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机

对于李轩而言,开办科举,招募那些传统士子乃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倒不是说真的那么迫切的需要这些士子们给他当官。

他需要的诸多人才乃是具备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然而这种人才是无法直接从当今社会里招募的。

对此,李轩所设想的解决办法有三,一个在培养军官的过程中,向这些军官们传授近代科学知识,别惊讶,如果李轩想要建立一支真正的近代军队,军官们是必须具备近代科学知识的,大字不识的人是很难率领一支近代军队作战的。

而这种过程从近卫军时代开始,已经是施行了差不多两年来,而御学堂所教授的理科知识,其水平虽然在后世看来依旧非常低下,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但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却是极为先进了,至少这些军官们都已经是被洗脑式灌输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知识,尤其是和作战有关的天文地理,基本的数学、几何、物理和化学。

不客气的说,大唐王师里的军官们,尤其是接受过完整御学堂教育的军官们,绝对是这个时代里最杰出的综合人才。

这些军官们虽然是用来作战的,但是军官们是会退役的,后续这些退役的军官们转业到地方后,就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了。

除了军官培养外,还有国子监教育!

根据前一段时间的国子监改革,大唐王朝和文学堂、工学堂合并成为国子监,并下设文学院、理学院两大学院,同时还有独立的学系,比如医学系、农业系等。

这种改革使得国子监已经是和传统的国子监截然不同,说是国子监呢,但说是一所综合大学更为准确一些,可惜的是除了传统国学外,理科水平比较差。

国子监和武学堂、御学堂一文一武,其教育模式自然也是截然不同的,武学堂、御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从军的,而国子监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都是要做官的。

没办法,如果不以做官作为吸引力,根本就没有多少士子愿意报读国子监。

而这一次科举一方面是政治宣传,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国子监招募生源。

但是除了通过武学堂、御学堂以及国子监培养近代人才外,其实李轩还有另外一个培训渠道,并且这个渠道的培养更全面,甚至更有效果,那就是幼军营里的那些少年们。

一开始李轩的打算是比较简单的,那就是把这些幼军营简单的的当成的孤儿院,提供一些基本的前期教育,然后等他们大一些后就是送进武学堂、御学堂或者国子监。

但是最近李轩却是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最初想法,因为这个幼军营里的理科课程有时候是他亲自授课的,在这个过程里他发现这些少年对新年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至少要比那些已经事先接受过传统儒家鉴于的学子们更强。

而且这个趋势在七岁到十岁之间的少年更为明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还不认得字,即便是认得字了,普遍也只是读过三字经之类的启蒙书,其三观尚未形成。

因此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要比那些三观已成的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的学子们更强。

甚至几个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孩子,其理科水平已经是都达到了御学堂学生的水平,恩,而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因为御学堂乃至国子监那边的教育水平,其实顶多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小学阶段,甚至还不如呢。

而这些孩子因为从小学习接触,并且是有着李轩的亲自教导,因此学习进度比国子监以及御学堂那边更快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这个更快,实际上也就是后世的普通小学水平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李轩也是大喜过望,为此他是特地更改了幼军营的培养方式,并且决定把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挑选了出来,然后由李轩继续亲自教导。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人比李轩拥有更渊博的科学知识的!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也是不再继续补充进入国子监或者是御学堂,而是继续在幼军营里学习,反正武学堂和国子监也没不能提供比幼军营更好的教育。

并在幼军营里执行了全新的年级制度,分一年级到十二年级,而这个年级区分完全是李轩按照后世的小学到高中进行区分的,并且这个区分是不以年纪为标准,而是以学识水平为基础。

并且实行年级制度后,对幼军营里的少年们统一安排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为一年级学生,考试合格者升入二年级,然后对二年级学生再进行考试,合格者升入三年级,一次类推。

目前幼军营里的五百多名少年里,三分之一还是一年级,另外还有三分之一是二年级,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则是越少,等到了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是只剩下了区区三人。

采取了年级制度后,李轩为了给他们从小培养等级、服从意识(这些学生以后绝大部分都会从军),采取了高年级生对低年级生有教导、管理的责任以及权力,甚至低年级的老师,都是由高年级生担任的,学习成绩优越者将会拥有各种特权以及便利。

比如低年级的前三名,高年级的前五名都将会得到李轩的亲自教导,尤其是对六年级的三个学生以及五年级的七八个学生,李轩可是亲自负责教导的,其原本的老师顶多就算是助教而已。

同时为了避免外界的人污染他们的三观,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

李轩其实就是把幼军营完成当成了军校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严厉而残酷的,没有所谓的人道或者民`主。

