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扩军扩军!

离开黄家后,李轩很快就是带着大唐君臣以及数十名士兵走访了流沙庄的其他几家颇有名望的当地富户。

每去一家,李轩都会做和在黄家里一样的事,除了强调重申自己的大唐新军不扰民不劫掠之外,同样也是会采用惜才的名义招募他们的嫡系子弟,尤其是嫡长子这一类的人。

至于说这些富户的嫡系子弟是否真的有才学,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

李轩搞这么一出,把人家的嫡系子弟半强迫带走,目的相当明显,乃至钱梦久他们都看了出来,这些被带走,并清一色被授予了大唐王朝官帽的富户嫡系子弟,用高大上的话来说就是质子。

嗯,这个质子不是电子中子质子里的那个质子,古代人还没有那么牛逼已经发现了原子核的秘密,而是自愿或被迫到邻国乃至敌国充当人质的国君公子,简称:质子。

太过久远的就不说,说个大家都知道的:蒋光头的儿子蒋二世,他就在苏联当了足足十二年的人质,被爹坑了的悲催娃!

如今李轩把这些富户的子弟半强迫收拢过来,也是为了能够让这些地方豪强富户们能够有所顾忌,毕竟您家的嫡长子,嫡长孙,家族的继承人都在我手底下呢,你如果敢反抗大唐王朝的统治,那么你们家的继承人可就小命不保了。

此外,这个安排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作用,那就是这些人质不仅仅是人质,李轩还给他们封官了呢。

一个个都是郎中、主事之类的大唐官员呢,虽然他们和其他大唐官员一样一文钱俸禄都拿不到,甚至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这个官位,但是这重要吗?

不重要,反正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大唐王朝的官员了,名字正儿八经的登记在册呢,回头明军如果杀回了正泰县,剿灭了大唐王朝,你一个大唐王朝的中高级官员还想要活?

可能吗?

那些求功心切的明军将士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的首级砍掉,然后拿起领赏升官!

此时此刻,大唐王朝的官位对于很多人而言,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一把断头刀,一旦当上了大唐王朝的官,头顶上就会有一把叫做‘明军’的刀挂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砍下来了。

很早李轩就知道,大唐王朝的贼船是上来了就下不去,甭管你一开始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上来了想要再下去,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

曾子文是这样,杨秀才同样是这样,前段时间杨秀才被他强征来的时候还不是一样不情不愿,现在呢,虽然也没有太大的积极主动性,但是该干的事一样都没少干。

现在只要能够用上这些人才,李轩管他是不是真心真意呢!

只不过现在李轩搞的规模有些大,他们一路上已经经过了四个中大型的村庄,带走了十多个大户的人质,这让钱梦久有些担心这么大规模的抓人质,恐怕会引起反抗。

不过李轩并不以为意,如果这些大户们会反抗,早就反抗了,大多人还是怕死的,而且李轩带走的只是他们的继承人,又不是他们的家主!

而李轩又没有把他们所有的嫡系子弟一股脑都带走,嫡系长子死了,换一个次子继承家业也是可以的嘛!

李轩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明显漏洞,就是为了降低他们的坚决反抗之心,当然了,不管如何总会有人反抗了,而对于这些反抗的家族,李轩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们扣上一个窝藏伪明奸细的罪名,一股脑全抓了送回黄竹沙当苦力去,顺便还能查抄不少财物粮食充当军资,也有田地分给那些新加入大唐新军的士兵们。

为了扩军,李轩首次在大山外大规模招兵,和之前几次小打小闹只招收几个几十个不同,这一次他计划招收的士兵总数在五百人以上,加上现有的部队,争取让兵力超过千人规模。

哪怕曾子文说的攻打正泰县城不可取,但是夺取乃至掌控正泰县的乡野却是李轩想要做的事,而要掌控一县之地,依靠现有的三五百人肯定是不行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兵力。

而更重要的是,用以后续抵抗明军的进攻!

为了大规模招兵,而且是招到素质过关,同时又是心甘情愿主动加入,而不是被强行拉壮丁来的士兵,李轩难得大方了一次。

但凡应募并合格者,立即发放五十斤粮食,同时承诺每天可以饱餐两顿,并且立即就分发土地。

别以为五十斤粮食很少,折算成银子不过几钱,但是对于那些家里都吃不上饭的家庭而言却是一笔极为宝贵,能够让家人撑过去,不至于饿死的保命粮食。

同时大唐新军承诺只要参军,每天都可以饱餐两顿这一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仅仅是能够吃饱饭,就足以让很多家中苦寒的农家子弟为大唐王朝卖命了。

如果说上述这两点只是初步吸引贫家子弟参军,那么最重要的分田制度,则是用来彻底激发他们对大唐王朝的向心力。

只要参军就可以分得田地,但是如果想要保住这些土地,就必须保证大唐王朝不灭亡。

因为明王朝可不承认大唐给这些士兵们分得的土地的合法性,一旦大唐王朝完蛋了,他们所获得的这些田地就会是瞬间化为泡影。

而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人能够有一份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土地,这些士兵就得拼命作战。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为大唐王朝作战,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作战!

李轩设计出来的这三个募兵条件,可以说是瞬间激发了众多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

踊跃应募的状况甚至超出了李轩的预料,在之前的几个村庄里,每到一个村庄都至少会有不少人应募,而且这还是在宣传不怎么到位的情况下,而后续几次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而到了流沙庄这边正式招募士兵的时候,竟然是来了两百多人,而且很多人都还是从周围的村寨跑过来想当兵的,由此可见李轩提出的这三个招兵条件对贫民的吸引力有多大。

李轩看着这么多人来应募,脸上终于是浮现了笑容,有这么多人来应募少说也能挑选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合格的士兵,这样搞下去不用多久自己的千人扩军计划就能够完成了。

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机原型机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祸而非天祸也第四百七十八章 为了荣福富贵冲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四百五十八章 围点打援第四百七十四章 陈屠夫打炮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四百章 陆军不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陈立夫被参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飞艇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动了:免费分田第五百七十六章 广州战役起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让人无语的大唐子民第一百零九章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麦全面唐化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点再大一点第一百八十八章 说五分钟就五分钟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战列舰第四百五十章 李轩是一个好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琼州府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书的铁窗生涯第一百五十九章 战争机器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赐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粮新思路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咸鱼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贸易许可证第两百一十一章 我们去府城请救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杨成这个大傻叉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振兴农村经济计划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雇员:大唐女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产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风中凌乱的孙亚伟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级豪华客轮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骄傲与不屑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准备大干一场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陈立夫修官道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气熏天的加迪斯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搞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们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丽问题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们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贼安民檄——北伐!第七百六十章 压倒性的大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远镜初登场第两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试试?第八百零九章 陈立夫心累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暂住民的榜样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镇铁路通车第六十六章 大唐兴废,在此一战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亲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当陈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这么优秀那么你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来,死算个屁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危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们来的好快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三百四十八章 时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们的镜子爆炸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报复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又是一场倾国之战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梦想的休达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干的就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钱太多花不出去怎么办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霉的南林堡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觉悟相当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伪劣产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长江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骗就骗能抢就抢(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独厚的美洲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云回国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迁国非洲第两百六十一章 当务之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这河套我们不要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迟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战列舰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无际的农田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献策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债的何锡华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辈子投个好胎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临兴泉第一千二百章 时不待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给老子开炮!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没了张屠夫,带毛猪也吃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银币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无视我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这艘船要沉了咋办?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风筝的鞑靼骑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学聪明了的海盗第两百一十二章 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万公里铁路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织田信长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飞自我的年轻教授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国第一名臣:陈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