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业拜井

城中某处的爆炸声惊动了疏勒城,街头的百姓们抬起头,目光越过屋檐的朝远方望去。娘子们连忙跑到院子里收衣服,也抬头望向天空。

“朗朗晴天的,怎么会打雷呢?”

李嗣业弯下腰去,伸手抚摸黑胖的鬃毛,使它尽快从惊吓中恢复过来。又抬头看了看站在院中呆若木鸡的赵道长,似在感叹地说道:“动静太大,不能在城中试验了,以后在观里做好,到戈壁滩上找个试验场地。”

赵正一噗通一声坐倒在地上,口中喃喃说道:“怪不得要取名惊雷观,是我脑子太蠢了呀。”

他坐在地上沉思片刻,突然翻身站起来大声道:“李将军,某是道士!学究天人,与道合一,岂能舍本逐末,弃大道而求小技,这惊雷观,我……我不能再呆下去了!“

他垂头丧气转身走向自己的精舍,在里面收拾了一顿,团起一个包裹背在肩后,双手合上房门叹了口气。

“赵道长,”李嗣业拽着马缰来到精舍门前,马蹄在地上踩来踩去,身形不动如巍峨青山,高声说道:“你说你是个道士,一心求道,不理杂务,不问世事,那我来问你,你来碛西干嘛来了?在中原九宫山那风水宝地潜心修行,岂不是更好。”

“我,”赵老道神情复杂,无可奈何地说:“我之前与你说过,贫道前来碛西,是要在这昆仑天山之间传我道家教义。普施道法真谛。”

“瞅瞅,这话连你自己都不信。诸教向外求同,只有道家向内求心,求心者无需远涉万里,也不会到处蹦哒。你不过是想借着在疏勒镇开道观的名义博出位罢了。你想要成名,想做这碛西唯一一座道观的观主,以此来开门立派获长安显贵的重视。”

赵老道被说中了心思,只从眉毛底下偷瞄了李嗣业一眼,倒也没有面红耳赤。

“你若真想做个知名道士,就应该待在这惊雷观,你可以继续念经,继续修行炼丹。某只不过是让你在业余时间给我搞点爆破品,这就无法接受了?”

“这……”赵老道提着包裹犹疑地站在院里,卷铺盖走人只是他的一种抗议方式,希望李嗣业能够妥协,但从眼下看来这武夫是死认准这伏火矾法了。

“我给你指出两条明路,第一条道,你自己放弃道观走人,我可以到别处再找一个道士充任观主。第二条道,你留下来继续做这惊雷观的观主,也可以继续炼丹,修行,我也会继续花钱,把道观的山门前院,前后大殿都修起来。你只需要明白这道观是谁修的,修道观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鲁图等几个便宜徒弟见赵正一犹豫不定,连忙上前去解下师父的包袱,同时叉手劝道:“师父,留下吧,这惊雷观不能没有你主持,我们几个还想跟你学炼丹呢。”

赵正一叹了一口气,转身拔腿就走,鲁图等人连忙拦在他面前:“师父……”

他板起脸瓮声说道:“为师想去茅厕,难道也不行吗”

几人连忙让道,赵正一撒开了腿往西南角跑去。

李嗣业赞许地点了点头,对四人下令道:“收拾收拾,把院墙给修起来,以后试验到城外去找个空旷的地方,道观旁边也应该有个铁匠铺,慢慢往起筹措吧。”

四人异口同声地躬身叉手:“喏!”

他拨转马头,离开了道观,沿着街巷往镇使府方向而去。赵老道从茅厕里走出来,心中不解地望着渐行渐远的李将军。

伏火矾法早已有之,李嗣业的表现也说明他知道炼丹中硫磺、硝石能引猛火,但仅此而已,能对兵家有多大助益那炸塌的墙壁虽是让他始料未及,但这对他,对所有人而言,不过是能够在五花八门的攻防器械上增加一点儿小伎俩罢了。

小术终究是小术,又如何能及得上大道,为了一点儿小术而用他的道观做幌子,这李将军的脑袋真是清奇。

李嗣业跨马行走在返回镇使府的街巷间,途经了汉代的耿恭井遗址。

不知出于什么念头,他决定再次凭吊一下这处古迹,便翻身下马,穿过遮雨棚来到井沿边,探头往里面一看,幽深的井底下有圆月大小的亮处,好似倒映着天光。

“竟然有水了”

为了确信自己眼见真为实,他在井台边找了个石块,轻轻地投了下去,石块邦邦地撞击在井壁上落入深处,井底的天光宛如镜子般被打破,一层层涟漪荡漾开来。

“哈,有水了!”

