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代理人起于江南之地

长安城的新动向自然瞒不过李茂的眼睛,但他现在无暇西顾。江南的老朋友何三才在昔日由苏州刺史晋升浙西观察使的过程中,沾了王守澄的一些光,此刻被人认作是王守澄的余党,必欲除之而后快。

何三才感到委屈:自己升任观察使凭的是在地方上的功绩和能力,跟王守澄有个屁关系,王守澄升他的官无非看中了他根底浅,是想利用他驱逐别派势力,为自己的党羽谋夺江南扫清障碍,至于说自己能坐稳这把交椅,乃是时势使然,江南饥民遍地,四处狼烟,不论富户还是贫贱日子都不好过,地方大僚不谙军事屡屡被流寇戏弄,自己懂军事,敢打敢干,能保境安民,受到地方的诚心拥戴,这才坐稳了这把交易,这是凭自己本事挣来的,又非王守澄施舍的,王守澄倒了霉,还想把自己也拉下水,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何三才想不通,一激动就把长安来的敕使给捆了,由此闯下大祸,现在朝臣们一个个指责他有谋反之心,他是身有百口也难自白。

李茂同情他的遭遇,但对他的请求却爱莫能助,何三才请他上表为他辩白,这种事是万万干不得的,干了,非但不能洗刷何三才,还会把自己搁进去,朝中正有一股势力欲把他和王守澄捆绑,借王守澄的倒台移祸于他呢。

于是他对何三才的儿子何藏说:“眼下休要管其他事,握紧刀把子,保境安民,干好本分。天子被佞臣蒙蔽,将来自会明白你父子的一片忠诚的。”

何藏道:“浙西兵弱将寡,沿海军兵又被镇海控制,而今镇海、淮南、浙东、宣歙都对我虎视眈眈,只要朝廷一纸诏书,非得扑上来活剥了我父子。恳请太保遣良将南下,救我父子于水火,大恩大德我父子铭刻在心,永志难忘。将来天下若有事,我父子必以太保马首是瞻。”

这话说的很到位,李茂有些心动,细想想出兵南下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光明正大的派兵南下,毕竟还没到翻脸的那一刻。李茂答应何藏会慎重考虑。

王守澄当政时,为了平息江南民乱,沿江增设三处军镇:镇海、武昌、荆门。镇海军节度使驻节润州,掌管长江水军和两浙沿海驻军。润州同时也是浙西观察使的驻地,浙西兵马本来就少,增设镇海军后,沿海驻军和长江水军又被划走。

何三才这个观察使手上能用的兵并不多,且多是讨伐民变时招募的新兵,训练不足,装备差,未经历大的阵仗考验。而今四周强敌环伺,的确是岌岌可危。

李茂仔细分析了江南形势,决定出兵南下帮何三才稳住浙西,此中意义现在还看不出来,将来必影响全局。

以什么形式南下助阵,却颇费了他一番思量,武宁、魏博、义武等镇私下派军将南下,与流民、叛军、江湖盗匪混为一类,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这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灵活便利,可进可退,缺点是名不正言不顺,在道义上站不住脚,难成大器。尤其是在江南灾情消退,民乱渐平,士民百姓求安定的大背景下。

李茂不想用这种方式,再三考虑后,他召来了大德天师鹿裁,问道:“你与武火松的口水战还要打到几时?”鹿裁苦恼地回答:“被他扒的差不多了,天师堕落凡尘,身败名裂,近来玄壮观门可罗雀,我已是众叛亲离,再耗下去就等着被他送上断头台了。”

李茂道:“河北你是呆不下去了,江南却还大有可为,你率亲近弟子南下布道,去江南,去润州,那儿有人接应你,到了那以传教为幌子,暗地里协助何三才稳住浙西,这是一桩苦差事,但若成事却是奇功一件。你有没有胆量去?”鹿裁道:“天师弟子不足凭借,还望太保调兵遣将,随我一道南下。”

李茂笑道:“你还算有自知之明,这个我会安排,你回去准备准备,我会让李国泰、秦凤棉协助你。”

鹿裁又道:“在河北我是声名狼藉,去江南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长久,武火松这个人必须得让他闭嘴。”

李茂道:“你前脚走,我后脚就把他抓起来,开革他出天师教,定他个叛教之罪,让他永远开不了口。”

鹿裁大喜退下,这大半年他这个天师被武火松每天扒一层皮,又不能反手,让他十分难堪,眼下他是声名狼藉,除了曾志坦、明村好之外,身边已没有几个追随者,便是曾志坦和明村好若非内保处胁迫,也早跑的没影了。

鹿裁明白自己的任务即将完成,心里却丝毫没有成就感,由万众敬仰的天师堕落凡尘,到底还是有些小失落,若是还有选择,他更愿意继续扮演天师这一角色,风光、排场、颐指气使,能做成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做人如此,夫复何求?

