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

bookmark

在吉温的眼里,杨国忠就是个脑袋不够聪明的自私货。我们诸多人都喜欢谈格局,说谁格局大谁就更容易成功。但将杨国忠这种人跟格局联系在一起,就是对格局二字的羞辱。

他已经忘记了李林甫临死前与他的对话内容,即使记得也对其嗤之以鼻。他不能理解皇帝为何要命李嗣业统辖陇右三镇,即使要对安禄山进行制衡,也应该是由他牵头,让李嗣业,哥舒翰和安思顺结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小军事同盟。

这就是人不自知所造成的错误觉察,认为自己能够将三个互相有矛盾的将领拧合在一块,并且让他们服服帖帖。他以为自己是谁?他要有李林甫一半的能力,掌控李嗣业、安思顺、哥舒翰三人没问题。但他连其一半的能力都没有。

如果顺着历史的发展往下捋,就能够完全捋出杨国忠的能力局限性,先不说他因为无法慑服安禄山,把与安禄山的个人矛盾发展成为了安禄山造反的导火线。就在安禄山造反之后,他也不能很好地处理西北军事集团的矛盾,导致哥舒翰诬杀安思顺,引发朔方军广大将士的众怒。

同时他与哥舒翰之间也发展到了相互猜忌的地步,一度认为哥舒翰要用压力迫使皇帝杀掉自己,所以在潼关战役中把哥舒翰坚守不出的做法,误当做一种政治压迫。所以他向皇帝敬献谗言,要求哥舒翰带领战力低下的京畿守卫部队主动出击,造成了潼关战役的惨败。

时间回到当下,吉温安静地坐在室内,窗棂外面灯火摇曳,管事送客寒暄的声音响起,范阳进奏院的管事刚刚离开了吉府。

他此刻仍在犹豫,犹豫着在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做选择,这不止是挑选朋友需要用感情来衡量,也是一种势力的站队。如果他选择偏向于安禄山,那就要帮他挑拨恶化杨国忠和李嗣业的关系,使其能够坐山观虎斗并且渔翁得利。如果他选择偏向于杨国忠,那就要帮助他识破安禄山的阴谋,并且利用西北藩镇和安禄山之间的矛盾使杨国忠的利益最大化。

可现在的问题是杨国忠虽然身居高位,但这个人不好相处,而且能力有限,给他当小弟容比较出力不讨好。与安禄山相处就比较舒服了,此人重承诺讲道义说话舒服,就算是被他利用,但你时刻能够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

现在还有一个选择,那便是李嗣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势头也很强劲。如今已隐隐成为西北藩镇中的头号大佬。但他与李嗣业不太熟,不知道其人秉性如何,暂时不做考虑。

其实他是很希望把自己的根基扎在长安的,毕竟在长安生活的时间较长,并且提升空间也大。安禄山和李嗣业再会做人,也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杨国忠这个人……他还是不要急着站队的好,再等一等,看一看谁对自己更有帮助。

想到这里,他走到房门口拉开了隔扇门,探出头对着厢房喊道:“吉阿三,明日准备一份礼物,我要到杨相府上拜访。”

……

开化坊杨家巷子口,吉温从枣红马上翻身下来,管事吉阿三跟在身后,手中提着一个红色木锦盒。

杨府门口已经有不少人求见,这些多是外地回京的官员,还有一些朝中各部的郎官,与新上任的右相搭关系。

杨府门房的管事对吉温比较熟悉,大老远便笑着叉手道:“老寿星不在家里歇着,怎么就跑出来走动了?”

吉温总觉着这个老字有点膈应人,但还是笑颜相向:“心中有些事情挂念,所以才来找杨相。”

说罢他便要大步流星地走进侧门,这管事连忙追上去,弯腰拦着笑道:“对不住,吉中丞,您得先递拜帖。”

吉温有些哭笑不得:“这个门我进出多少次了,我还需要拜帖?”

门房管事笑得很勉强:“以前咱家阿郎还只是杨御史、杨中丞、杨正卿、现在变成杨相了,家门口的规矩自然要变一变,实话跟你说,就连左相陈希烈来杨府拜访,他也得递拜帖。”

哈,看看人家这谱摆得,比李林甫生前都大,我吉温当初进出平康坊右相府的时候,都没有递过拜帖。

“本官出来的急,没有带拜帖怎么办?”

