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打糍粑 1/2

不一会儿,两只小羊被毛丫带了出来

当它俩看到张峰后,连忙咩咩的向主人叫着,似乎在说:主人我们出去玩了啊?

“去吧!去吧,但不能跑远走知道吗?”张峰笑着挥挥手。

咩咩!!

大白和小白都非常的开心点点头,毛丫乐呵呵的拉着两只小羊的耳朵就向外面走去,两只洁白的小羊,就像三五岁的小孩一样,正是贪玩的时候,能出去和小朋友们玩耍,心里也高兴的不行,走起路来又蹦又跳,真的跟小屁孩们一个样。

嘟嘟嘟!

突然放桌上的手机响起,张峰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堂哥张升打来的电话。

“喂,升哥您找我有啥事??”

“小峰啊,是这样,这不是入冬了么?我家明天就要开始打糍粑和饵块粑,你家要打的话,赶紧把米送过来!”

由于堂哥家有专门打粑粑的机器,所以每年入冬之后,就开始帮附近的村民打糍粑或者饵块粑,甚至还有不少城里人都会过来。

“好的升哥,我待会儿就把米送过去,谢了啊!”

“没事,还要谢你照顾我生意呢!”张升哈哈一笑,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王桂兰正准备进屋取货,听到儿子在和人打电话,还提到了什么米,于是好奇的问道:“儿子,是谁打来的电话啊?”

“是升哥呢,他家明天就要打粑粑了,通知我赶紧把米送过去。”张峰微笑着向母亲解释到。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就把糯米送过去,可惜打饵块粑用的大米,咱们家都还没买呢!”张母王桂兰点点头,然后有些皱眉的说道。

“没事妈,我准备用我们家的余香稻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打成饵块粑!”其实张峰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余香稻能行吗??”王桂兰一脸的惊讶。

“应该可以吧,待会儿我去问问升哥,他看怎么说?”张峰笑着回答道到。

“嗯,是该先问问,要是做来不好吃,那就可惜了!”听到儿子的话,王桂兰赞同的点点头。

一斤余香米就要二十块呢,要是做来的饵块粑不好吃,丢了多可惜,因此在做之前,还要请教一些行家张升才行,堂哥做了好几年的这个生意,对打饵块粑的大米肯定门清,所以去问问他准没错。

随后张峰带了五升糯米,大约三十来斤,准备做些糯米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糯米糍,这东西大江南北几乎都有,形势各式各样,吃法也各不相同,但味道都是一样的好,都非常受大家的喜爱。

当张峰背着糯米来到堂哥家的时候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全都是听到消息后赶来的,大家脚边都放着一袋袋大米,正在等着排队称重。

“哟,小峰你也来了!”

“小峰你家就打这么点米??怕还没三十斤吧?”

“差不多吧,我舀了五升呢!”

大家看到张峰都笑着打招呼,张峰也笑着回应。

升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容器,确实非常古老,因为现在村里都很少有人家还会用到这种古董,但在十多年前,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东西,那时候大家借个粮,也都用它来做容器,比如今天我借你家一升米,过几天再还你家一升。

这样的事情在张峰小时候还比较常见,但自从大家生活变好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借粮的事情。

现在大家的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吃都吃不完,甚至有些人家的粮仓里还有十年前的谷子呢,这可不是开玩笑,前段时间村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村里三太婆家的大米因为存放太久,当发现的时候已经发黄快要腐烂,最后只能用来喂猪,老人痛惜的几天没吃下饭。

当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后,年轻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存了十年的大米,那真是太恐怖,只有村里的老人叹息一声,因为他们都知道三太婆的想法。

对老一辈的农民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生命,存放这么多粮食是因为饿怕了,想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村里的老人们依旧还心有余悸,担心再次来那么一次,于是大家都使劲的往粮仓里存粮食,存个三五年都很常见。

甚至有些老人更是像三太婆那样,粮仓里十年八年的粮食都还有。(真有这样的事)

“咦,小峰你怎么只带了糯米?你家今年不打饵块粑了?”大山叔打开张峰口袋一看,好奇的问道。

糯米和普通大米外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糯米更圆更短,不像普通大米那样尖细。

甚至有些糯米的颜色都不一样,全身乳白色,所以糯米和普通大米很好分辨。

“应该要打吧,不过家里还没买打饵块粑的米呢!”张峰解释后,看到堂哥走了过来,于是连忙问道:“升哥,我想用余香米打饵块,您看能行不??”

“啥?你要用余香稻打饵块??”听到他的话,张升满脸的惊讶,

“对啊,升哥难道不行么?”看升哥的表情,张峰还以为不行呢。

听到张峰的话,张升顿时苦笑不已,余香稻一斤就要二十块呀,

虽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大米,但大家平时都不怎么舍得吃,更没有人想过用它来打饵块粑。

“卧槽!土豪就是不一样啊!”

