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粮新思路

等方东全他们出去安排部队开始撤退的时候,李轩和曾子文则是对着地图开始研究起来下一步该怎么走。

此时,曾子文就是体现出来了他的最大价值,不仅仅对正泰县以及附近的情况极为熟悉,而且他本来就是明军的千户,对明军的一些套路更是熟悉无比。

曾子文指着一副手画的简陋地图:“我们的东北方向是龙华镇,再往前则是正泰县城,而我们的后头就是大山,所以接下来我们最好是朝着西北方向前进!”

“这样不但可以避开龙华镇那边的敌军,而且始终能够保持对正北方向的正泰县的威胁,让敌军投鼠忌器,不敢大举出动!”

李轩道:“如果是走西北方向的话,这一片土地贫瘠,也没有什么大村落,恐怕到时候很难找到足够大军所需的粮食啊!”

大军出门在外,而且自身只带了七天粮食的情况下,不管是从那个方向走,走必须考虑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路上能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

原本他们是准备朝着正泰县城那边去的,而正泰县城附近乃是整个正泰县田地最肥沃的地方,只要到了正泰县城下,就不用发愁找不到足够的粮食,但是如果往西北方向去的话,可就有些麻烦了。

曾子文却是道:“陛下,西北方向虽然没有大村大寨,但是小村庄却是比较多,一路往西北方向走,足够让我们获得足够的粮食,而且还不会引起明军的恐慌和注意,有利于我们的后续行动!”

“我军总数不过五百人,所需的粮食对于缺粮的黄竹山而言是个大数目,不过在外头的话,还是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的,那些小村寨里虽然粮食不会太多,但是我们一家取一点也足够我们食用了!”

李轩听罢后微微点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往西北方向走,先去待上一段时间看看情况!”

曾子文说的也对,他们这支大唐新军虽然天天自称大军,但实际上战力不过三百五百,加上运输辎重的青壮也不过五百。

这点人在大山里头兴许很多了,但是对于大山之外的广阔天地来说真不算什么。

正泰一县虽然地处内陆,地方贫瘠,但是地方够大,因此人口数还真不少,正泰县自己的账册记载是有户两万,乃是一个中等县,但实际上整个正泰县的人口怕是有十万之多。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口都是位于乡野甚至深山老林之中,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隐户,这一部分人口是很难彻底统计的,所以古代的官府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治下到底有多少人,只能是搞一个大概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还仅仅是局限于已知范围,隐户是不计算在内的。

相对于偌大的正泰县里的将近十万人而言,李轩带出来的这区区五百人算个毛,随便抢多几个村子就能够找到足够食用的粮食了。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不能大抢特枪,不能把一个村落里的所有粮食都抢走,得给他们留下必须的口粮,多余的粮食才能带走的情况下。

柳八苟早就建议李轩,大唐王朝身为正统王朝,大唐新军身为正义之事,是不能和以往一样随便抢的,就算要抢也不能把大山附近的那些村落们的粮食给抢光了。

这话就连方东全他们也是很赞同。

为什么?

一次性把人家的口粮全部都抢光了,这些村民要不是饿死了,要么就是逃走了,等到下次你抢谁去?

所以现在的大唐新军外出收粮,都是走的保护费模式,会给这些村民们留下必要的口粮,不会都抢光的,而且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一些地主大户,而不是针对那些贫民。

理由也不是李轩爱惜百姓,对地主富豪有歧视,而是只有在这些地主富豪的粮仓里才能够找到在足够的粮食啊。

那些**家里连米缸都没一口,抢也抢不了多少。

即便是当初在冯家庄的时候,他们抢的也只是冯家粮仓内的大批存粮,对于那些冯家庄内的普通佃户、农户们的粮食却是基本没动。

李轩觉得这一路往西北而去,应该能够找到不少地主老财,把他们一股脑抢了也就不用太担心粮食不够了。

而李轩的预计这一次总算是对了,当天他们转身撤退后,一路往西北而去,第二天就遇上了一个小庄子,一番恐吓之后,都不用直接攻打,那一家地主就是主动送出了不少粮食,甚至还有鸡鸭猪肉等肉食。

