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妙山对风虎云龙(二)

风凌云笑道:“冯大哥别来无恙! ”冯国用比风凌云大上十余岁,叫他一声“大哥”,显得亲近一些。

冯国用道:“好,自当年一别,小兄弟可是从未来我这里过,倒是让为兄好生想念啊!”

风凌云道:“我也是想着冯大哥那好酒好茶的!”

冯国用闻言,哈哈一笑,道:“走,当年我们饮酒,那今日咱们就去沏茶!”

朱元璋与风凌云在冯国用的带领下,来到一处木屋。古木沉香,清幽芳雅。屋中摆放着的瓷器与字画,均是出自名家之手。冯国用这屋子建成之后,就连他的亲弟弟冯国胜都未曾能入其内。用冯国用的话说,冯国胜只是一个只会舞刀弄枪的俗人,进了这屋子,会污浊了空气。冯国胜为人豪爽,对其兄的性子甚是了解,当下也不以为意,心想:“你那破屋子摆的那些字画瓷器,如何能比得上牛肉羊肉,大碗酒来得痛快?”

冯国用这时却将风凌云二人引来这里,可见在他心中,将二人看得是如何重。

风凌云走进屋里,不由想起了羽山的竹川,心道:“这两人若是住在一起,怕是真能成为知音! ”

冯国用带着二人穿过木屋大厅,来到一处偏右之处,打开屋子,但见左右各挂有一幅山水画。正对着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窗户。而屋子中间,却是摆放着一处炉子。如此简陋,又如此新奇的摆放,恐怕也只有这位冯国用才会做得出。

冯国用吩咐二人围住炉子而坐,炭火加上,又拿来一个茶炉,道:“这些野茶生自山间,是我抢在雪落前采下的,滋味如何尚未可知,今日咱们就来尝尝!”

风凌云闻言,心中顿时生出一种别样之感,历来名家待客,奉上的都是好茶。这冯国用却是别具一格,竟然用他采来的新茶待客,可见他却是将自己视为自己人,非是客人。朱元璋也是觉得新鲜无比,心想:“这冯国用看来确实异于他人,且看他有些什么门道!”

忙了一会,冯国用又命人去取来山间清泉,笑道:“当下残雪似化未化,山间清泉沾上些雪的味道,用来煮茶,想来味道必不一般。”

风凌云亦是此道中的高手,于是也帮忙架炉掺水。才发现这茶炉别于一般茶炉,想来又是冯国用的作品。冯国用取出茶叶,幽香之味虽然极淡,却渗人心脾。一番忙活,接下来便是掌握火候的事了,这自然得冯国用亲自动手。

朱元璋帮不上什么忙,但看着二人举动,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时,窗外吹来清风,令得他精神一清,不由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上,向下一看,却是万丈深渊。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这处屋子,竟然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

在冯国用的精心照料之下,炉火徐徐升起火焰,茶炉中的水开始沸腾。冯国用到处一些热水,将茶给洗过,而后才放入茶炉之中。风凌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煮茶的,觉得新鲜无比。再过一会,茶水开始沸腾,茶香味在屋中弥漫,炉火顶上,却见水雾翻腾,变化莫状。

心下想到:“我于茶之一道,均是用在武学,却从未真正的坐下来煮过一壶茶。而茶之道若不会煮茶,又如何能真正通晓?”当下便专心的看冯国用操作,多年来,风浩天在血书上所作的关于“茶之道”的不理解的地方,如今在观看冯国用煮茶之时,一一涌上心间。风凌云这时茅塞顿开,心间畅意通达。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武学一道亦是如此。通晓“茶之道”,便输灌于他道。风凌云只是在这煮茶的时间里,于武学之道进了一大步。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一壶茶终于煮好了。冯国用拿来三个茶杯,在长桌上整齐摆放,不待茶炉冷却,便将茶水倒入杯中。水雾缭绕,幽香扑鼻,冯国用一脸陶醉,道:“二位,快试试这茶水如何?”

