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八 官军复正泰李逆身死

宋志文把那高达一千五百人的募兵当成普通民夫,这还真不能挑他的毛病!因为这些募兵的身份本来就只是青壮而已。

如今明王朝的募兵出现的还不多,只有倭寇袭击的比较严重沿海地方以及内陆匪患比较严重的地方,当地的官员才会编练这些募兵,而且总数也不多,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编练募兵的风潮,更没有影响到北方的边军,北方边军依旧以卫所兵为核心,而且战斗力还不算差,他们的战斗力可比内陆的地方卫所兵强多了。

因此这个时期里的募兵,严格上来说是不能算入明王朝的正式军队里的,如此,这些募兵自然也就没有朝廷正式承认的编制,充其量只能算是地方自行组织的守备军。

此时明军的正规军,还是那些卫所兵,这些募兵虽然穿着明军的军服,但是本质上依旧是从民间征召的青壮而已,和寻常当苦力当炮灰的青壮不同的是,这些募兵的待遇更好,装备更好,战斗力也更强,甚至是超过了地方卫所兵,嗯,一般都会有好几年的服役时间,不像普通青壮临战征召,战后遣散。

因此当地的地方官员觉得有必要招募士兵,那么他自己就会招募了,顶多就是向朝廷报备一下,当然了他们报备的时候也不是用招募士兵的名义,还是会用招募青壮的名义。

而地方官员招募青壮剿匪这种事,对庞大的大明王朝而言实在太过正常了,如果这种事中央朝廷都要管的啊,一年得处理好几百起了。

上头的人看到他的报告文书,脑海里就是会浮现三五百明军在渡江的时候遭到大量胆大包天的贼军袭击,将士们力战抗敌,然青壮民夫惧死,冲乱了明军自己的队形,最后为了保全实力以待日后剿贼的缘故,明军主动选择了暂避锋芒。

这对于上头的那些大佬们来说,不过是一个芝麻大点的事而已,这种事写到奏折上报到京师那边,都没会人正眼瞧一眼。

当然了,如果宋志文傻乎乎的说自个派了三千人的大军,但是却被区区一个乡野愚民率领的匪徒击败了,而且还损失了两千多人,那么就不是小事,而是会变成承报到正德皇帝案桌上的事了。

但宋志文要是这么干的话,第一个倒霉都不是李轩这个造反头子,而是宋志文,其次是苏家康,再过来是兴泉府的一大票官员,甚至都有可能连累省城里的巡抚大人都得背上一个失察之罪。

最后,倒霉的才是大唐王朝以及李轩,而且这还得是明军派遣大军来攻,并且击败大唐新军的前提下。

而按照内陆地区的这些地方明军的战斗力,不派出个万八千的,还真奈何不了大唐新军,更不要说扩军并训练完毕,而且武备齐全后的大唐新军了。

大唐新军的战斗力,别人不知道,但是亲历过战争的兴泉府内的明军将领却是知道的,即便他们不愿意相信大唐新军的战斗力,但是苏家康绝对是了解甚至是很清楚的。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府城明军和大唐新军在澜江对峙,乃至在过江的时候都龟缩在县城不出了。

他实在是没有信心凭借着手中的六七百个残兵去击败大唐新军了。

哪怕那个时候大唐新军在正泰县外部署的兵力也就百多人,但就是这百多人也是把苏家康给吓住了。

不是他胆子不够大,而是他手中的可用之兵真没多少了,正规军的卫所兵和募兵加起来也就三四百人,这些士兵的素质有多差,苏家康已经是有深刻感受了,拉着他们出去和伪唐贼军打仗,估计还没开战就得溃散。

剩下的大约四百人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战斗力就更不用提了。

但是一直龟速着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在知道了伪唐贼军得到了一大批战略物资后,苏家康想着,是不是可以派遣一部分兵力偷偷在晚上出城,去玩一把伏击?

苏家康也是个有胆魄的人,你让他带着手底下的几百人去打大唐新军主力的主意,他自然是没有那个自信和胆子的。

但只是袭击一支大唐新军的辎重部队,他还是有这个胆子的,而且他这个人向来都是敢想敢做的,当天就决定,今晚就派出两百士兵出城偷袭。

苏家康这个人,虽然只是个文官,但是论起血性和胆气,绝对是要胜过绝大部分明军的将领,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一年多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了,仔细算算,他都在大唐新军手底下吃了不少败仗了,但是他依旧是一心想要剿灭大唐新军,即便是这一次偷袭大唐新军的辎重队,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局所着想,摧毁这些物资,扼制伪唐贼军的快速扩张。

没有这些物资,就无法制造武器,而没有那些火器,那些伪唐贼军还怎么扩军啊?

然而苏家康有这个胆子,不代表他手底下的明军将领也有这个胆子啊,刁雷勋听闻苏家康要派自己率队去袭击大唐新军,整个人一下子就是变的惶恐不安起来,大着胆子去找苏家康,想要让他放弃这个危险之极的想法,再不济也要让苏家康换将,他可不愿意大晚上的出去找死。

然而当他找到苏家康的时候,看着苏家康一脸严肃的模样激励着,说什么一切都拜托他了。

刁雷勋当时就能够猜得出来,他当时要是敢说个不字,这个苏家康是真敢杀人的。

他一个普通千户,对上苏家康这种正牌进士七品文官,实在是没胆子说出那个不字。

最后只能是带着绝望之心带人出城,他们晚上偷偷溜出去的时候还说,躲过了城外监控明军动向的大唐新军。

第二天他们就在一个地方埋伏了起来,并且很顺利的在埋伏之地等到了大队而来的大唐新军辎重队。

但是当他看到辎重队的规模后,刁雷勋一直等到大唐新军的辎重队走出了埋伏之地后,都是没胆子下达进攻的命令,这两百明军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大唐新军的辎重队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安全通过。

而等大唐新军的辎重队走了,包括刁雷勋在内的众多明军将士都是露出了死里逃生一样的表情。

尼玛,刚才太吓人了!

