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镇

六月底,李嗣业的伤已好了大半,决定动身前往疏勒,临走前向节度使夫蒙灵察、副使高仙芝、程千里等人告别,并且把即将要在疏勒镇成亲的事顺嘴说了出来,三位上级提前表示祝贺,虽然不能亲自去,但会让人送上贺礼。

这个时代的贺礼更倾向于物,而不是钱,通常都是送绢或者丝罗,但并不拘泥于这些东西。

李嗣业并不想把婚事办得太复杂,除去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无可避免外,其它的能省就一概省掉,到时候只需在都督府院子里摆上几桌酒席,请军中的一些熟人前来吃酒肉即可。

封常清和啜律也搭上了他前往疏勒的末班车,封常清却是没想到,刚加入到李嗣业的麾下,就得给他送贺礼。他平时怀着一腔大志,家中却一穷二白,至今还在底层混迹,也不知道给疏勒镇守使这样的大官送贺礼,送到什么程度才能拿得出手,所以正骑在马上暗自忧愁。

少年啜律跟本就不会想这种事情,更别说为此而发愁了,他骑在马上畅怀遥想,想的都是将来如何如何冲进碎叶城中,城中火光冲天什么的,别的兵卒都在抢劫,他却握着一把滴血的横刀,步履坚定地踏进突骑施可汗的金帐中。那时他的敌人如何跪在他的脚下,忏悔自己的罪过,求他饶过性命,然而敌人再如何痛哭流涕,也无法软化他那早已硬如铁石般的心肠,手中横刀毅然斩下,莫贺的头颅喷着鲜血冲天而起。

啜律突然拽着马缰笑出声来,周围的人神情怪异,以为这孩子得了什么失心疯。

经过十一天的行程,李嗣业率众人途径蔚头州的据瑟德城,正式踏上了疏勒镇的管辖范围。

疏勒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线的的集合点,其战略重要性当居安西都护府首位。吐蕃人把小勃律紧紧地攥在手中,正想借由此地当做跳板来占据疏勒,从而完全切断西域各羁縻州与安西都护府的联系。

李嗣业能够感受到这份担子的重量不轻,况且来上任之前,他并不是双眼一抹瞎,还捎带着打听了一下疏勒的过往历史和现状。

可以这么说,自从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以来,疏勒历代王国就活跃着一颗延绵不绝的炎汉之心,甚至在三国两晋这种动乱时期,疏勒王依旧遥记着与中央王朝联系,曹魏时遣使朝贡,被封守魏侍中,大都督,西晋时也封宁侍中,大都督,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频繁更替,疏勒使者曾绕过柔然向北魏派出十五次使者。

后来隋室一统天下,疏勒王遣使朝贡,希望朝廷能派出都护府,回归中央。可惜隋朝短命,中原又陷入战乱,疏勒王归顺的希望再一次落空,直至他们迎来了唐朝。贞观九年时,疏勒王室排除万难,躲过西突厥政权的堵截,派使节来到长安要求归顺朝廷,希望大唐能派驻机构统辖西域。

当时的西突厥可汗为了拉拢疏勒,封疏勒王为颉利发,将公主下嫁,却依然无法改变疏勒王归顺大唐的决心。疏勒王先后三次上表要求太宗设都护府。

自贞观至开元的百年来,西域风云变幻,疏勒镇数次置废,但唯一不变的是疏勒王裴氏对中央王朝的衷心。

李嗣业得知这段历史后,也感觉疏勒镇这向心力是杠杠的,绝对的铁杆汉臣。基于这一点,他相信在疏勒做镇守使要轻松得多。

现任疏勒都督府大嘟嘟,耀建州司马裴国良正是疏勒王室后裔,一听这名字就知道,绝对的苗正根红,保国忠良无疑。

第三日下午,疏勒城已经翘首在望,厚重的夯土城墙横亘在青天之下,城门部位用砂岩錾制而成,城门顶上原本也是圆拱造型,后来疏勒王室修缮城墙,特意重金从河西雇来工匠,在异域风格的顶上加盖了斗拱歇山式檐顶,这也从侧面反应疏勒人对于中原文化的渴望和追求。

城门外站着两队人翘首以待,其中胡人汉人皆有,看到远处随着一缕征尘而来的车马队,为首身穿圆领袍的高鼻子疏勒官员踮起脚尖,张大嘴说道:“来了,他来了。”

