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万之民

每一个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总会是有诸多的野心家围绕其中,他们卖力的造反,也许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不甘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有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博取一场荣华富贵。

他们想要与国同休的王侯之爵,为子孙争得延绵数百年的荣华富贵。

因此你可以看见大多王朝在建立初期,甚至是刚开始起兵造反的时候就会大肆许诺各种好处,甚至是直接颁布各种王爵,一点都看不见统治者的心痛。

这是为什么?

因为刚造反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而且失败的可能性极大,统治者把爵位之类的先一步封出去,就等于是拿未来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奖励封赏群臣。

要想把这些爵位变成名副其实的爵位,这就得需要这些元老们一起努力了,要不然的话造反被镇压后,在这些爵位也就化为泡影,成为一场空。

李轩决定给方东全等元老们封爵,也是处于这种考虑,如今给予他们爵位,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头衔而已,要想把这个头衔变成真正的实权贵族,就得需要他们自己努力了。

这种过程有点像是创业公司在创业之初,给诸多一起创业的元老们股权,以激励他们更加卖力的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等公司上司后元老们就会一夜之间暴富。

李轩如今打算授爵了,同样也是不心痛,如果可以并且有必要的话,王爵之类的头衔他能按照人头发下去,封他个万八千的。

不过如果想要保持爵位的尊贵性,并且让群臣们为了一个爵位而努力造反,这就得需要保持爵位的稀缺性了。

这一次,李轩是吸取了之前大肆封官的教训了,深刻知道了什么叫做物以稀为贵,这爵位在他自己看来那是想要封多少就封多少,但可不能真的这么干,他必须限制爵位的数量和级别。

这就好比一个女人,哪怕已经是动情到了极点,那条沟湿的跟长江决堤一样洪水泛滥了,但是也得夹紧双腿,口里还得说着不要不要。

保持矜持,这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这一次的封爵,李轩是准备悠着点,只给少数几个人封,而且爵位也不会太高,他可不会和之前封官那样一次性把高级官位都封出去了,这样的话以后可就不好办了。

这才掌控了一个正泰县而已,就封侯了,打下一个兴泉府岂不是得封王,然后打下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他岂不是要把皇帝的宝座也给封出去?不封的话怎么办,那就只能学朱元璋杀功臣!

当一个功臣的爵位什么的封无可封的时候,皇帝唯一能够给予他的封赏就是一杯毒药。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李轩决定从一开始就悠着点!

就和之前授军衔的时候一样,为了让后续这些将领们有继续提升军衔的空间,他愣是压着不给将军的军衔,只给校官,而方东全和王单旭他们也是很聪明,上校不要,中校也不要,只要了个少校。

而这一次,他准备玩同样的调调!

中秋刚过,趁着澜江渡口这边持续保持平静,而且正泰县内也没有什么波澜,李轩在澜江渡口那边召集了文武高级官员召开御前战略会议,并且准备在这个会议上正式确定爵位制度。

如今正泰县城内比较平静,正是他处理这些琐事的时候。

不过在正式封爵之前,他们还得先把其他事给处理了,比如说怎么把正泰县彻底纳入大唐王朝的统治之中。

苏家康他们是老老实实的待在正泰县城以及龙华镇内,甚至为了巩固正泰县的城防,苏家康还主动放弃了龙华镇,把原先驻守龙华镇的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

如今龙华镇那边知剩下老弱残兵数十人带着百来青壮把守而已,和不设防已经是没有什么区别了。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的防守兵力大大加强,总兵力估计有七八百人。

苏家康他们龟缩在县城里不出来,而大唐新军也只是在正泰县城外部署了百来人监视正泰县的情况,但是一直都没有准备进攻正泰县城的打算,甚至为了防止正泰县城内的明军狗急跳墙,大唐新军甚至都没有彻底封锁正泰县城,让正泰县里的数千民众和民军还能够得到来自外界的补给。

不过正泰县城内的很多人都是看出来了正泰县城危在旦夕,众多士绅地主们都已经是逃出了正泰县城,有的到乡下躲避战火,而有的更是逃到了府城等其他地方。

对此,大唐新军也是没有进行过多的阻拦,毕竟大唐新军要的不是这些地主富豪们,他们需要的是正泰县十万普通民众而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十万农民,而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市民以及士绅阶层,说实话大唐新军并不怎么需要。

这些人一不能种田提供粮食,而不能充当士兵打仗,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官了,而大唐王朝的官他们又不肯当,李轩能够把乡下的那些士绅地主们的子弟强迫着拉过来当官,但是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拉过来当官啊。

所以这些人除了白白浪费粮食外,他们对大唐王朝没有太大的用处,要逃走躲避战火的话,李轩也是懒得阻拦。

苏家康他们龟缩在县城内,自然也就无法阻拦大唐王朝把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纳入统治了。

柳八苟派出的众多村官们也是在大唐新军的刀枪支持之下,迅速的在整个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建立村级行政点。

