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

李嗣业把从曲女城送来的战报重重地拍在了案几上,口气严厉地说道:“怎么能纵兵抢劫呢!抢劫婆罗门和刹帝利也就算了,怎么连吠舍和首陀罗也要抢?他们尚未在北印度站稳脚跟,就这么伤天害理,将来如何维持?”

封常清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婆罗门和刹帝利能抢,吠舍和首陀罗就抢不得?”

“前两个种姓的财富都是从后两个种姓的手里剥削得来的,抢了毫无心理负担。低种姓的穷苦百姓有什么油水?抢了他们有什么益处!等这件事了了以后,所有参与抢劫的营自队正以上罚俸一年!”

封常清听了不禁莞尔,这样的惩罚可谓是毫无力度。这些人从曲女城里抢来的财富早已超出俸禄的几十倍,但是惩罚过重会使得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下降。想要打造一支外出侵略还能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本来就是个伪命题,伪到相当于当婊子立牌坊的程度。所以他也并不能严格地要求士兵们非做到那种程度。

不过他对于征服北印度没有丝毫的负疚感,因为当地的统治者也是外来民族,这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得国不正。雅利安人的问题不仅仅是得国不正,更严重的是他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隔离政策。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其实就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种族隔离,种姓制度也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思想。

千年之后某欧洲强国的某元首为何十分崇拜雅利安人并自认是他们的遗种?因为这个破坏性极强的种族灭亡了三个文明古国,还在其中的印度成功地完成了种族隔离政策并且延续了三千年。但是种姓制度的最大危害也极其明显,那就是使得印度极易被外族征服并统治。

雅利安人得国不正还是次要,但他们实施的种姓制度,使得这个国家历经数千年都刻着种族隔离的烙印。最底层的首陀罗和排除在种姓外的达利特永远都会认为自己是贱等人,然而他们却占印度人口的一半还多。当发生外族入侵时,低种姓会把外来者当做另一种刹帝利和婆罗门。而婆罗门和刹帝利乃至低等雅利安吠舍终究是少数派,他们无法团结起大多数的力量去对抗外来种族。甚至这些上等种姓主动向外族媾和,邀请他们共同统治下等人。

从古印度的历史便能看出,三千多年来,就连雅利安人独立统治印度的时间也不过几百年,更多的是被异族所征服的历史。先是波斯王大流士把印度变为治下的一个省,帮助印度人赶走大流士的是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进入印度的时间很短暂,很快便撤了出去。也许是亚历山大刺激了雅利安人,使得他们奋起建立了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并且在阿育王时代真正完成了统一。阿育王一死,印度很快又分裂,外族再次侵入,汉朝的时候大月氏人进入北印度建立了霜贵帝国。霜贵帝国灭亡后,印度人建立的笈多王朝成为本民族最后的辉煌,之后的戒日王朝也是这辉煌的余韵。

从此之后,***化的突厥人入侵印度创造了延续三个世纪之长的德里苏丹国,接着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取代德里苏丹国开创了卧莫儿帝国。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使得印度人不会被其他民族同化,但也使得他们甘心成为统治者的顺民。而且种姓制度对于外来统治者最为优惠的一条就是不用费劲去搞什么种族分治隔离,印度人早就替他们搞好了。在低等种姓眼里外来者视同刹帝利或婆罗门,只要拿出对待婆罗门的恭顺对待外族人即可,在他们眼里突厥人,蒙古人和婆罗门都是上等人。婆罗门阶层则故步自封,他们对侵略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只要能保证他们依然是特权阶层,允许他们信奉印度教即可。

民族觉醒在他们这里是个伪命题。该怎么觉醒?雅利安人觉醒要抵抗外来侵略者,可他们自己都是外来者。低种姓要觉醒驱逐侵略者,那么这些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不是也应该滚蛋?唯一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就是宗教区分,印度教的存在使得他们不被***同化,但神庙依然拒绝低种姓进入。种姓制度使得印度人长期以来只有宗教和种姓,没有国家和民族。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欧洲列强殖民印度前期,当时在印度大陆上占据统治地位依然是卧莫儿帝国。卧莫儿帝国皇帝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交战,印度人都不知道该帮谁,因为他们都是外来的侵略者。英国殖民者甚至不需要回英国本土调兵,直接在本地征召印度教士兵与卧莫儿士兵作战。还有后来英法之间在印度争夺殖民地,双方的士兵竟然都是印度人,他们作为公司的雇员已经开始为主人争夺利益。

李嗣业不知不觉地站在了世界历史大潮的前面,也已经开始对世界格局开始产生影响,他从渴塞城和怛罗斯开始,把***驱赶出河中和吐火罗境,彻底阻挡了***与印度的接壤,防止他们从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的山口间染指印度。南亚次大陆便成为一颗被他捂在手中的明珠。

他已经完全想好了印度计划,把这里当做是原材料基地,用它独一无二的耕地面积和胡椒和香料资源从中原换取金钱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来武装河西,安西北庭甚至是中亚地区。

对于印度的控制是最主要的最容易的,直接利用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来奴役低等种姓,这叫不粘锅,他们即使要恨,也应该恨婆罗门和刹帝利,事实证明他们连这种恨都不敢有。

如果将来可能与婆罗门阶层闹翻,他可以用军队给神庙换血,他完全不用担心。就算是这样的神庙,在印度还很多,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去引进婆罗门。

封常清见李嗣业陷入到沉思,突然开口问道:“大夫既然担心赵丛芳在曲女城失利,我们为何不亲自带兵过去。”

“我从不担心他失利。”李嗣业笑道:“区区一个北印度在军事实力上还不足以与我们抗衡。我们留守在大勃律,是为了防止吐蕃趁着我们出兵印度而搞什么小动作。

他的话音刚落,外面便有一名传令斥候单膝跪在门口禀报:“报!驻守在摩腊婆的将军巴吉拉正在率领着他的军队企图回援救曲女城。”

李嗣业把目光转向了封常清,笑着说道:“现在轮到你出手了,占点打援,快速进入巴吉拉的必经之路,只需将其击溃,善后交给赵丛芳来办。”

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闭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三百五十一章 强援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远程武器第二百七十三章 拨换城夜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罗将军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军重聚魏州界第二十六章 驸马府搏击奔命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五百八十五章 与高仙芝辩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谁在陷害谁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还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议定龙朔永徽军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镇布防图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七百六十章 当乘胜追击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阵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么叫黄雀在后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课与升赏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险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一百五十七章 购甲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么叫黄雀在后第七百四十一章 谋攻扶风郡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请盟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辽东第二百二十八章 征召敢死之士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处求援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识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术活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禄山发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弹棉花,做棉被(感谢蒙古一胖子打赏)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军做儿戏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四百五十一章 与天子辩第七百六十章 当乘胜追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并波悉林隔河对峙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三百四十四章 鱼潮儿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与原材料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对峙,最好的结果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六百零四章 利诱顿毗伽叶护第四百章 疏勒军开拔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紧排演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关棉被的商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朋友师父的礼物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战连云堡(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归顺归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涩?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二百零三章 苏禄命丧西域第四百六十二章 陇右李姑臧长房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种宣旨接任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骑破击突骑施第三十四章 骆参军之仇隙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拨换城夜宴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战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战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战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六十七章 太子遇财政困境第八百五十章 人为财疯狂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一百六十九章 坚守不如反攻