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

李嗣业上马带着随从离开,城中队正才狐疑地抬起头来望着远处,新任的疏勒军使,镇守使上任伊始,就跑到这荒僻之地视察,到底是什么意思呐?难道是有什么大动作,不过即使再大的动作,也跟咱们这些小兵无关。

疏勒镇使们上任之后为了政绩,无非就是巩固城防,添加烽燧,到时候受罪的还不是他们这些兵卒?现在疏勒周围的关卡和烽燧大小也有十几座了,再添加也有多余之嫌。

李嗣业骑在马上继续向东走,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不知是不是普遍现象,还需要多巡视几处再说。

“下一站,去葭芦馆驿站。”

接下来的几日内,李嗣业带着赵崇玼东奔西跑,不断来回折返,北边到达了苏约克山口,西边到达葛罗岭和乌孜别里山口,南边到达了青岭。

他们站在青岭山脚下抬头遥望,这座山由两座姊妹锋组成,商道从山脚下绵延向上穿过。

车夫赶着两匹马绕着山麓转了半个圆已经把两匹马累得气喘吁吁,封常清蹲在地上,手中抓着一个算盘,按照李嗣业教的方法进行周密运算,然后折算成方寸之间,将整座山的占地方圆画在了地图上。

画完之后他抬头看了看,再看了看地图,感觉好像少了什么。

李嗣业骑在马上遥首眺望,慕士塔格峰像一个圆润的尖馒头缓缓垂下,遥望山顶与青天相接。他低头看到了封常清的困惑,抬起马鞭指着山顶问道:“这青岭有多高?”

满脸风尘的赵崇玼内心哧笑了一声,尽问些没有道理的问题,这山高如何量?难不成要爬到山顶上,一根绳子垂下来,那得需要多长的绳子才够?

谁知封常清抬头笑道:“将军这种问题难不住我,某学过刘徽子《海岛算经》用同等长竹竿进行二测和三测,便能够得出山高几何。”

封常清说干就干,立刻在山下立起竹竿进行演算,手指拨拉着算盘最终得出了结论:“以我们脚下为起始,青岭山高两百七十五丈六尺余。”

赵崇玼瞪大了眼睛,还真能算得出来?李嗣业手底下连这种人才都有?

李嗣业突然又问:“这个高度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坡度的缓急该如何表示?真正到达两百丈以上的只是个小小的山尖,又该如何画?”

封常清提笔的手悬浮在了空中,凝思苦想了半天,竟然想不出该如何画下去,先贤的书籍中也没有提到,应该如何标识山峰高度和坡度。

他只好问道:“那将军以为该如何?”

李嗣业装作略一沉思,点头道:“那就用等高线画法。”

“何为等高线画法?”这种制图法封常清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李嗣业心中舒服地点了点头,总算有你小子不会的东西了,不然我如何压制你这个自诩才华绝顶的家伙。

“假装我们在山腰五十丈处把山横切掉,这个切线应该在哪里,如果在一百丈把山切掉,是不是这两边的狭长部分不在其中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是底部面积大,山顶面积小,越高的地方等高线越靠近中心,山坡度急的一面两条线很接近,如果是两条线重合,必然是悬崖。这个你明白了吧。”

封常清果是相当聪慧,李嗣业只讲述一遍,他就已经明白了,提笔开始在绢布上绘制,很快把青岭四条山脊和西坡平缓,北坡和东坡险峻的情况画了出来。

旁边人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也看的一头雾水,有一种小学生听大学教授讲微积分的迷茫感。

封常清将图纸折叠而起,指着通往葱岭的商道问李嗣业:“将军,这葱岭也属于我们疏勒镇的辖区,不若继续向前行进,索性把葱岭地区的地形一并画出来,还有葱岭守捉的位置,也应该准确地测量在图上。”

赵崇玼一听,顿时脸色发青,还要往葱岭深处走?自从李嗣业上任伊始,他已经跟着他在疏勒镇附近的山川林木,戈壁沙滩上跑了一个半月。这中间两次途径疏勒城都没有进去,再有一次可真就变成三过家门而不入了。他这张脸被风霜吹得蜡黄干涩,与烽燧堡中的那些老兵早有什么区别?

