车厢,并以时速四十公里稳定运行,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和以往一样,跑数十公里就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他们可以一口气跑出去一百多公里再加煤加水。

基本上,从金陵城到镇江可以直接抵达,而不用中途停下来加煤加水。

至于货运的话,则是需要看货物的重量了,但是通常来说,标准的第二代重型蒸汽机车,能够拉倒十二节满载煤炭的列车组以大约三十五公里的时速运行。

而第二代的钢制车厢,也是效仿了客轮,分为多等车厢以及价格,用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出行需求。

其中的三等车厢,自然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出行需求,三等硬座的票价,足以让普通的农民也能够承受,如果是长途旅行的话,也可以选择三等硬卧,票价虽然贵一些,但是也贵的有限。

而二等车厢的话,则是用来满足中层人士的出行需求,这些人比较体面,自然是不愿意和那些泥腿子们挤在三等车厢里,不过想要体面就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二等车厢的票价,往往是三等车厢的数倍以上。

至于一等车厢,不用说了,这就是专门为了那些权贵富豪们专门的,价格极为昂贵,从金陵城到上海的一等车厢的票价,达到了三百多元,不是富豪根本坐不起。

不过虽然卖得贵,但是提供的服务也是对等的,舒适奢华的乘坐环境是必须的,而且一等车厢往往都是在列出的最尾端,所以也不用担心煤炭灰尘强忍,此外一等车厢还会提供管家式服务,各类饮食都是一应俱全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其实真正给大唐铁路公司赚钱的,并不是这些看似票价一等车厢,反而是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因为一等车厢虽然票价昂贵,但是乘坐的权贵富豪还是不多,此外当代更多的权贵和富豪们,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们更加乐意乘坐宽大舒适的豪华客轮,而是隆隆作响,吵杂的火车。

当然了,更多的富豪,人家一般都是有着自己的私人客轮,比如说陈立夫家族,他们自己家族就有一艘排水量达到三百多吨的豪华客轮,家族人员出行前往上海或者其他地方,一般都是乘坐自家的私人豪华客轮,根本就不会其座什么公共豪华客轮或者火车。

所以说,一等车厢反而是不怎么赚钱的,真正赚钱的还是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因为相对于权贵富豪而言,普通人更加愿意选择方便、快捷、廉价的火车出行,而不是比较麻烦的客轮。

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唐帝国的交通方式,尤其是中长途交通,基本上已经是被火车和客轮所包揽,只要在一些不通行铁路乃至连客轮也去不了的地方,才会用最为原始的马车作为长途交通工具。

大唐帝国的火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用在城市内部的话,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实际上,城区铁路这个词汇虽然是比较新鲜的,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已经是有了这种短途城区铁路了,比如说各大港口城市里,在码头和仓库区之间,普遍都会有复杂而轨道运输系统,只不过一般不会采用蒸汽机,而是采用马车。

而在矿区,火车更普遍了,实际上大唐帝国的火车最早发展起来,就是在矿区。

当年矿区为了向往运输煤炭、铁矿等各种矿产品,率先采用了轨道马车,而当早期的火车还无法大规模商业运行的时候,实际上各大矿区就已经是使用蒸汽列车来代替马匹运输矿产了。

可以说,在火车应用这一块上,各大矿区是走在了前列了。

而城区铁路,或者说是轻轨,其实它也只是这种短途铁路,至于运货还是运人,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火车站朝外走去的时候,李轩在这几分钟里和徐晨兵就是简单的聊了关于这城区铁路的事,虽然只是简单的聊了聊,但是依旧让徐晨兵大受鼓舞。

圣天子能够他和专门聊这个事,这因为着圣天子对此事有兴趣,甚至是支持此事。

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

他已经是准备着,等会就立即带着人做一份详细的城区铁路规划来,争取在圣天子离开上海之前,把这个事情敲定下来。

不需要有多么正式的批准,只需要圣天子说一个好字,那么他立马就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个月内就能够让开工,三个月内就能够完成初步的施工,半年内投入运营,为城西的开发打下交通基础。

徐晨兵打算速战速决,里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获得圣天子的首肯了,至于说施工和技术这些其实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火车这一方面,大唐铁路总公司有足够的技术完成施工以及后续的运营,只要资金到位,区区数十公里的城区铁路网,半年内就完成施工并投入运营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这资金要到位也不容易!

虽然说铺设铁路和运营本来其实花不了多少钱,毕竟这只是在地面上的铁路而已,也不是什么需要开挖隧道的地铁。

然而真正的成本来自于土地成本!

上海乃是帝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城区内可是寸土寸金,要在城区内建设铁路线,需要占用不少的地皮,哪怕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属于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那也是钱了。

比如说拥有沿江大量土地的上海码头公司,人家虽然是属于国企部企业,但是你要他们手头上的地皮,那也得付出真金白银购买才行。

不过上海财大气粗,真要下狠心来修这条铁路,收购建设用地的资金自然是能够拿出来的。

然而这么庞大的投资,没有京畿点头首肯,他徐晨兵就算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也干不成。

徐晨兵自己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而李轩呢,却是已经把徐晨兵和他的城区铁路抛之脑后了,工商业经济发展虽然重要,但是此时此刻,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装逼!

不对,应该是说弘扬大唐国威!

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进扬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规模庞大的南迁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陈立夫自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说五分钟就五分钟第二千五十三章 卖的不是车而是面子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没办法,就是这么牛逼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还是不要脸的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国第一名臣:陈立夫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远征印度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时代好商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奥斯曼六国迁非洲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览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贼安民檄——北伐!第八百八十三章 这绝对不可能第两百八十七章 无关紧要的惨败第两百五十章 山雨欲来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冯氏航运公司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气第两百一十二章 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开发美洲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万大军兵发河套第五百七十六章 广州战役起第三百零五章 掉头就跑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轰城塌第一百八十八章 说五分钟就五分钟第八百七十一章 万骑冲锋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发枪变白菜第二十六章 近卫军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个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场战争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飞艇第二千五十三章 卖的不是车而是面子第二千九十章 近卫军空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枪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冯氏汽车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后装炮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成功了第二千九十章 近卫军空军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联合步枪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畅销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这么优秀那么你来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舰队第三百五十章 誓师伐明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级工程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伪唐事第四百九十章 捷报南来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张嘴就是五千第一百三十七章 让皇上先走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坏(第四更)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头金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国公上表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变迁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军护航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围歼灭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儿的无奈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怜的副总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明军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陆军也穷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业时代的芬芳第八百六十三章 伪明众生像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礼群买车二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风靡各校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轰城塌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银行家真黑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约就是草纸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咸鱼第四百二十一章 关本官屁事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没见过世面的土著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这不是机器,而是艺术品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轩:真是一群傻货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统天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这些大唐人太野蛮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惊掉一片下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见过傻的,没见过怎么傻的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四百七十五章 贼军打炮了,快跑啊!第九十二章 黄竹山大会战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毕志安赴前线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问题第九百七十七章 费勤祥的艰难选择第二十三章 抢粮抢女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总攻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号首航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体面第九百二十一章 临高要办工业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才是核心战力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门推销战舰第两百三十一章 王志叹的决心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国本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三百三十六章 扩军万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弹引信第两百九十七章 澜江堡垒第两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骗一个是一个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