按照大村一个行政点,数个中小村共用一个行政点,每个行政点大约管辖一千到两千人的规模,大唐王朝在正泰县城内迅速建立了大约六十多个行政点,治下人口突破到了八万人的规模。

如此一来,除了龙华镇以及正泰县里的人口外,整个正泰县的其他人口绝大部分都已经处于大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由于村级行政机构过多,大唐王朝无法全部直辖,根据柳八苟等人的建议,李轩重新设立了镇一级的行政机构。

按照地方区域,在正泰县建立了八个镇,分别管辖各自区域内的各村,以彻底掌控正泰县的百里之地十万之民。

镇一级别的行政机构,同样效仿之前的村级机构,设立了镇长、镇财务官、镇治安官,各村的村长、税务官、捕盗官直属镇一级的官员管理,并成立单独的机构,彼此间不相互统辖。

换句话说,镇长是没有权力管辖下面各村的税务官以及捕盗官的,他有的只是民政权力。

而镇治安官也只负责治安事务,其他的也不能管。

至于镇财务官,他负责各村的税收征收以及提供公共支出。

这三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一共构成了大唐王朝下属各镇、各村的基本行政构架。

而镇以及村一级别的官员里,镇长以及村长一部分是内阁挑选的人所负责,而有些则是直接任命当地一些主动对大唐王朝效忠的地主,当然了,这些地主家庭是不会傻乎乎的直接让家主或者嫡系子弟去当这个村长的,他们会找一些看似和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代理人,不过这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大唐王朝对基层的统治会更加顺利。

不过,让当地人任职,这是限于民政事务,而税务和治安这两个系统的官员,清一色是大唐王朝下派的人,税务的官员都是由税部直接派遣,而治安系统里的捕盗官以及治安官,则是大唐新军里直接派遣退役士兵乃至军官担任。

比如八个镇的治安官,清一色由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军官抽调过去担任,各村的捕盗官也是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士官抽调过去担任,乃至部分普通的捕快,也是有一部分退役士兵所担任。

而这些人,大多是伤残退役军人为主。

大唐新军大战小战已经经历了十余次,虽然每次战斗中的死伤不算大,但是累积下来的伤亡还是不小的,其累计下来并且无法恢复的伤残军人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之前的澜江渡口一战,大唐新军就死伤了上百人,其中至少半数伤员都已经无法回归部队继续其军事生涯。

怎么安排他们,这对于以前的大唐新军来是个麻烦事,这些因伤退役的人,要么是伤势过重导致的身体继续虚弱,要么是干脆就是残疾了,直接把他们扔下不管太让人寒心,但是大唐新军也是不可能持续供养着他们。

之前有人建议过,让李轩建立一些专门的农庄用来安置这些退役伤残军人,但是李轩却是没有批准,他不想让这些伤残军人最后落得一个只能接受他人施舍的地步,他要这些退役伤残军人们一个安稳的生活,甚至是一个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

如今的各镇各村的行政点,正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安置他们,他们虽然都是伤残军队退役的,但是即便是受伤的瘸子,他们的战斗力也是足够威震寻常盗匪了。

第四百三十章 杀,冲上去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卧儿的覆灭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轩的天大谋划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运业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业时代的芬芳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个房间?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轰巴库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发枪初登场第二千四十六章 没啥可追求的圣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将军勇猛无敌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这不是机器,而是艺术品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贸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鸟枪换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异样目光第一百零九章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刚满十八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给南蛮子一个下马威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钱不是问题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进的陈立夫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粮食产区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圣君的丑态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机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群疯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烧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龙颜大怒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税务调查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锅端的上海码头公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华在上海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个声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无处不在的派系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四百一十五章 掷弹兵死战不退(求订阅)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宫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三十七章 他们怎么会投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旧船当新船卖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独厚的美洲第四十三章 御前辩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没人种地吃什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学院的劝退生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环球海底电缆通讯工程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线救国第七百二十章 杀进岳州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卫军才是真土豪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干嘛?第六章 经典组合第四百八十四章 夺柳州迎圣驾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无畏战列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四百六十六章 举旗誓师伐唐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吕振江赴北海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俩都是坑逼第两百七十四章 血战——死寂河滩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亿两财政支出预算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鸟粪是个宝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贵族也是民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团赴唐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诡异的个税改革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雇员:大唐女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许开炮,那都是战利品第九百三十八章 铁罐头们的战斗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亲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贸易公司改革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军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车全民化时代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这雨,太大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这样,我大唐早完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术验证舰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兰的蒸汽机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鞑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狱并存的城市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库里第三百六十三章 绝望的黎平府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乌力罕挨炮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冲突和矛盾第二千二十四章 陆军丢不起那脸!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没钱你问个屁第四百六十五章 怀远县叛乱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当我们大唐收破烂的啊?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无际的农田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华在上海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冯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围困第二千七十七章 态度第两百三十七章 扩军扩军!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腾飞的肇庆机械公司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么复杂干嘛直接平推过去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