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过河拆桥(五)

周妃和十一公主请大成长公主进去坐,大成长公主居然说:“好。”让周妃和十一公主诧异不止。

母女两个人把诧异掩饰在心里。

她们是一对不得宠的母女,在十一公主刚生下来没多久,皇帝有了江宁郡王妃,次年有了寿昌郡主,不是公主的郡主活得跟公主似的,皇帝眼中再没有其它的女儿们。

最多的疼爱,就是不缺公主们的衣食,外加说一句:“寿昌,不要欺负公主们。”

寿昌郡主听过就丢,该欺负依就如故。

皇帝尚未如此,长公主怎么会把周妃母女放在眼中呢?

以前周妃和十一公主见到长公主时,反而要客气殷勤。

最近的一次见到大成长公主,还是先皇帝大葬时,公主们哭灵,才见到过一回,以后只听说长公主权势滔天,不过她只在宫中见张太妃,这是头一回往这里来。

居然还要坐坐?

周妃陪着长公主进来,对女儿笑:“公主快去泡茶,你的茶艺越来越精进了。”十一公主腼腆垂下眼敛:“母妃笑话我呢。”面上一抹子晕红,有如白云下红色茶花。

长公主不错眼睛地看十一公主,越看越喜欢,她带出长辈的亲切:“既如此,我今天倒要品尝品尝,快点些儿吧,我们等你。”

这种亲切对于周妃母女来说,从进宫以后,都屈指可数。

十一公主心里犯嘀咕,日头今天没打西边出来呀?而周妃是大喜,她心中为女儿大了存下心事,正要去求张太妃。

在求张太妃以前,最近天天观音菩萨面前烧香诵经,保佑女儿终身大事能如愿。不想今天长公主大驾光临,这是比太妃还要管用的。

周妃一面心中念佛,一面笑逐颜开,认为这是菩萨保佑,等一下要好好上几炷香才行。

她想到了,十一公主也想到了。茶艺是件衣服举止全要注意的事,十一公主先洗手去换衣服。换衣服时心中一格登,面色大惊。

长公主她竟然敢打自己的主意?

十一公主身子一颤,险些歪在一个宫女手上。这个宫女名叫豆花,是十一公主自小的服侍人,一起长大。见公主摔过来,豆花扶住她,悄声笑道:“是害怕长公主?不怕我去说公主身子不快?”

“不能这样说的,”十一公主战战兢兢,如果长公主要打自己主意,这可怎么办?可现在,还得先把她应付出去。

无奈何出来,垂首烹茶,看着水开,洗茶点茶毕,长公主已经高兴得笑了好几声。接过十一公主送上的茶水,先闻上一闻,茶香扑鼻。

大成长公主笑容满面:“明天张太妃给几位功臣赐宴,到时候还要劳烦十一公主在太妃面前显显手艺。”

周妃早就喜欢得没头没脑。十一公主垂手而立,轻声地问:“不知道是哪几位功臣?万一烹的不好,太妃和公主素来疼爱,是不会见怪的,还怕功臣们笑话。”

这话有进有退,大成长公主更高看她一眼,想来这是个明白人,也就告诉她:“是萧大帅和他的几位将军们,听说萧夫人的母家,全是舅爷。再有,是几位大人们。”

周妃没口子称是:“这是长公主疼她,明天早早让她过去侍候太妃。”

大成长公主见周妃知趣,对母女们都很满意,再看十一公主的衣服,却是半旧宫衣。笑道:“京中乱才平,外面乱没有平。前天和官员们说话,今年国库里税收只怕都难。太妃处是第一等的,不敢去减,只是委屈了你们,也是有的。”

“没有没有的事儿。”周妃惶恐地离座,以为有人说自己有怨言。

大成长公起身,一面安慰周妃:“没有人说什么,我只是随便说说。”亲手携起十一公主的手,笑容可掬:“我事忙,照顾得不多。赶晚上让人送几件衣服,表表我的心意。”

周妃喜出望外,见女儿有些呆滞,扯她一把,必恭必敬把长公主送出宫门,回来就对十一公主欢喜道:“我的儿呀,这下子你可熬出了头。”

