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

皇帝端坐在勤政务本楼二楼大殿的檀木卧榻上,下方跪坐着一群画师,其中最负盛名的画圣吴道子盘膝坐在最前方,平端双手施以叉手礼,先朝向李隆基,又把目光投向李隆基旁边端坐的李嗣业说道:“陛下,既然是要给李大夫画像,就要画他最为让人容易记住的样子,也要画他最英勇彪悍的模样。不如这样,我听说李大夫有一匹好马,叫做照夜玉狮子,何不让人牵到宫里来,就让李大夫身披甲胄,身后裹挟披风,骑在白马上让臣给他画一张。”

李隆基听罢,半躺在胡床上肯定地点了点头:“说的没错,朕也想看看嗣业郎立马降临沙场,指挥若定的样貌。”

他立刻对身后的袁思艺吩咐道:“派人去宫门口的马厩,把爱卿的马给朕牵过来。”

李嗣业感觉挺有意思,李隆基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气息挺浓的人,抛弃皇帝身份不说,已经算是个成功的作曲和编舞家,他本身也非常支持艺术家的创作。如果换李嗣业他就倾向于画肖像不过和一寸免冠证件照的作用是一样的,何必做太多的无用功。

不过皇帝陛下既然乐于做这个事情,他只好像木偶一般全力配合。

他的坐骑照夜玉狮子被牵到勤政楼的一层,众人移步往楼下走去,众多画师绕着大殿的周遭摆下长案围坐了一圈,马儿被牵在中央位置。两个小太监对走下楼的李嗣业躬身叉手道:“请李大夫上马。”

李嗣业拽着马镫翻身骑上去,小太监又把兜鍪递了上去,他接过这红铜色的凤翅兜鍪,伸手将里面的牛皮内衬给弄妥帖,然后戴了上去。

画师们握着笔接近李嗣业,抬头仰望端详。吴道子走过去,双目平视绕着他踱步转圈,然后负手轻飘飘地说道:“李大夫可以下马休息了,稍后再来审看完成的画作。

有才的人都很自负,只看一眼就能把所有细节都记住吗。李嗣业指着其他画师们说道:“吴师,你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不代表所有人的都如你这般高超,所以我觉得还是给大家机会,让每个人都能看清楚,画清楚。”

谁料李嗣业说出这话后,就像是捧一踩众的糟糕发言,引起了众多画师的不快,有两个倔强的老头梗直了脖子说道:“李大夫不必过多担心,我们这些人若做不到一目了然于胸,就没有资格呆在这宫廷里给皇上和娘娘们作画。”

李隆基只是嘴角发笑,露出骄傲神色,就像一个收藏古董的富豪向别人展示他的藏品。这些宫廷画师,就是他的藏品,连同吴道子这样的画圣在内。

吴道子叉手微笑着向李嗣业解说道:“在场的画师有一部分是我的学生,有些是我多年的好友,他们技艺娴熟不容小觑,虽不能似我这般三日望尽嘉陵江景色,全部发诸笔端,但记住一个人的音容相貌还是轻松的。”

李嗣业听罢,只好翻身下马,宫中的宦官们围上来,将他的甲胄不同部位依次解下来,放到了铜盘中。

李隆基从胡床上站起来,朝着李嗣业招招手说:“嗣业,跟我来。”

皇帝老头转身爬楼梯,步履看起来有些蹒跚,李嗣业跟在他身后,想上去托扶一把,却被他抖擞着袖子摆脱:“不用,朕每日喂服神仙丹药,身轻体健腿脚有劲,无需任何关照。”

“陛下身体真好。”这是他心底由衷的话语,吃这么多毒副作用大的丹药还能健朗地活着。老天爷不知是对其眷顾还是对大唐残忍。

可惜历史没有巧合,李亨现在即使接手,如果他没有破釜沉舟的破局之力,就算能制止安史之乱的发生,也无法阻止藩镇割据的形成。

两人相跟着来到勤政楼的后殿,里面挂着一副副的题诗,沿着门墙和窗户一溜排开。李隆基指着这些题诗说道:“吴道子的画天下奇绝,但还需要配一首题诗作,才能算得上完美。这二日朕命翰林院、弘文馆和集贤院为你的功勋题写应制诗文,这些都是从下面挑上来的优秀的诗作。你自己挑选一首,作为吴道子画作上的题诗。”

