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

升龙,这个昔日安南北朝莫氏的都城,如今却是一个安南人也看不到了。

自从大唐在南洋地区搞迁国开始,作为最早和大唐确定迁国,同时也是因为就在大唐边上,而且边上就有一个广宁煤矿的安南北朝。

也是最早被大唐组织迁国的南洋诸国。

三十六年的时候就有大量的莫朝军民被大唐运到了非洲新领地,而在三十七年的时候,陆续又有十几万人被运了过去。

而安南北朝,也就是现在的南越王国一共也就八十几万人而已。

在宣平三十八年的时候,升龙城里最后一批留守的南越王国的官员以及民众也是坐上了大唐船只前往非洲,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这也就意味着升龙城乃至周边地区已经是没有任何一个南越王朝的人了。

南越人前脚刚离开,大唐人就来了。

因为边上就是大唐本土广宁县,这广宁县还有铁路直接通往廉州,而廉州又有铁路连接了广州,从而接入了珠三角铁路网。

也就是说,大唐的新移民们可以直接通过铁路,从北方内陆地区直接前往广宁,然后进入升龙地区。

根据大唐和南越王国之间的相关协议,南越王国的迁移和大唐的移民是由北往南,迁移一地,移民一地。

作为最早完成彻底移民的升龙一带,也是正式成为了大唐首个接管的区域。

三十八年二月十六日,大唐派遣的驻军以及官员正式接管升龙城以及周边一带区域,同时把莫朝北部的大片区域设为交州、把升龙称之宋平。

前唐时期就在安南北部地区设立了交州总管府,州治就是宋平县城,也就是现在的升龙,如今大唐只是把这些地方恢复古称而已。

不过新设立的交州,没有和广宁县一样嫡属于广东布政使司管辖,而是改为由广西布政使司管辖。

这主要是这些年来,很多省份都是看到了有出海口的优势,但是广西那边却是被廉州所阻挡,没有出海口。

之前多任广西巡抚都是争取把廉州包括广宁在内划入广西,但是反对声音太大,尤其是廉州府还辖有一个广宁县。

这个广宁县可是个煤炭大县,乃是大唐帝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一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甚至是帝国本土内仅有的一个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如此重地怎么能轻易放手。

但是现在交州新立,而帝国上层为了更好的管辖当地,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把当地彻底融合帝国本土之中,已经是明确表示,临近帝国本土的部分半岛地区,也就是升龙一带以及其他地方,都不会新设省份,而是会直接划入相邻的本土省份管辖。

这一番争夺之后,广西成功把交州收入囊中,成为了广西仅有的沿海地区,也是仅有的出海口。

因此,对于接管以及后续的交州开发,广西巡抚衙门是相当的重视。

不仅仅哭喊着要金陵方面给予财政和政策上的扶持,而且自己也是咬了咬牙从地方财政里挤出钱来准备开发交州。

而交州的各级官员,除了吏部直接派遣的中高级官员外,其他由地方准备低级官员,广西巡抚方面也是从全省抽调精兵干将,准备大干一场。

原升龙城,现交州州府宋平城内,首任交州知州安永辉看着破破烂烂的宋平城,然后发出一声感叹:“任重道远啊!”

这宋平城虽然是以前南越王国的京都,周边一带也是南越王国的核心精华区域,但是在安永辉看来依旧是不堪入目。

且说这宋平城,也不知道以前的南越人怎么搞的,说是京城呢,但是看这建筑规模,顶多也就是本土偏低地区县城的规模,

这说的还只是容纳人口的城区规模呢。

但是再说具体的建筑,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那就没法看了。

此时他的几个下属里也是走出一人道:“大人,看来我们要启动备用计划了,这城区太小,而且以前的南越人根本就没有工商业的思维,这城区内的街道实在过于狭小,很多地方都没办法通行马车,而且码头也是非常的不合理,我们需要重新建设一个内河码头,然后围绕着码头重新建立一个新城区!”

安永辉道:“如今看来也只能是这样了!”

重新建立新城区,这也是大唐到了很多地方的首选选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来土著的城区根本无法满足大唐人的需求。

那些土著们建立的城区,面积普遍偏小不说,而且大多都片面注重军事防御功能,但是对于其他的城市功能普遍不重视。

但是对于大唐人而言,这样可不行。

如今的大唐城市规划,首重的就是为工商业提供便利,很多原来的老城区不适合发展规划的时候,当地官府往往都会选择在其他地方重新建立新城市。

这一点在中原省份河南布政使司体现的最为明显。

之前河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在开封的,但是随着铁路的发展,则是已经转移到了郑州,现在更是直接把巡抚衙门也搬了过来。

同样的还有皖北道。

之前皖北道的道衙门是在安庆,但是后来直接搬到了凤阳,搬到这里来可不是因为此地是前明朱元璋的老家,而是因为此地有铁路经过。

如今的宋平城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搬迁,只不过并不是直接搬到其他地方去,而是就在附近重建新城区,和老城区同步发展。

当大唐设立了交州,打通了红河出海口的时候,已经酝酿多年的红河铁路计划也是正式启动。

大唐铁路总公司将会修筑一条由交州往西,然后一路抵达云南昆明的铁路线,一旦铁路修通,那么云南地区就能够通过铁路直接通往交州进入大海。

这对于大唐西南部地区的云贵等省份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杀贪官,啥时候才是头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骑兵杀出长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这是要殉国的节奏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从不退缩的税务稽查队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后退者斩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无奈的俺答汗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等什么,撤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暂住民的榜样第一千零五章 驸马是个老实人第三十一章 倾国之战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围或死守都不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群疯子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统的赫赫威名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应全球战争第三百四十章 扫盲班和军校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贸易公司分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万大军第二千一十四章 华南矿务公司的申请书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梦想的休达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书房会议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贸易第八百二十五章 腾飞的肇庆机械公司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谦虚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风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从不插手土著内务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后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贪救灾款第二千零二章 圣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机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骑来袭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卫队第两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学比大学更重要第六百一十六章 围困唐贼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车品牌效应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练测试顺便灭个王国第五百八十四章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纳税光荣,抗税坐牢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宫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礼群买车第二千四十二章 适应不了大唐生活的爱德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明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鞑靼人的嚣张气焰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仪的反攻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孙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钦赐皇家教授学士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驾亲征广州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练测试顺便灭个王国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经济(三章连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游肇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万古圣君亲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贼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论超前的大唐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见过公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毕志安赴前线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横扫半岛第一千二百章 时不待我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钱太多也是一种烦恼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银行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无耻的大唐骑兵第二千六十九章 鞑靼金国和大唐帝国的战略合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迁好啊,西迁对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点封锁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择:战还是逃?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体面第四百八十章 唐贼满万不可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当陈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论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达天听第两百一十二章 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设浪潮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万税务武装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鞑靼人的嚣张气焰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贵族的战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轮船时代来了第六十七章 非战之罪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远征印度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长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无前例的远征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才是未来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战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么办?第七百一十一章 没有计划的李春景第两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头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并施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钱多办事的大唐人第两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