又心神不宁:“快快,洗手上香,全是菩萨保佑。”喊豆花倒水,洗干净手,上了三炷香,才回来。

十一公主木呆呆坐着。

周妃心满意足,觉得是意外之喜。见女儿发怔,自己猜测一下道:“早起你没好生吃,一定是昨天冻着了,这化雪天更冷。”

这宫中炭火不足。

才乱过,没说长公主说,今年税收都难。

让豆花烧热水冲汤婆子,给十一公主铺床再去睡。

十一公主阻止住,让豆花再出去,对周妃满面忧愁:“母亲,大成长公主难得的客气,只怕另有含意。”

周妃怎么能不知道,这宫里又没有宝,长公主又说送衣服给公主,意思不问自明。对着十一公主的愁眉,周妃只当她是害羞。女儿大了知道亲事上羞涩,当母亲的见到就心生欢喜。周妃柔声道:“儿呀,你大了,说亲事有什么恼的?我正为这件事发愁,长公主肯上心,那是她当姑母的情意。”

叹一口气,周妃不无伤感:“再说她也没有尽过什么,这也是先帝不在了,宫中只有咱们娘儿几个,长公主也就想到你了。”

十一公主哭了,珠泪滚滚而落:“我不是为她上心我的事难过,是怕她不打好心思。”周妃一惊,又展颜笑:“好歹你是公主,她是你的姑母,能打什么不好的主意?儿呀,这宫中岁月你过了十几年,难道还不知道日子难过?嫁人吧,嫁出去自己小夫妻和和美美的,偶尔回来看看我,给我带上两件子宫外的小东西,说些外面的故事给我听,这是我做梦也盼的事情。”

周妃的母族本不昌盛,她不得宠,并不经常进来。

见到文妃和贤妃家人们来看视,周妃也有过难过。

她对着还在哭的十一公主笑出喜色:“我怕的是你年纪大了,这宫中没有人问你事情,如今好了,明天你去到太妃那里,千万讨她喜欢,张太妃是个不错的人,至少她现管这宫里用度,不曾少过咱们什么。”

缺炭火之类,也不能怪张太妃。以前就缺,今天这乱世中没有更克扣,周妃觉得已经不错。

十一公主见母亲听不明白,索性哭着直说出来:“长公主要是给我好好许一个,倒也罢了。不过母亲也听到,明天她请功臣们吃饭,只怕是要拿我去送人。”

“啊!”

周妃惊得脸都白了,张口结舌:“这这这……”软弱的周妃发怒了,她就这一个女儿,心尖子一样的伴自己过日月,长公主怎么可以如此对待!

她在房中团团转着没办法,反复只有一句话:“你是公主呀,你是公主……”

“公主又怎么样?还不如寻常百姓们家。”十一公主泪流不止:“以前远远见到父皇,他身边只有寿昌。”

寿昌郡主学步的时候,就奶妈们抱着宫中进出。会走路的时候,御花园就是她一个人的天下。十一公主当时小,时常羡慕,或者眼红。

到大了,明白这世上人皆是如此,人情冷暖,不必多说。

可长公主今天,再一次伤了十一公主的心。她和周妃抱头痛哭:“我也想过嫁人,嫁人后要是好,求求太妃,换母妃出去住上半年,再宫中呆上半年。冷眼旁观,张太妃不是不管咱们,是以前有贵妃在,她不方便多说。还想着,接你出去……”

周妃比十一公主哭得还要凶,刚才还念叨着你是公主你是公主,此时口口声声:“我苦命的公主,为什么你要生在皇家。”

外面有人奇怪:“这是怎么了?”