附近百姓听见这边的笑声,三三两两朝井边跑来,低头探看之后也大呼小叫:“耿公井出水了!”

其中一个老翁拄着胡杨木杖,颤颤巍巍地挪到井边,李嗣业生怕他一不小心滑下去,连忙搀扶住,使得他探出下巴颏,幽深的井中张望一眼。

老翁兴奋得白髯乱抖:“果然是出水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祥瑞。”

百姓们纷纷向李嗣业叉手道贺:“李镇使,福泽深厚,造福一方呐。这口井已有三十年干涸,历任镇守使深挖淘泥,都未能引出甘泉。今日镇守使在井边一拜,清泉便已涌出,这是高天后土感受到你的虔诚,才引泉出井馈赠。”

李嗣业摸了摸幞头有点懵,他实际上只是来这井边看了一眼,何来拜井一说

“哪里是三十年干涸,应当是干涸了七十年,老朽记得高宗龙朔年间,这口井就已经干了。”发言的是那拄着拐杖的老汉。

李嗣业感兴趣地询问:“敢问老丈高寿。”

老头捋着苍白的髯须呵呵笑道:“老汉今年九十九岁。”

他连忙恭敬地站正,朝着老头叉手道:“原来老丈已是人瑞,失敬失敬。”

“哎,”老头摆了摆手:“未及满百,不敢称人瑞。倒是将军施政惠及疏勒,感动了上天,是以七十年来未有之祥瑞。本欲揖礼相拜,无奈身有不便,实在是一大遗憾。”

真是人越老说话越好听,李嗣业连声说岂敢岂敢,搀扶着老丈在井棚附近的石头上坐下,几个百姓也围在左右,口中絮叨兴奋不已,好像这井中有了水,今年便能风调雨顺,他们的庄稼也能丰收,牛羊也能肥壮。

这时已经有百姓主动取来水桶和麻绳,但井台边沿上已没有辘轳和石架,几个人围着井边将桶吊入,轮流接力往上提水。第一桶提上来稍微有些浑浊,直接倒掉,然后是第二桶,等吊上来第三桶水,已经是清澈明净。

一人用木瓢舀起,双手呈送到李嗣业面前,李嗣业伸手接过,却递到那老人的面前:“老丈请先饮。”

老人连忙放下木杖,颤抖着双手捧起,神情庄重仿佛捧着神仙赐下的甘霖,他仰头将瓢中水喝了个一干二净。

百姓们舀来第二瓢水,李嗣业伸手接过仰头喝掉,抹了一把胡子对众人说道:“大家都尝尝这井中的新水,也沾沾这灵地的福气。”

“喏。”

众百姓依次排队去舀水尝鲜,李嗣业坐在那里,与老翁闲聊之时却神游物外,畅想一下这桩事有什么好处。

第二百一十章 恩义不可负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机由来已久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烧美良沟第六章 横穿长安观遍风土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环香消玉殒第一百六十一章 远来即是客(感谢就不说憋死你飘红打赏)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战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够、杀羊来凑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谁在陷害谁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节大朝会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八章 预谋伏击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四百三十章 入宫觐见杨太真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六百四十三章 杨国忠无能之怒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战连云堡(下)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办公流程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二百零七章 财帛动人心(感谢king-kang飘红打赏)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欢离合知心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后患第三百八十八章 贫道收徒,监军入府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处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诚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一百七十七章 强扭的瓜不甜第二十五章 石阶隐杀妖人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导和乐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烧不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园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二百五十一章 几坛金贵的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第六十五章 太极宫马球赛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后方内斗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谋商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学艺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摆宴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禄山第二百零八章 发饷(感谢林林鸿起来、书友201……8974飘红打赏)第七百二十二章 儿女姿态 朝堂势危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从求神灯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镇之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赚钱的才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帅)第五百零三章 虢国夫人营造新府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九百章 北强南弱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八百七十四章 无奈弃城而去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楼手舞足蹈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驿闲谈轶事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战第八百二十四章 谋略和预判第八百六十九章 谈笑间掌控河东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艰难抉择第六百七十九章 杨国忠伪托查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三十章 香铺中吃煎茶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试牛刀第六十三章 护送太子入朝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狝狩猎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请客自来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厌诈第八百二十四章 谋略和预判第八百三十九章 阴间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谁在陷害谁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五百零三章 虢国夫人营造新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陇西李氏旁支?第七十二章 马球赛筹备第三十五章 李记葱花饼铺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第五百一十九章 说服杨钊第九百二十章 劝郭子仪离襄阳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镇沙匪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