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闹得差不多了,也把老崔婆子吓唬住了,沈若兰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对桂生子媳妇说:“嫂子,我听你的,今儿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跟她们计较了。”
说完,对那群围住了老崔婆子的老娘们儿们喊道:“诸位大娘婶子们,多谢你们为我做主,这事儿就到此为止,让她们走吧!”
大家一听沈若兰发了话,就都消停下来了,没人在接着骂了,毕竟眼前这老婆子还是兰丫的未来婆婆,她们也不好整得的太过,万一将来兰丫没跟张二勇退亲,她们虎超超的把人家老婆婆给挠了、削了,往后还不得里外不是人啊!
老崔婆子见大伙儿都消停了,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不过想想刚才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快步走出沈若兰家,边走边骂,走到外面时,才发现闺女不知跑哪去了。
“金凤,金凤,你死哪去了?”老崔婆子站在门口大叫起来。
“哎,来了!”
张金凤连跑带颠的跑出来,俩手还抱着肚子,肚子里鼓鼓的,像塞了啥。
知女莫若母,都不用寻思,崔氏就知道这死丫头刚才干啥去了,也猜到她肚子里塞的是啥了,她不是好眼睛的白了她一下,赶紧带着她走了。
就怕让别人发现她们偷拿了沈兰丫的衣裳,再埋汰她们!
“娘,你真要给我二哥退亲啊!”走出了沈若兰家,张金凤把塞到肚子里的那套衣裳拿了出来,一边喜滋滋儿的看一边儿随口问了一句。
崔氏恨恨道:“退,必须退,你没看那败家的小骚比得瑟的吗?还整什么大棚,我就不信没到节气她能把庄稼种出来,春耕秋收是开天辟地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我就不信她还能反了天了……”
盖那些大棚得多少钱哪?就这样的败家娘们她怎么敢娶?家里好容易要翻身了,再整个败家娘们回去还有好吗?
“就是,你瞅把她得瑟的,还穿棉布衣裳,睡棉布被子,她配吗?个人大手大脚的咋花都行,您这个婆婆大老远的去看她,她却连只小鸡儿都舍不得给您杀,一看就是个不孝顺、吃独食儿的!”
张金凤愤愤道,对没吃上鸡肉的事儿她还一直耿耿于怀呢。
老崔婆子倒不在意那口肉吃,她是心疼那些让她败祸出去的钱啊!
既然那死丫头跟都二勇订婚了,她的钱自然也都是二勇的,二勇是她的儿子,二勇的钱自然也就是她的了,有那老些钱,让她拿去还饥荒或者送三勇上县城的书院念书多好啊,就这么白白的让她糟蹋了,真可惜啊!
这么一想,崔氏就感觉是自己的几十两银子让沈若兰花了似的,心疼的都要碎掉了。
“哼,明天就把她庚贴给她送回去,大张旗鼓的送回去,让她们屯子的人都知道她让咱们家给退亲了,磕碜死她,看往后谁家还能娶她这个让人家退亲的破货。”崔氏恨恨的说道。
张金凤卡巴卡巴眼睛,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娘,那我爹和我二哥要是不同意咋办啊?特别是我爹,他那么中意沈兰丫,你要是把亲事给退了,他回来了还不得跟你俩跳老虎神啊?”
一想到老头子,崔氏顿时清醒了不少。
确实,她要是敢擅自把二勇的亲事给退了,老东西回来了,指定饶不了她,整不好都能把她揍死!
想想老头子那对儿大拳头,那顿大烟袋杆子,崔氏的语气不那么坚定了,“他不同意,娘就跟你二哥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就不信,他能为了死丫头不要我这娘了……”
晚上,沈若兰睡觉得时候,发现自己的被子被人翻动过了,在看看,又发现那身儿花衣裳不见了。
沈若兰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是谁干的,气得直咬牙。
本以为那娘俩只是粗俗贪婪缺心眼儿,没想到竟然手脚还不干净,太让人瞧不起了,张二勇咋摊上这么个妈?