贤妃和文妃携手而来。

文妃老了很多,年纪不过四十,头发白了近一半。自九皇子伤残,文妃就变成这样。贤妃还好,没有太大变样。

周妃和十一公主忙拭泪出迎,周妃掩饰道:“她失手摔了碗,我骂她呢,她哭,我心痛上来。”文妃和贤妃知道她说假话,也不点破。

那是母女抱头悲惨而哭,摔两只茶碗也不会这样。

三个人中,文妃居长,就座后对十一公主道:“我们说话,你玩吧。”贤妃也笑:“你去你九姐姐,”又拭眼泪:“可怜十公主没了。”

三个嫔妃又滴几点泪,大家说话。

文妃开门见山:“贤妃去对我说,长公主让九公主明天去张太妃处,说请功臣,怕张太妃侍候人不经心,如今不是侍候的人少,让九公主明天去帮忙照应。”

贤妃接着冷笑:“我一想,她就是不怀好意。以前先帝在,几曾照应过我们许多。先帝去后,这一个月里,她一步没登过我的门,如今她打我们的主意,当我们是傻子!”

文妃面无表情:“长公主是个聪明的,如今太妃做主,明天功臣们要是相中公主们,太妃发话,只能听着。”

文妃为儿子,以前就和张太妃不和。

九皇子没有当成皇帝,而大成长公主还在焦头烂额选皇帝,文妃恨之入骨。贤妃知道这一层,怕自己阻拦不住,求的文妃。文妃正恨张太妃把持后宫,只想反对张太妃的人越多越好,拉上贤妃来找周妃。

还有两个公主母亲位次更低,等一下再去找。

这话正扎在周妃痛处,她双膝跪下,再次泪落:“论亲事,是好事。要是拿公主们送人,这万万不行。先帝虽不在,好歹也是公主。”

又不是宫女。

文妃很是怜悯的表情,叹气道:“就是这话了,我对贤妃说,要送人,我出几个宫女。又怕长公主不依,所以我们大家要合起心来,这一回可不能让她们如愿。”

指的她们,是长公主和张太妃。

周妃都昏了头,感激的只是叩头:“姐姐们做主!”

见目的达到,文妃和贤妃又去找另外两个公主的母亲。

她们没有想到,十一公主并没有离开,把她们两个人的话全听在耳朵中。轻手轻脚进来,十一公主扶起周妃,公主不再哭,给周妃擦拭泪水,倒碗热茶来:“母亲,这事情咱们从长计议。”

周妃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文妃和贤妃会帮忙,再去求太妃……”十一公主静静的抚着母妃的背,心生悲伤。

她没有鼎盛的母族,还没有受宠的母妃,懂事起就没有正常的父母爱,只能自己担起来。到底是个古代姑娘,又守宫中许多规矩。很多规矩,其实束缚人。

十一公主一面安抚母妃,一面愁肠百结。愁到没办法处,十一公主横下心,要想拿自己送人,那是万万不能!

可是先得和母妃商议,总多一个人思虑。

周妃哭得好一些,也清醒过来,她只会忧愁,且竭力地往好处想:“也许咱们全想错了,长公主是你的姑母,说不定是把你许给大臣。”

这样一想,周妃寻思起来:“明天见的功臣,还有大臣们呢。”

外面有人送来长公主给的衣服,见桃红色绣明松黄花罗衣,又是一件米黄宫裙,还有两件首饰,宝珠放出光。

周妃更定一定心,对十一公主道:“不管长公主是好意歹意,明天你自己相中一个,回来我就去回明太妃,快手快脚把事情定下来,长公主另有他意,知道也晚了。”

十一公主有了笑容:“母妃,我就是这个意思。她难得管我的事,我也年纪长成,这话我并不害羞,是我想早早离开这里,寻机来接母妃。正好让我明天去,我且挑一挑人,回来咱们再商议。”

母女两个人商议下来,这一天不再忧愁,到了第二天,给十一公主装扮好,一早周妃亲自带着她去拜见张太妃。

张太妃见到更加的客气,她能安养宫中,许多事情要依仗大成长公主。大成长公主说笼络萧护,张太妃上年纪,又被乱世吓破了胆,不想再来第二回,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她答应后,内心也知道歉疚,对周妃亲切温存,对十一公主和蔼可亲,赏了两件东西,又留她们同坐用早饭。

早饭时,还有两位母妃位次更低的公主在,她们也来得早。只有贤妃是来得最晚的,近中午时才送九公主过来。

没有请文妃,文妃虽然很想来搅个局,只是没理由过来,只坐她宫中候消息。

九公主才到,大成长公主和萧护等人就到了。张太妃宫中摆宴,太妃居中坐着,不过是个摆设。

长公主侧边坐,这是个主角。

皇帝不在,长公主甚至没有摄政的名号,她在宫中居中而坐,大摆宴席,御史们现在不敢弹劾她,史官也敢记她一笔:“某年月,长公主宫中宴群臣。”这句话算怎么一回事儿?

