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划江而治

王师克长沙的消息传到肇庆后,几乎是让整个肇庆都是沉浸在一片欢呼的海洋当中,尤其是在大唐王朝的高层里,得知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都是脸上挂着笑容!

任何一个对前线战局有着稍微了解的人都能够知道,王师攻克长沙的意义到底有多么重大!

大唐王师攻克长沙,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攻克一个城池这么简单,更加重要是背后所带来的一连串反应!

经过一战后,就几乎可以宣告长江以南的湖广地区,除了武昌之外,其他的都将会尽数落入大唐之手。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师在拿下长沙后,后续就可以回防岳州,然后以岳州为前出基地直奔武昌,一路沿着长江东进,杀进九江乃至安庆府,陈兵于金陵城下,划江而治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即将可能发生的事实!

而且这样一来,只要明军不犯傻,那么他们就不会继续围困南昌,因为等到第一军、第二军的主力抵达江西后,就会对此地的六万多明军形成反包围的态势,而如果这一股的明军也是折损之后,明军以后拿什么来继续守江南?

长沙失陷的消息传出来后,大唐王师这边是一片欢腾,而明军那边,则是惶恐不已,哪怕是早就预料到了会是这样结果的张岳,接到消息后也是一夜未眠。

然后就是下令把在长江南岸的武昌城里的诸多作坊、工匠乃至普通民众尽数撤往北岸的汉阳府,同时开始用尽所有的办法抽调船只,准备堵住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入口。

同时又是飞马给围困南昌的明军下令,让他们第一时间放弃围攻南昌,然后回守九江!

但是这道命令传到了南昌城下的时候,却是让明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因为围困南昌的明军可是两个部分,分别是归属张岳的督标以及练军,此外还有归属于王以旗指挥的边军以及江南新军。

王以旗麾下的边军和江南新军自然是不肯去九江的,他们想要回抚州重新布防!

最后没办法,两股明军是各回各家,督标和练军回了九江,边军和江南新军则是回了抚州!

不过督标和练军还没有回到九江呢,就是接到了张岳的紧急命令,让他们在九江留下一部分兵力后火速回防武昌。

相对于江南的安危,张岳更加在乎武昌安危,更加怕伪唐贼军度过长江,直接杀向湖广北部,然后一路北上河南。

至于江南,那是王以旗的事了,他手底下好歹也有两万多边军和号称十几万的江南新军,守江南那是他们的事了。

张岳紧急调整布防的时候,王以旗也是一边大骂着张岳,一边是抽调更多的兵力进驻九江,一边也是直接战略性放弃抚州,然后抽调兵力回防安庆!

现在的王以旗也算是知道了,这些伪唐贼军打仗极为依赖后勤补给,想要阻止伪唐贼军大举东进江南,不是要守住抚州,而是要守住长江!

只要把长江守住,就算是伪唐贼军可以从长江以南的陆地上进军江南,但是也会受困于补给不通畅,而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

而且只要守住了长江,那么就能够随时反攻南昌,如果伪唐贼军敢绕过长江,直接从陆路进攻江南的话,那么明军就能够直接通过水师杀入南昌,甚至一路沿着赣江夺取吉安、赣州。

王以旗紧急布防的同时,也是五百里飞报京师,告知长沙失守的消息,同时请求朝廷增援兵力,而且指定道姓要边军和北方各省新编练的火枪部队。

不用几天,长沙失陷,造成整个南方战略大被动的消息就是在京师里传遍了,正德皇帝得知此事后,因为气急攻心,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可以偶尔下床的他再一次晕倒在床!

最后大臣们商量了一番后,决定抽调边军一万、北方各省新军一万南下驰援王以旗,这说什么也要保住江南这个繁华之地啊,要不然的话,大明王朝的根基可就完蛋了。

明军那边震动不已,试图挽救局势的时候,李春景和郝柏年却是得理不饶人,都认为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时期扩大战果。

但是现在各部队都是有着一定的损失,弹药消耗众多,再加上经过连续作战后,长沙、衡阳一带还残留着大量的明军散兵游勇,同时湖广西北部地区也是需要拿下来。

所以经过商议后,第一军方面把部分的技术装备和弹药,乃至人员都是优先补充给第二军,让第二军重新恢复巅峰战斗力,然后迅速北上岳州,再前往武昌。

如此一来,愣是让已经缺员三千多人的第二军各部重新恢复了满编制,然后第二军主力就是迅速北上岳州,汇合第四混成团继续向北进攻。

而郝柏年的第一军,则是暂时留守湖广,一方面是等待后方的新兵补充、弹药、火炮等装备的补充,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肃清残留的明军散兵游勇,以及发起湖广西北方向的作战,并且固守岳州这个桥头堡,以确保第二军的后勤供应线稳定。

第一军目前缺员严重,火炮弹药等技术装备也是严重不足,已经是无法和第二军那样具备发动大规模攻势的能力了,但是守住湖广,同时把湖广西北部方向的明军给驱除出去还是可以办到的。

大军兵分两路后,兵强马壮的第二军各部很快就是沿着长江一路奔向武昌而去!

张岳得知大队伪唐贼军即将杀过来的消息后,一方面是加快那南岸的作坊、人口以及物资转移到北岸去,另外一方面也是严令让江西方向的督标、练军迅速回援。

三月十六日,经过十天奔袭后,大唐陆军第二军的前锋部队抵达武昌城外,但是让他们惊讶的却是,长江南岸的武昌城却已经是空无一人,甚至连城池都是被焚毁了!