朱元璋这时却是心中疑惑,这茶水滚烫无比,入口还不将嘴给烫烂?只是这时,风凌云端起茶杯,吹开水汽,滚烫的茶水滚动,浸入嘴里。朱元璋善于观察,在风凌云吹开热气的那瞬间,那茶水也是散开,入唇时宛如一张透明的薄纸,在如此寒凉天气之下,瞬间便被冷却。待到嘴里,已经不是那滚烫的茶水了。

如此喝茶技巧,他是头一次见到,心想:“寻常人等,喝一杯茶水哪有这么多的道道,也只有你们这些清雅之士,才会弄出这么多的花样来!”朱元璋这时也端起茶杯,学风凌云一般饮茶。待茶水入口,顿觉舌尖生津,一股微凉之意传至心间,无比快意。心中又骇然道:“这茶杯中的茶水滚烫,入嘴却是温凉,其间滋味当真难言,难怪你们喜欢这种喝茶方式!”

冯国用饮下茶水,闭上眼睛,良久,道:“这雪水渗透得少了一些,味道不是甚好!”

朱元璋心道:“什么雪水的味道,我就喝不出来,莫非这是雪水与山间泉水,还有什么区别么?”

风凌云道:“雪水渗透得少,是一种味道,但若多一些,味道却又变了,好与不好,还真是说不清楚!”

冯国用不由点头道:“不错,这煮茶与治理一个国家是一个道理,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出发点都是一样,但结果如何,却又说不清了!”

朱元璋放下茶杯,向着冯国用一抱拳,道:“在下朱元璋,请先生赐教,如今天下已乱,何以得天下?何以安天下?”

朱元璋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去掩饰,直接说出心中想法,坦坦荡荡。其气势如山峦崩,如海啸临,简直锐不可当。冯国用不以为忤,双目突放神光,道:“看来朱镇抚有平定天下之志向!”

朱元璋道:“区区不才,愿为这离乱中的百姓,谋一方平静之地;愿解下那倒挂黎民的悬索,还其安宁;愿天下粮仓饱满,苍生安居乐业!只是不怕先生笑话,在下是志高才浅,是以今日登山,是来请先生解惑来了!”

冯国用见风凌云与朱元璋到来,本以为只是前来探访。如今他已经明白,这次上山,是来招降来了。自十余年前在此结寨自保,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离开。只是乱世之中,起义者数不胜数,却没有一人能入他法眼。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他冯国用缺,确实是一个良主。如今朱元璋亲自登门,言谈气势极盛,但举止有礼,更是心细如发,正是能礼贤下士、居高位而不骄的良主。

冯国用虽然隐居深山,但时时关心时事,对于天下变化,均是了于心间。他因是定远人,对于附近发生之事更是一一知晓。朱元璋在定远的所做的事,他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他依旧要考较朱元璋一番,于是便道:“以朱镇抚看来,得天下之前你该如何保民?得了天下又该如何安民?”

民乃是国邦之本,冯国用乃是真正的儒家大师。对于孟子那套民贵君轻的思想,自是奉为圣言。

朱元璋道:“当今天下,天灾不断,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元军屠城自是不消多说了,不少义军也把百姓生命视作草芥,随意践踏,导致百姓无论是听到元军到来、还是义军,均是一片恐慌。是以元璋认为,这保民的首要,也是要使民安!”

“那该如何使民安?”冯国用问道。朱元璋侃侃而谈道:“首先,我们的起义军要纪律,进城不得扰民,无扰则安。其次,不能欺民,民不受欺,便是保。再有,当减免赋税,鼓励开荒屯田,令其温饱,同时也是军队征战天下之凉源!这样子,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了!”

冯国用道:“好,朱镇抚说得好,如今这起义军一拨又是一拨,均是没有认识到,一个国家之根本,非是在君主,非是在贵族,而是在于民。战乱之中,百姓最怕的便是扰,便是被欺。百姓勤于农田,粮草方不会断,百姓吃饱,方有力气种田。在下实在没想到,朱镇抚竟然会有这番见解!至于天下平定之时,该如何去做,咱们今天就先不论了!你不是问我如何得天下,如何安天下么?那我现在就说说我的一点愚见!”