出嫁的长公主不能再当宫中主人,除非她是摄政王。

继一干子郡王各怀心思的划地为已,长公主为表明自己没有请异姓人主京中的意思,不要摄政王的钟头。

大大的功臣,萧护坐在太妃的另一侧,与长公主斜斜对坐,案几又在长公主对面的下首。慧娘在萧护下首,再下面是伍思德等人。

除了舅爷们,还有一个是姚兴献。慧娘怜惜罗氏,在萧护把一半的将军们打发到关城帮袁朴同时,留下姚兴献夫妻相聚。

姚兴献最爱取笑伍思德,就让伍思德坐自己上面:“舅爷要让着。”再让伍林儿,这是拿他们开心,舅爷们的品级,全低于姚将军。

伍家舅爷们有机会,就让姚兴献不舒服一下,今天偏坐他上面。姚将军坐在最后,一个人自得其乐之极。

对面,是几位长公主心腹的大人们,是准备提亲事萧护要辞,帮腔劝的人。

酒到一半时,太妃笑呵呵:“可巧公主们今天也在,让她们出来和萧夫人见见。”萧护和慧娘起身:“不敢,臣等当拜见公主。”

所有人全起来,除了张太妃和长公主,见宫女们扶出公主们来,一共四个公主,都生得比花娇艳。

九公主秋水澄澄,十一公主娇慧流波,另外两个公主比十一公主又小一岁,一个身量儿不成,艳丽之态已成,另一个意态妩媚,也不弱于三个姐姐。

臣子们不敢抬头看,全是垂头候着她们进来,出席伏身行礼:“见过公主。”十一公主是有心人,认真打量,见长公主那一侧的人,不是胡子多长,就是皱纹不少,难得有一个年青的,生得也不错,可是十一公主不喜欢长公主,心想坐她那边的人,度位次,应该是长公主的心腹。

她能有这么好心?这么抬举自己。

且看看吧。

就看另外一边,头一个人,紫衣罗袍,这个鼎鼎大名,玄武军新任大帅萧护。还有一个更有名气,且出来在前的名声,不要寿昌的那一个。

因为萧护不要寿昌,十一公主认为萧护正直,对他有好感,就打量他身后的人。

这一眼扫得非常快,首饰满头的,自然是萧夫人,萧夫人后面,天呐,这一堆大汉个个膀大腰圆,跪在那里一个一个大块头。

有一个瘦的,又精瘦不中看。

最后一个倒不错,那个是姚兴献。十一公主第一眼,相中了姚兴献。她不明就里,不知道姚将军成过亲。

看得这么快,是怕太妃就让进去,偷窥不如这里看得视线开阔。

没想到太妃呵呵而笑:“公主们,今天我乐了,快到我这里来,你们也吃一杯吧。可怜自先帝去后,几曾这样团圆过。”

宫女太监很快设下案几,全是低于太妃的,坐在太妃两边近旁边。

十一公主恰好坐在萧护斜对面。

因公主们不能和萧护等人面对面,没有移动长公主的座位,只让公主们的案几低过她,贴着张太妃。

案几太低了,乍一看,快坐到张太妃案几下面。

十一公主很方便地把对面的人看得很清楚。

萧大帅,和别人说的一样,英俊过人。胜过寿昌的萧夫人,娇媚过人。十一公主心中暗暗称赞,也只有这样的人,也能把寿昌打下去。

萧夫人眸正神清,又面上自有一团娇柔,和寿昌面上冲动莽撞,是两个天地。

接下来的人,十一公主唬了一下,这个……该怎么评论?御花园里的熊没关住,跑出来了?