“峰哥真是壕无人性!”

“那是当然,小峰现在一分钟就能赚上万块,哪里还在乎这几百几千的!”

“就是,要我像小峰那样能赚钱,就是天天吃龙肉也舍得啊!”

村民们听到张峰的话后,全都震惊不已,随后沸沸扬扬的议论开来。

“升哥,真的不行吗?”看到堂哥半天都没说话,张峰再次好奇的问起来。

张升长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镇定,然后回到道:“行,怎么不行,只要你小子愿意那肯定能行。”

打饵块用的米其实也没多大的讲究,只要粘性适中,不能太黏,否则就会和糯米粑一样,但也不能太松散僵硬,否则饵块粑不仅会开裂,甚至还会硬的硌牙,严重的影响口感。

很快张峰准备用余香米打饵块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大家都惊讶不已,觉得这家伙真是有钱啊,比杨大地主家还要壕无人性。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四百零五章挖冬笋第九百零四章华夏农业的希望 2/3第九百二十五章人傻钱多 2/2第五百零七章拜访 2/3第五百四十五章铁树 1/3第九百二十一章抓虱子的小能手 3/3第四百一十七章大动作第七百七十章我心安处即为家第九百四十七章结伴进山 1/2第九百一十二章进山打松子 3/3第十八章野鸡飞到铁锅里第五百二十七章突遇干旱 1/3第六百七十九章穿上牛鼻绳 1/4第七十四章路遇小偷第二百六十四章快速发展的事业第五百章逼出来的办法 3/3第五十六章兑换第五百八十一章即将竣工 4/4第一百八十三章猴菇 3/4第一一四章悠闲的土豪第九十九章捡田螺第三百六十七章月亮湖秋景第五百零三章种红薯 3/3第一百三十一章老人的认可第七百二十六章婚车 1/2第三百二十三章大黑小黑初猎第四百九十九章工程队到来 2/3第六百二十二章包粽子 1/2第四百二十八章一起赚零花钱第五百一十六章约妹子就要不要脸 2/3第一零八章泡糖梨第九百五十八章兑换人才 1/2第四百三十九章盘龙河大峡谷第四章水库捞鱼忙第一百六十五章浇水神器第二百五十八章执勤的大黑小黑 1/3第五百七十章激动的游客 2/3第七百七十一章村民们的躁动 2/2第八十七章稻田捕鱼第五百七十八章收入暴涨的村民 1/4第五百二十四章晚上抓石蛙 2/2第三百八十八章王斌的马场第六百零四章勇敢的大丫 1/2第五百三十七章一失足成千古恨 2/2第二百六十七章火爆开业第二百零六章大学报道第四十九章端午将至第九十七章野炊第五十一章忙碌的上午.第一百二十九章成功表白第一百六十三章萤火虫 2/3第八百五十一章犁地趣事 2/2第五百零三章种红薯 3/3第四百零三章知己知彼第三百四十七章挖松露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杂技 1/2第三百二十三章令人失望的分析结果 1/3第八百四十八章大伯难题 2/3第六百七十七章领成绩单 3/4第九百八十三章怀疑的阿洪 1/2第一百六十三章萤火虫 2/3第十五章采菊凤山下第十一章消息传开第九百三十四章十年后的再相见 2/2第五百七十九章小鹿进村 2/4第六百三十五章民宿酒店计划通过 2/2第四百三十一章脱缰的野马第一百二十三章都是小鸭子惹的祸第七百八十四章游客们的激动 1/2第二百一十五章大黑买酒第九百三十章进山挖松露 3/3第六百六十四章进军市里的计划 1/4第六百一十章斗公鸡草 1/2第四百三十一章脱缰的野马第八百二十八章训练小屁孩们 1/2第七十章猴子与蘑菇不得不说的故事第一千零七章云豹袭击 1/2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心里麻麻批 1/2第三百六十二章葫芦的采收和保存第八十四章依依惜别第一百三十二章美丽的时光第七百八十章金黄的油炸蚂蚱 1/2第二十四章凤凰奇景第二百一十九章藤椅 3/3第一百三十四章准备第五百三十六章一天有四季 1/2第三百零九章激动的村民第一百七十八章惬意的生活 3/3第二百七十六章罚站第二百零七章美丽的山城夜景第九百七十六章吹牛 3/3第一零三章帮忙第六百七十章菜被偷了 4/4第七十六章果园采摘第九百五十八章兑换人才 1/2第八百五十八章天变 1/2第三百一十六章发钱了第六百五十四章方案确定 2/2第四百一十八章山神托梦第八百六十二章村民的躁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