这一支大唐新军的辎重队,总人数竟然是达到了差不多五百人,而且清一色是全副武装,其中的两百多人更是一看就知道是大唐新军里的主力部队,因为他们中间有着上百人的火枪兵呢。

要吃掉这一支大唐新军的辎重队,刁雷勋估计着最少也需要一千人以上,而且这一千人还必须是募兵精锐,卫所兵都不行,并且这还得是在埋伏顺利的情况下。

就靠他们这两百人,估计还没冲上去呢,就得被人家的火枪手打的崩溃了,强行冲上去,那也绝对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些明军将士不想死,刁雷勋更不想死,所以他们选择了隐忍!

等大唐新军走远了后,这些明军才是开始离开埋伏之地准备返回正泰县,路上刁雷勋看着手下们都有些沮丧,当即对众人道:“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把场子找回来的,到时候定要那些贼军好看,但……不是今天!”

这一番话,大体上可以理解为自我安慰!

准备打埋伏的明军垂头丧气的回去了,但是运输物资的大唐新军将士们都不还知道,有一支明军曾经想要过埋伏他们,甚至都还瞒过了他们,如果不是刁雷勋胆小怕死的话,就算刁雷勋无法彻底的击溃大唐新军,但是给大唐新军造成一些麻烦是肯定的,混乱之中说不定还真能大量的杀伤大唐新军呢。

刁雷勋没有这么做,而大唐新军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一度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数天后,这些货物终于是在抵达溪口村,当时随同货物一起回去的工部尚书石铁匠是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这些货物的抵达,足够让工部的作坊全力开工一个月以上了。

并且能够用这些物资制造出大量的火枪、刺刀、长矛等武器,同时加上以往的铜储备,足够让打造出来三门的五百斤的铜制火炮来了。

不过这些物资对于如今的大唐王朝来说兴许是很多了,但是如果放在外面,其实也不是多大的数目。

明王朝一年的官营铁作坊的产量就能够达到数十万斤呢,而民间的产量也能够达到数十万斤,而且这还不包括那些偷偷摸摸开采冶炼的铁呢,而孙老头卖给大唐王朝的铁、盐、铜,清一色都是偷偷摸摸开采的,至于黑户中的黑户。

所以大唐王朝哪怕是有着十万民众、百里之地,拥军数千了,但是对于明王朝来说,依旧只是一个小麻烦而已。

大唐王朝如今只占据了一个正泰县而已,甚至连县城都没胆子占领,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大唐王朝在史书上顶多也就留下那么一两句的记载,兴许会这么写:某某年,正泰匪首李氏父子挟愚民某乱,陷正泰,某月,官军复正泰,李逆身死。

所用的字数估计都不会超过百字。

但是,这只是普通的造反下场而已,而大唐王朝普通吗?

不普通,为什么?

因为大唐王朝的皇帝叫李轩!

知道你们一心想要看到李轩完蛋,今天就满足一下你们的愿望!

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们的黄金时代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杆的内阁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们的成家立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第两百八十六章 行踪泄露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圣驾抵达上海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遗产税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还是我傻?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业标准化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鞑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杨成的推销之旅第两百七十三章 掷弹兵准备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军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在冲锋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五百八十章 废墟激战第九十六章 这个女人有毒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库藏贿第一千九百章 迁国,世界震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为民请命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远大的陈立夫第七百三十三章 战马的悲鸣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禅让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机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庞大的帝国内部市场第两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二千零七章 坐拥半个美洲的美洲矿务公司第五十五章 鄙视的眼神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吐鲁番设省第六百五十章 愿她们找个老实男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贼军打过来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动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贼军打过来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陈立夫是个人才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杀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劳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伤亡作战第两百八十三章 把他绑起来,烧死他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罚金狂欢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亿两财政支出预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冯氏公司的野望第两百八十三章 把他绑起来,烧死他第一百八十章 陈屠夫出击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没人种地吃什么?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钱的爱德华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亲征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门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六百九十三章 张岳的果断第四百一十四章 这是要殉国的节奏啊第三百零三章 大战爆发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国的真正危机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竞争不过你就打啊第八百一十二章 坚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冲突和矛盾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并施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书房会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万金油西北马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这些大唐人太野蛮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群赴红海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点也不体面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两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烦的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圣巡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锁金陵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钢铁大桥第九百七十七章 费勤祥的艰难选择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属美洲转让协议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才是未来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虚名的皇家产业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为官难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没的第一步兵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万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国危矣第九百二十九章 换不到马匹就去抢啊!第九百八十章 陈立夫的孤独和骄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冯氏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国府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属美洲转让协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团战只抢人头第七百八十六章 决战爆发!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后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两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税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军校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规模宏大的大唐金国舰队第五百一十五章 国朝兴废在此一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军好样的!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烧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远征印度第八百六十六章 决战前夕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尘公主长大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过如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马六甲号战列舰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军的真正敌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轩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