伍思德一张大脸,从来通红。熊脸不红,不过他魁梧过人,壮实不比熊差。那肩膀宽得,那手臂粗得……

十一公主只看一眼,赶快去看下一个。

她是偷看,不时还用帕子掩一下,半垂面颊,飞一眼,再飞一眼。再看伍林儿,也差不多。接下来那瘦的,看面相竟然和前面几个是亲戚,可是别人都胖,独你怎么没吃的?

姚兴献,是十一公主最满意的一个。姚将军白净面皮,五官端正,如果不是生得白净,以前也不敢追着邹家的姑娘当登徒子。

他和舅爷们开心,坐到最后面,十一公主反而嫣然,他官儿这么小,自己相中他,相必不会有人来争。

为满意,多看了一眼,姚兴献无意中接到,愣上一愣,只怪自己不该眼神错扫。公主们在,外臣们怎么还能乱抬头?

他只吃东西。

酒又三杯时,大成长公主笑意盎然:“萧卿,太妃说你劳苦功高,一直要有赏赐。只可惜皇帝未立,许多赏赐不能。太妃心中时常不安,萧卿你的功劳时时挂在心上。”

萧护离席拜谢。

长公主对太妃使个眼色。张太妃含笑殷勤:“萧卿是我朝中保国之臣,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想前朝时,也有这样的人,宫中赏赐不比别人呐。后来,又有公主结亲事,呵呵,真是一门荣耀。”

九公主紫涨面皮,这里面的人她一个也不要。这群不要脸的,拿着公主们当人情送?本朝的公主就这么下钱?

见张太妃说出来:“我朝中有十一位公主,可怜早亡有两个,嫁人的又有两个,可惜她乱世中也没有了。唉,说起来那乱世,又少了两个公主。只余下几个,年纪长成的只有四位。我和长公主为她们选亲事,想来想去,萧卿人才过人,不如下嫁一个给你,你放心,她进你家门,自然守你们家的规矩。萧夫人?”

张太妃堆出笑容,再看慧娘,意思在说,你不用担心,不会越过你去。

公主们和萧护等人,惊住!

萧护迅速对慧娘使一个眼色,小醋坛子遇到这种事情就要闹,夫妻在家里早就商议过,长公主见不收丫头,必有后着,只是没有想到是许公主。

好在早有商议,夫妻并不过于惊慌。才要往上回话,见“砰砰啪嘭”一通乱响,九公主掀了案几。

贤妃在家里就气不愤,再有文妃挑唆,交给女儿好些话。九公主当时哭骂:“先帝不在,我们就遭欺负!拿公主们送人,亏你们做得出来!就给我许亲事,也许个好的。让我给人家当妾当平妻,我宁死也不肯!”

张太妃被骂得震惊,她自先帝去后,大成长公主尊敬于她,又出宫留下萧护,太妃心中也有自得。

她一生宫中日月,尔虞我诈中过来。好不容易混成太妃,上有太后,下有皇帝。太后去后,

乱世前还有一个石贵妃,虽然石贵妃不得宠,可人人冲着江宁郡王妃的得宠,得把她放在眼中。

要说江宁郡王妃上侍公婆,公婆去后下待叔姑,持家是没有半点错处的。

乱世后,张太妃日子倒好过了。

萧护功劳越大,管的事越多,张太妃就越得意。就有新帝,以后有这等的功臣在,也要礼敬张太妃一等。

今天被九公主指着鼻子骂,骂得张太妃老脸涨红,火冒三丈,才站起来。大成长公主先起来了,眸子快要喷火:“放肆!”

九公主接着骂她:“先帝去了,你就该快立皇帝,九殿下再怎么不好,却是皇帝唯一血脉,你什么眼神儿,就看得出来他不能再生孩子!你当别人不知道你的心,你不愿意立九殿下当皇帝,自己好当家!你一个女人,你当得起来吗?看看外面,韩宪王,临安王,他们全不听你的。你怕自己管不了,没脸没皮的把萧家留下来当打手,这又拿我们当东西送。你还不老,怎么不送你自己!”