“没带没关系,只要吉中丞你拿出一个能证明你身份的物件儿便可。”

吉温没有奈何,只好咧着八字胡从腰间把蹀躞带上的鱼符鱼袋解下来,递到管事手中,阴阳怪气地说道:“快去禀报杨相,就说吉温求见。”

“好嘞,您请慢等。”

片刻之后,杨家大管事出来迎接吉温,这让他心中稍稍舒服一些。比起这些送进去拜帖之后在屋檐下如冻狗般瑟瑟等待的官员们,他还是有些特权的。

他在大管事的邀引下穿过两道跨院,又穿过水潭廊桥。在一片绿荫柳暗花明的背后,楼阁的飞檐从浓绿中挑出,楼顶四廊悬空,镂空纱帐飘飞,丝竹之声悠扬。隐约可见杨国忠坐在长廊间的胡床上,有两个婢女跪在身边捏腿捶背,还有两个婢女站在身后按肩喂食。对面有两名女子坐在地上弹拨着琵琶和箜篌。

吉温站在楼阁下面,高举着双手叉过头顶,高声说道:“御史中丞吉温求见杨相。”

杨国忠从胡床上直起腰,从栏杆的缝隙中往下瞄了一眼:“原来是吉温啊,上来说话。”

吉温走进阁楼底层,沿着靠墙的楼梯向上,转过两个弯,沿着楼外的廊道来到了杨国忠面前。

他微微躬身笑着叉手:“杨相。”

杨国忠皱起了眉头道:“你不觉得这个称呼很难听吗杨相,洋相,敢情你是想看我的洋相。”

“吉温绝无此意。只是除了这个,不知该如何称呼您。”

“右相,右相!我不就是右相吗”

吉温心中有些不太情愿,因为右相这个称呼曾经只属于一个人,那就是已经故去的李林甫。

杨国忠向后一躺,对两个停止弹拨的乐妓拍拍手道:“怎么停了?继续弹,弹完这首曲子。”

吉温站在一旁颇为尴尬,只好装作欣赏乐曲的样子候着。

等琵琶弹拨的最后一个音调结束,杨国忠才对两个乐妓挥挥手,她们抱着乐器低腰行礼后匆匆退去。

只是四名在他左右伺候的女子依然跪坐在身前,柔荑手在杨国忠的膝盖和肩膀上轻轻揉捏着,他侧过脸去轻轻张开嘴,侍女从盘子里挑出一颗葡萄,轻轻用贝齿咬去薄皮,然后用勺子喂到杨国忠口中。这位杨相蠕动着下巴将葡萄咽下,轻轻吐出两颗籽,女子连忙双手用巾帕接住。

这幅享受的模样看起来十分欠揍。

如果说昨天晚上吉温还在为自己的站队犹疑的话,但经过了刚才进门到现在一系列的目睹,他现在已经做出了决定。

吉温恭敬地弯腰笑道:“杨……右相,属下听说圣人已下旨令李嗣业兼任河西节度使,不知右相有何决断。”

杨国忠反问他:“吉温,你是怎么想的?”

“以吉温愚见,授给李嗣业三镇节度使完全没有必要,陇右不同于幽燕河东,幅员辽阔纵垮万里,将安西北庭河西三镇授予一个人,那他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大唐以西,这对于朝廷,对于右相你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杨国忠赞同地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不过现在陛下旨意已下,断无收回的道理,就先让他李嗣业在这个位置上坐热屁股再说。他若是老老实实的,那也罢,但若是不老实,本相也有办法对付他。”

“右相,若是等李嗣业把屁股坐热了,他根基稳定可就不好对付……”

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八百零二章 夺占洛阳攻陕郡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个谜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对饮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环香消玉殒第一百二十六章 带兵应当有担当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种宣旨接任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节大朝会第四百一十四章 捡来的孩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发的舌战第三百六十四章 绘图第二百三十二章 乔装改换入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节必喝酒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二百零八章 发饷(感谢林林鸿起来、书友201……8974飘红打赏)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厌诈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百零八章 赵丛芳见钱眼开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谁在装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远虑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国的满月宴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征羯师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轰汉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发配葱岭之逆旅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变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七百四十四章 凤翔之战(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龙山伏击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龟兹第五百一十七章 杨钊处处提防第四十七章 唐皇问饼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四十七章 唐皇问饼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龙武结怨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业平贼策论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级关系崩裂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长的人生大事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战第五百零六章 内敛的情与卑微的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营门阻挡高仙芝第四百零六章 埋锅炒面 枕戈待旦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云开见日出第八百七十七章 遥望剑阁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头的具体细节第七百零七章 长安不可居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们种棉花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围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后悔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问,诸事繁杂第六百九十二章 让箫郎中去查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三百零八章 葱岭宝藏地第一百九十四章 盖嘉运旌节入龟兹第六百零三章 节度使职责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军做儿戏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二百三十章 潜伏爪牙忍受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贸易野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驹岭冰川第三百七十五章 葱岭谋商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顺与杨钊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财政困境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禄山府邸定计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谁人知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关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五十三章 旧友新人共欢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