李轩一方面是期待着通过幼军营得到大批从小接受军事、科学教育,并且忠心无比的军官外,其实也是期待着从这些少年里得到一批真正的科学人才。

不需要他们有多厉害,但是只要达到了后世的初中生水平,那么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已经足以充当研发人员、主要工程师之类的角色了。

比如说李轩做了好几次梦都想要制造出来的蒸汽机,原理非常简单,幼军营里的几个高年级生都已经是开始想办法造出试验品了。

而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功,五六年级的几个学生指挥着一群铁匠们打造了一个锅炉,然后直接用木材烧水,用铜管导出水蒸气,其水蒸气成功的推动了叶轮的转动。

尽管这个装置只是最简单的蒸汽机试验装置,距离实用还有一万八千里呢,但是试验获得成功后,也就是证明了蒸汽机的确是可以作为动力来源使用的。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造出真正实用的蒸汽机用以推动轮船,抽水机之类的器械运动,那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李轩觉得这个时间不会短,而且有可能极为漫长。

不过这种事急不来,就跟研发镜子一样,那些工匠们搞了这么久一样没搞出来,但是李轩不着急啊,慢慢搞就是了,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他就不信搞不出来,死都要搞出来。

他又不是要造什么原子弹,只是想要造个最原始的蒸汽机而已,花上几年甚至十几年他还真不信搞不出来。

对幼军营的改革,也是李轩在这个时代小心翼翼展开后世现代教育的一个小措施,因为老师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并且他自己也是忙得很,所以注定是不可能大规模展开的,只能是先培养那么十几二十个人,而且还不能是花费太多的时间培养,只能是选择最优秀,自学能力最强的那一批人进行培养。

李轩培养他们的目的也不是让他们能成为科学家之类的,李轩只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来有一批种子来,然后让这些种子担任老师,教导更多的人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幼军营采取高年级生教授低年级生的缘故。

御学堂、国子监、幼军营,这就是李轩目前所采取的三种人才教育方式,每一种的教育方式乃至学生的对象都是不同。

御学堂的学生都是现役军官,这些现役军官的身前乃是弃笔从戎的士子。

国子监的学生乃是普通学子。

而这两个群体的学生入学之处一般都是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了,放在这个年代来说都是成年人了,三观已定,接受能力不强,但是简单培养一番后也能勉强可用。

而幼军营的学生清一色都是孤儿,而且年纪偏小,没有家庭束缚,同时三观尚未形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李轩爱怎么培养就怎么培养。

而这一次登极恩科里那些算学以及杂学成绩优异者,都将会被补充到国子监里学习。

不过这些人里头并不包括黄志远。

作为一个传统士子,黄志远自然是没怎么接触过,甚至都是不屑于接触那些杂学的,算学的话倒是勉强可以,但是他的强项还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史论和策论的成绩也算是不错。

浔州府院试的考试成绩出来后,黄志远以第五十八名上榜,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第一批新科生员。

大年三十了,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身心健康,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红海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千五十五章 参军等于上学第二千一十六章 设备到港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们,继续前进第八百二十九章 实力强大的第三军第两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征粮司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迁移第六百九十五章 骑兵来袭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细分的工业化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尴尬的近卫军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陆海军军备竞赛第两百九十章 就问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陈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为了吃饱饭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圣天子发言第七百三十三章 战马的悲鸣第三百一十五章 占领正泰县城第七章 这是要私定终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为贼终生为贼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陈立夫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后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些明军不寻常第六百一十章 军械产量大跃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军进攻第两百五十七章 少和柳八苟混第八百一十二章 坚船利炮抵金陵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军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轩第三百八十五章 给老子开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义从不会缺席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价值五千万的战争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师克柳州(求订阅,月票)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车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尔的贸易区见闻第八十三章 史无前例的冲锋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户户有马车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为了人类早婚第九百零一章 翰统鹰犬在行动!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陆扶桑!!!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礼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无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场,朕的牛羊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统鹰犬在美洲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联姻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师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杀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当将军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乱石阵绞肉机第三十七章 他们怎么会投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决堤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当为我大唐利器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电谕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钱人都喜欢住农村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战列舰不如小炮艇第两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县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钱人都喜欢住农村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说一句你牛逼第八十三章 史无前例的冲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远征印度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长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议和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国的安身之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个亿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五百零一章 烦恼多多的正德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万大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号首航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择:战还是逃?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舰队进攻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这雨,太大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惨烈无比的攻坚战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制伪唐火器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满天飞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军出击南澳岛第两百零二章 终于要打县城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布全球的第四舰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赛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鞑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弹第两百二十章 不让走就屠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呗第八百九十章 张岳入川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灭伪唐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敌人不是明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枪一个洞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刚满十八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劳工招募队第八十七章 夜黑风高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舰队进攻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击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烦的第三百一十章 全军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