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重临东门

梅铁萼枯坐紫红高背酸枝木椅中,已有四个时辰,揽镜自窥,一夜之间鬓发竟是花白一片了,心中一阵痛楚,望着伏首在地的梅玄墨,面目骤然狰狞起来,将手中铜镜恶狠狠的向他砸去。

梅玄墨不敢避让,任由铜镜砸中眉骨,一股鲜血顺着鼻翼流下来,滴在磨得光亮鉴人的青纹石板上。

梅铁萼突起的躁怒瞬时给一种难言的悲凉替代,无力挥了挥手:“我怎能一时糊住心窍,听信你的话,再次着了公良老儿的道?梅家在东海立宗二百余年,就要毁在我的手中,让我有何面目去见长眠于地陵的先人啊。”

梅立亭小声道:“事态未必严峻至此,还是……”

“还是什么?”梅铁萼骤然起身,厉声道,旋即声音缓和下来,悠悠说道:“徐汝愚名将之材,东海无人能遮得住他的光辉。你莫要以为雍扬守军是为了五十金的恤金而不顾生死抗敌守城。徐汝愚甫任都尉职,只用三壶美酒就激奋了全城守军的士气,一场天雨,就让他将散如乱军的后备营整饬井然,赏罚简略,广言厉行,深得兵法之要,将士于他麾下,无身后之忧,并有奋杀之赏,无不甘受驱使。守在城楼三十四日,未离半步,与普通军士同食同眠,威慑沿海数郡的普济海匪,竟不能从他脚下夺去一寸城墙,他无敌之形象深入城中每一个的心中,正是他的影响之速之巨,才促使我们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真是不敢想象一个没有徐汝愚的城头如何抵挡普济岛的十万海匪。若是公良老儿在城下揭露我们与之合谋一事,对士气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即使勉强抵挡了,日后西城军、羽咋营军、后备营能饶了我们?陈昂能饶了我们?”

梅玄墨说道:“爹爹,不若我们献城……”

梅铁萼一脚踹去,将他踹翻在地,喝道:“畜生,亏你能生出这样的念头……”梅铁萼只觉一阵晕眩,扶住椅子,好不容易将翻腾的血气平复下去:“你知道过去一个月有多少贼寇躲尸城下,一万八千具。新朝三十五年至三十九年,普济海匪被徐行逼离东海境内,五年间不过损伤四万人,你想公良老儿会是怎样。城破即是屠城,你莫要有献城保命的幻想。与敌相谋,凭借的是让他忌讳的实力,我梅族四万精兵现在只有四千残兵,却有着与之不配的庞大家业,公良老儿怎么会放过这笔财富?”

梅玄墨低声说道:“可是徐汝愚上任至今,军费虚耗百万金,又都是从世家、一等户抽调,若是任他如此,我梅家再大的家业,也有用尽的一天……”

“百万金?你能用百万金让四万将士用命、杀敌忘身?”梅铁萼涌起一股厌恶的感觉,转过身去,低声问梅立亭:“其他世家有何动向?”

“都尉遇刺身亡,二叔与江大人立即封锁了江府,只有二叔让人透出消息来,其他各世家知晓公良友琴诈退一事阀主现在刚刚离开江府,二叔与陈子方大人被留下了。”

“哦,有没有可能被江凌天识破?”

“应是没有,不然不会让二叔与陈子方留下来的,怕是都尉生前留下对付公良友琴的计策。”

“徐汝愚生前识破公良友琴诈退之计,应是留有遗策,一切待铁蕊回来便能分晓?”

正在此时,门外精卫叩门禀报:“二叔与梅远阁的族老们来了。”

梅玄墨愤然起身,叫道:“二叔请出梅远阁的族老是何意,还把不把爹爹你放在眼里?”

梅铁萼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骂道:“畜生,还敢出口挑拨。这梅族阀主之位,我还有脸担当下去?若非日后需有人向陈昂交待,我也无面目见铁蕊与族老了?”