正当他将要绝望时,机会从天而降,他的天师身份非但得以延长,还有更大的舞台等待着他去发挥,这真是喜从天降,想不高兴都难。

这一高兴,他又给李茂加封了几项尊号,把他的地位又提升了一大截,然后他宣布自己将南下传教,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江南百姓。

大和二年秋,天师教掌教天师鹿裁率左右护法,十三随身,十三主持,三十三备身,三百三十三神使,三千三百名内室弟子沿桑干河顺流而下,在河海交汇处登乘大海船扬帆出海,南下润州传教。

天师走后不久,便有信徒向大护法举报说冀州大坛主至是和他兄弟武火松狼狈为奸,欺骗信徒钱财,诱奸女信徒,拐卖信徒子女,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大护法李茂下令冀州地方突查该坛,在密室内解救出被囚禁的童男童女四十人,一查竟是至是和武火松绑架来准备卖去日本的。

此举彻底激怒了冀州百姓,数千人聚集在刺史府前要求法办至是和武火松,李茂勃然大怒,先发大护法印,革除二人教职,再遣护法力士将二人扭送至当地官府。铁证如山,至是和武火松俯首认罪,定盗骗钱财,强暴妇女,拐卖人口三罪成立,斩首于菜市口。

在此之后,天师教大护法发出清教令,对散布在幽州和成德、营平境内的所有坛口进行清查,一旦发现信徒有作奸犯科的即刻革除教职,开除出教,涉嫌犯罪的移送地方论罪。

天师教鼎盛时拥众十余万,经过这么一折腾,到大和二年冬只剩下不足万人,多是年老的村夫村妇,教义也做了大改,以劝善、济困、施药为主,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了。

与北方的沉寂不同,南下传道的鹿天师在浙西广受欢迎,浙西观察使何三才对天师的道法十分迷恋,上尊号“保境安民道德无上大天师”,在观察使府设法坛,自任坛主,以虔诚弟子的面目入教信奉,在他的带领下,天师教在浙西发展的极为迅猛,所有的州,每一个县,稍成规模的村镇都有天师教的信徒,都设有天师教的法坛。

与在河北不同,南下的天师教组织严密,戒律森严,信徒绝少有敛财、害民行为。教义中剔除神魔鬼道的内容,以“均平”为要义,多行劝善、济困、施药之行为,教义虽然粗鄙不堪,多为江南士子鄙夷,但仇视者不多,多数士绅都能接受这样一个做好事不留名,劝善济困不图报的外来宗教。

鉴于观察使何三才对天师教发展的特殊贡献,鹿天师封其为“海内精诚大护法、南方护法总师”,论地位仅在自己和李茂之下。

天师教在浙西拥众二十万,教内人才济济,与地方军政当局亲密无间,又组成“护坛队”三百队,护坛队名义上是为保护法坛私产而建,实际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还在浙西官军之上。护坛队的队头们一个个骁勇善战,精通战阵,不过是穿了法衣的幽州军将,有了这样一支军队翼护,四周藩镇再不敢对浙西有何妄念,何三才终于在浙西站稳了脚跟。

何三才气候已成,朝廷无力触动,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与仇士良终极一战的李涵,为了稳定江南时局,趁镇海节度使赵遵获罪入狱之机,下诏将镇海、浙西合二为一,建镇海军节度使,以何三才为节度使,统管浙西境内驻军和长江沿岸水军。镇海军节度使兼任浙西观察使,治理管内民政。

第644章 稳固大后方第38章 我不娶妻第264章 躁动和不安第71章 找钱第25章 破局的是条鲤鱼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400章 老狐狸,还是你狠第13章 为兄弟两肋插刀第297章 养伤第695章 洛阳乱第494章 新罗人的偷袭第339章 我很自豪第616章 扮猪吃虎?第99章 谋退路第328章 策反第586章 黑夜救人第82章 你骂我是狗?第329章 愿将心思付麻纸第643章 清理门户第601章 战后的分赃协议第365章 引君入瓮第433章 活埋第440章 共赴时艰第284章 物是人非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98章 赚他最后一文钱第453章 审不下去第537章 辽东的另一面第736章 点画江南第552章 弄个郡王干干第517章 东征像场梦(下)第630章 伐新罗第141章 谁是黄雀谁是蝉?第625章 魏州江山(续)第517章 东征像场梦(下)第392章 破第500章 打他个天翻地覆3第419章 皆非好人第98章 赚他最后一文钱第51章 新官三把火第341章 论政第691章 要保存火种第412章 焦雀,焦雀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617章 吾不信鬼神第476章 解放奴隶第541章 长安的手段第563章 听我的没错第66章 功德圆满第337章 豹子不如猫第731章 皇帝该做什么(续)第141章 谁是黄雀谁是蝉?第220章 艰难的决心第44章 欺人太甚第615章 驭内要严第592章 内政一团麻第112章 又见兵变第167章 抄家(3)第243章 跑官记第532章 胜利突兀而来第177章 抢人第564章 有亲朋自远方来第58章 逆战(下)第137章 断指求援第82章 你骂我是狗?第602章 涸泽而渔不是个好办法第160章 绑个肉票第215章 折辱第325章 作保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干事第33章 我要恭喜你第438章 长远和眼前第298章 斗转星移第158章 明月,暖风,遇故人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为重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244章 奏对少阳院第338章 蓄势待发第41章 谁敢!第357章 归程第439章 绝境第548章 立字为据第292章 追索真相(续)第282章 盛情难却第719章 铁壁合围第503章 战后重建要加快速度第642章 化国为郡第673章 不让我活我就叛国第4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14章 骂的连自己都脸红第260章 先把自己保护好第195章 把你充军是为了保护你第361章 妥协是需要理由的第730章 皇帝该做什么第686章 建国,号秦第161章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第369章 这有趣的一幕第422章 刺相第611章 杯具和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