疏勒副军使赵崇玼身穿浅绯色缺胯袍站在左侧,头顶戴着红色三角巾充当抹额,巾头朝上掩盖住发髻用以纳凉,本来他身后有一名随从撑着彩绸遮阳伞,这时被他一把推开:“行了!别打了,也不看看时头,这点儿太阳能把人给晒化吗”

站在他对面的都督裴国良淡然一笑,也伸手将身后撑伞的随从给驱退,拱手向赵崇玼低声问道:“这位新任李镇守使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军使是否了解,可否相告”

赵崇玼还了一礼道:“某也不知道,我常年在疏勒驻守,不擅官场上的交际来往。只晓得这位李将军官升得贼快,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冒起来的,短短几年之内,便在碛西声名鹊起。哦,咱们疏勒可能知他的人少,但你要在于阗一问李将军是谁,连孩童都知道,他曾亲自主持兴建大漠驿站,带兵剿除沙匪,深得当地人心。”

“如此说来,那我倒放心了。”裴国良眯上眼睛,双手交叠在腹前。他不过二十来岁,却总在人前做出老成持重的姿态,应是担心被人看轻。

他突然又探身问:“听说李使君现担任疏勒、于阗两地镇守使,你说他会不会厚此薄彼”

赵崇玼嘿笑了一声道:“他是来当官混政绩的,又不是来养儿子的,哪来的厚此薄彼一说,况且疏勒镇地缘位置远非于阗可比,他不亲自坐镇疏勒如何能安心。”

二人正交谈间,李嗣业所率马队也越来越近,裴国良也终于看清了他的相貌,不由得咂嘴道:“是不是太年轻了”

“也不年轻,嘴上都有短髭了。”

“年轻必气盛。”

两人隔着老远就对李嗣业品头论足,李嗣业抖擞着马缰加快了速度,来到众人面前,翻身下马。众人则抖了抖袖子,上前两步躬身叉手,肚子里早已打好的草稿纷纷抛了出来。

“李将军总算来了,我等疏勒军民翘首以盼,一月前就派人前去探问,结果只有将军家眷到来,才知道将军另有公事。”

“将军府邸我们已经派人收拾打扫,请将军入城。”

“我等仰慕李将军已久,能与将军为同僚实是荣幸之至。”

“将军大名已传遍大漠于阗,今日相见才是得偿所愿。”

这么多人说话,李嗣业也不能一一回答,只朝迎接队伍中的前两人拱手,对后面的人注目而视,高声道:“诸位,嗣业何德何能,竟得各位在城门外相迎,实在是愧不敢……”

少年啜律牵马顶着烈日站在人后,冷漠地看着李嗣业与一帮人相互恭维,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层。之前见都没有见过,还如此惺惺作态假装亲近,大人的世界真是让人害怕。

他牵着马跟随他们入城,抬头仰望城洞,巨石圆拱平滑整齐,千年的古城果真名不虚传。城中的街道排列属于不太规整的中轴线,主要原因是东西两座城门并不对称,远不及长安城那般规划井然。

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厌诈第六百三十九章 杨李斗秋风第二十一章 张县尉巧言逼供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当兵有好处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八十八章 贫道收徒,监军入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陇右采访使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七百七十六章 陕郡大战崔乾佑第八百九十六章 虽胜犹败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寻缘青楼女第一百零四章 强与弱,意志的较量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穷途之策第七百四十三章 凤翔之战(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险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九百一十九章 贺兰胜仗之后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别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钱的威力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五百一十九章 说服杨钊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一百八十五章 别离循循善诱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辩势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为送亲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八百五十章 人为财疯狂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三百二十章 闷热的相府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相猜第一百五十七章 购甲第四百零二章 敌军烧粮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一百一十四章 计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三百七十章 视察屯田秋收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创造老子神像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龙武结怨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三百八十八章 贫道收徒,监军入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杂事尤其琐碎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杀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试牛刀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叙功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二百九十一章 龟兹酒肆私会第三百六十二章 记里鼓车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诸将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七章 西市有擂战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师国投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强雄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安近日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杨家三姊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一十三章 会战河东攻上党第二百章 校场整训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轰汉口第五百零二章 太过扎眼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远虑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九百零七章 权力的纠纷第四章 成为不良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别跟前程开玩笑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够、杀羊来凑第三百七十五章 葱岭谋商第四百九十二章 献给贵妃的贺礼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临京兆府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驿闲谈轶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称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第五百七十章 加饷与主持考课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七百六十章 当乘胜追击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安近日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第五百八十二章 采访使陪同远征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