梅仕林、梅孺、梅蕃、梅香远俱是鬓发皤然的老者,担当梅族族老隐逸梅远阁已二十余载,修心养性,自谓已无任何事能触发他们昔时的火烈性子。

梅仕林一手拨开侍卫,一脚踢向房门,缕纹朱门应脚而开。梅仕林指着伏跪在地的梅铁蕊问道:“铁蕊说你刚愎自用,不顾铁蕊、立亭阻挠,擅自与公良友琴合谋行刺新任雍扬都尉徐汝愚一事,你可有话说。”

“铁萼甘愿以死谢罪。”

“你死,谁去向陈昂交待,难道是玄墨这个小畜生?你将寒梅戒交于铁蕊吧,你从今日跟我进梅远阁吧,日后陈昂若是察觉此事,你我父子俩人怕是抵得过去。”

“父亲,是铁萼铸此大错,误中公良友琴的奸计。”

“爷爷,许家、沈家、龙游帮、青埔帮、延陵帮都参与此事,为何要我梅家一力承担?”

梅仕林一杖击在梅玄墨的肩头,将他打得皮开肉绽,气得须发俱张,说道:“你这畜生,为敌所擒,不求死义,反而引敌入室,为敌牵线让你父亲中敌奸计,你不思反悔,只知一味将过失推与他人,你……你……”

梅仕林蓦然一阵头晕,一口气提不上来,摇晃几下,几欲瘫倒下来。梅铁蕊探手架住他的腋下,将他扶到坐榻上,低声慰语道:“玄墨年幼为敌所乘,也怨不得他,何况我们为未能识破公良友琴的奸计。”

“这岂能是他免罪的理由?立亭,你将他废了,禁锢起来,来日交于陈昂。”

梅立亭骇然失色,扑到梅仕林膝下,情真意切的恳求道:“大哥战死泰如城下,二哥幼年夭折,现在怎能对三哥如此?”

梅铁萼无力说道:“你照做吧,这是他应得的下场。”说罢,将尾指寒梅戒取下交于梅铁蕊,哽咽说道:“二弟,梅家能否全族,就看你的啦。”

梅铁蕊想起近日之事,不由一阵黯然。四日前,梅玄墨由东城潜回,只言流连敌后,今日方得有机返回雍扬,梅铁蕊也不疑他。怎知他元月返城之时,为公良友琴所擒至今,此次回城是给公良友琴做说客,梅铁萼听信他言,认定贼寇已然断粮,欲从雍扬撤离,只是深恨徐汝愚坏其大计,只要各世家助他除去徐汝愚,公良友琴便从东海撤军,并将毗陵、泰如等地交于雍扬各世家手中。

往后三日,攻城贼寇果真胃中填有草藤,并且公良友琴只身潜入城中,更让各世家深信贼寇已是粮尽路绝。徐汝愚在雍扬施行军政,抑压高门已初露倪端,税都抽自世家大族,深为各世家所忌,惟恐他根基日深,难以拔除,难能不利用眼前良机。

梅铁蕊察觉此事之时,梅族等各世家已深陷其中,脱身不得,若是揭发,雍扬立时生变,公良友琴乘虚而入,雍扬更是岌岌可危,只得盼望公良友琴行刺完毕,真会撤出东海。

昨日徐汝愚遇刺,江凌天又揭露公良友琴断粮乃是诈计,无疑晴天霹雳直贯头顶,让人瞪目结舌,俱明白中了入了公良友琴的死套。

所幸公良友琴于北城入城之时,被巡城兵丁发觉,万嵘将十余兵丁灭口时做得又不干净,让徐汝愚觉察出来。若是自己参与此事,让公良友琴由东城入城,那时怕真是雍扬死劫了。也真是如此,徐汝愚才深信自己也是事后被迫裹入其事,予梅族立功之机。

梅铁蕊轻轻旋拧尾指上的寒梅戒,望了地上伏跪的梅玄墨,心中虽是不忍,却知梅族必须给徐汝愚一个交待,叹了一口气,让梅立亭将他带下去。

只是徐汝愚当政,真的会像玄墨所说的所般打压高门吗?雍扬各世家若不是深忌宛陵军抵达雍扬之后,再无法压制徐汝愚与宿帮的崛起,怕也不会轻易中了公良友琴的奸计。梅族跟随徐汝愚真的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但是不追随他,梅族也终止抵不住日后宛陵的清算,毕竟是梅家弃盟,使东海陷入百年危局之中的,梅家的武力也维持不了如此庞大的家业了。

梅铁蕊屈指轻叩前额,将突然间涌出的念头驱离去脑海,心想:不管如何,也得过了眼前难关再说。

翌日清晨,斥侯陆续回报,公良友琴与许伯当分从宿邑、延陵两地回师往雍扬而来。雍扬诸将除陈子方、梅铁蕊等少数几人明白徐汝愚健在的真相外,其余俱面色如土,满面愁容。所幸雍扬城内军民,俱不知昨日发生何事,现在见贼寇又来围城,也未当回事,未曾发生大的骚乱。