这一次的恐吓行动,让李轩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崭新的光明大道,那就是不用靠抢也能获得大量的粮食。

以往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直接动手抢的,这一动手人家肯定会反抗,哪怕最后会投降,但是依旧还是有一个反抗的过程,这多少会给大唐新军造成一些麻烦。

如果只是恐吓一番,明确说拿了粮食和财物就走,相信那些地主们不少都是愿意破财消灾的。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天李轩是如法炮制,专门找那些规模中等的地主老财,一去到就是外头把五百多人一摆,然后就开始恐吓人家了,说什么再不拿出粮食孝敬就杀进去鸡犬不留之类的话。

但是如果尔等愿意主动孝敬粮食,大爷们立马就走,绝不含糊。

偶尔会遇上一些硬茬子,仗着自己有好几百护院,庄丁,佃户之类的守护庄子,死活不愿意破财消灾,对于这些人,李轩的态度只有一个:“大爷不和你一般见识,我们走!”

不过多数情况下,那些地主老财们都是会主动的送出一部分粮食,虽然数量不能和直接劫掠所得相比,但是也是颇为可观。

最关键的是,如此避免了频繁的战斗,避免了给大唐新军造成伤亡!

这对于只有五百多人,战兵更是只有三百人的大唐新军来说很重要,要是一场行战斗就死一两个人,十场二十场下来可就是几十人了,而他们在外头死伤一多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哪怕是可以在外头挟裹一些青壮充入军中,但是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顶多就是当民夫用。

大唐新军虽然因为火枪兵和长矛手的大量存在,所需的训练时间也很短暂,有个两三个月就很充分了,但是这两三个月的训练却是不能省啊。

路上挟裹的这些青壮可没办法让他们在路上训练,没有训练过的农夫可没办法补充进入新军之中打仗。

第七十四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陈立夫的奏折(第三更)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第九百五十六章 书生和刽子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债还钱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战列舰:江南号!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发展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势第一千零七十章 举白旗投降的子岛氏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枪第两百一十二章 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个令人伤心的地方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三百三十九章 统治核心第七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农民子弟的挣扎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远征印度第五百五十八章 这下麻烦大了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国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伤亡作战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装柳州独立团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谢一卫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经济一体化的初步成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征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内寸草不生第六百九十八章 这就杀进去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雇员:大唐女官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迁都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七百九十二章 迁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让皇上先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兰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号的地雷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义领养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伪唐贼军想要干嘛?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军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国府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复返第两百三十四章 练兵十万,造枪万杆第八百五十章 燧发枪测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学而优则仕第两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给他加一加担子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钱,你任性!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别说门了,窗都没有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税务调查官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万吨豪华客轮第九百六十四章 宁投降不入川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军动风云起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战新时代袭来第九百一十九章 让人羡慕的二九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顾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铁路沿线局部本土化第两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发第九百一十九章 让人羡慕的二九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统天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为了荣福富贵冲啊!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织田信长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危机第三百五十九章 庞大的军费压力第九百八十九章 张岳逃亡记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礼群买车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惧的幼军营第五百四十五章 兴泉惨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军誓死不从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五百零三章 张岳问策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岛大海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战:怀远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须贵,不贵卖不出去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面子的老天爷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寻常的‘知道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时候修铁路了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头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七章 册封顺义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铁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学士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两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九百九十章 罚款当面缴清,概不赊欠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圣君的丑态第八百零四章 圣驾北上秦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线膛时代的到来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弹一波流(月票加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国丢不起这脸第二千五十八章 工业量产汽车时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术为王的时代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业大发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规划中’的美好未来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气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试射:好!好!好!第两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二千九十章 近卫军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