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建王隐现

钱珑后来强行登基,号为顺天帝,意喻顺应天命,是昌化一脉正统。但起初,他除了柯无心、代春和几个心腹大臣外,支持者并不多。而本来效忠新丰一脉的钱风,也因为对新丰帝护卫不利被制住魂力打入诏狱,不久就死在狱中。没多久,新即位的顺天帝又被庐王党人击伤,纵然侥幸没死,但却是元气大伤,命不久矣。

所以这场上层争斗中,庐王党人开始的势头颇为强劲,虽然大军被柯无心暂时挡在西南,但军心士气和民望并不低,大量宗室勋贵和朝臣也在考虑倒向庐王。此时的庐王,形势一片大好,大有承继之势。

但在这关键之时,“内相”萧宙作为紫宸风波的当事人站了出来,指出庐王党人早有谋逆之心,并宣称护国公鲁晟意欲拉拢他来谋害先帝,当日先帝遇难,实乃庐王乱党所为。

萧宙这一下,可算是激起了滔天巨浪。虽然大家早就怀疑庐王,但没有证据的时候,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的拳头硬便听谁的。现在,有人指摘庐王谋逆,这种大逆不道的罪行,一旦摆上台面可是天雷,而且这萧宙可不是一般人,轻易不会站队乱说。这样,支持新丰帝一脉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虽然新丰残暴,但毕竟也是正统。

萧宙的反水让庐王一党陷入了道义上的被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除了骂萧宙背信弃义,又能如何?造反本来就没什么信义可言,何况是曾经有过叛变史的萧宙?

经过了近一年的动乱,庐王最后兵败被杀,护国公府被羽林军包围,鲁晟也被朝廷几大都督联合灭杀,千年护国公,一朝凋零。代林因参与叛变,全家老幼近百口,所有男丁被处死,女子则发配西南边疆为婢。如果不是因为代春拥立有功,恐怕整个代家将会有更大祸患。

这样,看起来是顺天帝笑到了最后。但他已经奄奄一息,他的膝下虽有一子,但非斗士,没有皇位继承权。这样,一场激烈的上层内斗,导致了两代皇室嫡系血脉凋零,昌化一脉眼看着就要不行了。而与昌化帝血缘最近的,就是永历帝,或者严格来说,就是永历帝的孩子,淮王钱晓铭。但淮王据称是没有魂力的,这似乎应该被排除在外。

不过一些人则认为淮王其实有魂力,只是被刻意打压罢了。这些支持淮王的,以镇国公萧剑为代表,再加上淮王党的一些人马,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宫中朝中隐隐还有一派,似乎比淮王更有实力,这些人认为淮王被昌化帝宣告没有斗士魂力,不管他真的有没有魂力,都是应当被排除在外的,这是先帝的圣谕,不可违抗。

按照他们的说法,昌化帝、永历帝两脉被排除,应当继续追溯,与两帝同属亲兄弟且有斗士魂力的便是隆兴帝第九子,德王钱裕,只不过德王已经故去,且其膝下二子俱非斗士,也丧失了继承权。那么,隆兴帝一脉也可以排除,只能继续追溯到瓯越第二十八任皇帝,隆兴帝父皇康泰帝。康泰帝膝下除了隆兴帝外,还有一个建王也是斗士,而且也曾经是皇族里的佼佼者。第一代建王死后,第二代建王继承了父王的爵位,在修为方面更是胜出一筹。现今的第三代建王,据称已经跨入玄境修为,实力强大,呼声颇高。所以,在强国林立的神斗大陆,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他们力荐建王承继大统。

说到建王,当年昌化帝在时,历代建王俱是座上宾,尤其是一代、二代建王,在他登基的路上出了不少力。这第一代建王,正是当年与隆兴帝竞争的皇子,而第二代建王,则是当年与永历帝一同被选中前去五云门学艺的那人。第三代建王,名唤钱瑜,与淮王同辈。

建王虽然每代妻妾众多,不止一子,但均只有一子为斗士。根据瓯越勋爵制度,非太子的皇子,封一字亲王。亲王生子,由具备斗士魂力的一子承袭爵位,其他子降等袭封,为二字郡王;无子则除封,子无斗士魂力,则不封亲王。郡王生子,由具备斗士魂力的一子承袭爵位,其他子降等袭封,为镇国将军;无子则除封,子无斗士魂力,则不封郡王。以此递推,镇国将军之后为辅国将军,再奉国将军,再镇国中尉,再辅国中尉,再奉国中尉。到奉国中尉后,不再递降,皇族永远有别于百姓。千年瓯越,皇族势力庞大,但因为严苛的降等承袭制度和斗士偏弱的生育能力,亲王郡王等王爵数量倒是不太多。此外,除了庐王等特例外,其余王爵没有封地,而且除了皇族,异性也不得封王。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皇族待遇,又减轻了朝廷负担。

当年,因为修为不如永历帝,第二代建王在竞争中失利,间接也影响了他父亲第一代建王的前程。所以对于此事,二代建王一直是耿耿于怀,后来,他积极游说父亲认清大势,从颓废中振作,在永历帝登基后投靠野心颇大的康王钱禄,也就是后来的昌化帝。

