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师顿多城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役,李嗣业很早就开始做准备,他带领麾下长达半年的时间训练跳荡兵冲锋作战,加强刀盾兵与长矛兵之间协调配合,同时还有弩手的进攻配合。

他又让左右两个旅之间进行对抗演习,为此还花了一笔钱做了批木刀木枪,尽量防止兵卒们在对抗中受伤。

他们的另一个训练科目是登城作战,唐军中有攀城墙用的锚爪钩和蜈蚣梯。这些都是方便携带的夜袭攻城设备,李嗣业将其改造了一下,把锚爪钩和蜈蚣梯结合在了一起。但这对于身负重甲的唐军士兵来说,无异于增加了难度,单靠臂力难以将锚爪扔到城墙上。

他试着把锚爪钩与加长的弩箭结合在一起,第一次试射便投上了城墙,经过不断改造,总算形成了成品。

征调令不日便到达了拨换城,李嗣业命令团中火头军开始制作腌肉,压缩饼干等军粮,他亲自手把手教学,并不断调整面粉,黍米粉,青稞粉的比例,在其中加入饧糖和食盐;腌肉的风干技术也正在不断调整,两种战备干粮的保质期逐渐加长。可惜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弄包装的技术,不然压缩饼干和腌肉的保质期还能提高到六个月。

等到即将出发的前一天,第八团的军士每人携带有一个月的干粮,并且做了防水隔离,每人一个牛皮水袋,每人一卷棉被,当然还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私马。

第二日清晨,任承嗣的第三团抢先向城外开拔,然后是李嗣业第八团,最后是赵元韦的第十二团。道路中央旌旗飘荡,三支队伍缓缓向勃达岭方向而去。

唐军的指挥中枢向下行令,队是最基本单位,也是最小的授旗单位,队中有专门打旗的旗头,队旗名为旆,其意是尾巴有穗的旗帜,色泽淡蓝非常醒目也非常容易辨认。左右旅各有一面旗帜比队旗稍微长一些,第八团的旗帜有两杆,一杆枿旗表明这是一个团的编制所在,另一杆飞豹旗标明了这个团的兵种为跳荡。

一个团两百多人就有八面旗帜,若是列阵成军,一万人列阵沙场仅旗帜就有四百多面,当大军出行时,不就是旌旗蔽日么。

行进中三个团间隔不得超过一箭之地,相互之间用旗语来联络。而且即使是小部队出发,也必须临时设立用来侦查的塘骑队,不断探索前方敌情和地形。

等他们带兵进入顿多城中时,已经是第二日下午了。城中原本就驻扎着一个旅的兵力,旅帅亲自迎接远道而来的袍泽长官。

顿多城远不如拨换城的规模,城中只有一座驿站,一座货仓,一个马厩,几囤粮仓和几十座土坯房和城楼一座。

三名校尉和旅率席地而坐谈论驻扎问题,任承嗣提出要在城内靠近一座城门处驻扎,守军的旅率却笑了。

“如果我是各位,就不会选择驻扎在城内。”

任承嗣这个傻大黑粗校尉不明就里地问道:“为什么?”

旅帅对着三位比他大的军官,不敢有丝毫的脾气,只耐心地解释道:“三位校尉你们想想看,这个地方将来要驻扎的不只是你们三个团,左右虞侯军,左右厢军,还有盖中丞的中军,都要驻扎在这里。”

剩下的话不必往下说了,任承嗣要再不明白就是真傻。顿多城将来总共要集结一万两千多人的唐军,城中不过屁大的地方,能驻下几千人?到时候盖嘉运的中军一到,必然会把城中的军队往外赶,到时候城外的风水宝地已经让人占完了,只能在风口上喝西北风。

李嗣业拍了拍任承嗣的肩膀说:“走,到城外占一个背风距离河水近的营地。”

顿多城位于纳伦河与拨换河的交汇处,城外有一处河水冲击出的三角地带,临河处有一座烽燧堡。他们三人虽不懂风水,但也能看得出这烽燧堡前面的草场是宝地。

已经有从大石城出来的三个团驻扎在此地,不过剩余地方还算宽敞,他们也在河边并列扎下了营。

由于他们统属的右虞侯军及辎重团尚未到达,他们只能简单地搭设营帐。但扎营可是个技术活,必须做的两件事就是挖茅坑和搭毡帐。茅坑的选择位置很重要,首先要辨别季候风向,如果风向不对,茅坑在上风口,营帐却搭建在下风口,整天闻到的都是被风裹来的臭气,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影响士气。

李嗣业派人挖了一个深两丈方圆一丈的茅坑,上面架两块横板,军士们自备厕筹,在这荒郊野地里没那么多讲究,土坷垃石块都行。根据他的推测,他们估计要在此地集结到七月底,以全团两百六十人的造粪量,届时应该填不满这个坑。

