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图穷匕见,秋后算账

秋节刚过,京里便出了件大事儿。

左相老迈,身骨已大不如前。中秋前约十来日,丞相大人脖后面,连着后脑勺底下,不知何故,突然冒起一片儿粟米大小的红疹。

请了宫中御医来看,那御医只说经了一夏,淤积在体内的热毒未发散开来。如今时已入秋,这天儿这般骤然一凉,冷热一冲撞,这才使毒热倏尔发作出来。

好在此症并不少见,碍不着大事儿。只需早晚按时服一剂药,清热解火,疏风活血。不出一月,当可治愈。

这御医吊了好大一袋医经,又说了一通宽慰人,中听的好话。老神在在,十分笃定开了单方,又叮嘱了几句吃食上的禁忌。之后得了相府厚谢,这才被人恭恭敬敬送出门,登上暖轿回宫去了。

要说这事儿到此为止,也没闹出什么岔来。

起初几日,左相大人脖后长的那些个又红又肿的疹,眼见的,随着****用药,大是好转。

原本光秃饱满的红疹,似晒干的萝卜丝儿,皱巴巴,不几日便焉下去,疼痛麻痒也随之减轻。

可坏就坏在,左相大人进宫赴宴归来,安寝至深夜,竟意外自梦中痛醒。仅一晚的工夫,不止脑后,原本已消下去的疹,如点着的野草般,一直烧到了耳朵根,与后背双肩两侧。

朱家人这才急了,连夜传御医,这回来的却不是上回那位,而是在宫中颇有资历的周御医。

这周御医是个真真有本事的。只掀起左相的领先瞧了瞧,面上已露了丝凝重。之后搭脉一诊,当即便缩紧了眉头。

收回手,回身向左相夫人问道,“相爷此症乃是痈疽。急症不谈,既已用药,何以却不忌嘴?依下官看来,此番相爷这急症,十有**,乃是误服腥热之物所致。眼下病情加重,许有化脓之忧。倘若一个不好,这,这……实是棘手啊。”

周御医扼腕,摇头不迭,一脸沉重。

左相夫人及府上众人,闻言大惊。当日那位御医叮嘱,需得忌口的几样吃食,她已仔细交代下去,相爷大好前,不许做这几道菜。

这又怎会落得个“误食”?

朱家众人一听这病症难治,且有性命之忧,早已慌了阵脚。左相夫人抹泪,抚着心口哽咽着,将当日御医嘱咐,挨个儿当着周御医的面,细细数来。

周御医开头还频频颔首,颇为赞同。可待得左相夫人说完,周御医一愣,揪着胡须瞪眼,“这便完了?鹅肉呢?莫不是夫人说漏了?”

于是这么一追究才知晓,秋节当晚宴席,确有一道红烧鹅肉的。

至于为何先头上门那御医,对鹅肉一事,只字不提,朱六爷匆忙进宫,却不料在御医院扑了个空。

那御医早在几日前,被人发现沉了湖。连带他在燕京家中老老小小十余口人,一夕之间,人去楼空,再查不出下落。

这般大事,且那御医死得蹊跷。左相患疾一事,立时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

左相这么突然一病,大病不起,相府自此风声鹤唳,整个朱党的气焰,也跟着再兴不起来。

这些自然都是明面上的变故。朱家人也怎不会疑心,此事背后,怕是有宫里那位的影。加之暗中传信京郊所布的兵力,迟迟得不到回应。当此际,朱六爷忽然面色大变,惊疑不定道,“顾相正奉命巡查京畿。”

只这么一句提醒,已足矣令朱家人人自危,胆战心惊了。

谁也料不到,宫中那位隐忍多年,竟会挑了这时候,骤然发难。在这之前丝毫风声也不露,当真叫人防不胜防!

“岂有此理!”病榻之上,左相大人气喘吁吁,愤而拍案。也不知惊怒之下,嘴里骂的是当今圣上,还是那位借机离京,一旁看好戏的顾大人。

“竖岂敢!我朱氏一倒,他顾氏满门,岂能活命?”

朱家倒台,世家一系,去了大半。怀王又岂会放过这一举剿灭,连根拔除的大好时机?

这也是众人想不明白的地方。即便赵国公,也接连发了封密信,催促那人尽快赶回京城。

京中大变将起,山雨欲来。各家都缩着脑袋做人,只觉往后的日,恐怕吉凶难测了。

京里来了书信,起初七姑娘全没当回事儿。那人哪日不是政事不断?

及至后来,亲眼见得公孙与他帐下几位幕僚,改了装束,连夜而来。那人竟不顾病体,召公孙几人议事至深夜。七姑娘这才发觉,事情似不对了。

她以为京里出了事儿,暗自一琢磨,便吩咐春英,天一亮赶忙收拾包袱,准备回京。可没曾想到,翌日一早,那人竟拉她补瞌睡,一觉睡到日上竿,还赖着不起身。

她狐疑盯着他,半趴在他身上,瞅了又瞅。引他挑眉正眼看来。

“大人,咱们不回京城么?”

他嘴角勾起莫名的笑意,抬手伸个懒腰,轻描淡写道,“京中正乱,此时回京,无谓淌那滩浑水。”

他指尖在她脸颊描摹,懒懒的,痒痒的。口气甚是平淡,像真就没什么大事儿,是她多想。

她撑起身,径直对上他凤目。奈何这人城府深,她丁点儿蛛丝马迹也寻不出来。七姑娘瘪瘪嘴,泄气道,“早知道便不叫春英收拾箱笼。白忙活一场。”

他定然有事瞒着她,只她问不出来罢了。

他好笑捏捏她鼓鼓囊囊的腮帮,刻意放缓了声调。

“倒也不算白忙活。正巧,前些时日阿瑗不是还惦记家里?”