这话全是一个姑娘不应该说的,不仅是公主。

长公主恼得杀机都起来了,再骂一声:“什么东西!”九公主一头扑上来:“你拿我们不当人,大家拼一场,我不活了,你也别想活!”

有宫女们拉住,九公主就撕她们打她们挖她们的脸。伸手一下子,那宫女面上五道血痕,皮肉都挖下来了。

宫女惨呼一声捂脸倒地,长公主更怒火中烧,喝命人:“给我拿下!”九公主的宫女们一个溜出殿外去求救,余下的也扑上来,被张太妃和长公主的人一一拿下。

见九公主挣扎着乱踢乱打,大成长公主走过去,狠狠一巴掌煽在她面上,九公主尖叫一声,嘴角上流出血来。

又是一巴掌,重重打在她面上。

大成长公主面上风雨骤来,一字一句骂道:“下贱东西!你也敢辱骂太妃辱骂我!”十一公主闭了闭眼,这句话是你能当着人骂公主的吗?

她也惊住,只是不敢这么发作就是。

下面,又有一个人在此时开了口,是萧夫人慧娘。

慧娘带着满面的惶恐不安,看似十分的恭敬,又似十分的不敢:“太妃愿下嫁公主,臣满门皆泣泪感恩。奈何,实在当不起,又怕委屈公主。今公主不愿,情有可原。臣妾有一个主意,臣妾哥哥们全是有功之臣,至今尚未成亲,请太妃下嫁与臣妾哥哥们,臣妾满门感恩。”

萧护跪旁边不说话。

一个人不说话,代表两回意思。一,是默许,二,是没时间不想回了种种。萧护此时的不说话,毫无疑问是排除一切没时间不想回,是表示默许慧娘的话意。

殿上又惊住一些人。

张太妃惊呆!

公主们惊呆!

伍家的舅爷们惊呆!

张太妃看看伍家的将军们,这……生这模样还敢娶公主?长公主愕然,她准备的说客们也愕然。而公主们,刚才说嫁萧护,见他生得不错,又天天听时时听,萧大帅怎么怎么好,都还认为不难接受。

说嫁伍将军们,十一公主头一个晕了过去。她“砰”一下子就倒了,身后有宫女们,掐人中把她弄醒。听身边有人放声大哭:“让我死了吧。”另一个不见声音,也是晕了。

如果太妃和长公主说不行,伍思德等人还不难过。太妃和长公主还没有发话,公主是寻死的寻死,晕倒的晕倒。

还一晕两个。

伍思德从慧娘的话吃惊中走出来,他本随萧护夫妻跪着,也开口回话:“回太妃和长公主,少帅和姑奶奶对我们是没什么说的,可我们兄弟自知不能配公主,我们不配!”

他一开口,伍林儿等人齐声道:“我们不配!”

最后一个字说得太重,十一公主也恨不能去死。他们全是外省口音,说出来的那个音,好似配猪配牛。

我们不……配!

姚兴献跪在后面,听这里乱的乱,哭的哭,实在很想笑。竭力忍住,又鄙夷长公主。大帅为夫人花了多少心思,这样的深情也是别人能插一扛子的。

张太妃完全乱了,对着被大成长公主打得流出血的九公主茫然不知所措,见公主们哭着要去死,又直了眼睛。

后面走出来顾孝慈,他一出来就想翻眼睛,咱家帮一回忙,还要再帮一回忙?他扶起太妃:“太妃累了,请后面去歇息。”