“我?”李嗣业惊讶地指着自己,连忙叉手说道:“陛下,臣不过一介粗野武夫,哪里懂得什么诗文,陛下说哪一首好,挑选给吴师便可。”

“这些诗作都是题给你的,自然要由你来挑选,既然能进朕的勤政楼,这些人的诗作水平都在伯仲之间,你随便挑选一首,只要能够让你满意。”

李嗣业沿着后殿中央一副副地看过去,这些诗作的主人如同他们的文字一般陌生,他或许能从中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情怀,但这些很快会变为故纸堆,或成为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

咦,他在诗作的题写上看见了李泌的名字,这就有些奇怪了,李泌不是成名已久了吗?怎么重回朝廷还在翰林院?他把李泌的诗作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内容写得很长,对他的功勋进行了一系列夸赞,各种作战情形叙述很有画面感,但就是内容太长,题写在画卷上容易喧宾夺主。

很快他在另一个人的名字前停下来,这是从集贤院选送过来的诗作,夹杂在一堆长篇卷幅中间显得很不起眼。对方的名字却让他眼前一亮,这是杜甫的作品。他只是写了短短的一首五言律诗,其中有两句“白马破敌虏,万里赴黄沙。”

带着先入为主的见地,他指着这首诗问皇帝:“陛下,你看这首这么样?”

李隆基仔细默读了一遍,点点头说道:“好,就用它来做吴道子画作的题诗,来人,把它取下来带到楼下。”

……

一幅幅李嗣业骑马的画像已经悬挂在一楼殿内,他跟随在皇帝身后抬头观看,每一幅画作都各有神韵,让他颇为感佩。站在这个角度看自己,似乎在水墨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神秘,脸上胡须有些拉长,脱离了世俗的气息。

这次皇帝竟然没有让自己挑选满意的画,而是指着一幅看上去最为飘逸俊朗的画,捋须说道:“就这一幅,这一定是吴道子的画作。”

画师们叉手称赞道:“陛下慧眼如炬,这确实是吴师手笔。”

李嗣业凑近去看,在众多飘渺又逼真的画作中,就只有这一幅神似大于形似,而且在面部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处理,就像是相机开了美颜滤镜一般,确实比其他人的画更有味道。

李隆基把晾干的画铺在了案几上,袁思艺在旁边磨墨,他亲自提起来蘸饱的墨管,将杜甫的诗作提在了画右侧的一角。

这幅画尚未完成,它的价值已经完全体现了出来,吴道子的画笔,杜甫的文思,李隆基的笔墨。其实让张旭来进行题诗更为完美,那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圣之作。

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兰城下被围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边令诚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赃不均第一百零七章 绝壁接战阻击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国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惊心之言论第四百一十三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办公流程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处求援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兰州来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战第二百六十三章 爱得不惜此身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软刀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参参谋良策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赚钱的才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帅)第一百三十一章 垦田欲种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吕召旧部,嗣业迎上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说服杨钊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谓退敌之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太上玄元皇帝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烧失智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陇西李氏旁支?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十七章 谶语解密第六百一十章 护教战争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场第二百九十四章 碛西驿站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五百一十八章 颇含心机的礼物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云入京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六百三十五章 杨宅荒唐酗酒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张口要钱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个谜第六十五章 太极宫马球赛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树绿化碛西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寻权力的方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袭同罗营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际,父子之间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四十七章 农牧起纠纷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献策被拒第一百零四章 强与弱,意志的较量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动牧民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虚忌惮大将第八百七十章 云州城攻坚第四百零三章 求问李将军第二十章 闻染与李枚儿第六百四十三章 杨国忠无能之怒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谁在陷害谁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爱听真假话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闺中损友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百五十七章 财货惑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强苏毗如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七十章 国主为馅,将军为饵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三百一十八章 将军的先见之明第三百七十五章 葱岭谋商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第二十一章 张县尉巧言逼供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归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