由于季风的方向是往北,他选择茅坑的位置就在拨换河边,但要控制好与河水的距离,使其不至于污染河水,毕竟届时一万多人的饮水问题,都要靠这条河解决的。

第八团几乎每个人都有私马,所以简易马厩也必须搭建,拨换河沿岸砍伐了不少树木,钉木桩栓马,搭建棚顶,遇到烂芯的树干不要扔掉,可以挖空中间劈成两半做食料槽。

每名士兵携带有两卷羊毡,其中一卷用来搭建营帐,每队五十人搭建一帐。所有人的羊毡都用马尾编扎在一起,上下重合交叠,绝不漏水,这和编甲的道理是一样的。

他们用木桩在地面上钉出六边形支柱,搭建轮廓。这其中蕴涵着利用空间的学问,连蜜蜂都说六边形的房子是空间最合理的。搭建成功之后,全队头朝外并排绕圈躺下,中间生以篝火,且毡帐正中心通风无遮盖,等到雨雪的时候,只要有一人攀上立柱,用两张羊毡就可挡住这全景天窗。

一什熟练的士兵只需半个时辰就能搭建出全队的毡帐。而他这个校尉的毡帐,则由亲兵队共同搭建,晚上睡觉也与亲兵们睡在一起。

夜间有人负责打更、放哨、瞭望。军卒们头枕箭壶,并肩而眠,只要有突发状况,直接摸出腰间的横刀,掀开毡帐底部,冲出去就能干。

李嗣业规定,夜晚每队只能有一半人卸甲而眠,所有放哨,巡逻的兵都由另外一半轮换,第二天则轮换卸甲睡眠。这样虽然降低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却有效防止袭营,头一天得不到充足睡眠的人,第二天可以补个囫囵觉,这样下来,军士们基本上还算是精神饱满的。

他们在顿多城外驻扎的第一个夜晚到来,校尉们没有参加任何体力劳动,只是纵马在附近的山坡上打了几只獐鹿,交给火头军或煮或烧烤,最为肥美的那只留给校尉旅帅们,其余的全团分而食之。

李嗣业和任承嗣、赵元韦围坐在毡帐里,谈论一些战事的问题,比如说军队会在几月集结完毕,盖中丞会选择何时杀三牲祭天祭旗,他们需要在这里等多长时间。

每当这个时候,任承嗣和赵元韦的目光都会盯着他的嘴巴,等待他的内幕言论。

“你们看我做什么?我又不是盖中丞,我怎么知道?”

任承嗣和赵元韦互相使了个眼色,笑而不言,好像他的一切秘密已尽在掌握中。李嗣业也不至于心虚,也知道两人可能猜想到别的方面去了,除非脑洞大破天际,才能猜出他是被附身的李嗣业。

“知道你不知,只是叫你预测一下,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兵?”

“若是猜测的话,我认为在八九月份。”

赵元韦醒悟地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八九不离十了,”

他们接下来又扯到了别的地方,关于率领他们左右虞侯军的夫蒙灵察,聊天中偶然发现他们三个都与夫蒙将军有过交集,这不是偶然现象。李嗣业隐约嗅到一点儿为将者的精髓,左右虞侯军加起来共五千多人,这里面包含着二十五六个团,他所挑选的全是认识并有一定了解的校尉,这是从细微之处见功夫了。

第七章 西市有擂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一百零七章 绝壁接战阻击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应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五百一十章 规划筹备动员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队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百七十二章 离开长安第六十六章 互传绝招第四百五十章 敌我混乱之际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场分布图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缘由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七百五十五章 准备克复长安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禄山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八百七十二章 后方被人偷袭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闭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凉故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谋,有所恃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闺中损友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仓奖赏士卒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七百八十六章 韬光养晦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宾与戴望第六百七十六章 杨国忠不自知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抢生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围堵武关,激战蒲津渡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应强烈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骑破击突骑施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后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后患第五百零二章 太过扎眼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诡道传谣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相猜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四百零七章 莫贺可汗求降第八百八十九章 谁野战无敌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托后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严武怒向益州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楼辨欲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仪中计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五百零八章 各种情仇愤怒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处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七百七十六章 陕郡大战崔乾佑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儿郎第八百六十七章 败军之将无处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来访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辙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谓退敌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八百二十四章 谋略和预判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烧美良沟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儿戏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乱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军出动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门阻挡高仙芝第九百二十章 劝郭子仪离襄阳第七百章 酒宴上斗嘴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七百八十六章 韬光养晦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八百三十九章 阴间登基大典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后的坚守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六百四十九章 诬陷、瓜分、内应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