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

李嗣业回到新昌坊,坊间的主街道上有卖饧糖和汤饼摊子,汤饼其实就是一种面片儿汤,也不可能有太多佐料,汤上面漂浮着绿葱花和花椒,味道儿倒是挺不错的,摊贩常年在用料中找到了最佳的配比,也算是不容易了。

他蹲在地上吃了一碗,又花钱给妹妹买了一碗,准备端着汤饼回去,却被摊贩给拦住了。

“郎君,不是信不过你,只是我这碗……”

李嗣业回头说道:“你这碗多少钱一个,我先付给你押金,等我把碗还回来你再还我。”

摊贩低头一想,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挥了挥袖子道:“得,由你了。”

黑瓷碗虽然厚实,但汤实在是太烫,李嗣业只好用袖子垫着,小心翼翼地往家去。

门口有块粗糙的上马石,李嗣业把碗放在石头上,伸手去拍门:“枚儿,是我,阿兄回来了!”

院子里传来妹妹脚步拖拖的声音,门档被抽开,顶门棍也被拿掉。李嗣业捧着热气腾腾的大碗走进去,笑呵呵说道:“快,进屋去,趁热吃。”

李嗣业有种愧疚心理,总认为自己是鹊巢鸠占,占据了李嗣业的身躯。如果是别的什么普通人,或者说短命鬼,或者说有危机需要解除的,他占过来可以利用自己的能耐来摆脱危机,倒还好些。

但这位不同,人家日后是要做将军的,不需要他解除危机。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把他的妹妹照顾好,不要让枚儿以为兄长性情大变,逐渐冷淡凉薄,就像西游记里冒充了乌鸡国王的青毛狮一样无情。

他把装钱的罐子端过来,放到羊毛毡上面,又把滚烫的汤饼端到罐子上。这样李枚儿无需趴在地上去舔舐碗沿的汤水,方便坐着吃饭。

李枚儿抬头看了看哥哥,双手捧着筷著朝李嗣业递过来:“阿兄,你先吃。”

“阿兄已经吃过了。”

她欢喜地拿回筷子,低头捞着汤中的面片儿,时不时抬起眼角偷瞟兄长一眼,带着颇为复杂的欣喜。

小女孩儿的心思也是相当复杂的,不过她不会把兄长的变化说出来,一个万事皆随缘的大老粗和一个开始细腻懂得关心人的大老粗孰优孰劣,现在还不好判定。不过阿兄再怎么变,不还是她的阿兄么?

李枚儿把汤中的面饼捞了个干净,只剩下汤水上飘着几粒葱花。

“我吃饱了。”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躺倒在羊毛毡上。

李嗣业伸手把碗端起,走到门口穿上鞋,走到院子里,把残汤泼到了桑树下。

他转过身来走到门口对李枚儿说:“我出去了,你就留在家中好好看家。”

李枚儿默然点头,手中戳摸着竹蜻蜓,看上去似乎很无聊。

李嗣业走出院门边走边想,她似乎有八岁了吧,这个年纪通常该去上学。但如今可是唐朝,许多普通人家的男孩儿都读不起书,更何况她一个小女生。若是他自己来教,最多能教出个女子拳击手,当先生教文化课还是算了吧。

他想着应该先拜访一下武侯铺,但空着手去又不太合适,索性到对面的靖恭坊的酒铺子中买了一罐酒。

武侯铺通常都修建在坊墙的四角中,大的坊四个角都有武侯铺,像新昌这样的小坊,也就靠近南北大门的两个角了,一个铺上有三四个人,均由坊中的武侯长来管理。这些武侯都穿着青黑色的布背甲,佩戴障刀,负责坊间的宵禁巡逻。

李嗣业提着酒坛子站在门口,朝房子里面望了望,立刻有两个人出来,横着眉毛问:“干什么的!”

他提着酒壶拱手作揖,说道:“在下是万年县新招募的不良人李嗣业,特来拜访武侯长。”

两人手握着障刀柄雄赳赳地走到李嗣业身旁,带着威胁的态势围着他转了一圈,才点点头说道:“进去吧。”

李嗣业跟着两人进入屋里,首先看到的就是靠墙的通铺,木板上铺着草席,铺盖被统一卷起靠墙。靠窗空地有一架矮几,姿势标准地跪坐在短席上,手中端着黑陶盅,吝惜地浅尝着酒水。