东城外,普济八万海匪包含着骑兵、长矛兵、戟兵、短刀手、长弓手、工兵踏着整饬的步伐,似潮水一般涌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分成三股巨浪向雍扬拥来,遮天闭日的旌旗使这三股人潮看上去又像燃烧的烈焰,漫山遍野的呐喊声撼动十丈的城楼,铁蹄历历直如踏在众人心头一般撼人心神。楼车、巢车、冲车、登城云梯车、洞屋车、濠桥车、弩箭车、拒马车,车辙粼粼,在仲春酥软的泥土上留下千万道纵横交错的轨迹。

景阳门城楼上众将面色如土,然而守城军士却坦然视之,只是紧握手中的兵刃,神色坚毅的注视着城下有如海潮涌来的贼寇,他们相信:再凶恶的浪潮扑在涯石上,也只能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万嵘焦躁的在城楼内踱着步子,面色惨白,喃喃低语道:“完了,完了,守城将士若是再看不都尉出现,一定军心涣散……”

沈德潜看到万嵘如此,心中泛起一阵厌恶,暗道:自己怎会与这种同流合污。强按住心中的惊恐,向梅铁蕊说道:“公良友琴定然会主攻景阳门,西城要应下许伯当三万大军的攻势,估计也抽调不出人马,让我北城调二营人马来吧。”

梅铁蕊挥手阻止他,说道:“陈大人的羽咋营军已与钟将军的延陵卫军换防上了城头,后备营也就近驻进西城,暂时没必要调过多的兵力,东城不利贼寇展开优势兵力,仅有人手暂时够了。”

“都尉不出现在城头,再多的将士也难与普济海盗相抗衡。”

“钟将军,你现在要记住,都尉大人现在北城统领防卫?”

“可是沈大人,真正攻城时,公良友琴出现在城下,这一时的慌言还能瞒得过去吗?”

历来冲锋在前的主帅,却不出现在对抗最激烈的东城,满城军士谁能不起疑,关键公良友琴在城下也会戳穿他们的饰言。沈德潜愣在那里,情知钟籍所言是实,却偏偏想不出一丝法子来,面色苍白的紧咬下唇,渗出血丝来。

梅铁蕊大手一挥,断然截住他们的话头,说道:“无论如何,城破在场诸位均死无藏身之地,尽人力以谋天事吧。”

城下大军突然从中分开,百余骑火红精甲的骑士从中飞驰而去,马蹄飞扬,疾如骤雨一般击打在景阳城外的官道上。面容古挫的公良友琴被众人拥在中间,来到景阳城楼之下,凌厉的气势直侵城楼中的众将,让人微微感到一丝寒意。

面对强盛可怕的敌人,万嵘被他玩弄于掌间心有不甘,强壮着胆子向城下喝去:“公良友琴,你不是已经退去,为何又反复了。”

公良友琴一阵狂笑,声浪直扑城楼众人耳鼓,这当中隔着二百余的距离,让城楼众人听得心神一慑,不禁有些心荡神移,切身体会到公良琴做为绝世高手的惊人武力。

公良友琴道:“反复也你这种人说得出口的,徐汝愚已暴病身亡,你们还是弃城献降吧。”

此话犹如一粒石子击碎平整如镜的湖面,一丝紊乱顿时荡漾开去。梅铁蕊暗感徐汝愚对此时的雍扬果真不可或缺,挺身站出,冷眼注视城下,朗声道:“都尉大人正在北城巡视,你竟有胆子重新回到雍扬城下。”

梅铁蕊的话并未止住军心的涣散,徐汝愚每日都会巡防各处。自前夜普济海匪撤军始,到现在普济海匪重新围困雍扬城,已近二十个时辰,徐汝愚未曾出现在东城,怎能让军士不心中生疑。普通将领均能分辨出北城丽阳门外并无大规模的敌军聚集,恐慌犹如瘟疫一般在守军中漫延开来,难以遏止。

公良友琴嘴角微微一翘,诡异的微容就如映在众人心底,让人生出也生难受的怪异感觉,只听见他不急不徐的声音悠悠送至耳畔:“徐汝愚既然没死,就让他出来领兵与我一决死战吧。”说罢,不理城上众人,褚红的大麾一抖,勒马驰回阵营。

