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贸易

大唐帝国在非洲地区的移民,主要还是金矿引导的,毕竟黄金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吸引众多人奋不顾身的跑到南非去淘金。

而大多数淘金客,其实最后都会赔的连裤衩都不剩下,最后不得不成为金矿里的矿工,或者到周边获得土地进行屯垦。

南非地区的土地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肥沃的土地多的是,因此这几年,南非地区吸引移民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至于非洲的其他地区,目前就比较少有大大规模的移民行为的,主要还是集中在那些沿海的港口殖民地里,主要为过往的商船服务,而不是说搞屯垦。

相对于非洲、印度等地区的开发困难,美洲那边就是显得轻松的多。

一方面是美洲地区的土著数量并不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殖民多年,导致当地的土著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如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想要开发美洲的殖民地,都得从其他地方运输劳工过去。

当大唐帝国把几乎整个北美洲的土著,都是一股脑打包送给西班牙人的时候,人家西班牙是高兴的不得了,可见美洲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是有多么的厉害。

土著少,那么大唐的开发也就更加顺利了。

哪怕是大唐帝国刚涉足没几年的南美洲地区,也就是南美洲的东南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沿海平原地区,虽然大唐人刚来没几年,但是现在也已经是有了上万人,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

不过这些,和北美洲的开发比起来,那就不算什么了。

这么多年里,帝国的海外移民,至少半数都是前往北美洲地区的。

土著少、土地肥沃、气候和帝国本土相似,这些都是成为了吸引移民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帝国老早就是决定对北美洲进行本土化开发。

美洲事务衙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致力于本土化进程,并且进展是相当的顺利。

目前来说,基本上西部沿海以及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已经是没有什么土著了,目前只有北美洲中部内陆地区还剩下比较密集的土著聚集区,但是美洲事务衙门正在推动‘中部运动’,鼓励移民们从沿海地区深入到内陆地区。

估计十年内,北美洲地区的本土化就能够彻底完成。

而到时候,北美洲地区将会成为帝国最大,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海外本土地区。

不说以后了,哪怕是现在,北美洲地区的大唐人口数量也已经有好几百万了。

而最近几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上百万移民前往北美洲,这个数据可是非常恐怖的。

美洲、非洲、印度、南洋、澳洲等地区的海外移民行动,导致大唐帝国在上述的诸多海外殖民地、海外领地、海外本土的总人口,早已经是突破了千万人。

这些人口同样还代表着商品的市场、各种工业原料、农产品的供应等等,并和本土的市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

这也就是带来了庞大的远洋货运需求。

一年比一年多的远洋客运、远洋货运需求,刺激着大唐帝国的航运业每年都是保持着高速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冯氏航运公司、长江航运公司等航运公司每年都会建造新船,扩大运力的动力所在。

对于这些,大唐帝国的皇帝李轩自然是看在眼里。

在他看来,目前大唐帝国所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是基本搭起了框架,后续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规模而已。

目前的大唐全球贸易体系,大唐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领地、海外殖民地一起构成了大唐的内部贸易体系,然后再加上土著地区贸易,一起构成了大唐的全球贸易体系。

而值得注意的是,土著控制区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其实也不少,比如说整个欧洲、西亚、印度、非洲大部分地区、美洲部分地区等等,都是属于土著控制区,人口加起来少说也有两三个亿呢。

但是他们的消费能力实在太低了,很多商品他们都是消费不起的。

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很诡异的情况,那就是别看大唐的船只满世界跑,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还是为了大唐人自己服务的。

怎么说呢,整个欧洲地区这么多国家和人口,哪怕是加上北非地区,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不如大唐治下的一个北美洲。

所以大唐的企业们,尤其是制造业的企业,在考虑市场的时候,是绝对以本土市场为先导的,至于土著市场,那都是顺带的。

哪怕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的煤油,也是同样如此。

哪怕是大唐帝国为了保障本土的煤油供应,用近乎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煤油出口,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到最后能够出口的煤油数量其实也没多少。

因为对于大唐本土而言,普通家庭就能够承受得起现在煤油的价格。

但是在土著控制区里,最少也得当地的体面中产阶层才能够承受得起这个价格。

造成这种情况的缘故那就是,大唐对煤油出口会征收一定的出口税,同时还得加上昂贵的远洋运费,价格普遍要比本土市场的煤油价格高。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就是土著控制区的普通人,收入实在太低了。

甭管是印度还是西亚又或者是欧洲地区,人口看似很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人,很多都还是农奴。

这些绝大部分的人口,不具备任何消费能力。

倒是鞑靼人那边,市场要大了不少,鞑靼人的各项制度基本都是抄袭的大唐帝国,这样的鞑靼金国放在欧洲,也是一个庞然大物。

同时他们还解放了欧洲地区的大量农奴,分给他们土地耕种,这些农奴成为了自由民后,不仅仅能够贡献税收,而且这些人都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大唐和鞑靼金国处于战争之中,但是双方的贸易却是没有停止的原因,这么大一个市场,大唐人不去占领让给土著,亏得很。

只是这种贸易联系,也是让进出口委员会非常的警惕。

因为这个过程里,肯定会有大量的违禁物资也会被出口到鞑靼人那边。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后装炮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庞大的帝国内部市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无处不在的派系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当人贩子,想多了你们第十四章 你们懂个屁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团的苦难和努力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电池第七百四十四章 划江而治第六十六章 大唐兴废,在此一战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为了黄金必须殖民美洲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围歼灭第一百二十五章 说的都不是人话(月票加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楼被抓奸啦!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苏伊士小规模武装冲突第七百四十四章 划江而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兰的蒸汽机第八百五十五章 货运马车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军护航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难?用钱砸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带走!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大唐人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视察蒸汽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经济(三章连更)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军从不追求数量优势第一百零六章 湛蓝无云的天空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苏伊士运河开通第六百四十六章 虚张声势的伪唐贼军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后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号处女航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庆兵工厂第五百七十六章 广州战役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风流才子陈立夫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里有大海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鲁番设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见过公子第九百七十七章 费勤祥的艰难选择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鞑靼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议和第九百七十七章 费勤祥的艰难选择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一合之敌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难?用钱砸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军溃逃第九百五十一章 惊天大案第八十章 显摆优越性第七百四十四章 划江而治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改革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车第三百零三章 大战爆发第两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马六甲还能守多久?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卫军奔赴前线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渐变化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军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许开炮,那都是战利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粮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渐变化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怀疑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个声音第两百五十二章 信心满满的宋知府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双轮自行车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军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斗桂林官员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一个大唐人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惧的幼军营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鞑靼定都欧洲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虏生涯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细分的工业化第五百零三章 张岳问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债还钱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将军勇猛无敌第九百六十四章 宁投降不入川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册封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枪和胸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面子的老天爷第三百八十五章 给老子开炮!第一百七十七章 让人震惊的冯家庄第七十七章 历史的真相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马蜂窝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标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书倒台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凶猛的王文华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个地球一个帝国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九百零三章 绍武帝的悔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远洋战舰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宁可信其有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欧洲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击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订阅)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