但是武昌对岸的汉阳府那边,却是有明军无数,而且河对岸还有着大量的船只。

发现这个情况后,李春景这个打仗相当随意的将领,半刻都没有停留,除了留下一个第五混成团留守已成废墟的武昌府城外,主力继续东进,同时也是派人告之郝柏年,让第一军来接管武昌城!

他要去九江!

三月二十九日,第二军主力抵达九江城外,同时一起到来的还有原本驻防南昌的第六步兵师两个步兵团!

三天后,原本留守南昌的第五混成团也是和第一军的部队交接了防务,并通过强行军追赶,赶到了九江城外!

面对汇集了几乎所有主力部队的第二军,九江城内的明军根本就是抵抗不了!

因为实力完全不成对比,而且城内的明军还鱼龙混杂,有督标两千余人,有练军五千余人,另外还有边军五千余人,江南新军一万余人,地方卫所兵一万余。

看似总兵力不少,但实际上能打的也就一万多人!

当第二军发起总攻后的第一天,几乎就已经是奠定了占据,虽然明军抵抗的也算勇敢,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依旧是无法抵抗。

三天后,九江守军看见实在守不住,被迫弃城突围。

而撤走的方向也是很有意思,督标和练军,是直接渡江,然后朝着汉阳跑回去,而剩下的边军和江南新军,则是直接顺江东下去安庆。

经过这一场攻坚战后,第二军拿下了九江,但也是耗尽了第二军最后的弹药储备!

全军上下,所剩下的榴弹只剩下区区五百发,实心弹不过三千发而已!

而这,其实也可以宣告,第二军和第一军一样已经丧失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休整和补充,才能够恢复过来。

由此,算是正式结束了横跨了宣平三年、宣平四年的第二次秋冬攻势!

大唐陆军要想再一次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攻势,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准备,而在这之前,明军也是终于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喘息之机。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第二次秋冬攻势,大唐王朝终于是一举把湖广南部、江西给拿了下来,奠定了极大的战略优势。

接下来大唐王师想要北上就北上,想要东进就东进,想要西进就西进,战略回旋的余地非常大!

在第二次秋冬攻势大获胜利的影响下,宣平四年的春试规模比往年更加的浩大,这一次,参加宣平四年大唐科举会试的士子,数量达到了足足四千人,而且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这一次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不仅仅有传统的两广、贵州的士子,还有来自云南、湖广、江西的士子。

因为接到消息说上述几个省份将会有大量士子赶来肇庆赶考,而且这些士子有相当多一部分人都是前明举人,礼部之前就特地奏请,把原定于二月的会试推迟到四月举行,李轩自然是准奏。

四月,四千士子汇集肇庆,其中超过一千人都是前明举人,其中甚至不乏家中都有人在明王朝那边为官,但却是来大唐这边参加会试的举人,当然了,他们也要么是隐姓埋名,偷偷摸摸的来,要么是公开和家中在明王朝为官的父兄断绝关系。

看到这一幕,李轩笑了笑:“看来朕已经是值得他们下注了嘛!”

笑罢,就是回头继续逗弄着满屋子到处乱爬的薇儿公主,把她逗着咯咯大笑!

一旁的董芸芸看着李轩和薇儿公主满屋子爬着玩,也是抿着嘴露出了笑容,这样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让她看了都觉得心里欢喜。

恩,如果叶氏和王氏那两个贱人和住进了皇子府里的那两个孽种都死了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月底里,手里还有月票的别藏着了,投给山沟皇帝,支持大唐王师吧!大唐万岁!

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么复杂干嘛直接平推过去就完事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等什么,撤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战舰大型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陈立夫是个人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军遭遇战第二千四十三章 体面的基础:工业化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盗也买军舰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又是一场倾国之战第九十六章 这个女人有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军办事,从不向蛮夷解释!第八百七十四章 骑兵的巅峰对决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这破厂能造汽油机?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伟的造舰计划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种牵绊第四百六十三章 脱裤子放屁!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负重任的陈立夫第七百零七章 腾飞的大唐军械产量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战起第二千五十二章 认同感以及货车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冯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补个觉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样的葡萄牙第两百三十八章 冲破天际的怨气(求订阅)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迟则生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华在上海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冯氏公司第二千零六章 来自美洲的牛肉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开海旨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鳖海军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装甲巡洋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征,尊贵的体现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圣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钦赐皇家教授学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伪唐贼军主力来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骗就骗能抢就抢(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达天听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无奈的进出口委员会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鞑靼人异动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让人无语的大唐子民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贸易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骄傲与不屑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红海第五百一十三章 夺梧州抢月票(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四百一十九章 伪唐贼军想要干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军还值钱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车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军博物馆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农场主何锡华第九百六十四章 宁投降不入川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锦源号归来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饭?不准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当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业大爆炸第九百二十一章 临高要办工业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胆国贼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马车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门的一声惊雷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宫必须高端大气上档次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军碾压而来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马蜂窝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鞑靼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势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换回来那么多黄金干嘛用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统鹰犬在美洲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钱过日子的大唐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一百八十章 陈屠夫出击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销售售后统一模式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奥斯曼的反攻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师入荆州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继承欧洲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压蒸汽机成功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册封第两百三十一章 王志叹的决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脚的陈立夫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国的先进性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陆锡兰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轮船时代来了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弃治疗的鞑靼人第八百零四章 圣驾北上秦淮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娘的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