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策反

面对李茂抛过来的橄榄枝,张敬久有些心动,却又怕人说他首鼠两端,见利忘本。

李茂劝道:“先帅当日曾与我有言,占据淄青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朝政不明,天子昏弱,恐十二州百姓归朝后,受贪官污吏盘剥,故而割据地方。若有朝一日朝廷换了英明之主,朝政清明,淄青十二州依旧要回归朝廷,李氏子孙绝不做叛臣贼子。”

李茂又道:“当今太子天纵英明,不动声色地便将乱国贼子王叔文逼退,其志甚大,将来必成一代雄主。淄青若继续抗拒朝廷,久后必无好结果,我等蒙受先帅恩典,岂可见危不扶,任由淄青李氏沦为乱臣贼子?今断其耳目,迫其战栗不敢轻举妄动,或可稍有规劝,若继续张其耳目,为虎作伥,那不是忠,那是害了他。”

张敬久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合适的背叛理由,李茂的这番话很有说服力,当即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张敬久做长安管事多年,属下清一色都是自己人,他一声令下,铜虎头长安县所部立即改旗易帜,宣誓效忠朝廷,归入李茂的麾下。

士气低落、茫然无所从的铜虎头京西总管府被张敬久敲开一条裂缝后,便再遏制不住地土崩瓦解了,京西九大都领纷纷大义凛然地归顺了朝廷。

西京都领林英见势不妙,主动求见李茂,请为淄青留一点颜面,为仍在淄青的部属留条后路。李茂道:“新帅只用自己人,老臣外人一概不用,之所以还能容忍你,是他一直没腾出手来。而今他已拿到朝廷节旄,武宁张愔入朝,南部平安,宣武韩弘跟错了人,暂时不敢张扬。魏博跟郓州本是一路人,有仇却不会结怨,很快就能理顺关系。铜虎头的老人把持盐铁海外贸易不放,新帅只能重用李衮、杨青果、毛雄这些人另起炉灶,能下手的只有西京。你这个位置是坐不稳的,等他腾出手来,快则两个月,慢则半年,你就会被他召回郓州,从此沉沦。”

林英道:“节妇不事二夫,我是淄青的人,岂能改换门庭。”

李茂道:“淄青是朝廷的淄青,你而今是归附朝廷,如水流入海,循的是天道,行的是大义,岂可因私情而废大义?且先帅当初也明明白白说过,待将来朝政清明,世出明君之后,要把淄青十二州版籍献于朝廷的。新帅自诩继承先帅衣钵,岂可不遵,你这么做无非是先行一步罢了。”

李师古当年在西马堂说过的话,这些日子经李茂的不断宣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林英也通过其他途径求证过李师古是否说过这话,结论是李师古的确说过待世道清明后,要将淄青十二州献于朝廷,他自己入朝请罪的话。自然他说这话的本意是什么已经无法考证,李茂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诠释,为他所用。

自己呢,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

再次审视自己的处境,林英忽然发现情况比原先想的要恶劣的多。

李师道坐稳了位置后,肯定不会放过李兢,而西京的特殊敏感位置,使得郓州方面或者不会轻易更换管事人,或者自己还有可能代理一段时间西京总管。

铜虎头的四大总管,即便是站在西京都领的位置上,林英仍须仰视才能见,虽然明知代理的时间不可能很长,林英却仍然充满了渴望,哪怕只代理一天,过把瘾,他也心满意足了。

但是现在,无疑是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如果改换门庭成了朝廷的人,以李茂今日的高位,李淳绝不可能再假其实权。

李兢是淄青嫉恨的人,身上打着李师古的印记太深太深,想必上面也不会真的重用。这两个人如果同时出局,自己的出头的希望就会很大。

更重要的是朝廷不同淄青,朝廷坐拥天下三百军州,李淳注定将是天下之主,自己身为组织的草创元勋,将来上升的空间无限广阔。

“天子富有四海,拥有天下,比淄青的格局要大的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此刻过来,便是创世元勋,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容错过。”

林英承认李茂的很对他的胃口,尤其最后一句话充满了神秘的蛊惑,一下子就打动了他的心。他欣然接过李茂递过来的空白告身,郑重地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想要的官职。

和林英的一心求进取不同,李兢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安然隐退,他的家眷和财产都在淄青,他担心一旦改换门庭会祸及家人。他更担心的是自己隐退后的安全,他掌握着大量的机密,郓州方面岂肯轻易放过他?