在建王父子的谋划下,昌化帝渐渐争取到了教廷和一些皇室勋贵的支持。后来,昌化帝夺位成功,建王父子自然是享受优待。但两代建王又如何只满足于亲王的爵位,他们暗中一直觊觎大统。无奈昌化帝远比永历帝精明,在昌化一朝,他们虽然享受优待,但也受到严密监视,一旦有不轨之举,怕是会招来祸患,所以,两代建王忍字当头,过了一年又一年,留下经营的政治遗产和遗愿便先后离去。

两代建王的雄心,早已经深深刻进了建王继承人的骨子里。第三代建王钱瑜被父祖悉心培养,严格要求,修为上屡屡突破,成为瓯越皇室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加上两代建王夹缝中的经营,三代建王的开局是一片大好。他正好又赶上暴戾失民心的新丰帝和同样觊觎皇位却高调的庐王,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事实上,按照建王党分析,挑动昌化一脉的新丰帝与庐王自相残杀,而后再除去钱珑,隆兴帝一脉已无强人,按照亲疏关系,再往上就是康泰帝。他除了隆兴帝一脉,子嗣中实力最强最有声望最有希望的就是建王。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甲子年宫变”并非只是单纯的庐王党阴谋,实际上,背后还有一只推手,正是这暗中运作的建王党。而顺天帝钱珑因为忙于平乱,在对甲子年宫变的调查也是先入为主,把账都算到了庐王头上。随着庐王一党崩溃,这个事也算有了交代。

顺天元年十月二十四夜,经过了上一日热闹的觉醒日,次日入夜的杭京,一切都重又归于沉寂。亥时末,街上早已无人,在建王府东北角的小门,一个披着黑衣斗篷的黑影趁着夜幕悄悄来到门旁。敲门后,他向门卫递了腰牌,之后便静等在门外。不一会,门内来人与其相见,但二人见面后只等在门口,并不进门,似乎是在等待什么人物。

果然不久,街角上又一个黑影出现,踱着诡异的步伐,一步十丈,几个呼吸间便到了王府门外。远远见着这个黑影的时候,王府的角门就已经打开,黑影几乎没有停留,径直进了王府,而后自顾自经过王府花园,来到一处颇为隐秘的暗室外。一个头戴乌纱折角翼善冠,身着金织蟠龙图案长袍的男子,早已经等在那里。

“公公请!”男子对着黑影说道,旋即将其迎入了暗室。

入室以后,那黑衣人背身脱下了黑斗篷,露出满头的白发,边转身边说道:“王爷亲自等在室外,折煞老奴了。”

转身后,那黑衣人已经露出了真容,白发白眉,面色苍老,但双目炯炯有神,体内似有无穷灵力,好似浅海中暗藏深洞,深不可测。

这人可不就是那司礼监掌印太监萧宙?而与他说话的,正是这王府的主人,第三代建王钱瑜!萧宙深夜造访,又如此娴熟路线,很明显,这萧宙与建王的关系不一般!

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战鹰嘴关第二百三十章 琴台苦修第七十七章 琴台旧宗第九十八章 不断翻供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鲛往事第一百章 草草结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巳蛇宫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捕犀牛第八十四章 教廷风波第二百四十一章 傅竟身陨第一百七十七章 杀上李府第八十八章 美女姐姐第十章 神魂觉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筹谋复宗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农紫果第一百六十八章 艰难寻宝第一百三十二章 鹿蜀幻境第一百七十五章 戴明归来第二百二十章 大局落定第八十一章 堂亲妹妹第一百零一章 击杀吴营引子 玄天崖第四十四章 公主府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仇得报第一百零五章 血溅上元夜第九十七章 偏殿提审第一百七十九章 喜结良缘第六十七章 踏上蓬莱第一百二十四章 五云小院第一百八十章 再回家乡第五章 神斗大陆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监往事第七十四章 重返五云第二百三十一章 白云苍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喜结良缘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落网第一百三十八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底历险第二百三十九章 六脉神剑第二十四章 探访萧柳宗第六十二章 北江小国第六十一章 淮山寻宝第九十八章 不断翻供第一百零七章 初遇小宝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印宝藏第三章 初见柳佳第五十七章 接入王府第二百零一章 鹬蚌相争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打潇湘第三十章 康州密林第二百一十一章 建王隐现第一百八十一章 圣城相会第一百九十四章 返回琴台第二十章 决出四强第一百九十章 蓝衣使者第十四章 讲武学堂第一百九十二章 再上蓬莱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获巨犀第三章 初见柳佳第二百三十章 琴台苦修第六十九章 蓬莱时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战鹰嘴关第五十七章 接入王府第三十二章 拍卖会第三十六章 密林遇险第四章 临终话别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秋青试第二百四十三章 终返瓯越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洞遇险第一百八十四章 八虎绝地第九十二章 原来是你第一百七十六章 对话旧仆第一百零五章 血溅上元夜第二百五十一章 长白寻果第八十章 首义门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战吴烦第二百四十八章 楼兰寻洞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监往事第一百二十章 忧心忡忡第九章 五云门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现转机第三章 初见柳佳第三十四章 返回宗门第一百章 草草结案第二百三十八章 围追堵截第一百五十九章 洗心石第一百一十七章 联手寻宝第一百一十七章 联手寻宝第二百三十二章 圣城相邀第三十一章 密林打虎第七十一章 春燕楼第一百三十二章 鹿蜀幻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实施行动第二十一章 对战穆子嫣第一百四十章 再回小院第七十二章 返回瓯越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落网第十七章 初试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