未尽之言,已令她豁然支起身,目瞪口呆。惊喜得,恍若梦中。

她是说过想家,可那也不过有感而发,随口一提:说是若然能叫爹爹跟看看诜哥儿,那该多好。可她从来没想过,这话真有一天能作数的。

离家这些年,她想家,想爹爹,想。多少思念只敢藏在心里。就怕一勾起来,这酸酸涩涩的牵挂,一发不可收拾,性深埋了,轻易不去触碰。

直到如今,他一点儿没有预兆,开口许她省亲。她抓着他襟口,眼泪一滴滴打在他身上。这才知晓,这份深埋的想念,她忍得何其辛苦。

“呜呜——”她埋在他颈窝,小小声呜咽。小身板儿一抽一抽的,哭得甚是可怜。

他抬手将她紧紧拥在怀里,默然感概之余,目若幽潭,又深又暗。

他在她尚幼时,将她带离双亲,强迫他,也亏欠她。然则他不悔。

“卿卿莫哭。”

他不擅长哄人,只在她耳边轻声呢喃。一手轻拍她背心,温柔陪她。

得他如此相待,她放肆的搂上他脖,哭得更凶了。

*********

这就解释了顾大人离京巡查,为何频繁见客,出门应酬。有他在一旁盯着,本身已是威慑。事关家族兴亡,朱家那头大难临头,谁也不会傻到在看不清局势的时候,轻举妄动。

政治斗争,就不赘述,字里行间,浅浅描述哈。

朱家倒台,顾衍敢放着京里的烂摊不管,自有他的凭仗。

第二零二章 “好姑娘”第181章 小七,世子的手段你慢慢领会第五十三章 公子丹其人第六十六章 一切的开端第三五一章 俄而春来度,一晌贪欢第三五七章 他的欢喜,比她多很多很多第五十六章 于无声中第三三三章 先生岂能弱了学生?第三八五章 最懂他的人第四零八章 “拳拳”情意(下)第三零七章 护她有如除巍党,用心良苦第三二三章 如斯温柔……第三三二章 围炉夜宴第二二七章 他与她的距离,在缓...第六章 出人意料第418章 番外严夫记第159章 明枪暗箭第三六八章 一方绢帕第三五三章 说到底,终究是维护她第三三一章 推回屋,独自看个够!第三七五章 眼里的白月光第二二五章 不一样的背影第二二一章 无法隔断的纠葛(2...第100章 柳暗花明第三六七章 是死是活,全看她宠爱几何第三九九章 成长的烦恼(三)第二六五章 他瞒着她,养在后院...第一九五章 缘起第三六九章 几步之遥,生死一线第180章 春风暗渡杨柳岸第三六九章 几步之遥,生死一线第214章 旧事,旧人,旧情第四十三章 凡事都有例外第三一三章 嫩剥菱角,不比剥她第二五三章 大人,下官为您量体...第二三八章 “ 冷”,便靠近些第三五六章 大人,宝宝,暖被窝第三二九章 有骨气的,与打歪主意的第162章 序幕(2)第九十章 深藏的秘密第三六零章 骤然发难第三十七章 应他两事第104章 姜氏变故第三三五章 出牌呢,大人您撒手第三二二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第三七零章 心思不同,风景不同第152章 他所给予的第二五六章 他教她,不一样的“...第十二章 公子玉枢第二五九章 临去前一事,偿你往...第187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第一章 姜家小七第四十七章 绕不开的人第三七一章 无心有心,三言两语第二八六章 最是小七,绵里藏针第二三七章 七分精明,三分糊涂第三一一章 五年,相识,相知,相依第三八零章 出其不意,分崩离析第三八三章 谁知守夜人(二)第二九一章 姜女官恪尽职守,当...第184章 但为君故第四零三章 图穷匕见,秋后算账第二五七章 最绝情的男人,非他..第三一六章 当归血鳝第三三三章 先生岂能弱了学生?第三一七章 待嫁(上)第178章 称心如意,羊入郎口第四章 两处交锋第122章 祖孙斗法(1)第四零三章 图穷匕见,秋后算账第三八九章 意想之外,不速之客第二四九章 家贼难防,不见也罢第二三二章 大人,下官敢担保…...第六十三章 同游(3)第101章 云开月明第六十二章 同游(2)第二零四章 巷子里的身影第三二零章 秦晋之花嫁(下)第一九六章 大厦将倾?第二二二章 吃亏的事儿,咱不干第三零四章 世子自有阿瑗磨第一九七章 镇定是一种能耐第九十二章 君心融融第六十二章 同游(2)第二三零章 大人,您就是这样提...第102章 无声初许第100章 柳暗花明第128章 用情已深第四零七章 “拳拳”情意(上)第三一一章 五年,相识,相知,相依第二零四章 巷子里的身影第三五零章 双姝辉映,“一饭夫人”第三十五章 春暖第157章 都是精明人第二八九章 煌煌宫阙,人心难测第三九四章 要不您再顺道一回?第164章 序幕(2)第二八二章 他与太子,哪里能一...第二十九章 无声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