别的武侯围在一个泥塑的小火炉前,捧着小碗喝水。他们采用胡坐的姿态,屁股落地双腿盘起。这是没有规矩的坐姿,若是有上级来巡查,他们绝不敢如此。

李嗣业极有眼色地把酒坛子捧到了武侯的矮几上,努力作出笑脸:“万年县不良人李嗣业特来拜访武侯长,这点儿酒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这武侯长伸手摩挲着酒坛,仰起头看着李嗣业:“你娃不像个不良人呐。”

李嗣业闻言,连忙低头说道:“我昨天才到县廨中报备了名额,武侯长若是不信,可以去问不良帅张小敬,卑职现在是跟着他混的。”

武侯长摇头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娃以前没有什么劣迹吧,不良人这个勾当不好做,你若是在坊间没有浑号,轻易压不住台子的。”

他想了想,才试探着问道:“我昨天在西市上刚削残了突骑施的大将军,这个算不算?”

武侯长抬头奇怪地瞟了他一眼,才叹口气说:“会吹牛也算个本事,可这本事也跟吹鼓的牛皮一样,容易破。唉,如今县里用的差人是一茬不如一茬了。”

武侯长话虽这样说,却不跟他客气,直接拔开了礼物的封泥,给自己倒了半碗,贪婪地一口灌下去,才给李嗣业也倒了半碗伸手递出去:“来,喝,这是你送的酒,也沾点儿自己的光。”

李嗣业犹豫了一下,才伸手接过去,双手捧起酒碗仰头灌进肚里。

“你娃倒是个实诚人,张小敬既然把新昌坊划给你,你就不能光拜访我,苏坊正也得拜访,其它的嘛,这坊中的住户都挺一般,没啥大官儿,挺好弄。”

李嗣业不明白他说的好弄是什么意思,只是拱拱手退了出去。又去靖恭坊买了些酒,真的就去拜访苏坊正了,感觉有点拜山头的意思。

……

第三日清晨,李嗣业在院子里水井边用木桶打了凉水,用柳枝沾着青盐开始刷牙,这玩意儿粗糙不好用,把嘴都秃噜皮了。

他把口中的青盐喷出来,用木瓢中的水漱了口,刚准备返身回去,张小敬突然闯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地说:“嗣业,跟我出去,有活儿了。”

李嗣业连忙扔下水瓢,回屋把幞头巾戴上,拿起了竖在墙角的障刀,挂在了腰间。

“枚儿,好好看家。”

他跟在张小敬后面加速奔跑,竟然朝街道对面的靖恭坊直扑而去,同时街道两头跑来两队甲兵,这些不是武侯,而是金吾卫的街使率领着麾下的兵丁。李嗣业惊奇地发现,他们跑去的是同一个方向。

又有两个不良人紧跟着跑了过来,他们来到祆寺的墙根下,赵鲁和马志远气喘吁吁地问:“出了什么事儿?”

张小敬没有回答,只是独眼眯作缝隙仰望门墙上的灰瓦,上面有两片被人蹬落下来。

连张小敬都感觉到奇怪,口中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京兆府来的是户曹参军,这事儿跟户籍赋税没什么关系罢。”

几位大人都骑在马上,在远处勒停了行迹,只有县尉张洪翻身下马,似乎在等待各位上官做出决定。

第七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六百一十五章 儿戏般的谈判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拟定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敌军烧粮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苏定方第九十五章 远行要精心筹备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三十章 香铺中吃煎茶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烧不退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葱岭守捉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关不费吹灰之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三百二十章 闷热的相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权将亡于内耗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五百四十三章 为岑参跑动疏通第四百六十五章 贫道看得明白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节大朝会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险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凉故事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二十七章 咸宜释双雄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之后第四百九十二章 献给贵妃的贺礼第六百五十八章 预谋伏击战第五百七十四章 风月名利场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拨换 点卯折冲府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变乱始末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零五章 欲长途奔袭第三百一十章 协议条条款款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十六章 兴化坊功名路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节大朝会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贵易伤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桥伤情别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调令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轰汉口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楼手舞足蹈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圣命不可违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二百九十章 上级矛盾分歧第六百五十章 捏造罪行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际,父子之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一百零七章 绝壁接战阻击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战役交锋第三十四章 骆参军之仇隙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墙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龟兹酒肆私会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从求神灯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葱岭守捉第四百零六章 埋锅炒面 枕戈待旦第六十四章 何为一刀流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挡路,参军相助第八十章 差点儿就让套路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温泉对浴谈用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七百七十六章 陕郡大战崔乾佑第三百零八章 葱岭宝藏地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六百一十五章 儿戏般的谈判第七百八十九章 东京畿漕运使第一章 从擂台打到长安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装心灵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摆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五百九十一章 边令诚献白驼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聪明者自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