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外患内忧

bookmark

进了十一月,还是滴雨未下。

有御史上了折子,说太后走的突然,从太后大行直至今天,滴雨未下,十分诡异,请皇上严查太医院,是否有疏忽失误之处,折子最后,列举了一堆帝后被杀,天相大变,特别是干旱暴雨山崩之类的灾难。

皇上一个字没说,把折子封给了秦王。

小内侍一个字没敢说,放下折子赶紧走了,秦王从头到尾看了折子,递给金拙言,金拙言一目十行扫完,竖起了眉毛,“可恶!”

陆仪已经就着金拙言的手看了大概,带着几分怜惜看着秦王。

秦王脸色虽青,倒没有多少怒气。

“这只是头一份,探路用的。”金拙言将折子拍在长案上。

“皇上把折子封给了我,一言不发。”秦王语气平和。

“嗯,皇上的态度,比这折子……要紧。”陆仪接了句,他想说的是可怕,临要出口时,换成了要紧。

“你得赶紧请见皇上。”金拙言脸色阴沉,想错牙又忍了回去,“得当面看清楚他的意思。”

“嗯。”秦王拿过折子,又细细看了一遍,放下折子,沉默思忖了片刻,吩咐更衣,他现在就要进宫请见。

秦王的勤政殿外等了一个多时辰,才有小内侍从殿内出来,带着他进了大殿。

皇上闲适的歪坐在南窗下的炕上,暖暖的夕阳斜照在他身上,衣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夕阳下光亮闪闪,仿佛活了一般。

秦王恭恭敬敬跪倒磕了头,捧起那份折子,“皇上,这折子……唉。”秦王低低叹了口气,“从娘娘走后,臣几乎夜夜做噩梦,梦的最多的,是一个血淋淋的婴孩,咿咿呀呀笑着,从臣面前爬过去。”

皇上机灵灵打个了寒噤,血淋淋的婴孩……

“臣听说婆台寺佛法高深,超度过无数亡魂游鬼,臣请皇上恩准,到婆台寺做七七四十九天超度法事,替……超度。”秦王声音悲伤而低,“娘娘一片拳拳爱子之心,臣……”秦王声音哽住,片刻,才又能说出话来,“毕竟婴孩无辜。”

“你去做这样的超度法事……”皇上皱着眉头,“总要师出有名,别的都不大妥当,就说替朕超度天下的孤魂野鬼吧。”

“是。”秦王应了,再次磕头退了出来。

出了宫门,陆仪迎上来,秦王一边上马,一边和陆仪道:“让人去婆台寺说一声,我和王妃要去婆台寺做四十九天超度法事,超度天下亡魂游鬼,你亲自走一趟,悄悄找一趟钦天监,和他说,宫里夭折的婴孩也不少,请他点一块牌位。”

陆仪眉梢挑起,秦王看着他,带着丝笑意微微点头,“是奉上谕,不过不要提奉上谕,逼退他们。”

“诱进是不是更好?”陆仪低声问道。

“咱们的忌讳太多,大长公主是知情人,逼退不要触及最好,再说,我也不想让阿娘死了,还不得清静。”秦王神情黯然。

陆仪应了,吩咐承影等人护送秦王回府,自己拨马去寻钦天监请这个婴孩牌位。

陆仪走了没多大会儿,江延世就得了禀报,拧眉仔细想了一会儿,径直往太子宫,太子正好在,正在长案上排出一片折子,拧着眉头一张张看着。

“怎么了?”江延世伸头过去。

“报雨水的折子,不光京畿,北边四路,这些州县都是从八月末至今,滴雨未下。”太子烦恼的长叹了口气。

“秋天雨水少是常有的事,冬天能有个一两场大雪,明年照样是个丰年,殿下不用忧虑太过。”江延世并不是太在意,就算旱了,天下之大,哪一年没有点天灾。

“刚才陆仪去寻钦天监,说是秦王奉了皇上的意思,要到婆台寺做七七四十九天超度法事,超度天下孤鬼游魂。陆仪寻钦天监,说是,”江延世顿了顿,看着太子,“宫里也有不少未及序齿就夭折的婴孩,无人祭祀,这一次也要超度超度,请钦天监点一块灵主牌位。”

“宫里夭折的婴孩怎么会无人祭祀……”太子一句话没说完,就眼睛微微瞪大,看着江延世,后面的话,戛然而止。

“那位金贵妃。”江延世慢吞吞道。“姑姑说的对,所有的谣言都是真相。”

“是……娘娘?”太子一脸惊悸。

“这个婴孩必定是个男丁,说不定还是长子,这样就能说的通了,之前我一直想不通,金太后那样的人,极聪明,极有眼光,怎么会因为妒嫉杀人,嘿,让皇上在先郑太后身边长大,只怕不是先郑太后的意思,而是先皇的意思,这也是对金太后的惩罚,现在。”

