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预备唢呐曲憋大招

李隆基的生日是每年的八月五日,旧历十六年的时候宰相张说上书建议皇帝将生日改为千秋节,把皇帝个人的生日变为全国百姓都要过的节日,朝臣放假一天以示皇帝的恩德,这样下来皇帝也高兴,大臣们也高兴,至于老百姓……谁管他们高兴不高兴。

天宝七载的某一天,南内兴庆宫里一名太监在大同殿的柱子上发现了一簇灵芝,连忙向上级太监汇报,上级又汇报给高力士,高力士禀报给皇帝,这又是一桩象征着国运昌盛的祥瑞,于是百官又双叒叕上表庆贺,建议把千秋节改为天长节,预示天长地久之意。

后来日本人把这一糟粕学去了,于是日本天皇的生日变成了天长节,并且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

每年的秋季都有各州官员派人进京奉献贺礼,皇帝则在花蕊楼大宴群臣,虽然没有极乐之宴那么夸张,但也是花费钱财无数,极尽豪奢。

但是今天皇帝对边镇和地方送来的礼品厌倦了,因为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东西,南方珊瑚珍珠,北方香料玉器,有本事你整点南美洲北美洲的特产。

他现在追求艺术的美,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好听的音乐,好看的舞蹈,而不是那些庸俗的黄金白银。

于是皇帝下旨给这些封疆大吏们,不要再劳命伤财聚敛财物了,如今朕不好这些东西,如果你们真的有心的话,那就进献一些节目歌舞,让朕高兴的同时,还能提升朕的艺术修养,何乐而不为。

其实早就有人号住了皇帝的这个脉,旧历二十九年时,河西陇右节度使盖嘉运在千秋节前进献的就是《甘州大曲》,有名的曲牌《甘州八声》就是甘州大曲中的一个选段。皇帝得到之后非常兴奋,立刻命令教坊梨园编排演出,甚至传播到民间酒肆茶楼中,以至于后来传播到了日本。

有了这段故事,李嗣业感觉自己仅仅吹唢呐是不够的,必须围绕着唢呐编排一段节目,这节目还得与军旅生涯结合上,除了能够娱乐皇帝外,他还有一个更为高大上的原因。

唐王朝承平日久,除去十节度使所坐镇的边镇外,中原乃至江南已经几世没有经历过战火,当时也没有现代的广播电视,多数百姓除知道皇帝年号奸相名字外,对边境进行的这些战争一无所知,就连一些靠买官上来的县令,都不知道皇帝正在连年发动战争。

皇帝就对军队足够的重视了吗?当然不是,他只重视胜利,只重视开疆扩土,对于参加战争的将士们丝毫不顾,强行命令哥舒翰攻克石城堡就是最好的明证。大唐开创之初,朝中盛行的舞乐是秦王破阵舞和大阵乐,民间流行的是《大面》,也就是兰陵王入阵曲。等到盛唐至天宝时期,宫中是以羽衣霓裳为代表的纯粹的艺术舞蹈,民间流行的舞蹈已经换成了胡璇舞和胡腾舞。皇帝和民间自己也许都意识不到,他们正在慢慢地遗弃从贞观到开元初的尚武精神。

从府兵制发生问题逐渐废弛以来,民间对军人这个职业也开始逐渐变得轻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不知是从何时流传出来的,但在这个时候就有这种趋势了,再加上唐后期藩镇之祸,然后又有五代十国,等到了北宋开始,以文制武已经是政府和民间常识了。

可以看看现在中央宿卫的龙武军中和右骁卫和金吾卫中都充斥着什么人,玄宗补充制定兵员时,本要求关中良家子参与招募应征,还要进行一定的体能测试和军事素养测试,但实际上落实下去呢,良家子弟多数不愿意入军,花钱买一些地痞流氓代替名额,等到安史之乱发生时,京畿警卫部队多不能负甲,也就是说连最基本的负甲行军都做不到,可见他们糠到了什么地步。

从今年开始从地方往边疆输送的兵源也有了问题,多数不堪为用,安禄山也有了借口,给皇帝上表说从南方和中原招募来的人身体羸弱,还有许多逃兵,他建议从河北本地招募,这样将士出自本地,也没有了思乡之苦,可以更加安心地替圣人开疆扩土。