冯国用顿了一顿,接着道:“当今天下大势,黄河一带,虽有义军打闹,但无法撼动元廷统治。长江一带,特别是江南地区,才是起义军的天下。张士诚几个月前起义,占据着泰州、兴化等地,浙东、平江等处的肥沃之地,想来早晚也会是他的囊中之物。徐寿辉占据长江中游一带地区,八百里洞庭亦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是以欲要得到天下,在下认为,朱镇抚必先取得集庆!”

“集庆?”朱元璋甚是疑惑。

【冯用之才,不在李善长与刘基之下,只是死得早,历来名家有说,这一章且让他做一回诸葛孔明,哈将天下之势说出,哈哈。】

第二百四十八章 归真之意作何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戏里戏外皆人生第十二章 自成一家始逼真第七章 背水一战杀出城(一)第二十八章 虎山独行(三)第一百零二章 西吴王者朱元璋第一百零五章 绵绵相思何以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均一局谁可挽(二)第九十六章 是献策亦是考较(一)第七十七章 忠义之骨须入土(二)第八十八章 夺定远豪言己志(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她若安好天下平(一)第六十五章 众人齐心平叛乱第四十五章 天灾固可怕 人祸亦无穷(二)第一章 浊世佳公子 妙龄俏女郎(一)第二十九章 大佛小神一堂聚第六十八章 洪都危矣谁可守第五十一章 少年浑身胆 拦路刺钦差(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掌光暗者是主宰(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连天峰上有人来第三十一章 醉生梦死何足道第一章 浊世佳公子 妙龄俏女郎(一)第五十三章 喜结连理谏出兵(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山六魔威难显(二)第三十三章 扫榻开门迎客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断肠剑杀负心人第七章 天台山上显锋芒(一)第八十一章 鄱阳决战今日始第七十四章 小人心反复无常(一)第十六章 谈笑挥手镇群雄(二)第一百零二章 破重围得驴牌寨(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闻曲方知故人后第九十八章 揽月神功灭魔诀第四十三章 万法善变第二百三十四章 愿以我命换卿命第十九章 白马金羁侠少年(三)第七十八章 围魏救赵迫敌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是金兰真金兰(一)第五十二章 嚣张跋扈终作死第七十四章 小人心反复无常(一)第四十九章 君子协定月夜成第十六章 临危不乱 纵马横行(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谋滁州善长来投(一)第十章 诸子百家阁内藏(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一怒天下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擒贼擒王恩义断(一)第二百零一章 兵临城下谁是帅第三十一章 天命真意法自然(一)第五十七章 大局之危如累卵第七十九章 马蹄疾疾威难挡(二)第十八章 世间万事用心看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兵四处以惑敌第九十四章 酒温计成当痛饮第一百七十九章 药谷双姝争医经(一)第八十二章 抢巨船引敌出战第二百四十五章 各怀心思危机临(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梨园争雄以情胜(二)第一章 天显异象惊世人第一百零三章 解剑拜山方为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八方来客至少林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鹤观里无白鹤第一百三十一章 她若安好天下平(一)第五十六章 千载兵家有传人(一)第八十八章 皇图霸业一场空(一)第七章 智慧阁门八卦锁第七十八章 围魏救赵迫敌退第十三章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四)第一百八十章 药谷双姝争医经(二)第四十二章 消息传来敌已动第五十七章 大局之危如累卵第五十七章 葫芦口战名声扬(三)第一百零五章 绵绵相思何以慰(二)第六十八章 洪都危矣谁可守第二百二十九章 双杰谈笑藏锋芒第一百二十六章 经纶挑动天子心(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短剑藏迷锋芒寒(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各怀心思危机临(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云波诡谲笼大都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清殿上把道论(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十一章 劳逸结合学百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经纶挑动天子心(一)第六章 日华洞门今又开第二百六十五章 掌光暗者是主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左右为难变突起(二)第十八章 白马金羁侠少年(二)第四十三章 万法善变第二十九章 再遇终是成对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归真之意作何解第三十五章 风流情债多几何第四十一章 濠州乱贾鲁围城(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教合宗无南北第八十三章 玄机连连洞开(三)第一百零七章 山洞幽深通何处第二百一十一章 魔性再起嗜杀戮(二)第四十章 世事变幻谁能控(三)第五十五章 天子剑斩不从者(二)第一百零三章 破重围得驴牌寨(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风不谙离别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本性难移已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