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于西太平洋

“等回去了,还是要建议总公司那边,多搞大吨位的货船啊,现在这年头航运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费越来越低,中小吨位的船跑这一趟远洋运输,别说赚钱了,估计都能亏损。”

“是啊,按照这形势来看,五千吨以上的货轮勉强持平,要想赚取比较丰厚的利润,还是得柳河巷号这样的万吨货轮啊!”

他们谈论的这些,也是冯氏航运公司最近几年的战略发展中心之一。

冯氏航运公司虽然这几年搞豪华客轮,尤其是三万吨的新星号震惊诸人的眼球,去年第一次正式运营试航的时候,虽然跑的是本土沿海航线,但却是爆满,尤其是头等舱的船票更是供不应求。

那可是动不动就数百唐元甚至上千唐元的头等舱啊,不是顶级权贵根本消费不起。

但即便是这样,几次在本土沿海航线的试运营,那都是次次爆满,听说很多富豪都是专门跑去乘坐新星号进行海上旅行!

人家就不是为了出行,而是为了海上旅行!

在经过几次的试运营后,冯氏航运公司准备今年夏天开始,新星号正式投入全球航行运营!

而且打出来的旗号也不是什么出行,而是旅行!

新星号的首次环球航线的目标客户,除了那些有出行需求的高端客户外,还有一部分本身没有出行需求,但是想要跑世界各地游玩的旅客。

这是冯氏航运公司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所推出来的营销策略!

因为新星号的造价昂贵,运营费用也是非常的昂贵,因此船票价格是非常高的,普通的旅客,哪怕是中产阶级的旅客估计看见如此高昂的票价也是会犹豫一番。

但是,如果把纯粹的出行变成旅行,那么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为了去某个目的地,大部分人只愿意付出常见的船票钱。

但是如果是为了去某个地方玩,那么很多人就会不知觉的把价格承受能力提高很多。

针对这一点,冯氏航运公司适当的调整了新星号的运营策略。

以前的新星号是豪华客轮!

现在,新星号是豪华游轮,同时还在船上增设了诸多游玩设施,确保旅客在海上旅程的时候可以享受到各种顶级服务。

新星号的出现,让冯氏航运公司名声大涨,公司品牌也是日渐高涨,并带动了该公司旗下的中低端客轮业务。

但是即便如此,实际上冯氏航运公司的大半业务也不是客运,而是货运!

当年冯氏航运公司的崛起,靠的就是廉价这两个字。

而这个廉价更多的其实还不是体现在客运领域,而是体现在货运领域。

那些企业可是不会在乎冯氏航运公司的廉价运输丢不丢面子,人家在乎的只是成本。

而冯氏航运公司的货运成本,一直都是控制的相当好,人家自己挖矿炼铁造船,甚至连码头都自己搞。

从上游到下游全部涉足,为的就是控制货运成本。

尽管这样也是造成了冯氏航运公司下属子公司众多,看似有点主次不分,但是,人家却是切切实实把航运成本给降低了下来。

靠着廉价货运,冯氏航运公司在货运市场上一直都是占据了相当多的一部分份额。

这也更是让冯氏航运公司认识到了,航运这玩意要赚钱,要市场份额,就要船大!

船只大了,才能装运更多的货物,才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每吨货运成本。

这也是直接推动冯氏航运公司在数年前就启动万吨货轮计划的直接原因。

到目前为止,冯氏航运公司已经是有九艘万吨以上的散装货轮投入运营,同时还多艘正在建造当中。

甚至他们还在筹划建造两万吨以上的大型散装货轮。

别看这两万吨很大,实际上技术难度并不高。

因为货轮嘛,也不追求航速之类的,要的只是装货多。

所以动力性能要求很小的,哪怕是两万吨的货轮,其动力顶多也就几千匹马力而已,还比不上一艘几千吨的客轮呢。

船体要求也简单,也不需要大吨位豪华客轮那样那么多的装饰。

因此整体技术简单,成本也低。

要不然冯氏航运公司也不会短短几年内,就一口气服役了九艘万吨货轮,在建多艘,现在又打算搞两万吨以上的货轮了。

冯氏航运公司的发展策略,也可以看成是帝国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就是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海上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航运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不得不追求更大吨位的货轮,以更多的运输量来降低单位成本,并提高整体利润。

这么做的不仅仅是冯氏航运公司,长江航运公司等大唐帝国一大票的航运公司都是看到了这种局势。

如今新建造的远洋货轮,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万吨以上的货轮了,至于只有几千吨的货轮,估计以后也就只能跑一跑本土沿海航线了。

不过还被说,其实本土沿海航线才是帝国航运业的大头!

远洋运输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在帝国的航运市场里并不占据主要的份额。

帝国本土沿海航线,其实范围很大,真说起来的话,更严格上来说应该是西太平洋航线。

帝国东亚大陆沿海、东海省、南洋半岛沿海、南洋诸岛、澳洲,这些地方可都是本土沿海地区。

所以,大唐人口中的本土沿海航线,不仅仅是说东亚大陆沿海的这么一小段,实际上包括了整个西太平洋海域的各条航线。

而这一地区,才是帝国航运业的主要市场!

当柳河巷号满载着上等小麦,准备返回本土的时候,苗明坤也是成功的亲自押送了一大片的采矿设备抵达了华南矿务公司在五湖省的煤矿区。

这煤矿其实距离西湖城没有多远,之前在美洲矿务公司的时候也是进行了小规模的开发,因为这煤矿是比较难得的露天煤矿,煤矿品质也是相当不错。

只是以前美洲矿务公司只能高价雇佣移民人工开矿,成本巨高,所以别说赚钱了,那都是一年比一年亏。

但是现在政策改变了,那么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不管是成本和产量,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辽东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贸易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进北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满地黄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驾亲征广州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时代第二千九十三章 卫生观念第一百五十六章 聪明如李轩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国家不算他国第七百九十八章 陈立夫入城见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万大军兵发河套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机第三百三十五章 迁都新气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战新时代袭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军第九百七十八章 决战汉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实明军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零七十章 举白旗投降的子岛氏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车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圣驾亲临视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圣天子发言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发展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军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战列舰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报复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万第两百六十二章 新手开车上车请刷卡第五百零三章 张岳问策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来了第两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发第二千零八章 正统之争大过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陆军也穷第两百零七章 快进快出打一场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国太子第一千零五章 驸马是个老实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明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伟大的变革时代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铁路通车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钱,你任性!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启翔牌汽车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钱算个屁第八百二十九章 实力强大的第三军第七百一十章 不动如山的明军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见闻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电谕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开发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弹引信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奥斯曼六国迁非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机原型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钱纪云的奋斗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八百五十三章 换装燧发枪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两百二十一章 说屠城就屠城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陆锡兰岛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陈立夫入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欧洲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标第六十章 明军进犯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们海军也是要脸的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宫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六十八章 一脸楞逼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华被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国的精英教育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风筝的鞑靼骑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谁都没用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论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学而优则仕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战列舰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国的钱,岂是你能够随便烧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总攻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传不分真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继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八百五十五章 货运马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烧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陈立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辽东第七百四十四章 划江而治第六百八十一章 无一合之敌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霉的第五十七团第七百零七章 腾飞的大唐军械产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饭?不准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军来袭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顺义王大唐见闻(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两百二十一章 说屠城就屠城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应易康去扶桑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动第一百七十四章 伪唐贼军杀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