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早饭后有两个小学生来领鱼儿一起去插班上学,妈妈领着鱼儿同两个学生一起走在上学的路上,虽然鱼儿背的是妈妈给他缝的蓝布小书包,但是都比那两个孩子用尼龙线网当书包好,褪色的蓝布学生装也比两个孩子补了一些巴的衣服强很多,经过住了一户人家的湾,湾对面也有两户人家。从中间那个垭口过去往右转,前面路左边有个十几户人家的院子,那院子青瓦房居多。再过去就是观音庙了,观音庙院子又大又高,有的柱子一人也抱不完,看样子那里面全部住的人家户。听说那年月不兴拜佛,观音庙的左前方几百米处有个围着白墙的院子,小学生说那儿就是学校了。

从几百米弯曲较平的石板路去学校,路的两边都是待插秧的水田。学校周围是一大片乱石坟地,学校白墙内的所有房屋也是白色的,它立在那里映衬着这片乱石坟地。站在其间,真正像是聊斋故事里狐仙居住的荒凉景象。

妈妈领着鱼儿进了办公室,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校长对妈妈说,现在马上上课了,让孩子去教室上课后,你来办下手续就是了。在校长的带领下,鱼儿低头同妈妈来到二年级教室门前,迎面的女老师是个中等个子,三十来岁年纪,齐耳的短发,一张挺健康的苹果脸显得成熟端庄。她穿着天蓝色当时时兴的双排扣上衣,配浅色的米色裤子,脚上穿浅口的黑色灯芯绒布鞋。经过妈妈介绍,很快就安排鱼儿坐在了前第四排的中间。妈妈叮嘱鱼儿听话,放学同一起来的学生一路回家,他们上的三年级,他们会来喊你。过后妈妈去办公室后就从来的路上回去了。

到周六下午放假,当时都是一周上五天半课,鱼儿上这一天半课还是很好的。他只是听不惯这山里人说话就带难听的把,心里感到很恼火。两个陪同的孩子一个叫定木,一个叫定平,他们是孪生子。(为了隐私,文章里人物只个别写全名,一般只写名不写姓。)他们两个对鱼儿很好,也喜欢和他说话,只是鱼儿既内向又生疏,还没有习惯这里,所以他语言很少。

第二周的周一还好,周二上午一行三人到了学校。在最后一节手工课的时候,老师叫全班同学在操场角落用和好的耙泥,一人弄拳头大小一团,在课桌上各自做自己喜欢的玩意。鱼儿觉得很有意思,当他做一个简单方正的墨盘即将成功时,后面的同学用手点了点他后背说:你做的啥?给我看看。鱼儿老实的把墨盘托在掌心,扭转身给那同学看。谁知那同学一巴掌将墨盘打落在地,鱼儿本来对这些怪话连天的人窝了一肚子气,经这一急,顺掌就是一个耳光,扇在那同学左脸上。霎时间两个孩子大打出手,课堂乱作一团,好不容易拉开后,鱼儿不管不顾的冲出了校门。从此鱼儿就辍学了,尽管老师同学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

这以后的日子鱼儿就是放两只羊,有时跟着两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孩子砍柴,有时也玩耍。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他就把他们带来的一沓父亲留下来的古书一本本翻来看。其实就凭他读那点儿书也识不了几个字,何况还是繁体字。好在他带来了学生字典慢慢翻着学。只是那些古书不但是繁体字,而且很多还是那种喊的文言文,他根本就懂不了多少意思。他又把哥哥初一初二的语文书拿出来边看边练习写字,虽然懵懵懂懂,可是对于他的书写和识字方面还是有一定进步的。

这样一天天的混起也快,一晃三五个月很快就过去了,鱼儿也渐渐的熟悉了这样的生活。但是日子却又越来越艰难了。原因是下乡时**补助的三个月口粮一百块钱,还有一些农具,农具倒是完好,就是钱和粮早就光了。那年头为了活命,真的能吃的东西都会弄来吃。好在大山里野果秋季都比较丰富,饿了保命还是比城里人有办法些。

有一天上午,鱼儿正把两只羊牵上坡,拴在青草好的地方回家。小江,熊儿,学学三个女孩子就来喊他到大岩下面去砍柴。大岩就在鱼儿家的下面,那里有一溜斜着从高到低的岩壁,有一天鱼儿在岩下小洞口还看见一团刺猬死后留下的毛。那时山区女孩儿上学偏少,特别是贫穷山区。鱼儿那时还没满十岁,那三个女孩子都在十二三岁了,他(她)们经常在一起砍柴,割草,玩耍,这时鱼儿就高兴的同她们下山砍柴。

先是嘻嘻哈哈玩了一阵,然后就各自砍柴。他们都喜欢砍比指姆大一点伸展的梋子树和黄金树,这样既好砍又好捆,砍小小的两捆就用两头尖的小纤担挑回家,立在墙边让它自己干。

鱼儿估计有一捆了,正在弄在一起准备捆时,怎么就没有了三个女孩的声音。他也没有在意,只顾着弄自己的柴。忽然三个女孩异口同声的喊:鱼儿你看。鱼儿抬头看时:只见三个女孩子在斜高处并排站着,根纱不沾的在离他三十几步远的地方哈哈大笑。他愣神了一下,然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空着手向回家的山上狂奔。回到家还哭,妈妈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打架了或者是她们骂你欺负了你。他只顾哭,最后妈妈问急了他才说:他们脱光××要我看。

妈妈愣了愣,然后轻轻笑了笑,摸摸鱼儿的头说:没事的,都是小孩子家,她们也没有恶意的啊。

几天后,几个孩子又在一起做事,一起玩耍了。过了些时间鱼儿听胖女孩熊儿说:那天是学学悄悄支使我们这样做的。

学学就是鱼儿第一天来时看到光着上身那女人的女儿。那女人四十多岁,据说学学还很小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她拖着三个孩子很不容易的。大儿子有十七八岁,小儿子十四五岁,女儿学学也只有十二岁左右。

学学的妈妈习惯了热天不穿上衣,冬季就是一件补了很多补丁的烂棉袄。两个儿子的棉袄开满了花更烂,据说还是**救济的,因为天天穿又无法补。雪雪的棉袄稍微好点。

那时的人要是下决心买了双新胶鞋,都会很爱惜的。有一双手工做的布鞋平常也舍不得穿,冬天打白头霜时还有人打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