江延世一声干笑,“这惩罚人人都看到了,皇上和金太后的生份。能让秦王去婆台寺超度,看来当年的事,皇上是知情的,太后的死,不能再提了。”

“嗯。”太子站起来,连叹了几口气,“为了那把椅子,一个个,都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唉。”

“自从有了那把椅子,就是这样,殿下别多想这个了。”江延世劝了句。

太子好一会儿才嗯了一声。

秦王回到王府时,李夏正在后园的暖阁里,对着一片黄灿的菊花,看着那份弹折的抄本。

从太后大行到现在,滴雨未下,李夏放下抄本,走到暖阁窗前,伸出头看着白云朵朵的碧蓝天空。

“花匠说,这几天肯定没雨,到处都干得很。”见李夏仰头望天,端砚跟着抬头看了眼,忧虑道。

李夏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她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感觉。

上一回,太后大行的时候,也是这样,从京畿往北,滴雨不下了足足九个月,上一回,太后是在正月里大行的,一直到十月初,才一场大雨下了两天三夜,浇透了干透的大地。

那一年真是艰难,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冬天里能下几场大雪就好了,明年还是个好年成,要是冬天里再没有雪。”李夏的怔忡被端砚忧虑忡忡的话打断,“那些人牙子又该高兴坏了。”

“你是因为荒年才被家人卖出来的?”李夏转头看着端砚问道。

“也是大旱,从开春起,半年多没下雨。我两三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姚家做童养媳,饿的实在受不住,半夜里往家里逃,七八里路,走了一夜一天,天快黑到家,家里人都饿死了,只有小弟弟还有口气,直着眼睛看着我,连句姐姐都叫不出来了。”

端砚喉咙哽住,片刻就恢复如常,“我就是饿极了才想回家讨口吃的。快饿死的时候,被几个人牙子捡起来,一轮一轮的挑,我在姚家识过字,可她们说我脾气太可恶,做不得上等人,就还是留在丫头群里,拉到了京城。”

“真要大旱,这一场只怕比你经历的那年死的人更多。”李夏声音微低,却没有太多感慨,她听过见过的惨烈太多了。

“王妃,能想想办法吗?”端砚想着自己经历过的那一场炼狱,不寒而栗。

“帝国庞大,从南到北,如果能有六七成地方没有大灾,那一年,就算得上风调雨顺了,要是哪一路都不用赈济,这样的年成……”李夏仔细想了想,嘴角露出丝丝笑意,她回来那年,就是这样,可惜她一跟头跌回来了。

“十几年里,能有个一回两回吧。”

端砚神情黯然,低低叹了口气,“前儿天青跟茶水司一等丫头竹玉在东厨房吵了一架,就是因为竹玉砸了东厨房送过去的一食盒饭菜,天青说她,要吵要打都行,不该拿粮食撒气,说要是在荒年,这一盒子饭菜,说不定就能活一家人的命。

我和湖颖,天青,金星她们,都是太穷吃不上饭,或被人牙子捡了,或被家人卖了,饿怕了,跟了王妃这么多年,还是……特别是这府里,看着一天一大桶一大桶的剩饭抬出去,真是……”

“好好说说天青跟竹玉吵架的事,还有,这个竹玉什么来历,为什么摔了提盒?”李夏坐到椅子上,吩咐端砚。

“都过去了,也都领过罚了,王妃……”端砚的心提了起来,看着李夏,小心翼翼道。

“嗯,我知道,你仔细说说,还有类似的事,也一起说说,还有这一大桶一大桶倒剩饭的事,都说说,这两三个月,事情一件接一件,这个府里,好象生了不少事儿。”李夏打断了端砚的话。

这两三个月,她把精力都放在了太后大行,以及朝廷中的诸多事情上了,竟然疏忽了她这间秦亲王府。

“是。”端砚见李夏这么说,心里微松,王妃这是要清理府务,而不是只看天青和竹玉吵架这一件事。

“竹玉姓陈,”端砚理了理思路,先从竹玉是谁说起,“她阿娘叫赵红,是萱宁宫茶水司主事儿,她从小跟她娘学的一手认茶沏茶分茶的好手艺,竹玉大哥叫陈安,是咱们府上的三等采买,她二哥小时候摔断了腿,是个瘸子,求了太后,和她阿爹一起放了出来,现在得胜桥不远开了家茶叶铺子,听说生意不错。

竹玉手艺好,一进府就是二等,她沏的茶最合王爷的脾胃,前两年升了一等,咱们来了之后,至少正院里的茶汤,都是新安带着人打理,不经别人手的,这是王妃的规矩。”

端砚说到这里,带着几分小意多加了一句。

李夏眼睛微眯,没说话,只点了下头,示意端砚接着说。她陪嫁进来的人,和这府里的大丫头管事们,要争要抢,不和不睦的事,只怕多着呢。

“上个月,陆将军找到我,说要把书院的点心茶饭,也交到咱们这里打理,这事我请示下王妃,王妃说府里一切暂时不动,等你腾出手来。”