只看他营寨不扎,便派兵直接向城头拥来,情知他此举实要一鼓作气拿下雍扬,双方死战已无可避免。

“咚,咚……”一通战鼓擂响,数千军士整齐得犹如一人拥着数十架抛石弩向景阳门推进,密如蝗群的箭石从高达八丈的楼车、十一二丈高高悬起的巢车中向雍扬城头倾泄而下,数十架抛石弩正对景阳门城楼抛掷巨如磨盘的石弹,重檐竭山顶的城楼、箭楼经不住磐石的连续轰击,不多时,本就有着多处破损的箭楼,轰然倒塌,扬起漫天的尘土,将百余丈的空间遮盖。

梅铁蕊忙与众将下了城楼,避到抛石射程之外的城头。景阳门城楼亦岌岌可危,长弓手撤下未过多久,高达十丈的景阳城楼也倒塌在遮天闭日的飞尘中了。

雍扬东城景阳门与北城丽阳门、西城景泰门不同,城门没有采用瓮城的复合结构,只是在进深二十丈的城门洞内设三重巨门,外门、内门,以及在城洞中间设置了一道悬门。俱是铁皮包覆,开有射击孔。

数千名贼寇借着高盾与洞屋车的掩护,迅速接近景阳门,不用一个时辰便将城门前的沟濠填平。架着巨木的冲车隆隆辗过城门外的石道,向景阳门撞来。数百下撞击在众人心头的“咚咚”声响后,终于訇然一声巨响,外城门碎裂了。沈冰壶将火把准确投在城门洞外侧的柴堆,悬门射击孔迅速映满红彤彤的火光,不过他知道,这也阻挡不了贼寇多少时间。

沈冰壶领队撤入城中,令内门闭合,见城门内侧已有百余垛墙车,临时构筑的一道矮墙,褚文长领队紧守其后,垛墙车后面是道内濠,只有三座四驾并驱的石桥与真正的城区相连,贼寇得突破内濠方算真正将景阳门夺去。即使突破内濠,又能如何,沈冰壶暗道,嘴角掬起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挥挥手,垛墙车迅速开合出一道逢隙,让他领人从中退到后面。

褚文长走到他的跟前轻声说道:“汝帅已经安排妥当了。”

第4章 赐名青焰第12章 施粥梳民第7章 世家之子第5章 佐领之制(下)第11章 合围第2章 孤木越海第4章 居延泽第6章 泉州水营第2章 宜家宜室第4章 妇人之仁第13章 罪王伏诛第1章 荆北被困第4章 居延泽第11章 西出江宁第8章 静湖映雪第6章 营中观军第5章 夜遁第8章 喋血城头第15章 种间第4章 配田决议第13章 罪王伏诛第4章 漳州奇袭第2章 新丰野望第11章 青衣命途第4章 东有大洋第5章 失于迷途第8章 楼名远菊第5章 围堰填海第1章 惠山之战第10章 洞察先机第11章 襄州往事第13章 屠人以城第9章 入局第11章 历阳水营第5章 丹青仕女第7章 釜底抽薪第6章 江宁特使第8章 喋血城头第11章 历阳水营第6章 风起云涌第12章 乡土之士第11章 改经换脉第13章 江河表里第12章 乡归何处第8章 喋血城头第11章 及笄之礼第6章 大道泽生第6章 晋阳山道第11章 前奏第4章 普济报捷第9章 大漳溪第7章 狼行海上第7章 借刀杀人第11章 历阳水营第9章 沈门秘议第4章 龙岩世家第3章 别来无恙第6章 不期之会第7章 相疑之势第7章 将侵江宁第5章 绝色佐酒第7章 寇袭第11章 及笄之礼第1章 荆北被困第3章 枋山议和第9章 见拒府门第5章 仇雠第8章 楼名远菊第1章 惠山之战第9章 见拒府门第13章 兵出白陉第10章 倾盖如故第8章 喋血城头第9章 入局第三章第11章 恶战将至第8章 其人之道第5章 樊族归附第17章 流民第1章 援兵不再山河论战上作者oliver98第9章 又临津水第9章 槃木拳术第13章 屠人以城第3章 生机第5章 樊族归附第3章 景云论战第8章 重返雍扬第7章 招抚夜议第2章 再入抚州第10章 洞察先机第3章 新丰城下第12章 暗日之战第6章 前途渺茫第9章 没有尽头的引子第7章 覆巢之下第13章 军制第5章 请君完璧第8章 蔡氏少年第4章 凤陵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