顾孝慈忠于张太妃,他一眼看出大成长公主是利用张太妃。顾良能一走,萧护不敢断了和他的联系,顾孝慈人是不错的,就是太监性子怪僻,也算正常事情。

张太妃十分信任他,可大成长公主却因为顾孝慈乱世中和萧家有勾结,事事防着他。萧拔等人当时穿的是侍卫服色,后来才知道是萧家的人。

这些事,可以牵扯出萧护的一切心思,在皇权统治者来看,全是大逆不道的。不过长公主眼下没功夫,全放过去。

把公主下嫁萧护,顾孝慈就不知道。他不知道,萧护就不能提前知道。萧护见他出来,趁着到处都乱,忍无可忍地对顾孝慈翻了一个白眼。

顾孝慈更没好气,转转身子,很想学小鬼给萧护一个屁,只是当殿失仪,他做不出来,就只转个身子,先把气得怔忡的张太妃扶进去。

张太妃认为大成长公主说得对,太监们自古就是阴柔性子,清明的皇帝们用他们并不信他们。国事,可以不让顾孝慈在旁边。可照顾自己,顾孝慈是最忠心的。

张太妃就进去了,走到一半,想想自己一片苦心为国,还要落得让公主们当着人指鼻子骂,平时得意的心灰了一半,只落了满脸是泪,伤心地走了。

她是这样的想的,只能是自己的心思。

萧护也就和长公主告辞,长公主也无心再说,对他强打笑容,目送他们出去。在皇宫中,一行人还能做到肃穆而行。

出了宫门,上马上车坐轿子,过了一条街,姚兴献忽然放声狂笑。提亲事提出来见到姑爷就晕,这笑话大了。

小王将军去了关城,姚将军在马上笑得不能自持时,头一个想法就是,回家就写信告诉小王也乐一乐。

一记老拳从前面狠狠打过来。在后面,在左边,也都有拳风扑面而来。右边没有,因为那是长街。

前面,后面,左边,三个方向打出来五个拳头。五个舅爷们同时在骂:“让你笑!”问都不用问,姚将军笑的是什么,肯定是公主们相不中自己。

当兵的从来胆子大,有时候近似野人。伍家舅爷们跟着萧护行过乱世,乱世前还敢跟着清君侧。怕什么国舅?怕什么郡主?

当初以为郡主后面是贵妃,还以为贵妃得宠。皇帝得宠的女人都不怕,还怕失势的公主!

眼下局势明眼人全看得清楚。

没有萧护,大成长公主早让一干子拥兵自划地,好似划自留地的郡王们给吞下去。

舅爷们早气炸了肺,你相得中我们,我们也相不中公主!

这气,全出在姚将军身上!

姚兴献早有准备,一伏身子,翻身到了马腹下面,在马腹下面哈哈大笑几声,再翻身回到马上,更是忍俊不禁。

萧护也一笑,任由将军们胡闹。他带马到慧娘大轿前,低下身子到轿窗下小声问:“我疼不疼你?”

……

大成长公主在宫中,也回味过来。

张太妃把公主给的是萧护,男人是一家之主,萧护不要,他不回话,却让夫人回话。夫人回过话后,萧护一个字也不说。

这说明什么?

不是说明萧夫人伍十三娘得宠!

当然她也得宠。

萧夫人敢侃侃往上回那一通话,把太妃下嫁的公主说给自己的哥哥们,史官要记一笔,可算是第一人了。

再没有人敢把皇家恩典转送给别人。

这是萧护骄傲猖狂于京都的最佳表示。也是萧夫人当众表现自己夫妻恩爱,且不怎么把长公主放在眼中!

长公主偏偏没想起来这几条。

女人,为心爱的男人全是吃醋的。

前有九公主乱,后才有萧夫人出来。长公主只恨九公主乱,再就是看出来慧娘在恃宠撒娇。

因为长公主看重萧护,萧护又疼爱夫人,萧夫人才敢这么着。当然前面还有一个撒泼的九公主。

长公主心里杀机还在,她冷笑着看着面前的四个公主。

九公主是被宫女们制住不能动弹,刚才当着人敢大闹,现在见太妃也不在这里,长公主又敢动手打人,九公主很是害怕,眼神儿对地不敢看大成长公主。

十一公主早就坐着哭,另外两个公主,一个还晕着,是受刺激太大。另一个还在要去寻死:“让我死了吧?”

