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这个守捉城有点儿穷

李嗣业翻身下马,从他身旁走过,左右打量着这守捉城的布置,只有一条主干道,左右有几十座版筑土房,屋顶皆以茅草覆盖,靠城墙的西北角有马厩,里面栓有几十头干瘦的马匹,有一个铁匠铺,一个小酒肆,然后就是坐北朝南的守捉使府邸草厅和连贯在一起的版筑房,粮仓和草料场分布府邸的两侧。整个守捉城的大小规模,相当于游戏里的新手村。

田珍和藤牧两人跟在他的身后,两人脸上略带失望之色,来得时候做了最坏的打算,结果,还是被限制住了想象力。

于构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们身后,李嗣业走进草厅,抬头望了望房梁,停住脚步问:“总共有多少人?”

“守捉使问的是总人口,还是兵员数?”

“当然是兵员。”

“共计一百六十三人。”

李嗣业点了点头,他这个守捉使,仅相当于一个加强连的连长。

“总人数呢?”

“连同妇人,老人,刚出生的孩子,长居葱岭的坐商,共计五百余人。”

呵,还兼任新手村的村长。

“今天所有兵员都到齐了吗?”

于构犹豫片刻,才如实禀报道:“还有六人,在外面做了守捉郎尚未回来。”

“守捉郎?”李嗣业讶异地问。

于构连忙解释道:“有几个人大手大脚,发下来的饷钱不够花,所以就跑到外面,受雇于商队什么的……”

总的来说,就是上班时间干私活儿。

李嗣业在草厅从溜达了一圈,又到几个土坯房中看了看。粮仓中陈米还不少,草料却不多,不过如今已至春夏,马匹放养即可,秋冬时节可打马草储备。

他抬头注意到房梁上挂着的草绳,绳头上打了一个个死结。

“这是什么?”

“哦,这是绳结,记账用的。”

“你不识字儿吗?”

于构仿佛受到羞辱一般,连连摆手说道:“我虽未得中进士科,却改投了明算科的科考及第,岂能不识字。”

“碛西纸张太贵,大量记账根本买不起帐簿,所以我才用结绳的方法,出账和入账每个月一结,然后才记在账本上。”

他从仓房的竹箧中取出账册,一张张翻开给李嗣业看,小字写得密密麻麻,确实很节省纸张。

他们又到城中去参观,军汉们放下武器,就变成了守捉城的居民,舂米的舂米,鞣制皮革的鞣皮,哄孩子的哄孩子,俨然一副男耕女织的美好场景。李嗣业虽然感觉很不爽,但这才是边关军人的常态,工作就是生活。他们已经牺牲了一部分自由,而且随时准备牺牲生命,难道还能剥夺他们的生活?

李嗣业随意观看了一下,这些军士们的娘子,有汉人,也有胡姬,混居在这座守捉城中,这里其实更像是一座村庄,他们既是邻居也是同袍。他李嗣业这堂堂的从七品上武官,管的就是这么一个村子的人,还有方圆这几百里的土地。

他站在了守捉城的城头上,突然回头问于构:“我们这里,上级来视察过吗?”

“视察?”

“就是上官下访。”

“好像有来过,十几年前安西大都护杜暹巡视商路时来过这里,但没有进守捉城,只是近距离看了一眼,当时好像还说了一句话,原来这里还有一座守捉城,应该保留下来。”

李嗣业双手扶住了墙垛,确实太偏远荒凉了,指望都护下来视察估计要把自己等白头,若要指望战功,也是绝不可能的。就算唐军要打仗,调动的也是安西四镇的常驻军,与他们这边防哨所是无关系的。

就算吐蕃胆大包天敢进攻葱岭,最先接敌的是钵和州的娑勒城,而不是他葱岭守捉。最为关键的是,他麾下这一百多六十多号人,连甲胄都不全,怎么打仗?

他们的铁甲都哪里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责问甲胄这件事儿,应该安排在第二把火来放。

“病故的前守捉使皋四方葬在哪儿?”

于构伸手遥指:“就在山那边儿,有许多土包,我们所有人将来的归宿都在那里。”

李嗣业肃然起敬,即刻下令道:“传我军令,军中自什长往上披挂甲胄,都同我去祭拜皋公,也祭拜客死边关的兄弟们。”

……

李嗣业三人骑马出城,身后跟着十几骑,分别是十六个什长,两个队正,这十六什中,有三什由主薄于构管理,负责后勤粮草的看守和押运,

这些人忧心忡忡地骑在马上,他们摸不清这位新任守捉使的路数,按理说守捉城是军官的养老地,很少有年轻人调到这里来,李嗣业看着太年轻了,而且看上去就心气儿高。

他们喜欢老成世故一点儿的长官,不喜欢那种有冲劲想方设法往上爬的人。俗话说,文官靠政绩,武官靠死人,守捉使想要往上爬,他们就得倒霉。

两名队正骑马坠在于构身后,压低声音悄悄问:“怎么样?这新任使君看上去干劲儿十足,非常不妙啊。”

主薄于构回头睨了两人一眼,低声说道:“这儿别说,等回去以后再说。”

他们来到坟场翻身下马,这些坟堆排列也很整齐,即使入了土都要排得整整齐齐。李嗣业没有带纸钱,也没有带香,只带了一小坛的三勒浆,拔开封泥在挨个儿浇在坟头上。

他带头向这些死去的唐军祭拜,同时悄悄回过头来看了这些人一眼,这里面动容的人还真不少,足以说明他们与病故守捉使皋四方的感情颇为深厚,第一把火算是烧对了。

祭拜完成后,两名队正和于构主动上前来,叉手对李嗣业说道:“李守捉使今日新上任,按照咱们的惯例,应该先饮酒庆贺一番,兄弟们已经猎好了猎物,也已备好了酒,就等着使君你首肯。”

李嗣业点了点头,嘴角含笑说道:“可以,既然是大家的一番心意,我自然领受,不过要等到夜晚。”

一行人再次回到守捉城,李嗣业自去草厅中歇息,田珍和藤牧前来时积攒的壮志豪情,已然像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你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方圆几百里内没有人烟,都护府把守捉城设在这儿有什么用?”

田珍和藤牧不明白,李嗣业说大有可为,他哪儿来的自信心?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调令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险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温泉宫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买崔宁第七百五十八章 诱敌深入伏击战第六十六章 互传绝招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宾(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六百八十七章 临松薤谷大盗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三百一十章 协议条条款款第五百八十二章 采访使陪同远征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楼赐宴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镇布防图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缘由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阳第七百九十章 谋划出逃长安第六百八十七章 临松薤谷大盗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抢生意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吕卖身降唐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袭同罗营第五百八十二章 采访使陪同远征第五百五十章 名将之痛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后到场第三百八十七章 饱汉不知饿汉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断私通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识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荐欲复长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杂事尤其琐碎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终人离散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龙武结怨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诚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导下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宾与戴望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变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为国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谏言失效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变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辽东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十九章 却是虚惊一场第三十五章 李记葱花饼铺第六百二十九章 议定龙朔永徽军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风波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吗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纥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杀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第十一章 长安第一夜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顺与杨钊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干开诚布公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六百零八章 战争的延续是政治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阋于墙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欢离合知心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六百一十章 护教战争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传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禄山发怒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惧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钱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