像这样昭然若揭的用心,皇帝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扯远了。

李嗣业若是想要借乐曲来扫荡长安如今的靡靡之音,他就必须把唢呐慷慨激昂的那一面展现出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电影黄飞鸿中无人能够超越的BGM《男儿当自强》了,香港鬼才音乐人黄霑从十几个版本的古曲《将军令》中提炼改编出来的乐曲,而将军令的古曲最早源自西汉,而流传到今日的就是起源于大唐的这一曲,当然流传过程中变化有很多。

他特意去听了听皇室宫廷版本的将军令,是古筝和琵琶版本的,曲调时而舒缓激烈,时而轻柔畅快。表现了将军出战前升帐发号施令的那种急促感,但它在宫中的的地位不及《大阵乐》,也不及《秦王破阵曲》,更不及唐玄宗的《羽翼霓裳曲》。但是《将军令》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流传,无数的曲艺家不断修改,然后再由黄霑脱胎重编,定然能在花萼楼会起到振聋发聩的功效,这种现象是不是应该像牛胃般对音乐养分超越时空的反刍,逆向的循环本身就是一种神奇。

他玩唢呐之时最喜欢的就是这支曲,只要唢呐声开始鸣奏,立刻给人头皮发炸的超燃感,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他虽然现在技巧变得生疏了,但距离天长节还有七个多月,有的是时间打磨。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挖掘记忆中的东西,如牛皮大鼓的鼓点节奏,古筝伴奏的急促,还有横吹的笛子,由于时间相隔了一千多年,乐器的音色也大不相同,都需要不断改进。

做好计划之后就应该招募乐队了,先是在军中寻找鼓手,这个难度不大,军中的鼓手都是能量级别的,能用最大力气将鼓声传到前方将士的耳朵中,使他们士气高涨,永不退却。还要张罗做四面新鼓,为什么要做四面呢,因为花萼楼的空间不小,让四面鼓分别占据四个方位,使得声音穿透四面八方,然后折射回来。

他还要找一个横吹笛子的笛子手,幸好庭州、高昌这地方胡乐盛行,而且有河西流传过来的《甘州八声》。民间的高手不计其数,他派人多方寻访,终于在敦煌张氏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乐师,吹笛子的技术已趋化境,估计和在梨园的曲部大家李谟不相上下。

但是还缺一个弹琴的,这类高手多出自中原和南方,在河西北庭这类胡乐盛行的地方,很难能找出这样一个乐伎。

比起这些高手来,他的唢呐技术还有很大缺陷,为了不至于拖后腿,他要每日到城外的河边练习曲子,为了博取皇帝青睐换得官位,也是拼足了劲头。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六十八章 东宫的难处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第六百零三章 节度使职责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汉口陷落第一百三十章 葱岭守捉开始改变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三百九十三章 陇右采访使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远至葱岭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嗣业白马入长安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烧美良沟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们种棉花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驿第一百九十四章 盖嘉运旌节入龟兹第七十八章 惊动李隆基第六百九十二章 让箫郎中去查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办公流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们的特权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后方内斗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问,诸事繁杂第二章 不良帅张小敬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宽第六十八章 东宫的难处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韬晦避耳目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诡道传谣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儿戏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诸将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观访客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八百七十六章 轻取五丁关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阴谋论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点胜利果实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职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楼辨欲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六百六十章 婆罗门神庙第二十三章 转移案犯,驸马奔走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五十六章 兴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紧备战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与天子辩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五十五章 追逐与反追逐第九百零六章 襄阳陷入相持第二百三十章 潜伏爪牙忍受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从托孤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桥伤情别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楼告刁状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门阻挡高仙芝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八百零八章 见招拆招组合拳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镇第三百七十章 视察屯田秋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变乱始末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安近日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谏言失效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灯楼设想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门送胡椒第五百零三章 虢国夫人营造新府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狱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与防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二百章 校场整训第二百七十章 再见,长安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五百九十一章 边令诚献白驼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时得志第一百五十四章 审案就是互相撕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鸷之人无公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仪中计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关不费吹灰之力第六十三章 护送太子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