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两百一十五章 相逢不相见

bookmark

安伽陀垂目道:“回陛下的话,是假的,贫僧刚才观他们父子面相之时,发现李渊面相寻常,倒是这个李世民,天庭饱满,五柱直入头顶,竟有富贵如天子之相,贫僧担心‘李花开’三字会应验在李世民身上,所以借大难之说,问出他的生辰八字。”

杨广心中一紧,连忙道:“结果如何?”

安伽陀摇头道:“不是他,李世民面相虽好,生辰八字却不够贵重,或可富如天子,但贵……却只是寻常;若贫僧所料不差,来日,很可能是他继承李渊唐国公之位。”

听得此话,杨广心中一松,道:“既然他们父子并非对朕不利之人,那十三郡的兵力当可托付于他们了。”

安伽陀思索片刻道:“陛下,虽然李渊如今看着对您还算忠心,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贫僧始终还是之前的话,最好择女赐婚,将李家父子牢牢绑在您的身边,这样一来,万一来日李姓之人作乱,李渊父子也好替陛下抵挡。”说着,他试探道:“晋阳公主……”

杨广抬手打断他的话道:“这件事,你让朕再好好想想。”

在乾元殿陷入平静之时,李渊父子亦来到了登春阁,此处正是王氏居住之处,在随宫人来到正堂之时,恰好看到一道窈窕秀丽,身着宫装的背影在宫人的搀扶下往内里行去,华美精致的裙摆逶迤于身后,仿佛是一朵盛开在浮世之中的繁花。

不知为何,这个背影给李世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在哪里见过。

但……可能吗,他只在十五岁之时随母亲入过一趟皇宫,相识之人,除了王顺仪之外,再无别人。

二人朝端坐上首的王氏行礼,“李渊(李世民)见过顺仪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氏亲自上前扶了李渊,和言道:“舅舅请起,数年不见,舅舅可都安好?”

李渊恭敬地道:“托娘娘的福,臣一切皆好。”

“那就好。”王氏点一点头,将目光转向李世民,笑道:“记得上次舅母带着世民入宫之时,世民才只有十五岁,青涩稚嫩,想不到如今已是长得这么大了,真是快得很。”顿一顿,她问道:“本宫记得你与长孙家的小姐订了亲事,可有完婚?”

“回娘娘的话,因为母亲过世不足三年,所以要等明年方才能够完婚,到时候世民一定修书告之娘娘。”

“好。”王顺仪笑着点一点头,待得宫人奉上茶后,李世民思及刚才那个背影,询问道:“刚才世民进来之时,看到有人离去,不知是谁人?”

王顺仪笑道:“是晋阳公主,她刚才来看望本宫,听到你们过来,不便相见,便去了内殿。”

“晋阳公主?”李渊想了一下道:“可是皇后娘娘膝下那位?”

“正是,自从南阳公主下嫁许国公之子宇文士及后,就是晋阳公主一直侍奉于陛下与皇后娘娘膝下,晋阳公主姿容俱美,谦恭有度,比之南阳公主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不知为何,陛下对她,始终不及待南阳公主那般钟爱。”

李世民点一点头,果然是自己看错了,他从不曾见过那位晋阳公主。

在他思索之时,王顺仪已是遣了宫人下去,道:“舅舅,你可有去见过陛下?”

李渊点点头,将杨广询问自己对于山西、河东两地民众造反之事说了一遍,王顺仪仔细听过后,抚着胸口道:“听舅舅这话,陛下此次传召,应该不会太坏,不过舅舅你还是要小心,这半年来,陛下越发的喜怒无常,让人难以揣测;另外,陛下性子刚硬,不喜欢用什么怀柔之策,所以这样的话,舅舅下次千万不要再说了,若陛下再问,你就说要全力镇压,以儆效尤。”

王氏在宫中并不显山露水,在杨广面前所得的恩宠,也只是寻常,远不能与容华夫人等人相提并论,但她却是一个极聪慧的女子,对杨广性子以及喜怒极为了解,这会儿一语便道破杨广心思。

“臣知道,多谢顺仪娘娘提醒,还有之前的事,臣在此一并谢过。”虽然此处只有他们三人,但毕竟身在宫中,为防隔墙有耳,李渊不敢将话说得太明,只含糊道谢。

王顺仪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舅舅言重了,家父早亡,多亏了舅舅与舅母待本宫如已出,才令本宫得以平安长大,这份恩情,本宫永远都不会忘记。”说着,她又道:“再说,不帮舅舅,本宫还能帮谁去。”

听她说起以前的事,李渊笑道:“娘娘言重了。”

“总之陛下这里,本宫会尽力替舅舅美言,舅舅尽管放心。”这般说着,王顺仪又与李渊絮絮说了一阵话,方才亲自将李渊父子送出了登春阁。

在折身回到正堂时,发现本该在内殿的韫仪不知何时走了出来,正怔怔望着李渊他们离去的方向,眸光异常得复杂。

王氏连着唤了两声方才将韫仪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她好奇地道:“公主可是与他们相识?”