心里默默的为那个苦命的孩纸默哀了几秒,沈若兰很快就把这事儿给忘到脑后去了,因为明天荣师傅就要过来给她量地、放线儿,准备盖房子了,有这么大的事儿,谁还会在乎那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儿呢?
第二天,荣师傅果然坐着马车如约而来,还带着几个徒弟,气派的马车一斤村就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沈大伯听说给沈若兰家盖房子的师傅来了,急忙跑过来相陪,齐来顺也来了,陪在荣师傅身边儿忙前忙后的帮着出主意。
此外,那些要受雇于沈若兰的村民们听说沈若兰家马上就要盖房子了,都欣喜不已,也都一窝蜂的赶来看热闹。
沈若兰要盖的房子样式之前在青州时就选好了,大小和用料都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就是让荣师傅看看场地,定定位置画线儿。
荣师傅在众人的陪同下,在沈若兰家转悠了一圈儿,最后决定,一进盖在在沈若兰家现在的房子前五十米远的地方,二进盖在现在房子后五十米的地方,前后院儿相距一百多米,这样也省得沈若兰费事的再往别处搬动了。
他们盖他们的,沈若兰住沈若兰的,等他们把新房子盖完了,再直接把老屋一推,就完事儿!
沈若兰还打算把她家的后园子往外扩一扩,虽然现在的后园子已经很大了,但是谁会嫌自己家大呢?再说,后面就是无主的卧龙山,她就是想把整个卧龙山扩进去,也不关别人的事。
定好位置后,荣师傅的几个徒弟开始划线儿、定点儿,那些受雇的村民们跃跃欲试,等线儿一放完,大家就立刻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挖地基项目中。
傍晚时,附近砖窑来了十两送砖的牛车,荣师傅在各个州、府、县都有熟悉的砖窑和木匠,每次出去干活儿时,都是跟离他雇主最近的砖窑和木工合作,沈若兰家在七松镇,七松镇没有砖窑,这些砖就是离七松镇不远的哈拉海镇送来的。
除了砖,还陆陆续续有人过来送石头、木料、白灰、石板、地砖等…。
材料陆续进入,村民们也没窝工,从送来砖的那天起,就开始修院墙。
全村一共五十多户人家,她就雇了五十多个人,几乎每家都雇人了,有些人家没有壮劳力的,她为了帮助一下,便是老弱病残,也勉强雇了,大家知道她的好意,对她也更感激了。
沈若兰家前后园子都很大,光院墙就修了好几天,这些天,沈若兰每天都按时给大家发放工钱,拿到工钱的村民们都有钱买粮食吃了,家里老婆孩子都吃得饱饱的,他们的干劲儿也更高了。
这些天,大爷爷一直起早贪黑的过来帮忙,有时监工,有时帮着管料,活儿干不过来时帮上去着干,很是精心,齐来顺儿也跟着忙忙碌碌的,虽然沈若兰还不搭理他,但是他毫不灰心,每天帮着跑前跑后的,简直不遗余力!
盖房子的这几天,靠山屯还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就是大春家买车了。
一辆带厢的马车,马是三年的小马儿,据说连马带车一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都是沈大春媳妇给拿的钱。
这下子,屯子里的老爷们更羡慕沈大春了,这驴日的,真不知咋撞的狗屎运,让他娶着了个这么好的媳妇,贤惠、能干、长得俊,还这么有钱,别人还在为一天挣到几十个铜板欣喜不已的时候,人家已经赶上着铮新的大车了,这命啊,真是比不起!
沈大春家买完车回到村里,大春媳妇就过来找沈若兰了,“兰丫,听说你经常在镇上的车行里订车进城,往后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你大春哥买了车,往后就使我家的车吧。”
------题外话------
谢谢
【l8520174】投了1张月票
【qr2012w88665】投了1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