李嗣业看了一眼封常清画的那张地图,已经画了三分之二的区域,剩下空缺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葱岭,向东的图伦碛,向北的碎叶川,还有向西的至拔羁縻州俱密国。由于西域地形地貌复杂,想在短时间内精确地将地图画完,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过现在已经很好了,李嗣业不需要地图,也把疏勒镇的布防摸了个遍,如今疏勒军的所有防御点都在地图上,其余的边边角角,想画的话也可以完成,即使不画,也没有什么大碍。

好像还有一个烽燧没有去,那就是位于莎车故城往东北四十里的砂东烽燧。

他手拽着马缰笑道:“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在这疏勒镇周边奔波了一个半月,是应该回去歇歇了。”

赵崇玼长松了一口气,这还倒是句人话。谁知李嗣业又道:“据我所知,莎车东北处还有一座烽燧没去。去那边儿跑一趟,我们就折返回去。”

赵副军使又瞪大了眼睛,你丫的还真要把所有疏勒军据点都跑遍呐!

这勉强也能接受,只要不是让他们进葱岭翻山越岭就行!没办法,谁让一开始就被这李嗣业给诓了出来,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七天之后,

唐军在大漠中算是最苦最远的砂东烽燧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若不是因为这座烽燧毗邻徙多河的下游,也有几个原莎车国的集镇和部落,唐军早就放弃这毫无价值的烽燧了。

砂东烽燧中驻扎着十名唐军,仅有二十丈方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有厚重的城墙和堡楼,城墙上也有床弩和檑木。十名唐军就住在堡楼中,正围着一个煮有热粥的刁斗,用木勺正刮着里面的残底。

面对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这些人显然没有反应过来,都端着兜鍪愣在当场,唯一端着瓷碗的是烽燧的什长,也抓着木勺麻木地看着眼前的绯袍将军。

他们在大漠中驻守多年,从未有城使级别以上的高官来过这里,更别说是疏勒军使,镇守使这样的四品将军,属于被遗忘的角落。

李嗣业对这样的失礼不以为意,朝什长手中的木勺伸出了手:“我也尝尝你们做的饭。”

什长以为他只是为了活跃气氛,连忙站了起来,同时将木勺伸了出去。

李嗣业将木勺接过来,伸入刁斗底部刮了一圈,刮出一点儿的稀糊,伸到嘴边尝了尝,粥里放了盐,但是很难吃,没有加工去壳的青稞本来就难以下咽,里面竟然还加了些野菜,尝起来又苦又涩。

他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送来的粮食不够吃?”

什长连忙蹲跪在地上叉手道:“启禀将军,其实也不是不够吃,因为我们烽燧中只有从莎车中送来的青稞粒,平时只能用青稞煮点儿粥,也磨碎了吃青稞饼和糌粑,吃时间长了也会腻,所以只好弄些野菜改一下味道。“

青稞吃腻了加野菜?这要腻到什么地步,才能不惜加入味道更差的野菜?

“你们继续吃,我们只是来看看。”

李嗣业领着众人转身走出烽燧,左侧是源头自喀喇昆仑山,最终消失在大漠深处的徙多河,右边则是风沙扬起裸露岩面的戈壁。

……

(PS:感谢落花流水0招飘红打赏。)

第六百四十章 凉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关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尘自灼其华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关棉被的商战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骑破击突骑施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禄山府邸定计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托后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赏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马救玉环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十五章 协会?帮会?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谋划第三百八十四章 独立思考主动探寻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师安西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才是基础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四百六十五章 贫道看得明白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处突第九百二十九章 长江水战(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访疏勒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东京畿漕运使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罗将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禄山发怒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关棉被的商战第二百七十章 再见,长安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七百八十九章 东京畿漕运使第四百四十三章 上元将至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财政困境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二百八十章 热海湖畔训导第七十五章 赛场如商场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资已经送达第四百六十章 拜访赤水军使第七百一十章 图谶激反志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头守捉使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阋于墙第一百七十章 国主为馅,将军为饵第八百五十章 人为财疯狂第六百四十三章 杨国忠无能之怒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三十章 葱岭守捉开始改变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儿戏第四百四十章 安禄山这条鱼第二十五章 石阶隐杀妖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严武怒向益州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三百四十四章 鱼潮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六章 横穿长安观遍风土第一百七十一章 识匿三百勇士(感谢欲仙飘红打赏)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强苏毗如第二百九十一章 龟兹酒肆私会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远虑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云入京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实想法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托后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继入府拜会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四百五十章 敌我混乱之际第六十二章 右内率府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驿站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驿站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贵妃榻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