她以为寻死就是最厉害的。

听长公主轻描淡写地道:“自己要去死,那就去吧。”对扶着她的两个宫女往两边动动手指,这两个宫女全是张太妃宫的人。

因为是酒宴,又有外臣在,公主们的宫女没过来。

两个宫女松开手,寻死的公主没了主意。她直勾勾地对上长公主冰冷的眼眸,无助的泣了一声。

大成长公主直看到她慌乱着垂下头去,才冷哼一声转向九公主,眸子里寒冰般更沉一分。殿外有哭喊声出来,贤妃和文妃到了。

贤妃人没有进来,先哭声震天:“我的苦命女儿,你是个公主,还不如一个民女……”文妃哭的是先帝:“您抛下我们,让我们受人苦欺凌,先帝呀,您在地下开开眼吧,把那欺负人的人带走吧。”

------题外话------

骂的痛快不?

明天就拆完了嘻嘻。

算日子,离亲们口袋里有月票的日子越来越近。

仔看到了,现在就有滴。

给了吧给了吧给了吧。

月票啊,仔一如既往,温情脉脉的看着你,看着你的主人。哈哈,跳出来吧。

第92章 ,害人最后害到自己!第94章 ,要怪当时年纪小吗?第37章 ,洗清名声第10章 ,相见第9章 ,何必为人作嫁衣裳?第31章 ,丢了十三第38章 ,情意无价第3章 ,互相体贴夫妻情第33章 ,选妃第101章 ,你可知道我是谁?第13章 ,猪,老虎和面团子第29章 ,亲事第14章 ,过河拆桥(六)第31章 ,皆大欢喜的亲事第12章 ,新兵第4章 ,皇帝好奸诈第45章 ,新年夜第32章 ,赐婚第18章 ,圣女第43章 ,天籁之音第77章 ,谣言大似天第27章 ,国舅第66章 ,贤惠少夫人训夫君第8章 ,大乱京都(八)第24章 ,和训哥儿喝花酒第33章 ,饶幸得性命第16章 ,我愿和你一起老去第45章 ,新年夜第18章 ,花好月圆(四)第18章 ,圣女第33章 ,选妃第6章 ,上钩酒大姑的长评第27章 ,恩爱夫妻乐事多第42章 ,威风十三少第40章 ,别人的父母第7章 ,大乱京都(七)第102章 ,金殿行凶!第34章 ,保护第33章 ,饶幸得性命第34章 ,求婚第12章 ,萧护的处置第3章 ,路上第74章 ,家有表弟第78章 ,被骂的少帅发脾气第26章 ,嫌隙第14章 ,小公主们拯救父亲第81章 ,有情意不占理,寸步难行!第19章 ,安全地方第91章 ,惊见旧荷包第31章 ,丢了十三第27章 ,当众盟誓第11章 ,丁婆婆的利口第33章 ,选妃第15章 ,乍逢惊耗第16章 ,挑衅第2章 ,调虎离山第31章 ,皆大欢喜的亲事第37章 ,自己承担的事第12章 ,新兵第16章 ,我愿和你一起老去第22章 ,相见时难第25章 ,不是东西的长公主!第49章 ,一杯合欢入洞房第25章 ,太子威风第103章 ,真情不容易学的第43章 ,天籁之音第48章 ,有人生,有人去第27章 ,当众盟誓第4章 ,旧事暖人心第28章 ,进京第32章 ,诡计的开端?第71章 ,又有惊险!第25章 ,不是东西的长公主!第14章 ,郡主的来意第23章 ,好哥哥谨哥儿第3章 ,路上第96章 ,疑心大作第11章 ,十六公主之死第70章 ,圆房第99章 ,你家有病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48章 ,有人生,有人去第63章 ,细心的少帅巧安排第2章 ,大乱京都(二)第12章 ,过河拆桥(四)第53章 ,一碗鱼汤暖人心第60章 ,十三的心,和少帅的心第6章 ,忠仆不能留第1章 ,出山第63章 ,细心的少帅巧安排第89章 ,谁才是造反的人?第38章 ,为银子,要火拼!第6章 ,上钩第39章 ,给我当小厮吧?第3章 ,封姑娘,你在哪里?推荐潇湘非墨的书婚宠之冷少猎爱第70章 ,圆房第15章 ,乍逢惊耗第10章 ,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