李茂向他保证道:“只要你肯过来,你和你家人的安全由朝廷保证,天子下诏征你入朝,淄青若敢阻拦便是反叛,谅他还没这个胆。”

“他明着不敢,暗地里肯定要使绊子,这个你如何保证?”

“淄青已非旧时的淄青,铜虎头也非铁板一块,无人再能一手遮天。”

李兢也知道强求李茂作保是不明智的,他叹了口气,言道:“怎么会弄成了这个样子,先帅尸骨未寒,淄青便分崩离析了。”

“淄青早晚要归附朝廷,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先行一步罢了。若因我们的离开而使新帅稍有警觉,不至于一意孤行,倾族败家,让李氏蒙羞,也就对得起先帅的栽培之恩了。”

李兢现在所缺的无非是一个合适点的改换门庭的理由。

这个理由李茂给了,他便不再遮遮掩掩。

“我要去崖州,一辈子都不回来了。”

李兢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崖州远在天涯海角,自我流放或者可以保住下半身的平安。李茂对李兢的急流勇退表示赞赏。

却也不无担心的劝道:“以我之见,还是留在京城最为妥当。”

李兢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因为李兢和林英的配合,铜虎头设在京西的组织被完整地接收了过来,淄青方面虽感愤怒,但鞭长莫及也无可奈何。

右散骑常侍李兢坐罪被贬崖州刺史,至少在面子上让李师道感觉自己是扳回了一局,而铜虎头中的保守势力则在私下庆祝西京组织没有落入李师道之手。作为对李兢的奖赏,他们把李兢家眷平安护送进了长安。

第285章 自身出了问题第646章 持续恶化中第725章 攻坚第78章 诱第497章 孤注一掷了第436章 脱身有道第614章 改元宝历第596章 峰回路转第310章 大将风度第363章 没法给你解释第108章 高调是种气质第287章 小心布局第116章 老兵不死第623章 不能犹豫第451章 跑路第139章 哄诱大鱼上钩第637章 软磨硬缠第713章 坑中人第77章 人托人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244章 奏对少阳院第88章 这算什么第693章 进取的脚步不能停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627章 不动声色第537章 辽东的另一面第458章 辽东第281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367章 行云龙第525章 这一劫在幽州第100章 玫瑰色的梦第172章 纠察官(续)第272章 我不想杀人第634章 曲线救国的新罗帅第285章 自身出了问题第635章 王者之师第574章 筹谋一战第337章 豹子不如猫第627章 不动声色第626章 和为贵第407章 叫你得罪我第65章 没有真相第22章 捉金使第706章 哄闹第527章 兵乱之后第305章 瞧我这倒霉差事第691章 要保存火种第692章 关内五军第574章 筹谋一战第115章 夜杀第330章 睁眼第725章 攻坚第99章 谋退路第117章 追将第172章 纠察官(续)第597章 我什么都没听见第241章 陈数第710章 叛第393章 砍了他!第697章 保持距离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537章 辽东的另一面第9章 富人家的生活你不懂第140章 屠斩第601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第701章 火起龙泉第548章 立字为据第322章 人质第125章 分化、击破第664章 牛肉汤西施第397章 留不住的岁月匆匆第614章 改元宝历第328章 策反第202章 跨马阅兵第35章 高,实在是高!第550章 是大忠若奸还是大奸若忠第347章 唐冢第86章 我请你喝酒吧第236章 哄你来当官第557章 互相担保第59章 破城首功第738章 家事易决第544章 家奴也有出头日第503章 战后重建要加快速度第397章 留不住的岁月匆匆第111章 是鸿门宴也是庆功宴第102章 藏宝第271章 别光站着看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583章 可以做个好梦第583章 可以做个好梦第387章 刺将第199章 这是怎么回事第696章 洛阳乱(续)第25章 破局的是条鲤鱼第362章 长桃花眼的故人第370章 你要幡然悔悟第450章 都说了我不是第578章 真打、假打,然后跑第551章 祝你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