韫仪敛了心思,摇头道:“娘娘说笑了,我从未见过他们,哪里会相识。”

“这倒也是。”王氏亦觉得自己想多了,一个居于洛阳宫城之中,一个在弘化郡为官,怎可能相识。

走出登春阁不久,李世民忽地脚步一顿,有些迟疑地回头往离着不远的登春阁望去,李渊疑惑地道:“怎么了?”

李世民不确定地道:“好像……有人在看着咱们。”

李渊一怔,旋即道:“想是顺仪娘娘,好了,走吧。”

李世民点点头,收回目光随李渊往乾元门行去,就在他们步出宫城后,身着浅樱色撒花宫装的韫仪扶着如意的手,走在他们刚才经过的宫道上,若是李世民在,一定会认出韫仪就是他之前放走的刺客,可他们……终是未曾相见!

如此不知走了多久,如意小声道:“公主,再往前走就是乾元门了,咱们回去吧。”

韫仪没有说话,只是停下脚步静静望着高大的朱红宫门,走在李世民所走过的道路上,这种感觉真好,就仿佛……他在自己身边一样;只是,对她而言,此处就是尽头了,不能再跟随下去。

正文_第六十五章 庆春园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章 绝望正文_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冰雹为计正文_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卷云涌正文_第七十五章 受伤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开正文_第两百七十七章 害人害己正文_第四百六十四章 探视正文_第四十一章 起疑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父母心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闻死讯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章 突厥来袭正文_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认正文_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造反正文_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克而还正文_第一百零五章 京城来人正文_第三百一十九章 心目中的神正文_第四百八十七章 是悲是喜正文_第七百零一章 病情恶化正文_第五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杀子仇人正文_第三百八十八章 长安城正文_第十九章 李姓之人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章 尾随正文_第四百零四章 异常正文_第三百七十八章 中计正文_第四百一十章 险铸大错正文_第四百七十一章 忍痛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章 最安全的地方正文_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题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章 宇文智及正文_第四百二十一章 物归原主正文_第五百零七章 上钩正文_第五百三十八章 压下正文_第四百三十章 许愿树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口正文_第八十六章 偷偷进屋正文_第四百六十五章 十四个春夏秋冬正文_第六百二十九章 解围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章 意欲逼宫正文_第三百二十二章 阳奉阴违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章 终出战正文_第五百五十一章 送行正文_第五百八十四章 闲置正文_第七十八章 驷马难追正文_第六百九十二章 王正风正文_第四百零五章 蜂蜜豆花正文_第十五章 逃走正文_第五百五十五章 无功而返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章 越快越好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章 权势之争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日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 父女正文_第五百七十八章 形势恶化正文_第五百六十一章 腰斩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擒正文_第二十八章 戏弄正文_第四百八十四章 绿篱正文_第五百七十三章 越快越好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章 万贵妃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章 酒后失言正文_第四百六十章 杨侑之死正文_第五十九章 执伞同归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章 关键之人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章 权势之争正文_第四百三十四章 反中计正文_第四百四十一章 城隍庙正文_第两百九十章 前往太原正文_第五百二十二章 唇语师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章 乱宫闱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父母心正文_第三百零一章 先下手为强正文_第两百六十六章 改赐崔家正文_第六百四十三章 青楼出身正文_第七百二十九章 做一笔交易正文_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宫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章 抵死不认正文_第四百三十八章 喜事正文_第两百二十六章 似曾相识正文_第两百五十七章 郑府正文_第五十八章 下雨正文_第四十二章 圣旨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章 死有余辜正文_第三百九十五章 攻与不攻正文_第两百六十四章 求亲正文_第五百四十九章 秀女正文_第两百五十六章 郑阳之死正文_第六百八十章 攻城正文_第六百九十四章 假传圣旨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章 萧皇后正文_第两百零八章 入京正文_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眠之夜正文_第两百五十章 新安公主正文_第三百零六章 酒醉昏头正文_第三十八章 墨平正文_第三百四十章 永巷正文_第五十七章 不嫁正文_第五十三章 杜如晦正文_第九十一章 丝线正文_第两百八十三章 移驾江都正文_第三百九十一章 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