端砚看着李夏,李夏点头,这件事她记得。

“虽说我回了陆将军,说王妃的意思,暂时不动,可从那以后,陆将军经常叫新安带人过去侍候茶汤,大约……”端砚小心的瞄了眼李夏,提着心轻声道:“竹玉不大高兴。”

李夏面无表情,慢慢啜着茶。

端砚接着道:“天青和竹玉吵架那天,说是竹玉月事,很不舒服,就让厨房给她做几样热一点儿的可口饭菜,偏偏那天是东厨房盘点清洁的日子,管事厨娘王山媳妇为了省事,就做了个羊肉锅子送了过去,竹玉气坏了,说王山媳妇是落石下井,这会儿风还没起呢,她这墙头草就转了向了。

天青那天当值,是最后一拨去吃饭的,正好撞上竹玉一阵风卷到大厨房,发脾气砸东西,天青脾气暴,又最见不得糟践粮食的,两人就吵了起来,竹玉气的大哭,说天青一个三等丫头,仗着是王妃的陪嫁,就敢这么当面顶她,还有。”

端砚顿住,瞄了眼李夏,才接着道:“说太后大行了,她阿娘拨去守陵,这府里谁都能欺负她了。”

“谁去处置的?”李夏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是沈嬷嬷,竹玉是一等,只能请总管事嬷嬷们处置,那天是沈嬷嬷当值。沈嬷嬷说天青以下犯上,在府内吵闹,罚跪了一个时辰,扣了半年月钱;竹玉砸东西闹事,口不择言,罚跪两个时辰,扣一年月钱;王山媳妇不守规矩,惹出事端,撤了东厨房管事的差使,降为一等厨娘。

竹玉领了罚就病倒了,现在还在家里病着,昨天我让湖颖拿了几样东西,往竹玉大哥家走了一趟看望她,她跟她大哥一起住。”

“象这样吵架,是不是常有的事?”李夏看着端砚问道。

“是。”端砚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她们这几个近身侍候的陪嫁丫头,也跟别人吵过四五回了。

“喝杯茶润润喉,接着说,这两三个月,除了天青,你们还有谁跟别人吵过架?因为什么,怎么吵的,怎么处置的,前因后果,一件一件仔细说清楚。”李夏坐舒服了,示意端砚,她得先把这座王府清理打理好。

端砚忙倒了杯茶喝了,接着说第二场吵架。

第68章 吃糖吃糖第492章 外患内忧第66章 从狼嘴到虎口第451章 突兀而来第575章 蛛丝第341章 召见第382章 基于差不多的推测第592章 太太夫人第54章 沉重打击第183章 豪爽的胡胜兄弟第413章 急切第619章 雨第330章 多想第682章 番外二十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第352章 简直是当娘的心肠第447章 以交情论第445章 风起第642章 两位和两位第498章 修罗第584章 无人无关第29章 半途不能废第676章 余音入飞雪第387章 都是聪明人第218章 家和人第597章 你我之间第655章 番外十一 那位陆将军之十一第260章 那位公子第113章 用心尽心第133章 你高兴就好第400章 渔和鱼第281章 各自之怒第27章 哪儿来的闲气第140章 有名的无名火第8章 漂亮少年们第678章 番外十六 那位陆将军之十六第567章 闲聊第354章 宫宴一第6章 罗帅司的到来第298章 振夫纲第8章 漂亮少年们第627章 各有打算第184章 警告第317章 照旧的大事第382章 基于差不多的推测第549章 手段第486章 到底是官方第577章 各自落子第520章 迁怒第32章 姐姐的性子第373章 他是真担忧啊第737章 一场考试8第21章 鼎力相助第173章 做大事去也第311章 大婚四第90章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第148章 这心大的第323章 明目张胆第581章 上了心的十七爷第515章 生米熟饭第674章 福宁宫第410章 王相的退意第220章 你回来真好第673章 远行第147章 十八般心思第349章 说定就定第494章 刺心第482章 生机不可浪费第695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一第626章 决定既承担第687章 番外二十五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五第94章 公私兼顾第492章 外患内忧第136章 好为阿夏师第70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八第344章 倒霉的舅舅第665章 惊心第150章 找上门的好亲第349章 说定就定第260章 那位公子第641章 金池夜雨第54章 沉重打击第368章 一网一片第242章 意外之人第523章 霍老夫人的智慧第613章 碾压第659章 番外十二 那位陆将军之十二第367章 威风大伯娘第157章 舅舅第701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七第689章 番外二十七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七第695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一第567章 闲聊第163章 劝留第644章 金贵的小差使第23章 老太太第438章 观和做第187章 虚虚实实第161章 教子有方第122章 随行随止第522章 别惹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